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在海南臨高召開

2020-12-09 中國經濟網

  在海南穩步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大好形勢下,9月26日,「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於海南省臨高縣召開,30餘位中外詩人、學者、翻譯家、聚焦「海洋詩歌與大國自信」,以開放包容之心態、交流互鑑之視野,匯集詩家的智慧,唱響新時代海洋詩歌的最強音,共同譜寫海洋詩歌的新篇章。

   

  會議現場1(王小武 攝) 

  臨高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孟倫在致辭中說,2018年5月在臨高舉辦的首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臨高峰會」成果豐碩,填補了海南詩歌史上的空白,在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時代,再次舉辦國際詩歌峰會,與國內外著名詩人嘉賓進行詩歌對話和精神交融,必將開拓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新路徑,以實際行動融入「一帶一路」,加快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讓詩意臨高的詩歌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臨高成為更多人心中的「詩和遠方」。

   

  會議現場2(王小武 攝) 

  《詩刊》社主編李少君在發言中說,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在臨高舉辦國際詩歌峰會,必將為自由貿易港注入文化內涵、提供精神動力,必將推動海洋詩歌創作,掀起海洋詩歌的寫作熱潮。 

  海南省作協主席、《天涯》雜誌社社長梅國雲表示,新時代海洋詩歌是一片繞不過去的大海,海洋性書寫是中國文學出海、走向世界的一條重要路徑,是文學自信的一個新預設和新突破。 

  《詩刊》原主編、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表示,中國新詩的誕生和發展離不開中外詩歌的交流互動,回顧百年新詩歷程,展望國際交流前景,詩歌始終是人心之間最近的橋梁,詩人永遠是燃燈者。 

  中國詩歌學會黨支部書記王山表示,這是一次意義非比尋常的盛會,在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的背景下,我們更需要以一種「四海皆兄弟」的開放心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閩東詩人湯養宗認為,我們有必要建立起語言主場意識,讓語言的能量通過詩歌激發出來。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江非提出,當代詩歌正經歷著從空間性向時間性的思維方式轉變,從而獲取一種更富邏輯性的表達形式。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車延高相信,只有向大海敞開的詩歌,才是最具活力的詩歌。 

  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翻譯家樹才指出,海洋作為一個場域、一個象徵,既動蕩不安,也帶來希望,世界文化的發展逐漸從陸地走向海洋,詩歌本質正是水的流動不定性,廣袤無邊的海洋等待我們去發現,去傾聽。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海岸以《一切從大海出發》為題,梳理近年興起的海洋文學研究熱點,挖掘全球化語境下當代海洋詩歌價值,海洋詩賦予人們深刻的思考與博大的胸懷。

     

  採風現場1(王小武 攝)

   

  採風現場2(王小武 攝)

   

  採風現場3(王小武 攝)

   

  採風現場4(王小武 攝) 

  俄羅斯詩人娜斯佳(Настя)生平第一次看到大海就在海南,「在中國學習、生活、寫詩,都是源於大海的召喚。中國是一個包容而偉大的國家,就像大海一樣,作為俄羅斯青年詩人,希望用詩歌駕起中俄友誼的橋梁。」在中國生活了27年的依琳娜(Ирина Чуднова)看來,海洋是無限的象徵。僅憑肉眼無法看清,但可以通過詩歌來認識海洋,理解世界萬物的本質,擴展語言的界限。加拿大詩人唐浩宇(Jonathan Mulcahy),從「大海」作為一種喻體、一種空白和一種文本產物三個層面,剖析「大海」意象在加拿大視覺詩(Visual Poetry)中的呈現形式。 

  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胡丘陵提出,與許多文學流派不同,海洋詩歌似乎一開始不是從文本中抽象出的一般概念,而是先有詩歌主張,後有詩歌文本,是文化資本、社會資本構成符號資本的詩歌場域,海洋詩歌應是個人與社會共振、詩歌與海洋匹配的大詩歌。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艾子認為,海洋具有開闊的品質,賦予詩人豐富的創作題材,海洋在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中意義至關重要。海洋作為人類共同體的重要見證,我們應積極探索,寫出更多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四川省詩歌學會副會長蒲小林說,我們的大地如此厚重,我們的海洋如此寬闊,面對著大海,面對著萬物,我們應思考如何加深我們與海洋之間的血肉聯繫,增進我們與現實與萬物之間的互融共進。 

  本次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與中共臨高縣委、臨高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詩歌網、中共臨高縣委宣傳部承辦,臨高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海南省詩歌學會協辦。 

  出席會議的嘉賓有: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詩刊》原主編葉延濱,《詩刊》主編李少君,中國詩歌學會黨支部書記、中華文學基金會理事王山,海南省作協主席、海南省文學院院長、《天涯》雜誌社社長梅國雲,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車延高,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湯養宗,《詩刊》社副主編、詩歌評論家霍俊明,中國詩歌網總編輯金石開,臨高縣文聯主席林表,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樹才,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海岸,加拿大詩人、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外創意寫作中心教師唐浩宇(Jonathan Mulcahy) ,浙江大學研究生新聞與傳播碩士、俄羅斯業務主管娜斯佳(Настя),2018年莫斯科文化遺產獎決賽入圍者,詩人、隨筆作家、翻譯家伊琳娜·丘特諾娃(Ирина Чуднова),海南省司法文聯主席林琳,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胡丘陵,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江非,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艾子,湖南科技大學教授吳投文,海南省詩歌學會主席李孟倫,武漢大學文學院《寫作》雜誌副主編榮光啟,南昌市詩歌學會副會長毛江凡,四川省詩歌學會副會長蒲小林,廣西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劉春,詩人蔣浩,湖南省詩歌學會副會長、常德市《桃花源》雜誌社社長談雅麗,青海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劉大偉,甘肅作協理事李滿強,黑龍江省《綏芬河日報》原副總編阿西等30餘位國內知名詩人。

 

  朗誦會現場(王小武 攝) 

  峰會結束後,詩人們走訪臨高特色景點,欣賞民間藝術瑰寶——漁歌「哩哩美」和人偶戲,感受臨高得天獨厚的風土人情,領略「全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魅力。會後還將舉辦「絲路上的濤聲」詩歌朗誦會、「隔海觀詩」中外詩歌對談等文化交流活動。(劉彬宇 王小武)

相關焦點

  • 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將在海南臨高召開
    9月26-28日,「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將在海南省臨高縣召開,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與中共臨高縣委、臨高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詩歌網、中共臨高縣委宣傳部承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古絲綢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共同發展進步的文明之路。
  • 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將在海南臨高舉行
    近日,記者從海南省臨高縣相關部門獲悉,臨高縣將於9月25日至28日舉行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將打造中國詩歌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以實際行動推進「一帶一路」,開拓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詩歌之路,以文化大繁榮推動臨高經濟社會大發展。
  • 聚焦「海洋詩歌與大國自信」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會在臨高召開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27日消息(記者 梁振文 通訊員 劉彬宇) 9月26日,「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於臨高召開,30餘位中外詩人、學者、翻譯家、聚焦「海洋詩歌與大國自信」,以開放包容之心態、交流互鑑之視野,匯集詩家的智慧,唱響新時代海洋詩歌的強音,共同譜寫海洋詩歌的新篇章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在臨高舉行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27日電(凌楠)9月26日至27日,「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在海南省臨高縣舉行,30餘位中外詩人、學者、翻譯家相約臨高,進行詩歌對話和研討,暢談「海洋詩歌」寫作。參與國際詩歌峰會的嘉賓合影。
  • 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9月26日在臨高開幕
    海南日報臨城9月24日電 (記者張文君 特約記者劉彬宇)海南日報記者9月24日從臨高縣委宣傳部獲悉,由中國《詩刊》社和臨高縣委、縣政府主辦的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將於26日在臨高開幕,活動持續2天,目的在於以實際行動助推「一帶一路」倡議落實,以文化繁榮推動臨高經濟社會發展
  • 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將於9月25日至28日在臨高舉行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21日消息(記者 梁振文)記者從臨高縣相關部門獲悉,臨高將於9月25日至28日舉行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據了解,此次詩歌峰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除了臨高角等實地採風活動,還將開展詩歌朗誦會、大型詩歌座談會等活動。在大型詩歌座談會上,大家將結合各自文化和母語體系,就如何傳承與發展海洋文明,在「一帶一路」中凸顯海洋詩歌的重要價值和獨特魅力等進行討論。
  • 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 這場峰會26日將在臨高開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25日消息(記者 梁振文 通訊員 劉彬宇)9月26日至28日,「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將在臨高縣召開。本屆峰會主題為「海洋詩歌與大國自信」,特邀30餘位中外當代重要的詩人、學者、翻譯家、刊物主編,以開放包容之心態、交流互鑑之視野,共商新時代海洋詩歌書寫的新氣象、新疆域、新局面,活動中還將舉辦「隔海觀詩」中外詩歌對談,聚焦不同文學傳統中的海洋意象,展開對話與交流。臨高風土人情獨特,地方文化深厚,源遠流長,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曲藝之鄉」。也是海南的漁業大縣強縣。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成海南「兩會」最熱詞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成海南「兩會」最熱詞 2015-02-10 21:31:38從省委書記羅保銘的講話,到代省長劉賜貴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再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發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洋強省」成為兩大「最熱詞」。  「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國家戰略,參與其中是海南擔當,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羅保銘稱,海南要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快發展,必須利用特殊區位優勢搭好」一帶一路」順風車,把握好新一輪改革開放中的重大戰略機遇。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在廣外舉行
    南方網訊(記者/唐巧燕 通訊員/商傑強 林澤龍 楊欣)12月12日,正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建校55周年之際,由「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指導,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五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在廣州開幕
  • 共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
    共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 ——寫在第十四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之際 原標題:   新華社南寧9月12日電 題:共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寫在第十四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之際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在廣州舉行
    12月12日,由「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指導,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五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在廣州開幕,線上線下同步舉辦。
  • 副院長楊武蓋應邀參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職業教育聯盟雲上...
    12月21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論壇暨「海上絲綢之路」職業教育聯盟雲上峰會在福州召開。此次雲上峰會由福建省教育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職業教育聯盟聯合主辦,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承辦。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在廣州廣外舉行
    12月12日,由「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指導,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五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在廣州開幕,線上線下同步舉辦。
  • 2020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展館分布圖一覽
    本屆海絲博覽會設國際品牌展區、國際文化旅遊展區2個綜合展區,以及以及海洋經濟展區(廣州國際漁博會)、國際農產品展區(世界水果產業博覽會)、國際生命科學產業展區(廣東國際生命科學產業博覽會)等3個專業展區,展覽總面積6萬平方米。
  • [海南新聞聯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經濟分論壇舉行:共譜島嶼...
    [海南新聞聯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經濟分論壇舉行:共譜島嶼經濟合作新篇章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經濟分論壇舉行:共譜島嶼經濟合作新篇章。
  • 福建勾勒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路線圖
    中新社福州9月2日電 題:福建勾勒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路線圖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自「一帶一路」(「一帶」指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合作倡議被提出後,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和發祥地的福建便主動融入和加快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 應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延伸至拉美地區
    201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在印度尼西亞國會演講時提出願同東協國家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想。此後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強調了包括「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內的「一帶一路」建設。
  • 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構建中國-東協創新共同體
    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構建中國-東協創新共同體中國-東協博覽會組委會 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組委會(2018年9月15日)今年是中國-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中國-東協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
  • 授權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原標題:授權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28日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傳播論壇在珠海開幕,譜寫絲路新粵曲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導讀:11月29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傳播暨中國(廣東)企業走出去論壇(以下簡稱「海絲」國際傳播論壇)在珠海開幕。本次論壇以「合作、傳播與價值」為主題,通過中外媒體交流對話,對外宣傳廣東營商環境、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總結廣東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所取得的積極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