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老人心願:落葉歸根回鄉養老

2021-01-13 新華網客戶端

  中國農曆春節正月初五,在老家——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滾馬鄉明永年沒有嚮往年一樣啟程回省城貴陽,而是一大早就給施工隊打電話,詢問施工隊什麼時候能來休整房子。

  年近60歲的明永年,已在貴陽生活大半輩子,兒女也都在貴陽有房有車。他也曾想過在貴陽頤養天年,但2015年的一次意外住院讓他決心回到老家。

  "當時得了腦溢血,全身癱瘓,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顧。"明永年說,醫生建議找個清靜的地方修養,所以就回老家暫住。

  從癱瘓到拄著拐杖走路,再到現在的行動自如,明永年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裡空氣新鮮,吃的也都是自己栽種,最主要這裡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像落葉歸根一樣,明永年決定不再回貴陽跟兒女生活,而是花2萬元人民幣在家鄉買了一塊宅地基,準備修一棟房子養雞種菜,過田園生活頤養天年。

  "小時候,特別想逃離這裡,年老後,就想回到這裡。"明永年告訴記者,幾十年裡家鄉的變化翻天覆地,從不通電到現在村裡全是太陽能路燈,不通路到現在的柏油馬路,還將開通城鄉公交車,村裡人過得並不比城裡人差。

  跟明永年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在鎮遠縣城做了20年生意的王權,他告訴記者,兒子已大學畢業且工作穩定,女兒也將於明年大學畢業,「只要女兒工作也落實後,我就回老家去修一棟漂亮的小樓房,種菜、打麻將、釣魚……」

  王權說,農村基礎設施相較於往年已經明顯改觀,不僅修建有娛樂、健身場所,還有專門的垃圾、汙水處理地,「乾淨整潔的村莊環境,很適合回去養老。」

  「聽說我們村還要發展旅遊,以後就更好了。」王權笑著說,以後還可以邊養老邊開旅店。

  在貴州,有回鄉養老心願的老人不在少數。如今的貴州鄉村,山清水秀、環境優美。貴州官方也在主打「美麗鄉村貴州遊」品牌,2017年計劃投資300億元人民幣以上,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周燕玲)

相關焦點

  • 當年背屍人也「落葉歸根」(組圖)
    這是我國爆出的第一起「落葉歸根、背屍回鄉」的悲劇。  五年後,類似的悲劇同樣在重慶火車站上演,當年參與報導的記者又如何看待?  「當年裹著老鄉屍體千裡回鄉的這個人叫李紹為,事情被媒體報導後,這個老人的命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昨日下午,記者電話聯繫上當年全程採訪這起全國第一例「落葉歸根」悲劇的南方都市報記者肖海坤。
  • 落葉歸根,人老了為什麼都喜歡回農村養老?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老態龍鍾,就越發的思念故鄉,在有能力的時候,希望回到自己的故鄉當中去養老,去陪伴著他一點一點變化,其實,這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大半輩子在外漂泊的經歷,感覺永遠都沒有比得上家鄉,給予自己生活的安逸踏實的那種感覺。城鄉彩虹橋家鄉的農村裡,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 92歲的老人去世時隔半年 生前盼歸故土落葉歸根 養女卻秘不發喪
    黃雲秀告訴我們,因為自己是養女的身份,整整17年父親那方的親人從來沒登過一次家門,現在自己服侍父親養老送終,從不登門的萬家人卻上門爭吵,在現場,雙方為了親疏遠近關係爭執不休。萬家人承認17年沒怎麼上門,然而這不是黃雲秀不報喪的理由,如果黃雲秀妥善安排了養父的身後事他們什麼都不說。
  • 《回鄉偶書二首》,這組流傳千古的名詩,是賀知章落葉歸根的情懷
    唐代詩人賀知章在86歲高齡的時候,還寫了一組流傳千年的經典詩歌,也就是《回鄉偶書二首》,其一還是無數人小時候的啟蒙唐詩。可見哪怕人都老得精神恍惚了,也不能阻擋一個詩人對詩歌的熱情,更不能阻擋他源源不斷的才思。賀知章寫完這組詩不久之後,就去世了,足見當時的他有多蒼老了。
  • 「人老了,想回農村養老,並不是落葉歸根」老人說出原因,淚目了
    插圖:電影《飛躍老人院》劇照 在中國的傳統理念中,父母和子女的牽絆是一輩子的,「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是我們共同嚮往的兩代人的相處方式
  • 流浪20年,75歲老人在民警幫助下落葉歸根
    咱們中國有句老話,叫「落葉歸根」,很多作客他鄉的人在遲暮之年都會回到故鄉。20年前的時候,55歲的張某離家出走到了衡山,沒有再和家人聯繫;20年後,已經75歲的他在民警和各方工作人員的救助下,落葉歸根了。
  • 140口人村莊僅剩15人,到底是該城鎮化還是落葉歸根?
    桐子園就是這個時代浪潮下的縮影,原本140人的村子現在僅存7戶15口人,起重6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9位。村裡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不在村子裡住,把孩子也帶走了。走路二十分鐘都見不到一個人,剩下的十幾個人基本都是回來養老的。村子裡的老人說:村子很落後,人都跑完了,年輕人如果不出去打工,只會越來越窮。86歲的湯姓老人在這個村子長大。
  • 確保老人居家、居住養老兩相宜
    白鹼灘區(克拉瑪依高新區)強化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確保老人居家、居住養老兩相宜 劉青惠     白鹼灘區(克拉瑪依高新區)在接受企業移交9個養老場所的同時,正在建設一所老年養護院,待上述場所及部分養老服務場所的小規模修繕完成後,該區擁有的養老服務設施將能夠滿足該區未來
  • 陝西:七旬老人外出流浪50年 真情接力讓老人落葉歸根
    在陝西省商洛市洛南縣古城鎮馬連灘村,彭發友握著送他回鄉的陝西省銅川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的手,連聲道謝。2020年11月初,陝西省銅川市救助管理站接到了錦繡園社區的電話,稱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有居民發現了一位無家可歸的老人,沒有戶口本和身份證,疑似流浪人員,想讓老人到救助站得到妥善安置。陝西省銅川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立即驅車前往錦繡園社區,但並沒有找到老人。
  • 網紅主播助離家22年流浪老人落葉歸根
    馬大叔是陌陌平臺上的一名戶外主播,在一次直播中,遇到了一位流浪老人,這個老人靠撿垃圾和吃剩菜剩飯生存,腿腳還有些不便。看到這種情況,馬大叔就主動給老人購買食物和水,並且還送了現金,讓老人十分感動。一來二去,兩人就熟悉了。
  • 流浪50年,彭發友老人落葉歸根
    在商洛市洛南縣古城鎮馬連灘村,彭發友握著送他回鄉的銅川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手,連聲道謝。11月初,銅川市救助管理站接到了錦繡園社區的電話,稱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有居民發現了一位無家可歸的老人,沒有戶口本和身份證,疑似流浪人員,想讓老人到救助站得到妥善安置。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立即驅車前往社區,但並沒有找到老人。經過電話聯繫,得知老人在小丘養牛廠工作。
  • 90後投入養老服務行業工作中 ‖ 貴州閱美圈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貴州...
    2020年7月16日下午,貴州省養老服務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三次會議在貴州省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召開。會議由貴州省養老服務行業協會主辦。貴州廣播電視臺寬帶電視G+TV·多彩芳華老年生活頻道的運營單位——貴州閱美圈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出席會議。
  • 臺灣老人來濰尋陳氏宗親 渴望在有生之年落葉歸根
    1月10日,本報接到一通來自臺灣臺北市的電話,78歲的老人陳宗濤向本報求助,希望通過晚報尋根問祖,找到在濰坊的陳氏親人,以能在有生之年認祖歸宗,讓自己落葉歸根。「我就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能見到在濰坊的陳氏親人,了卻多年的心願。」陳宗濤老人激動地說。希望看到新修族譜陳宗濤告訴記者,近日他在網上查詢到,2016年1月,《濰邑陳氏族譜》續修新版發行。
  • 四川老人異地死亡 孫兒千裡背屍回家(圖)
    曾科文告訴記者,目前部分親屬正在趕回老家的路上,家裡也正在給老人尋找合適的墓地。「估計在元宵節後就安葬。」曾科文稱,很感謝那幾個將父親送回家的陌生人,「如果有機會,想當面道謝。」在曾科文看來,這幾位送父親回家的人,替他們盡了孝道。至於是否是兄弟安排的,對他而言已經不再重要。本報966966熱線歡迎知情者提供線索,幫忙找到那幾個陌生人,讓曾家人了卻心願。
  • 大量年輕人回鄉蓋房,「怪象」背後卻是……
    不管在城裡有沒有房產,不少年輕人都選擇回鄉蓋房。有人說這是看透繁華想要返璞歸真了,事實真是如此嗎?不做接盤俠農民扎堆進城買房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尤其是80後90後這兩代人,除非必要都不願意在城裡做接盤俠了。城市房價高是一點,回村養老才是最重要的。城市的房價上漲速度之快,是一般農村人都無法接受的。
  • 南安公安:讓流浪異地40餘年的老人落葉歸根
    近日,一位年逾六十、在外流浪44年的老人,老淚縱橫地對著大家的面說道。  近日,福建南安市公安局民警接到轄區詩山鎮多位幹部和群眾的求助電話,說鵬峰村有一位長期在外流浪的村民,被民政部門送到詩山,現在急需為其辦理落戶手續。接到求助信息後,南安公安局戶政大隊領導立即指導詩山派出所戶籍窗口的民警按照相關的政策法規,著手做好辦理戶口的前期工作。
  • 在京城養老不好嗎,為何古代官員退休,都要告老還鄉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官員退休以後,都要回到自己的家鄉,並不會留在京城養老。在京城養老難道不好嗎,畢竟這裡比其他地方的條件都要好,官員領了退休金可以在京城安享晚年。可為何古代官員退休,都要告老還鄉呢?其一,落葉歸根落葉歸根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這是因為自古傳承下來的。
  • 臺灣貴州同鄉會:回鄉探親感嘆發展速度
    參訪團在貴州之巔韭菜坪合影 楊子唯 攝中新網貴陽9月10日電 題:臺灣貴州同鄉會:回鄉「探親」感嘆發展「速度」作者 楊子唯 周燕玲「貴陽開始修地鐵了,以前這裡還是天橋呢!」坐在大巴車裡,從臺灣回家鄉貴州參訪的87歲老先生王登景興奮地指著車窗外說。
  • 臺灣空軍前飛行員百歲病逝 骨灰回寶雞落葉歸根
    2月28日上午,遵循老人落葉歸根的遺願,老人的孫子將爺爺的骨灰帶回老家旭光村安葬。,祖籍就在咱寶雞市渭濱區馬營鎮旭光村,老人眾多親屬前來弔唁送行,老人生前落葉歸根的遺願終得實現。  首次回鄉  得知母親過世 放聲痛哭  吳正茂回憶,1991年4月,李和玉第一次回到闊別近半個世紀的故土。當年4月1日,李和玉偕夫人喬秀儀女士從臺灣乘飛機至香港。次日,順利到達北京,後至西安,與其族侄、西安理工大學教授李建中會晤。翌日,回到魂牽夢縈,日夜思念,闊別四十五年的故鄉。
  • 樹高千尺,落葉歸根
    樹葉長得再高,也終有凋零的一天,也會落葉歸根。出門在外的人,無論走得多遠,最後都應該回到自己的故土。因為落葉歸根,入土為安。小熊今天推薦這部電影是《落葉歸根》。影片簡介《落葉歸根》是由香港星皓娛樂有限公司出品的喜劇電影,由張楊執導並聯合王要編劇,趙本山、宋丹丹、洪啟文、胡軍、郭德綱、夏雨、郭濤 、廖凡 、午馬等演員聯袂出演。該片講述了民工老趙為使好友老劉死後「落葉歸根」,一路上歷盡艱難將老劉屍體運回老家的故事於2007年1月19日在中國內地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