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插畫:喚醒成年人對故鄉童年的恬靜回憶

2020-12-08 騰訊網

[摘要]不少精緻的童書插畫早就超越了講故事的「本分」,上升到藝術品的高度。而除了為孩子們帶來歡樂,點亮智慧,不少童書插畫也一次次喚醒成年人對於故鄉與童年的恬靜回憶。

圖為本次來滬的芬蘭童書作家阿伊諾·哈吳卡伊寧與薩米·託伊沃寧夫婦的童書作品《怪異機器》中的一頁。

一年一度的童書「嘉年華」——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將於11月20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拉開帷幕。有人說,童書是孩子看世界的第一扇窗戶,走向世界的第一座橋梁,而童書中的爛漫插畫便是那窗上紗,橋上花,吸引孩子們看過來,邁出去。在本次童書展中,不少被繪畫裝點的童書,以及國際知名童書插畫家的到來,無疑是重頭戲。他們中有剛獲得安徒生獎插畫獎的巴西插畫師羅傑·米羅,創造出滑稽的「怪怪村」兩兄弟形象的芬蘭「夫妻檔」阿伊諾·哈吳卡伊寧與薩米·託伊沃寧,擅長運用簡單線條為兒童勾勒自然世界的日本畫師和歌山靜子等。

不少精緻的童書插畫早就超越了講故事的「本分」,上升到藝術品的高度。而除了為孩子們帶來歡樂,點亮智慧,不少童書插畫也一次次喚醒成年人對於故鄉與童年的恬靜回憶。從400多年前,第一本在大洋彼岸出版的繪圖本兒童讀物算起,童書插畫已走過4個多世紀。今天不妨看看童書插畫的歷史,走一走這段美的歷程。

17世紀,粗糲卻生機勃勃,童書插畫不再只是「文字附庸」

童書的插畫發展與印刷技術這一媒介的發展息息相關。所以,要說童書插畫的發展,印刷技術是總也繞不去的。古登堡發明活字印刷機打開了出版的新局面,而這之前,各種精美的插畫手稿已經陸續出現,其中既有古希臘經典文學巨著,也有寫實主義插圖。但直到中世紀,才出現了公認的現代插圖書籍鼻祖,這些手稿中充滿了刻畫細膩的景觀,以及精緻的裝飾性首字母。

目前公認的歐洲最早繪圖本童書誕生於1580年的法蘭克福,該繪本名為《藝術與教育小冊子》(KunstUnd Lehrbüchlein)。在標題頁上的一段話表明了該書的「身份」:「一本美術讀物,用以教導年輕人。你能從中找到令人愉快的、愜意的繪畫。」書中的插畫都是一些充滿生活情趣的木版作品,其中一幅描繪孩童閱讀的畫面十分美妙。四個胖墩墩的小夥伴或半蹲張望,或歪坐喝湯,或相互依偎閱讀,背景是爬滿花朵的籬笆,左下方還有一隻回頭張望的小貓咪,作者用雋永的詩意將日常一幕凝固在時間中。這些插畫都出自藝術家喬斯特·阿曼(JostAmman)之手。

除了《藝術與教育的小冊子》,還有一本名為《世界圖解》(OrbisPictus)的書籍同樣在童書插畫史上產生了裡程碑式的意義。這本1658年出版的作品由一位傳教士策劃,被視為世界上第一本針對兒童的插圖百科全書。書中有150篇配圖短文,內容包括自然、人類活動、社會生活和語言文字等方面。該書作者誇美紐斯(Comenius)認為這些插圖不僅僅是吸引兒童注意的「文字附庸」,而是代表一種學習過程。他預言:「對兒童而言,圖畫將是最淺顯易懂、最有效的學習方式。」這部作品廣為流行,很多人認為正是這些有趣的插圖帶來的感性體驗,減輕了知識灌輸中的枯燥感。

17世紀到18世紀歐洲書籍採用的是雕版印刷技術,由於技術限制,童書一般都比較粗糲,表現手法也不夠豐富,但插畫卻讓書看上去生機勃勃。而英國藝術家託馬斯·布維克(Thomas Bewick)的出現,扭轉了人們對於雕版印刷粗糙的成見。布維克試圖從材料上對印刷效果進行改進,他選擇了堅硬、大密度的黃楊木。並且放棄了板材較長的一面,而是選擇在木紋組織的橫斷面上進行雕刻。這一改進之舉,被譽為「開創了書籍插圖的新紀元」,清晰的紋理,進一步打破了面積限制,使得小畫幅中可以容納更多細節。

在技術發展的同時,18世紀後期,又一位對插畫與文字內容的組合進行探索的重要人物出現了,他就是英國詩人、版畫家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在他既為兒童而寫,同時也為成人而做的《天真與經驗之歌》中,詩與畫在碰撞中,閃爍出耀眼的光芒。

19世紀,古典優雅的風格,填補成年人心中永遠的「鄉愁」

19世紀初,平版印刷術在法國出現,該技術為全彩書籍的興起奠定了基礎,由此童書插畫便駛進了「黃金時代」。而在這一時期,英國為世界提供了一批優秀的童書插畫作品與作者,其中沃爾特·克雷恩(Walter Crane)、凱特·格林威(KateGreenaway)以及倫道夫·凱迪克(Randolph Caldecott)成為了後人眼中的英國圖畫書「三劍客」,他們風格迥異的作品是不少人心中對童書插畫的最初記憶,以及難以超越的經典。

沃爾特·克雷恩在「三劍客」中「出道」最早。1845年克雷恩出生於利物浦。他曾師從一位著名的雕刻師,度過了一段學徒生涯,正是這段時期的磨練為克雷恩之後的插圖事業打下了基礎,同時也確立了他古典優雅的繪畫風格。沃爾特·克雷恩早年畫過很多兒童書,有的連文字也是手繪的,頗受歡迎。值得一提的是,沃爾特·克雷恩的童書插畫除了給孩童帶去歡樂外,還在美術的發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他帶有濃鬱裝飾藝術風格的作品被許多人視為「工藝美術運動」的代名詞。而他講學期間的演講稿還被付梓出版,為「工藝美術運動」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

凱特·格林威出生於1846年,她的作品中充滿了童真與純美,有一種遠離世俗的美感。無邊的軟帽、蓬蓬裙少女、纖細的花草、小鳥和貓狗是凱特·格林威插畫的永恆主題。這份柔軟與溫暖讓格林威的插畫擁有了長盛不衰的生命力,而她本人也被譽為「最貼近兒童心靈」的插畫家。有評論家說,格林威「輕易地將人們帶到一個沒有時代影子的國度,在那兒,風吹花落、鳥兒清唱,加上無垢無邪的童稚年華,正好填補了許多成年人心中永遠的『鄉愁』」。

不同於沃爾特·克雷恩的藝術至上,以及凱特·格林威的不食人間煙火,倫道夫·凱迪克無疑更「親民」。而凱迪克在童書插畫史上的重要性被公認為這3人之最,有評論家認為,凱迪克將「文字與圖畫合奏出美妙的和弦」,可以說正是他發明了「繪本」這一童書形式。凱迪克一生為孩子創作多部圖畫書,文字常常取自耳熟能詳的童謠或童話,而凱迪克的畫筆使老作品煥發出新光彩。據說,當時英國孩子最希望收到的聖誕禮物便是凱迪克的繪本書。為了紀念這位優秀的插畫師,1938年美國成立了倫道夫·凱迪克獎(TheRandolph Caldecott Medal),專門用來表彰本土優秀兒童插畫家,這個已走過約四分之三個世紀的獎項也是美國最權威的童書插畫獎。

20世紀,技術繁榮時代,復古、追求個人特色成潮流

如果說19世紀還能舉出「三劍客」作為代表人物,那麼到了20世紀,列舉這樣的代表就太難了。隨著新世紀的新印刷技術帶來的水彩插畫泛濫,各類「色彩」與「形式」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而「黃金時代」過後迎來的是更加高品質與多元的繁榮市場。

到了20世紀,很難再找到一種風格獨霸童書插畫市場。在色彩技術達到空前發達的當時,有一位插畫大師曾告誡自己的學生,必須用色彩作畫,因為「用不了幾年,線描畫就沒人要了。」然而,這個時期的童書插畫家們並沒有被技術的發展裹挾而去,相反多元化、甚至是「復古」的風格卻成為不少人的追求。

而隨著越來越多元的發展,英國在兒童插畫界的領先地位似乎受到不小的威脅。1942年,美國作家羅伯特·麥克洛斯基(Robert McCloskey)的兒童繪本《給小鴨子讓路》獲得了凱迪克獎的肯定,高品質的繪畫加上充滿哲理又不失溫情、幽默的主題,締造了該書的高銷量。美國媒體評論其為:「所有時代最暢銷童書。」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不少童書插畫家仍然堅持著極具個人風格的表達,而這些作品中散發出的濃鬱民間藝術氣息,在吸引讀者的同時,也讓童書插畫超越了自己的功能性,上升到了藝術品的高度。在美國童書畫家芭芭拉·庫尼(Babara Cooney)於1979年推出的童書《趕牛車的人》中,為了表現出鄉村質樸恬淡的氛圍,作者特意採用了民俗繪畫風格,大獲好評。童書繪本作家艾瑞克·卡爾(EricCarle)則將色彩絢麗的拼貼畫引入到童書插畫中去,讓畫面充滿了視覺衝擊力。20世紀最資深插畫家之一約翰·勞倫斯 (JohnLawrence)則將極具現代感的主題與雕版印刷的傳統視覺效果結合在一起,他的繪本《這隻小雞》就是最直觀的例子。在插畫家艾倫·德魯門(AlanDrummond)的作品《柳樹圖案的故事》中,人們則能看到古老的手寫字母,以及模板上色的典雅效果。而作者本人更是坦言,作品中的圖案受到了中國傳統紋飾的啟發,這讓作品更多了一份中西文化的碰撞與完美結合。

相關焦點

  • 《姜二嫚的詩》:用童真喚醒成年人的回憶
    書本裡面有141首詩,年齡跨度從6歲至11歲,並配上了插畫,插畫也是出自孩子的手筆。看完這本詩集,我還是有幾個想法的。首先是誇一誇這位小朋友,有些詩句真的非常棒,我發現其中有一些比喻,完全是結合了孩子的想像力,所以這樣的結合,才會讓成年人耳目一新。
  • 手繪插畫2:快樂的童年、溫暖的故鄉,都在這些手繪插畫裡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鄉······而關於故鄉的記憶,總也少不了童年那些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小時候我也有一輛木板車,四個軲轆,拉起來咕嚕咕嚕巨響。那是最好的玩具了,怎麼玩都不厭煩。
  • 《姜二嫚的詩》:用童真喚醒成年人的美好回憶
    書本裡面有141首詩,年齡跨度從6歲至11歲,並配上了插畫,插畫也是出自孩子的手筆。看完這本詩集,我還是有幾個想法的。首先是誇一誇這位小朋友,有些詩句真的非常棒,我發現其中有一些比喻,完全是結合了孩子的想像力,所以這樣的結合,才會讓成年人耳目一新。
  • 童書的裝幀史:文本、插圖、立體書與童年的想像
    故事通過文字喚醒想像中的世界,但它也強調文學想像的巨大力量,用這種力量去創造冒險、平和、接納、激情、成長與理解的空間。可以看到,我先前提到的那些最生動的故事,是不需要插畫的。我們難道不能自己想像出《魯濱孫漂流記》中星期五的臉龐,《秘密花園》中美麗的風景,或《金銀島》中那條神秘的船隻嗎?單憑文字便足以創造想像。然而,某些書與插畫一道成為兒童文學的經典,如今那些插畫已與它們密不可分。
  • 插畫師筆下的童年回憶,一幅幅暖心畫面,打動著一代人的心靈
    無意中看到《童年的回憶》系列作品作者:峰籽一看到這些暖心的作品便深深的陷入了回憶~~兒時的笑聲爽朗▽在校園的操場上快樂的奔跑把繩子綁在樹上蕩鞦韆來自南京的這位80後自由插畫師峰籽一就用插畫的形式描繪了那些美好甜蜜的童年記憶展示了他自在美好的童年生活
  • 義大利博洛尼亞國際插畫展首次登陸中國 中意童書出版合作空間巨大
    義大利博洛尼亞國際插畫展中國巡展「巧遇全球最美插畫」開幕。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許丹丹):有「插畫界奧斯卡」美譽的博洛尼亞國際插畫展5月15日首次登陸中國大陸。當天,由中國國家圖書館、蒲公英童書館、牛牛文化主辦的「巧遇全球最美插畫」中國巡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典籍博物館開幕。本次「巧遇全球最美插畫」中國巡展匯集了來自70多個國家的384幅作品。
  • 童年回憶美少女戰士插畫,讓我代表月亮消滅你
    【代表月亮消滅你】童年的回憶/美少女戰士插畫、1【代表月亮消滅你】童年的回憶/美少女戰士插畫、2【代表月亮消滅你】童年的回憶/美少女戰士插畫、3【代表月亮消滅你】童年的回憶/美少女戰士插畫、4【代表月亮消滅你】童年的回憶/美少女戰士插畫、
  • 讓我們一起讀童書
    即使你把最美的童書放在一個孩子的面前,他也許仍然願意去看《喜羊羊與灰太郎》。但是沒關係,我要提供的是豐富性。豐富比純淨更重要。即使你把最美的童書放在一個孩子的面前,他也許仍然願意去看《喜羊羊與灰太郎》。但是沒關係,我要提供的是豐富性。豐富比純淨更重要。
  • 了解童書的歷史,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童書,做孩子最好的閱讀陪伴者
    1.童書的歷史,並沒有想像中久遠我常常感慨於現在兒童的幸福,因為他們的閱讀材料,是真的豐富。哪個孩子會不喜歡有配圖,且生動有趣的書籍呢?再想想我們出生的那個年代,已經20世紀90年代的我,能夠依稀記得自己孩童時期讀過的書,也就只有一本盜版的《作文大全》了。童年時期的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相信現代人是不能否定這一點的吧。
  • 在中國推廣無字童書——新經典童書團隊這麼做
    但是新經典童書團隊證明了無字童書在中國也有市場。在PW「2018年的中國少兒出版」專刊中,專門對此做了報導。  PW2018中國少兒出版專刊——在中國推廣無字童書  中國的童書市場上普遍認為「文字越多越好」。
  • 多樂士跨界CCBF打造童書+嬰幼兒讀物特展創意牆
    童書展現場囊括了超6萬種的中外最新童書,其中外版童書約2萬種,置身展館,就可以看到來自全世界的精品童書,享受最新鮮的「閱讀大餐」。 作為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的特別活動之一,「童書+」特別選題項目旨在深入探討一種趨勢、一個主題、一個影響深遠的書籍門類,或與全球出版業相關的特別主題。通過蓬勃發展與產業創新,展現童書產業的過去與現在。2020年「童書+」重點關注和推廣嬰幼兒讀物。
  • "國際安徒生獎「優秀童書插畫作品
    如今,售出近兩千萬本的《野獸國》,已成為全球無數兒童的共同回憶。1974史上最年輕的插畫桂冠得主法爾希德·馬斯哈裡 Farshid Mesghali【伊朗】第一位獲頒安徒生插畫大獎的亞洲創作者,也是最年輕(31歲)的安徒生插畫大獎得主。
  • 當傳奇神話遭遇專業的童書設計員,一套有趣又有料的童書產生了
    兒子是00後,他們的童年文化比我們的童年文化又不知道豐富了多少倍。古今中外的各類童書他們應有盡有。我一直想找一套高質量的中國傳奇神話故事書,裡面的內容應該含括我們大多數人從小到大耳熟能詳的神話傳奇故事,不僅僅有我們的歷史,還有我們要教給孩子的禮儀道理。
  • 他畫出最藝術的童書插畫!成為插畫師前最重要的事【免費公開課●大大微講堂】
    12月11日晚20:00-21:00(周三)分享嘉賓:老狗(張帆)老師分享主題:他畫出最藝術的童書插畫,選擇了童書創作。靈感多來自電影和臆想的世界,灰暗格調與嚴謹的敘事形式得力於大學時期的雕塑學習,與奇奇怪怪的構圖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每時每刻所發生的事情對自己的繪畫語言來說都是潛移默化的,童書插畫,繪本雖然依靠於圖書文字,但絕不代表禁錮於圖書文字,臆想的世界是禁錮不住的,他們多來自我捕捉身邊的事物,身邊的情緒,包括電影中的鏡頭感,都是我學習的對象。
  • 蔡天新《小回憶》:每個人的童年都值得書寫與回憶
    這是蔡天新寫在近日新出的《小回憶》增訂版扉頁上的題記,從中可以大致窺見本書的成書背景與深藏的情感。和十年前的《小回憶》初版相比,新版多出了57頁。對於蔡天新而言,增訂版是他對故鄉又一次新的認識。寫《小回憶》,蔡天新就是帶著一種自省的態度去審視童年和那個時代帶給當下的意義。他希望這本小書可以幫助年輕讀者了解過去,同時也能喚醒年長讀者沉睡的記憶。
  • 好書推薦 | 童年回憶 專業插畫繪製技法與創作思維
    CG窩設為「星標」精彩不錯過 ▲—— 「 關注CG窩  幫助您成長」—— ◆  ◆  ◆書名:童年回憶專業插畫繪製技法與創作思維  定價:99.0  ISBN:9787115515063  作者:峰籽一  版次:第1版  出版時間:2019-09  內容提要: 本書內容全面,包括完成一幅CG插畫作品所需要的全部基礎知識:CSP與PS板繪的基本知識、靈感構思、人物造型、構圖與透視、配色與光影等。
  • 這6本書,有童年的回憶
    《吶喊》裡面收錄的一篇長篇小說《故鄉》雖然在描述故鄉的同時還是為了反映封.建.社.會的愚昧。但其中對故鄉和童年的追憶篇幅雖短卻細緻獨特。寫到魯迅對故鄉生活過的地方眷戀,對童年時期閏土的喜歡。2.這裡有很多小人書。圖書館裡有一大柜子。 這裡有很多機器。插種機、收割機、脫粒機……張牙舞爪,排成一大片。 這裡莊稼都長得整齊。這裡有花生、芝麻、紅白薯……有果園,有菜園。」在那段純真樸素的歲月,在羊舍的四個小孩,在晚上聚在一起聊天。汪曾祺為我們勾勒了農村安靜祥和的樣子,孩子們在這裡勤懇地工作、熱鬧地玩耍。文字裡色彩鮮明,讀書的時候,我完完全全融入進去了。被這樣的童年和靜謐的夜晚所吸引。
  • 草帽詩社趙鳳玲現代詩《致故鄉》Ⅰ插畫:丁連舉
    扛鎬鋤地、雙人夯、摔磚坯、吹糖人、賣瓦盆、磨剪子鏘菜刀、嘣爆米花、賣泥人、小豆冰棍、獨輪車......那些串街走巷的小推車裡,滿滿的童年記憶 《致故鄉》 詩/趙鳳玲 插畫:薊州民俗專家丁連舉一雪,下了一夜清晨起來春天還未甦醒而在那棵吊著銅鐘的老槐樹下的童年卻早已開始追逐嬉戲了二村東的小河從春流到夏
  • 博洛尼亞童書展:中國童書出版力量更加開放活躍
    博洛尼亞童書展:中國童書出版力量更加開放活躍 發表時間:2019-04-03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字體: [   陸 雲     書展首日,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與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原創插畫展
  • 【兒童插畫】英國童書大獎插畫師莉迪婭•蒙克斯
    莉迪婭•蒙克斯曾為許多報紙和雜誌畫插圖,一直夢想成為童書插畫家。     看到最後的親們,如果你很喜歡畫畫,但又還沒成為插畫師,那就趕緊拿起你的畫筆,畫點什麼吧啊!     PS:最近會有粉絲問介紹過的國外插畫師,他們的作品哪裡能買到~~~ 因此,今天特別告訴親們,莉迪婭•蒙克斯的作品,只要在各大網站搜索「莉迪婭•蒙克斯」的大名都可以找到哦!*Loyal Kids不止插畫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