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江澄和魏無羨情同手足,為何卻聯合四大家族圍剿他?

2020-12-05 小九情事

《陳情令》是小說《魔道祖師》的改編劇,豆瓣8.6高分,獲得了《微博之夜》微博年度熱劇等眾多獎項,主演肖戰、王一博也憑藉此劇斬獲國內外多個大獎。距《陳情令》播出已經240多天了,可是依然有很多觀眾還沉浸在盪氣迴腸的劇情裡。《陳情令》之所以有讓觀眾「入了坑,就出不來」的魔力,除了服化道、布景等方面令人百看不厭外,劇中人物立體豐滿是另一重要原因。

劇情圍繞五大家族展開,姑蘇藍氏、雲夢江氏、清河聶氏、岐山溫氏和蘭陵金氏共治天下。溫氏野心勃勃,暗中發展力量一家獨大,欺凌其餘四家。眾家不堪其辱,合力討伐溫氏。溫氏覆滅後,雲夢江氏的魏無羨卻為保護溫氏無辜之人不惜與眾家對立。

江澄不僅是魏無羨家主,還同魏無羨從小一起長大,情同手足,之前為了保護他,江澄還被化去了金丹。可在其他家族討伐魏無羨時,江澄態度卻搖擺不定,間接導致魏無羨孤立無援,最後魏無羨誤害師姐江厭離,傷心欲絕,跳崖尋死。

本文將從心智模式的角度,解讀《陳情令》中江澄這一人物的悲劇命運,深入分析為何在其他家族討伐魏無羨時,江澄沒有選擇和魏無羨站在一起,而是一起圍剿?十六年後,魏無羨死而復生,江澄又為何與他漸行漸遠?

01僵固型思維:「我要保持未來家主的風範」

江澄是雲夢江氏的唯一繼承人,他從小就在被寄予了厚望。為了儘快要撐起雲夢江氏,十幾歲的他行為舉止早就像個小大人一樣,因為他要保持家主的風範。

可惜的是,江澄沒把注意力放在「怎麼成為一個更有能力的家主」,而是關注怎麼維護「我是家主」的自我形象上。

在藍氏聽學期間,江澄經常提醒魏無羨言行要得體,不要丟了江家的臉面。在魏無羨不聽勸,招惹藍忘機觸犯藍氏家規時,江澄一邊關心他,也一邊責怪他。

表面看上去,江澄是個頗有氣勢的小家主,小小年紀不僅收起了愛玩的天性,還懂得顧全家族臉面,但是仔細深入一分析,發現江澄的氣場都是刻意「偽裝」出來的,別人輕易一句話就能惹怒他。

在百鳳山狩獵時,魏無羨憑藉鬼笛陳情,讓大半獵物自動走進雲夢江氏陷阱,拔得夜獵頭籌,但舉辦方金家卻無理取鬧,說魏無羨憑藉陰謀詭計,勝之不武,言語之中帶著雲夢江氏就靠著魏無羨撐起來的意味。江澄聽後,立馬中計,臉色極其不好看。於是,他跟著金家一起,責怪起了魏無羨。此時,卻是看似柔弱的師姐站出來與人據理力爭,維護魏無羨。

江澄這樣的人,一帆風順時,就覺得自己很厲害,意氣風發;遇到挫折的時候,就患得患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但無論他如何評價自己,都特別關注別人會怎麼看他,有很重的「證明自己」的抱負。這種心理狀態就叫做「脆弱的高自尊」。

江澄的高自尊是建立在他是雲夢江氏的未來家主上,如果有人威脅到這件事,或有人說他能力不如魏無羨,聽到魏無羨不尊重他等評價,江澄的高自尊就會潰不成軍,失去了理智,連辨別真假的能力都喪失了。

雲夢江氏被溫氏滅了之後,江澄除了失去摯愛的父母,他的高自尊基礎也一起坍塌了,同樣年紀的少年,江澄顯得歇斯底裡,一蹶不振,而魏無羨卻懂得強忍心痛,爭取生存下去。

客觀來看,江澄在新一輩中,武力值也不弱,名氣也很好,算得上「十大優秀青年」了,可為何在挫折面前就變得如此脆弱不堪?答案是他根深蒂固的僵固型思維。

僵固型思維是由史丹福大學的卡羅爾·德偉克教授(全球最大的教育單項獎「一丹獎」獲得者)提出的。他認為,一個有僵固型思維的人在面對挑戰時,很容易放棄是因為他擔心困難的任務會證明自己能力不夠,會破壞自己內心的完美形象。

江澄的僵固型思維,讓他不願意面對必要的難題,他行動的所有重心都在想方設法迴避可能的傷害。所以,雖然魏無羨和他從小長大,感情上也情同手足,但只要別人在他耳邊煽風點火,說魏無羨不尊重他,傷害到他的高自尊基礎,江澄就馬上切換到另外一副面孔。

02應該思維:「事情應該按照我的想法走」

(一)對他人的應該思維:魏無羨應該安分一點

魏無羨對江澄說過:「將來你做家主,我就做你的下屬,像你父親和我父親一樣。姑蘇藍氏有雙璧,我們雲夢就有雙傑!」這句話被江澄當做一個重大的承諾和約定,他一直深深記在心裡。

在江澄看來,魏無羨要輔佐他,就要有下屬的樣子,要符合他的行事風格,做事情要聽招呼。然而,在溫氏「聽訓」期間,所有家族的子弟都逆來順受,只有魏無羨敢出來挑釁,在旁人都暗暗拍手叫好時,江澄卻在心裡默默責怪魏無羨愛出風頭。

他不僅是在擔心丟雲夢的面子,更重要的是,他害怕事情失控,害怕魏無羨太過跳脫,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內。因為在他的腦子裡,有一條「想當然」的規則,就是魏無羨應該安分一點。

不巧的是,魏無羨不僅天生笑臉,還天生愛打抱不平。江澄雖然無奈,但也只能生氣、憤怒。

在魏無羨決定保護溫氏無辜的人,與四大家族為敵時,江澄和他有這樣一段對話:

魏無羨道:「不必保我,棄了吧。」江澄的臉扭曲起來。魏無羨道:「棄了吧。告知天下,我叛逃了。今後魏無羨無論做出什麼事,都與雲夢江氏無關。」江澄道:「……就為了這群溫家的……?」江澄道:「魏無羨,你是有英雄病嗎?不強出頭惹點亂子你就會死嗎?」

當時溫氏圍剿成功,江澄世界好不容易又回到正軌,可魏無羨卻是個不穩定因素,在這一點上,他是痛恨魏無羨的不聽他的話,所以在確定無法掌控魏無羨的時候,他選擇的是放棄,而非和他站在一邊。

(二)對世界的應該思維:不管真實世界如何,我守住雲夢就好

在溫氏聽訓時,溫晁仗勢欺人,對世家子弟做了很多令人髮指的事,看起來像花瓶的金子軒都忍不住要叫板,而江澄卻可以一直忍氣吞聲。

江澄內心的想法是,只要他安安分分不惹事,等聽訓結束了,他就可以回到民風淳樸的雲夢了。他的忍,不是臥薪嘗膽,而是委曲求全。

一個人對世界有「應該思維「,那麼當事情失控的時候,他想自己躲起來,希望世界回到自己腦中的規則。

作為一個未來家主,江澄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不去認識真實的世界,不去看清現在的形勢,反而試圖讓真實的世界臣服於他頭腦中已有的規則,他一廂情願地覺得雲夢的人只要不惹事,就不會攤上事,就像一個孩子不能放下對童話世界的執念。

(三)對自身的應該思維:我應該做家主做的事

江澄經常會提醒自己,做事要符合家主的作風,同時他也很努力,努力帶領家族人習武,希望早日重振雲夢,但這些是被他腦子裡「應該如此」的概念驅使的。

剛上任的江澄很在意自己能否被他人讚揚和接納,所以別人的一點點批評意見都會讓他焦慮萬分。與其說江澄選擇圍剿魏無羨,不如說他是被道德綁架了。

面對其他家族的道德壓制,他情感上想袒護魏無羨,但是腦子裡的「應該思維」卻告訴他:家主要有家主的樣,如果他一意孤行,就可能讓雲夢陷入危險了。江澄就這樣被「應該思維」裹挾,站在了魏無羨的對立面。

包括面對自己曾經動過心、還對他有恩的溫情,江澄雖然情感上想救她,但又想到這會有損他家主的聲譽,權衡之下,他決定放棄男女之愛,繼續按照他腦子裡的規則運轉。

03絕對化思維:「魏無羨,這一切都怪你」

除了僵固型思維和應該思維,江澄身上存在的第三種防禦型心智模式就是絕對化思維:把自己受到的傷害抽象化,然後擴大防禦範圍。

塞利格提出,絕對化思維是從三個方向對挫折做絕對化加工的——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

本文選擇江澄表現明顯的普遍化和人格化進行分析。

(一)人格化

在江氏夫婦被溫家殺害之後,江澄接受不了自己雙親去世的事實,把情緒都發洩在魏無羨身上,他質問魏無羨:為什麼要救藍忘機,為什麼不讓金子軒他們死就死了,為什麼要多管閒事?

這一段,令人不得不心疼魏無羨,因為江澄確實有點無理取鬧了。溫氏獨大,吞併百家的野心昭然若揭,找上門是遲早的事。而江楓眠和虞紫鳶都是剛烈性格,斷然不會委曲求全。所以無論魏無羨有沒有招惹溫晁,這一場滅頂之災都會發生。

一件事情的發生有很多因素,而絕對化思維中的人格化就是覺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因為某個特定的人發生的。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這個道理江澄不是不懂,而是他的心智模式需要找個人來為這一切買單,所以他堅持認為,如果當時魏無羨沒有那麼出挑囂張,公然反溫晁,溫氏也不會尋仇上門,父母也不會死。這就是江澄思維中的人格化。

(二)普遍化

魏無羨第二世重生後,就聽到金凌說:這麼多年,舅舅抓了那麼多可能是被魏無羨奪舍的人,修鬼道的人,進了蓮花塢的就有去無回。

十多年過去了,江澄這麼做的動機是什麼?有人說,他和藍忘機一樣,是在尋找魏無羨,想接他會雲夢。但其實這說法不太準確,如果他心裡接受了魏無羨,又何至於把和夷陵老祖沾邊的人,都置於死地呢?

其實這一切都是江澄的思維模式在「搞事情」。情感上,他是想找回魏無羨,但另一方面,當年魏無羨叛出雲夢,最後跳崖自殺等一系列行為,深深地傷害了江澄。

夷陵老祖就像埋在他心底的一顆地雷,一旦觸碰,就會產生應激性的情緒反應,為了避免再次受到傷害,他就在心裡設定警示牌,覺得凡是跟夷陵老祖沾邊的都是危險區域,所以凡是跟夷陵老祖沾邊的一律不放過。

04寫在最後

通過以上分析,江澄很多自相矛盾的行為也能得到理解,他對魏無羨的情感是真摯的,但是他的思維是防禦型的,他要防禦內心完美的家主形象防禦內心已有的規則防禦夷陵老祖「毒流」可能產生的傷害,所以他一次次選擇了站在魏無羨的對立面。

這樣的人物,其實現實生活中也很常見,思維和情感的矛盾,導致「我與我周旋久」,耗費了時間和精力終是逃不出命運的捉弄。只有當我們建立「成長型思維」,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面敢於和世界真實互動客觀對待自己受過的傷時,才能避免「江澄式」的委屈和悲劇。

參考文獻:陳海賢 自我發展心理學《了不起的我》

相關焦點

  • 《陳情令》:魏無羨和江澄是否喜歡過溫情?我從這些細節找出答案
    溫情和魏無羨,江澄交流都算比較多,那麼魏無羨和江澄是否喜歡過溫情?我從這些細節找出答案。6,溫情還梳子,江澄和溫情註定有緣無分魏無羨帶著溫氏餘部長期駐紮在亂葬崗,但是也激怒了各大世家,江澄到亂葬崗勸魏無羨回去,魏無羨並沒有回去的想法。江澄在回去的路上,溫情把梳子送還給江澄,間接表明2個人有緣無分。
  • 《陳情令》怎麼評價江澄與魏無羨的關係?
    《陳情令》裡江澄與魏無羨是髮小,是江楓眠從小為江澄培養的副手,魏無羨與江家姐弟情感真摯,情同手足。江厭離更是將魏無羨當做了親弟弟般疼愛,但江澄與魏無羨的關係卻有些微妙,江楓眠一直把魏無羨當做親生兒子養,疼愛程度更甚至超過江澄,使江澄對魏無羨又愛又嫉妒。
  • 《陳情令》真相:魏無羨跳崖,江澄一劍刺下去,是為了救他!
    在大戰不夜天的時候,魏無羨在萬般無奈之下,縱身跳入懸崖,想要結束這一切。江澄也提著劍追了上來,他真的是要報仇嗎?魏無羨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為了正義可以捨生忘死。他不像江澄和其他人那樣,為了宗族和使命,可以放棄對正義的堅持。魏無羨為了溫情和她的族人,選擇去了亂葬崗。江澄為了保住江氏,也為了給其他世家一個交代,獨身深入亂葬崗,因為他知道魏無羨不可能傷他。
  • 《陳情令》魏無羨藏在蓮花塢的秘密,當時江澄未懂,他也未說
    由肖戰、王一博、宣璐、孟子義、汪卓成等主演的電視劇《陳情令》,在完美的詮釋情義的時候,能愛情和親情也有著一次次、一段段刻骨銘心的表達。電視劇《陳情令》由墨香銅臭的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雖然一個是劇,一個是文,但是故事的主線和裡邊的人物塑造還是一脈相承的,因此,在原著粉和劇集粉中,沒有太多的衝突。
  • 陳情令:其實第一眼認出魏無羨之人,其實是江澄,你看他說了啥?
    《陳情令》自開播以來就大火,可謂是火爆了整個夏天,其中小編被魏無羨和藍忘機之間情誼深深吸引住了,不過魏無羨與江澄之間的兄弟情也讓人揪心。江澄與魏無羨從小一起長大,他們被稱為「雲夢雙傑」。魏無羨死了之後除了藍忘機就是江澄最想念他,而魏無羨被莫玄羽復活之後,第一個認出魏無羨的人是誰?
  • 陳情令:亂葬崗上江澄和魏無羨決鬥完,為何江澄頭也不回就走了?
    我們看劇的時候,經常不自覺帶入上帝視角,況且劇中還有魏無羨和藍忘機這兩個人間妄想的神一般存在的人物做對比,因此很多情況下,就更討厭江澄這個人了。可是細想想江澄不就是芸芸眾生中的你我他嗎?在面對很多不得已的情況下,江澄不過是本能地趨利避害做出常人都會做出的選擇而已!
  • 《陳情令》江澄恨魏無羨嗎?藍忘機一句話,揭開江澄「真面目」
    古裝仙俠劇《陳情令》由鄭偉文、陳家霖聯合執導,肖戰、王一博、孟子義、宣璐、汪卓成、于斌、劉海寬,朱贊錦,王皓軒等聯合主演。劇中主人公們歷經種種磨難,依舊不忘初心,傳遞出俠氣正義、家國天下的宏大價值觀,值得肯定讚嘆。《陳情令》是一部雙男主戲,劇中肖戰飾演魏無羨,王一博飾演藍忘機。
  • 陳情令魏無羨摘掉面具是第幾集 江澄識破魏無羨身份是哪一集
    陳情令魏無羨摘掉面具是第幾集?江澄為什麼確定莫玄羽就是魏無羨?陳情令魏無羨救金凌是第幾集?這些一起來了解一下。  陳情令魏無羨摘掉面具是第幾集  陳情令第34集。陳情令第34集魏無羨在街上偶遇江澄,因為怕狗被江澄發現,江澄要魏無羨摘下面具,摘下面具之後江澄確定眼前這個人就是魏無羨!
  • 陳情令:雲夢雙傑意難平,魏無羨最想回的雲夢,江澄一直在等
    江澄:一回來幹嘛不先回雲夢?魏無羨:誰說我不想回雲夢,我做夢都想回去。亂葬崗圍剿、溫晴、溫寧被仙門百家挫骨揚灰,師姐江厭離親眼在她身邊死去。魏無羨想護的、或者說護著魏無羨的人,都一個個死在他眼前。魏無羨心中堅持的正道土崩瓦解,他心存死志,縱身跳下了懸崖。
  • 魏無羨江澄從小一起長大,為何兩人感情破裂?藍湛成為魏嬰心上人
    玄幻武俠劇《陳情令》正在熱播,自從回憶十六年前開始,我們可以知道魏無羨從小和江澄一起長大。魏無羨的父母在他小的時候就雙亡,因此他只能在街上行乞。他在街上找東西吃的時候,被江澄的父親江楓眠發現並認出了他。原來魏無羨是江楓眠下屬的兒子,隨後他就跟著江楓眠回去江家。
  • 「人生若只如初見」的魏無羨和江澄
    把這首詞放在《陳情令》中來理解魏無羨和江澄的友情。在《陳情令》中每一段情誼都是那麼的刻骨銘心。魏無羨和江澄初見時沒有那麼多爾虞我詐,一切世間是那麼的美好,小時候的魏無羨被江叔叔帶到江家,江澄那個時候非常喜歡狗,而魏無羨非常害怕狗,所以江澄的狗都被送走,江澄就此事討厭魏無羨,拒絕和他睡一個屋子,還把他的被子扔出來,嚇唬他,不然放狗咬他,把他嚇得躲到樹上去睡覺。最後在師姐的撮合下倆人成了很要好的兄弟。一起搗蛋,一起受責罰。三個人一起度過了友愛、溫馨、快樂的童年。
  • 《陳情令》三大原因解釋,江澄為何越來越討厭藍湛!
    可到了最後,我們發現,江澄和藍湛就算見了面也不說話了,兩人的關係也慢慢變成了「仇人」一樣,從敬佩變成針對,江澄和藍湛,為何恩怨那麼大?一個淺顯的原因,當然是魏無羨咯,但魏無羨只是其中之一,如果沒有魏無羨,藍湛和江澄也不可能成為朋友!有三大原因可解釋!
  • 《陳情令》江澄和魏無羨呆坐到天明,雲夢的愛與痛沒有形容詞
    自己的師兄們已經前赴後繼犧牲了,可他沒有逃跑,顫抖的手卻從他們躺的地上拿起地上的弓和箭。這個小男孩兒,就是魏無羨剛從玄武洞回來後,眾人射風箏場景中,那個被江宗主手把手調整動作的小師弟。此刻他有恨有怕,可心裡卻想著師父那句「沉肩掖肘,靜待時機,方能箭無虛發。」很不幸的是,他被王靈嬌發現了,那一箭最終沒能發出。「師父,我還是不會。」
  • 重看《陳情令》,才明白魏無羨一條路走到黑是多麼孤獨
    亂葬崗被仙門百家圍剿,只留下發高燒的溫苑,再無其他。魏無羨從四大家族之一的雲夢江家首徒到人人喊打的夷陵老祖,回憶過去好像不知道怎麼走到這一步的,好像不經意間就將自己逼上了死路。魏無羨為溫情姐弟義無反顧魏無羨與溫情姐弟的淵源,最初的開始只是在姑蘇藍家一起上過課而已,再之後重要的交集應該是雲夢江家被溫氏滅門事件。整個江家只剩下魏無羨,江澄和江厭離。
  • 《陳情令》世家公子按武力值重新排名,第一名非魏無羨莫屬,藍湛...
    在《陳情令》裡面,主角們都是世家子弟,而在世家子弟中有一份排名,按照容貌排名,從第一到第五分別是:藍曦臣、藍忘機、金子軒、魏無羨、江澄。 他們5個可以說長得都非常俊朗,尤其以藍曦臣為最。而如果這份排名,按照後來的武力值來排的話,估計要重新打亂了,魏無羨可以直接封神了。
  • 《魔道祖師》中江澄和魏無羨相愛相殺,《陳情令》二人反目成仇?
    《魔道祖師》中江澄和魏無羨相愛相殺,《陳情令》二人反目成仇?作為一部小說改編稱的電視劇,《陳情令》大部分場面都還原的不錯,可以說是一部良心劇了,藍忘機和魏無羨二人之間的一些互動導演也都儘量保留,不少粉絲覺得這簡直是在瘋狂的邊緣上試探。
  • 陳情令:江澄魏無羨情比金堅,為何會越走越遠?全因這三點原因
    重溫《陳情令》後,我覺得江澄是最可憐,也最矛盾的人。別人心裡不痛快,可以不斷地以自己的方式來發洩。而江澄,卻如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魏無羨為了他,沒了金丹;可他也是為了救魏無羨,失去了金丹。每個人的結局不同,江澄的後半生會一直在懊悔中度過。
  • 江澄觀音廟淚崩!終於忍不住吐露真心話,魏無羨7個字又讓他死心
    終於忍不住吐露真心話,魏無羨7個字又讓他死心 由肖戰、王一博主演的電視劇《陳情令》正在熱播,2019年的夏天,《陳情令》陪伴了很多人的暑期,跌宕起伏的劇情看得讓人慾罷不能。藍忘機和魏無羨攜手匡扶天下,藍湛最後叫的那一聲「魏嬰」,讓魏無羨露出了久違的招牌笑容。忘羨結局令觀眾開心,誰也沒想到最讓人意難平的卻是江澄的結局。
  • 江澄怒吼魏無羨,13年終得一句對不起,我食言了
    在《陳情令》中,江澄見魏無羨直到現在還想隱瞞剖丹的事情,他又生氣又心痛,氣魏無羨做了好事卻不說,難道等著自己感激涕零嗎?江澄難以控制情緒,明明他才是雲夢江氏的繼承人,可是這麼多年來,處處被魏無羨壓一頭,甚至全家人都被魏無羨連累得丟掉了性命,而且魏無羨當年明明說過,只要江澄做雲夢家主,魏無羨就做江澄的屬下,一輩子追隨他,永遠不會背叛江家,姑蘇有藍氏雙璧,魏無羨和江澄就做雲夢雙傑。
  • 陳情令:這就是江澄與藍湛的區別,難怪魏無羨跟藍湛走
    《陳情令》值得讓我們深思一個關係,魏無羨自幼在雲夢江氏長大。為何最終沒有與江澄組成雲夢雙傑,一直待在蓮花塢呢?而是選擇藍湛,遠走天涯,輕家族傳承,重志同道合。其實在曉星塵與宋嵐出現那集就已經註定結局。一黑一白仗劍走天涯,志趣相投。人與人相處是互相相吸,不分認識的時間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