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黑龍江政府
整理 / 基層醫師公社 劉小琳
中醫藥如何在基層更好發揮作用,既讓老百姓享受到高質量的中醫藥服務,又能讓懂中醫的基層醫生發揮最大價值,這地做法值得稱讚。
6月24日,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從整個內容來看,能夠感受到黑龍江省在加快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上,重心下移到基層。
政策向基層傾斜,抓住這兩年機會
黑龍江省提出一系列基層在加快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方面的具體指標和內容:
① 到2022年,力爭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綜合服務區;
② 到2022年,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能夠規範提供6類以上中醫適宜技術; 全部社區衛生服務站和75%的村衛生室能夠規範提供4類以上中醫適宜技術。
③ 到2022年,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7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健康幹預服務; 中醫藥公共衛生服務覆蓋目標人口的65%,鼓勵家庭醫生提供中醫治未病籤約服務,在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廣20個中醫治未病幹預方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範的中醫養生保健(非醫療)機構。
實現《意見》提出的這些指標,意味著未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中醫藥人才需求量是會不斷提高的,這對於懂中醫藥的基層醫生來說就是機會,尤其這2年非常關鍵。
培養基層中醫藥人才,漲工資、有編制
實現上述目標,離不開基層中醫藥人才,留住人才離不開政策激勵。
1.鼓勵西學中,加強中醫藥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
強化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鼓勵西醫學習中醫,允許臨床類別醫師通過考核後提供中醫服務。加強中醫藥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建設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培養基層中醫藥骨幹人才。
2.訂單定向醫學生就業有編制
加大中醫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轉崗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力度,擴大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規模,落實訂單定向醫學生就業崗位編制。
3.自主建立薪酬制度,調動職工積極性
落實國家「兩個允許」要求, 深化中醫藥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激發人才活力,調動職工積極性。 落實收入分配自主權,允許中醫藥公立醫院打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結構,自主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薪酬制度,具備條件的,鼓勵探索對負責人實行年薪制。
對現有或引進的急需緊缺或高層次人才,可實行協議工資、項目工資、年薪制等分配形式,單獨核增績效工資總量。
允許醫務人員開展特需醫療服務或下沉基層提供服務並獲取合理報酬,所得報酬歸醫務人員個人,不納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量。
構建基層中醫藥服務新格局
全方位發揮中醫藥作用,打造出一支優秀的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醫藥服務自身也要做到,「補齊短板、弘揚優勢;注重傳承、堅持創新」這16個字。
黑龍江省提出的一些做法或讓中醫藥煥發新活力。
1.研究制定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服務包
《意見》提出,推動中醫康復和適老服務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研究制定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服務包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促進在家庭病床、社區日間照料場所、養老機構開展中醫藥服務。
2.提升中醫康復服務能力
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中醫康復技術, 提升中醫康復服務能力。推動中醫康復器具研發。
3.基層中醫館開展分診與遠程醫療服務
建設分級診療平臺,優先以邊遠縣級中醫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為接入對象,開展分診與遠程醫療服務。
2020年時間即將過半,大部分省都出臺了《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一系列利好政策,期待未來中醫藥服務遍地開花,在基層留香。
本文版權歸基層醫師公社(ID:jicengyishi)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引用。
—END—
本文為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