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文,這類基層醫療人才漲工資、給編制

2020-12-10 健康界

來源 / 黑龍江政府

整理 / 基層醫師公社 劉小琳

中醫藥如何在基層更好發揮作用,既讓老百姓享受到高質量的中醫藥服務,又能讓懂中醫的基層醫生發揮最大價值,這地做法值得稱讚。

6月24日,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從整個內容來看,能夠感受到黑龍江省在加快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上,重心下移到基層。  

政策向基層傾斜,抓住這兩年機會     

黑龍江省提出一系列基層在加快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方面的具體指標和內容:    

① 到2022年,力爭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綜合服務區;    

② 到2022年,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能夠規範提供6類以上中醫適宜技術; 全部社區衛生服務站和75%的村衛生室能夠規範提供4類以上中醫適宜技術。     

③ 到2022年,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7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健康幹預服務; 中醫藥公共衛生服務覆蓋目標人口的65%,鼓勵家庭醫生提供中醫治未病籤約服務,在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廣20個中醫治未病幹預方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範的中醫養生保健(非醫療)機構。     

實現《意見》提出的這些指標,意味著未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中醫藥人才需求量是會不斷提高的,這對於懂中醫藥的基層醫生來說就是機會,尤其這2年非常關鍵。  

培養基層中醫藥人才,漲工資、有編制     

實現上述目標,離不開基層中醫藥人才,留住人才離不開政策激勵。     

1.鼓勵西學中,加強中醫藥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     

強化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鼓勵西醫學習中醫,允許臨床類別醫師通過考核後提供中醫服務。加強中醫藥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建設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培養基層中醫藥骨幹人才。     

2.訂單定向醫學生就業有編制     

加大中醫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轉崗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力度,擴大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規模,落實訂單定向醫學生就業崗位編制。     

3.自主建立薪酬制度,調動職工積極性     

落實國家「兩個允許」要求, 深化中醫藥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激發人才活力,調動職工積極性。 落實收入分配自主權,允許中醫藥公立醫院打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結構,自主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薪酬制度,具備條件的,鼓勵探索對負責人實行年薪制。     

對現有或引進的急需緊缺或高層次人才,可實行協議工資、項目工資、年薪制等分配形式,單獨核增績效工資總量。     

允許醫務人員開展特需醫療服務或下沉基層提供服務並獲取合理報酬,所得報酬歸醫務人員個人,不納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量。  

構建基層中醫藥服務新格局     

全方位發揮中醫藥作用,打造出一支優秀的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醫藥服務自身也要做到,「補齊短板、弘揚優勢;注重傳承、堅持創新」這16個字。     

黑龍江省提出的一些做法或讓中醫藥煥發新活力。     

1.研究制定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服務包     

《意見》提出,推動中醫康復和適老服務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研究制定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服務包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促進在家庭病床、社區日間照料場所、養老機構開展中醫藥服務。     

2.提升中醫康復服務能力     

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中醫康復技術, 提升中醫康復服務能力。推動中醫康復器具研發。     

3.基層中醫館開展分診與遠程醫療服務     

建設分級診療平臺,優先以邊遠縣級中醫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為接入對象,開展分診與遠程醫療服務。     

2020年時間即將過半,大部分省都出臺了《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一系列利好政策,期待未來中醫藥服務遍地開花,在基層留香。   

本文版權歸基層醫師公社(ID:jicengyishi)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引用。  

—END—

本文為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基層醫生不得不提高工資
    公告明確了天津市今後社區衛生服務未來發展的方向和建設規劃,並明確表示,要給基層醫務人員「漲工資」!1、推進鎮村一體化,加大全科醫生配備標準據天津市衛健委發布公告,全省將堅推進實施全科醫生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到2020年底全市每萬名常住人口擁有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
  • 培養全科醫生 造血基層醫療——全國政協「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
    僅從數字上來看,這似乎並不是一個遠大的目標。但如果你知道截至2017年底,全國合格的全科醫生僅有25.3萬人,每萬人擁有全科醫生僅為1.8人,你就會感受到這一承諾的分量。全科醫生是綜合程度較高的複合型臨床醫學人才,主要在基層承擔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預防保健、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等一體化服務,為個人和家庭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和個性化的醫療衛生服務。
  • 2018年,這些人要漲工資!七類重點人群將迎諸多利好
    明年你會漲薪嗎?一起往下看! 七類重點人群將迎諸多利好 北京:7類人收入增長方案出爐 北京市政府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對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小微創業者、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基層幹部隊伍等增收潛力大
  • 創新「醫療聯合體」讓優質醫療資源在基層落地生根
    中廣網寧德7月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福建省寧德市創新醫療資源下放機制,讓基層群眾充分享受優質醫療資源服務。  前不久,48歲的盧巧惠在福建省周寧縣醫院做了一場大隱靜脈曲張剝脫手術,總共花費不到4000元;可就在一年前,像盧大姐做的這類普通外科手術
  • 基層醫生「青黃不接」,江蘇探索讓本土人才「開出花來」
    五官科的馬醫生對此也很理解,「臨床醫學本來學得就累,工作後職業風險大,幾乎沒有節假日,工資還跟不上去。誰願意留下來呢?」如今留下的這3位醫生,平均年齡在43歲左右,「我有職稱,一個月工資六七千元,與外頭大醫院是有些差距,但我愛人也在鎮上,所以我也就留在這兒,不走了」。
  • 2021廣東雲浮市引進基層醫療衛生特殊緊缺人才200人公告
    為進一步加強全市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2021年,雲浮市委市政府繼續組織實施引進高層次及基層醫療衛生特殊緊缺人才計劃,面向社會公開引進基層醫療衛生特殊緊缺人才200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引進計劃 引進基層醫療衛生特殊緊缺人才200名。
  • 這3類人的待遇要提高!工資、編制都有大變化丨新聞早資訊
    熱點資訊這3類人的待遇要提高!工資、編制都有大變化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力爭經過3—5年努力,鄉村教師數量基本滿足需求,質量水平明顯提升,隊伍結構明顯優化,地位大幅提高,待遇得到有效保障,職業吸引力持續增強,貧困地區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明顯加強。
  • 教育部下達通知:給教師漲工資!明年起這3類人優先考慮,鐵飯碗變金...
    《意見》中指出:加強對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督導,重點督導國務院重大教育決策部署落實情況,其中對教師的工資待遇督導是重要任務之一。 三人行,必有我師,教師是一個令人尊敬的職業,並且也是神聖的職業,教書育人,樹立榜樣,帶領著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人類知識與文明的傳播者,培養著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教育為社會培養著各行各業所需要的人才,推動社會發展,教育部多次發文並通報,2020年教師工資調整。
  • 事業單位改革這三類人員受益多多,工資待遇上漲,未來很吃香!
    梳理一下近期事業單位改革的一些情況發現,這三類人工資待遇上漲空間非常大,未來會非常吃香。二、鄉村教師目前國家已經有政策規定教師不得低於當地公務員的收入水平,直接說大家可能沒有概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教師漲工資是一定的事。尤其是教師中鄉村教師這個群體,為了留住人才解決基層教師斷層測問題,提高工資待遇更為迫切。國家發布的關於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為這個群體配套了一籃子的政策,尤其是提出了保障鄉村教師地位和待遇,相信之後會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 各地基層公務員曬工資 公務員工資究竟拿多少?
    儘管這一數字創5年來最低,但「國考大軍」面臨的仍將是64∶1的激烈競爭。   一方面,許多年輕人對這一職業有著美好的期待;另一方面,基層公務員「工資低、壓力大、晉升空間小」的抱怨也時有耳聞。那麼,基層公務員的真實生存狀態究竟怎樣?新華社發布」客戶端記者抽樣選取不同區域縣市的基層單位,為您「起底」基層公務員的真實工資。
  • 國家發文完善公務員獎金制度,禁自行出政策發工資津貼補貼
    工資:差距縮小 不升職務也可漲工資有媒體報導稱,2015年,國家實施養老金並軌,同步出臺調整公務員基本工資標準的方案,據稱當時廣東省直單位公務員平均漲幅為300元,向基層傾斜,並因職務、工作年限等而異。而未來公務員薪酬會調整嗎?不同地方的公務員差距如何?
  • 要漲工資了!人社部文件這麼說的
    但現在這支主力軍不僅面臨著超負荷工作的現狀,還拿著與工作強度不相匹配的工資收入。提高醫務人員薪酬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近日,記者在人社部官網上看到,人保部、財政部、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四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正式對公立醫院的薪酬制度改革提出了具體要求。全體醫護人員盼望的漲工資也終於看到了一絲曙光。
  • 2020年底公立醫院取消編制!
    這一類人員進行事業編制登記,個人擁有事業編制,非常穩定,可以說還是事業編鐵飯碗。可以調動去其他單位,達到一定級別後,可以轉為公務員身份。2.員額備案制人員(各地叫法不同),多見於基層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現在採用的都是這種定編定崗不定人的方式,即把單位的編制數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但不會把這些編制具體放到個人的頭上。
  • 中國全科醫生缺口18萬 受阻基層醫療回歸「大鍋飯」
    全科醫生相對於專科醫生而言,是綜合程度較高的醫學人才,主要在基層承擔預防保健、常見多發病診療和轉診、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等服務,被稱為居民健康守門人。  自2009年新一輪醫改以來,政府開始強調基層醫療的重要性,2011年至今,國務院及國家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先後印發了《關於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的規劃》、《關於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意見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對建立全科醫生的制度做了全方位的頂層設計。
  •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文,這類醫療機構績效變了
    來源:國家衛健委/基層醫師公社編輯:基層醫師公社 仲盈公立醫院改革又邁出堅實一步,繼三級公立醫院績效改革方案公布後,這類醫療機構的績效也要變了。各地可結合實際,適當補充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情況、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情況等績效考核指標。合理用藥管理力度加強縱觀《指標》,可以明顯發現,合理用藥成為二級公立醫院考核的重要內容。這其中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抗菌藥物使用強度(計算方法:住院患者抗菌藥物消耗量(累計DDD數)/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數×100。收治患者人天數=出院患者人數×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數。)
  • 官方發文:這四類醫務人員轉正入編,基層單位放寬學歷、年齡限制!
    官方通報: 這四類醫務人員,可火速「轉正入編」 3月15日,徐州市人社局梳理推出十二條具體服務措施關愛抗"疫"一線人員,該地除了明確馳援湖北醫療隊一線醫務人員,按照每人每天600 元標準予以補助
  • 2018基層醫療年度十大事件 一件比一件重要
    來源 | 基層醫師公社 於小漁相信大家感受得到,2018年的大事有點多。無論是政府調控還是民間輿論曝光,眾多大事一遍又一遍地被刷屏。關注這些大事件,分析他們,可以使我們能夠看得更透,看得更遠。那麼,基層醫療界發生了哪些大事呢?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重要影響呢?
  • 公務員漲工資為何「前言不搭後語」
    從6月份起,地方已陸續開始兌現增加的工資,全國範圍內將於7月底前基本完成,不出現『不漲工資』的情況。」另外,這次調整的一個特點是向基層傾斜。(6月28《新京報》)    古人云:「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此次公務員漲工資從上到下本來有著明確的要求,然而與之前的報導相比,人社部發言人所講的話明顯前言不搭後語,從公務員漲工資的實際情況看,之前人社部的承諾更是水中月、鏡中花。
  • 湖北省:拿出1萬個事業編制用於公開招聘基層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2020年12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於湖北宜昌圍繞健康促進主題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新聞發布會(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專場),介紹湖北「十三五」健康促進工作情況。湖北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塗遠超介紹了湖北省未來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的打算。
  • 基層醫生考執業助理醫師的好處,你知道幾個?
    這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的發展方向,也是許多國家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經驗。 按照國際上每萬名居民配置5到6名全科醫生來計算,中國至少需要70萬名全科醫生。而目前全國註冊全科醫生僅為20.9萬人,缺口仍然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