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習俗

2020-10-03 靈魂切片

中秋節是東亞文化圈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起源於中國,而各個國家各有自己的中秋傳統習俗呢。除了團圓、賞月、吃月餅,你還知道中秋有哪些傳統的習俗和活動呢?

中秋節的由來

每年的黃曆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最早中秋一詞出現在《周禮》因為恰好在秋季的第二個月,中秋又被稱為仲秋,是華人文化中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中秋節也是農作收穫的時節,因此有民俗文化學家認為中秋是源於慶祝秋季豐收,同時也會祭拜土地神和月神,是一個感謝上天神恩的節日。

又因為中秋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因此又稱作為團圓節。

此外,除華人文化地區以外,中秋節也是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琉球、泰國的傳統節日,各地慶祝中秋的方式各異其趣。



中秋節的傳說

從民俗傳說的角度來看,中秋節的由來就更加具有神秘色彩了。

相傳后羿射死九個太陽,拯救百姓們免於旱災與饑荒之後,娶了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然而,得盡人間權勢的后羿,逐漸失了初心,變得暴躁且貪生怕死,開始貪戀權位而害怕生死。

后羿託人向王母娘娘求取仙丹,企圖藉由仙丹長生不老。

然而取回來的仙丹僅只有兩顆,且必須要在八月十五月亮正圓的時候服用才有用。嫦娥見狀,擔心日漸狂暴的后羿不再是過去的英雄,逐漸變成殘酷的暴君,倘若后羿服用仙丹,那麼老百姓們豈不又陷入生靈塗炭的地步?

八月十五的晚上,嫦娥本想趁后羿酒醉後,將兩顆仙丹丟棄,卻被后羿發現,情急之下嫦娥一口將兩顆仙丹吞下,便飛了起來。

酒醉的后羿見狀,對著天空中的嫦娥胡亂射出許多箭,但都未能射中。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娘的習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拜月娘

早期中秋節的習俗都會拜月娘,而祭祀月娘的供品都要是圓形的,因此中秋習俗祭拜的供品多是月餅和柚子,供品祭祀完畢後,再依照家中人數等比例分食,故月餅又稱為團圓餅,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特別的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中秋習俗上拜月純屬婦女之事,因此祭拜時都是由家裡的主婦負責拜月娘的。

中秋節吃月餅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關於中秋習俗吃月餅的起源有許多版本,流傳最廣的說法乃是元末明初時,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獻計一策反抗元軍。

傳說中,朱元璋領導漢人反抗元朝並約定在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這天起義,為了怕被主權者發現,漢軍約定以互贈圓餅的方式把字條夾在圓餅中,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韃子」(元兵),成功之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同時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相關焦點

  •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其習俗自然不少,那麼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中秋節的習俗吧。  中秋節習俗一祭月: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 中秋節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季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每年這天人們就會做很多相關的事情來紀念這個節日,也就是所謂的習俗啦,那中秋節的習俗大家都了解多少呢?
  • 中秋節的由來與習俗
    中秋節在各地雖然發展出不同習俗,但有些習俗是各地皆有的。賞月是各地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之一,《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中秋節也是桂花盛開的時節,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也是中秋節的常見習俗,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 【中秋節手抄報】中秋節起源、來歷及習俗
    >【中秋節手抄報】中秋節起源、來歷及習俗2012-06-27 09:19:5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中秋節的來歷:  據說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即「拜月」之意。祭月原是帝王的禮制,後來達官文士也效仿,此風逐漸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
  • 中秋節怎麼過有哪些習俗?中秋節來歷及傳統習俗圖片介紹
    還記得這些中秋習俗嗎?賞月源於祭月,如今成輕鬆的娛樂;吃月餅;燃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花燈懸於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祭兔兒爺:兔首人身,手持玉杵,拜月供品,更是孩子的絕妙玩具…明天中秋,你怎麼過?
  • 中秋節及習俗
    中秋節及習俗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農耕時代,人們將一年分四季,每季分三月,秋季即七、八、九,三個月。陰曆八月十五,處在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中國的傳統節日多產生於農耕時代,其形成,一是要有一個心情;二是要有一種精神寄託;三是要有農事或時令的特點。這種節日,不是刻意的安排,而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或叫約定成俗。
  • 中秋節來歷、習俗及詩詞
    中秋節來歷、習俗及詩詞 2018-09-24 20:24:54、習俗及詩詞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習俗?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哪一句最令您動容?今天,我們帶您來了解一下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順便欣賞幾首關於中秋節的詩詞。  中秋節來歷  中秋節來歷一  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中秋節來歷、習俗及詩詞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習俗?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哪一句最令您動容?中秋將至,除了吃美味的月餅外,我們也需要去了解一下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就著月餅、螃蟹、桂花釀,感受古人有關中秋的妙詞佳句。中秋節來歷中秋節來歷一: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
  • 中秋節|中秋節的來歷、習俗與注意事項
    《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 中秋節作文:各地中秋節的習俗
    9月12日是中秋節,新東方網整理了一些學生的中秋節美文和同學們分享,祝大家中秋節快樂!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2012中秋節壁紙欣賞
    【PConline 欣賞】一年一度秋風盡,又到中秋佳節時,你會怎麼度過這個「地球末日年」的中秋節呢?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當屬全家一起吃月餅和賞月了。而除了吃月餅和賞月之外,也給家裡的電腦換上張溫馨唯美的中秋節壁紙應應景吧!  2012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大家知道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習俗,在這樣的節日時刻,我們把中秋節的一些風俗和大家說一下,也算是給大家的生活常識裡面,增加一份民俗,這樣你的中秋節一定過的十分愉快。第一、中秋節的時候十一二個家人團聚的時刻,在中秋節我們要首先回到家裡面,見到自己的父母,這點是中秋節裡最關鍵的一個事情,如果你的工作比較忙,實在回不去的話,那麼至少也要打個電話。第二、中秋節的時候,賞月是一個最傳統的習俗之一,古人有句話說的很好「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其實就是說的賞月,中秋節的時候一家人團圓在一起,大家看著窗外的明月一定感概不少吧。
  •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時間:2018-09-11 22: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習俗?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這些統統都要為孩子收藏!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唐朝初年,中秋節可能已成為固定的節日。不過,當時中秋節似乎還是以賞月和玩月為主,還沒有在民間廣泛流行。  中秋節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間盛行應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賞月、吃月餅、賞桂、觀潮等節慶活動蔚然成風。明清時期,中秋始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中秋節來歷傳說和習俗 閩南中秋節特色習俗有哪些?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下一頁請閱讀中秋節習俗和閩南中秋節特色習俗。
  •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中國人對於中秋有著獨特的情懷,中秋節,對於國人來說,更是合家團圓的好日子,那麼對於中秋節又都有哪些習俗呢?最為大眾所知的應該就是祭月和吃月餅了。記得小的時候,自己家每到中秋節,都會面向月亮的方向,擺上茶几,放上貢品,月餅是必不可少的,還有石榴以及一些水果。再點燃3根清香,對著月亮磕頭燒紙錢。這是我對於中秋節最深刻的印象。1.祭月自春秋時期就已經有的了,到了唐代,賞月之風大起,唐朝的詩人們也對月亮寄託的很多情感,寫下了無數關於月亮的詩句。
  •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簡介
    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中秋節的習俗1:賞月每逢中秋來臨,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賞月談月也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中秋節的習俗3:祭月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南瓜? 中秋節偷南瓜是什麼習俗?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南瓜? 中秋節偷南瓜是什麼習俗?時間:2016-09-10 13:21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為什麼要吃南瓜? 中秋節偷南瓜是什麼習俗?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南瓜? 中秋節有一個特別的習俗,就是要吃老南瓜。
  • 什麼是中秋節,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是我國傳承已久的一個節日,那麼,這中秋節到底是什麼呢?它又有什麼樣的別稱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中秋節是什麼中秋節,又有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等一系列名稱,是傳承已久的一種漢文化,中秋節日期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因為這天又恰逢三秋之半,所以就被叫為「中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