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擦亮煙臺文明底色

2020-12-14 光明網新聞中心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行方

  近日,在山東煙臺,兩個充滿愛的鏡頭溫暖全城——

  每天清晨,作為「天使守護團」志願者之一的於學玲,在煙臺十中門口護送學生上學。有人現場抓拍發到朋友圈,引得網友點讚,稱這是冬日裡的「最美笑臉」。

  家住芝罘區環山路的市民林建,每天早上8點準時來到附近遊園,拿出抹布、掃帚和塑膠袋,擦拭木凳,清掃小路,撿拾垃圾。從遊園建好那天開始,林建每天都會來轉幾次,主動當起了遊園「清潔工」。

  在煙臺,像於學玲和林建這樣的志願者還有24萬多名,他們每天活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用行動和愛心擦亮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作為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的煙臺,堅持典型引領,塑造「好人群像」,蓄力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升城市溫度。

  全民堅守,共築精神家園

  在煙臺,愛心與文明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2017年6月13日,煙臺毓璜頂醫院護士劉贇跪地搶救外賣小哥的視頻刷爆朋友圈—— 一場車禍發生後,路過此地的劉贇立馬走到跟前,對外賣小哥進行心肺復甦,直到急救車輛趕到。「5年時間我愛上煙臺,我時刻被這裡的人感動著。」劉贇跪地救人的理由如此簡單。

  2017年8月28日,煙臺南站月臺,一名男性乘客突發疾病暈倒,危急關頭,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院護士劉怡君衝向患者,進行緊急救治,施救結束離開時,周圍群眾發現,劉怡君的衣服已被患者鮮血染紅。

  面對危難愛心如潮。這是一城人的默契,更是一座城的凝聚力。城市的運轉、社會的治理離不開志願服務做「潤滑」。「我們隊伍現有3000多名志願者,每個志願者每天能堅持做一件好事,就會影響身邊的一群人。」全國最美志願者安立盛說。

  煙臺市堅持以制度化推進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大力引導人們積極參與人人可為、時時可為、事事可為的志願服務活動,建立完善了志願者註冊、愛心文化培育、服務項目對接、表彰激勵回饋及多渠道投入保障等志願服務活動運行機制,志願服務制度化等做法在全國推廣。

  文明基因,在更寬更廣平臺釋放。煙臺市組織開展「為民服務集中行動」「我愛我市義務勞動」「志願者日」「禮讓斑馬線文明煙臺行」等50多個品牌活動,成為動員和引導廣大群眾參與文明創建的重要載體。

  典型引領,文明與心「美妙共鳴」

  城市榜樣,煙臺力量。1月19日下午,煙臺廣播電視臺大劇院,第六屆煙臺市道德模範頒獎儀式上,51位煙臺市道德模範從鄉村、社區、單位,走到聚光燈下,接受整個城市致敬,一個個真實而美好的故事包含著情感,傳遞著溫暖。

  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張偉,路遇車禍,挺身而出,30秒破窗救人後汽車爆炸;交通運輸部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海上搜救機長馬宏儒,危難之際把生的希望留給群眾,把死的威脅留給了自己;煙臺SOS兒童村母親張雨霄、鄭忠燕,以無私的母愛為孤兒撐起愛的天空……煙臺市道德模範評選活動,自2007年以來每兩年舉辦一屆,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共有313人當選。

  典型,是一面旗幟,引領更多的好人攜手前行;典型,似一盞明燈,照耀更多的善舉延綿永續。煙臺市大力培育典型、及時發現典型、廣泛宣傳典型,以先進典型塑造精神坐標、打造好人之城。目前,煙臺共有2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7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21人榮獲山東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27人榮獲山東省道德模範提名獎。在濃厚道德氛圍的浸染之下,凡人善舉逐漸匯聚成榜樣的力量,越來越多的煙臺人見賢思齊、崇尚好人、學做好人、爭當好人,自發加入到「做好人做好事」的行列,「愛心使者」「善行芝罘」「天使守護團」「公益快閃」「公益萬裡行」「微公益」等成百上千個志願服務品牌雨後春筍般湧現。

  代代傳承,滋養城市文明根脈

  煙臺自古就是一座民風淳樸的城市,東西方文明相互交融,賦予了這片土地創新開放包容的基因。從成功實施「2·12」砣磯島海難救助到「5·12」汶川地震的千裡馳援,從眾志成城應對非典疫情到萬眾一心抗擊歷次冰凍旱災,煙臺人仁義、拼搏的精氣神,世代傳承。

  煙臺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文化積澱和獨特的人文氣質,積澱了城市文明的根脈。革命戰爭年代,膠東育兒所10年間撫養革命後代和烈士遺孤1000多名;改革開放時期,這裡湧現出一批先模人物。正是煙臺獨特的文化品位和價值,成就了市民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厚植滋養文明的土壤。煙臺市因勢利導,成立了志願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文明辦牽頭組織,健全活動機制,搭建活動平臺,突出典型引領,在全市營造「舉手之勞 日行一善」的社會新風尚。

  「如今,走進煙臺,人們便會感受到這裡深厚的文化底蘊、沁人的文明新風。在這種人文環境影響下,城市的文明更多地體現在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在他們的行為習慣裡。」魯東大學教授劉良忠說。

  傳承靠文化底蘊薰陶,更要有抓手。煙臺市堅持鑄魂育人,潛移默化間提升市民文明素質。作為「四德工程」發源地,煙臺推動道德講堂和善行義舉四德榜向城市社區、企業、機關、學校深化拓展延伸,形成了「德潤萊州」「德馨牟平」「尚德梨鄉」「孝德龍口」等一系列道德建設品牌。

  《光明日報》( 2018年02月04日 01版)

[責任編輯:白麗克孜·帕哈丁]

相關焦點

  • 崇德向善才能保持本色
    原標題:崇德向善才能保持本色  崇德向善才能保持本色   ——五談紮實開展「學習踐行強軍目標、做新一代革命軍人」主題教育活動   ■本報評論員   人無德不立,軍無德不強。   革命戰爭時期,子弟兵被稱為「紅菩薩」「大救星」,靠的是以民為先、以德立身。
  • 【創文在行動】以價值觀鑄造文明之魂,崇德向善社會風尚進一步濃厚
    【創文在行動】以價值觀鑄造文明之魂,崇德向善社會風尚進一步濃厚 2020-07-21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普洱:創建「志願之城」 打造「崇德向善」的文明普洱
    近年來,普洱市以創建全國「志願之城」、培育志願服務品牌為抓手,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用志願服務精神提升「天賜普洱 世界茶源」城市品牌的內涵與魅力,著力打造「崇德向善」的文明普洱。
  • 厚植見賢思齊「文明沃土」 構築崇德向善「精神高地」
    據拂曉報報導 有一種力量溫潤人心,道德模範崇德向善的人格魅力,引領社會前行。有一種精神觸動心靈,身邊好人至真至善的大愛義舉,擦亮文明底色。近幾年來,宿州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大力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深入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 【「講文明 樹新風」公益廣告】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 積善成德 明德...
    【「講文明 樹新風」公益廣告】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 積善成德 明德惟馨 2020-08-23 18:1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
    原標題: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央文明委評選表彰新一屆全國道德模範,這對倡導好風尚、弘揚正能量、促進全社會向上向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全國道德模範表彰活動作出重要指示,並強調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讓社會主義道德的陽光溫暖人間,讓文明的雨露滋潤社會,為奮進新時代、共築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
  • 敏而好學 崇德向善
    崇德向善的種子,在陳露楠的心中發芽。在學校,陳露楠學習十分努力,成績也非常優秀。但是,陳露楠並不驕傲,而且還非常樂於助人,每當有同學向她請教學習上的問題,她都會耐心地為同學講解。學習好、人品好,這是陳露楠的同學和老師對她的共同評價,陳露楠也因此成了班上同學的學習榜樣。在家裡,陳露楠十分孝順懂事,左鄰右舍對她好評如潮。
  • 用文明底色繪就城市新景象
    來源:中國臨海資訊網對於一座城市而言,文明是最好的標籤、最美的底色。在「全國文明城市」這一無上光榮的城市榮譽輝映下,臨海的底色如此溫潤而生動:市容乾淨整潔、社區和諧宜居、停車規範井然、出行安全有序……在長達6年的時間裡,120萬臨海人合力共建,才換來了如今的幸福共享。但創建永遠在路上,面對瞬息萬變的局勢和強手如林的競爭,稍不注意就會丟掉牌子、失去榮譽。
  • 靈江評論 | 用文明底色繪就城市新景象
    、最美的底色。我們要把用辛勤汗水、科學方法和強大精神凝結而成的文明創建經驗,當做是接續建設的源泉動力,用文明為底色,繪就經濟發展生機勃勃、各項事業繁榮昌盛、生態環境美麗宜居、社會風尚崇德向善的臨海新景象。用文明底色繪就城市新景象,根本在共建。
  • 天津濱海新區企地聯合擦亮文明「底色」
    他是「企地同創,聯合擦亮文明『底色』」行動的一個縮影,也是企業志願服務引領城市文明的實踐者。從2011年至今,李堅已經連續十年參與天津開發區組織的各項公益慈善活動,以慈善為己任,協助慈善協會對接慈善資源,通過多種途徑,資助貧困學生,助力中西部的貧困學子繼續學業,為孤寡老人排憂解難。
  • 普洱全力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文明城市
    守正創新 久久為功——普洱全力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文明城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利民、創建靠民,全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為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 崇德向善 溫潤人心
    □記者 劉冰洋 「這次頒獎儀式是培育文明新風尚、推進移風易俗、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活載體和重要課堂。」近日,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頒獎儀式電視專題節目《圓夢中國 德耀中華》播出,我省劉貴芳、王生廷、王雙廷3名全國道德模範在儀式上獲得褒揚,在我省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 南昌縣富山鄉:重黨建崇德向善 以創新立德增智
    2016年以來,南昌縣富山鄉積極探索「以德治黨」工作,通過優黨風樹形象、促政風提素養、帶民風揚正氣等舉措,倡導向善、向上、文明、誠信的風尚,打造崇德向善氛圍。  同時,該鄉還積極發動幹部爭當「農村建設宣傳員、社會維穩信息員、文明家風倡導者」。
  • 惠州博羅製作明信片冊宣傳好人故事 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惠州博羅製作明信片冊宣傳好人故事 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2017-02-09 08:45:00
  • 萬人揮毫贊江城 崇德向善助創城
    「厚德載物、和風朗月、寧靜致遠、博雅達觀……」一幅幅筆酣墨飽的書法作品,彰顯著濃濃的家鄉情懷,展示著江城良好的文明形象,營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9月19日,在市藝術中心舉行的「大家一起來創城」系列主題活動之「萬人揮毫贊江城」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冒雨前來。
  • 【創文進行時】崇德向善觀百花齊放 文明新風潤千年古城 ——當你遇見渭城區文匯的春秋冬夏
    「崇德向善觀百花齊放因為文明是多維度來評價、衡量、定義的。而剛才有關文明的答案,也不過是冰山一角、滄海一粟。你是不是會疑惑?擔心自己,既然不知道什麼是文明,又如何做到真正的文明?別怕!那麼,讓我們來用心感受文明,體味文明,鑑賞文明。
  • 文明底色映照最美芙蓉
    在這裡,你見過了長沙的古樸、活力、現代、溫暖......都匯聚成一個詞彙,這便是文明。小雪已過,但文明的溫度讓這座城市溫暖。2020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辦公布全國文明城市名單,長沙再次蟬聯!11月20日,芙蓉交警大隊、育英學校和郭曉芳老師登上歸屬文明的「國字號」榮譽榜。
  • 海門:讓崇德向善成內心遵循
    本報訊 (記者陳靜 通訊員俞新美)24日,海門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以《讓文明之花在江海大地永遠綻放》為題,向海門市民發出感謝信,感謝在全區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該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在全省15個提名城市中綜合排名第三
  • 做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表率
    做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表率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2015年10月16日22:30 他強調,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批示精神,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發揮榜樣的表率帶動作用,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大力弘揚新疆精神,加強民族團結,把新疆建設成道德高地,書寫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疆篇。 剛剛從北京回到新疆,大家難掩心中的激動。
  • 繪就文明底色!嘉興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踏上新徵程
    到2019年底,全市順利實現浙江省文明縣(市)全覆蓋,創建質量居全省前列;今年11月,市本級全國文明城市複查通過,嘉善縣、平湖市、海鹽縣成功創建成為全國文明城市,成為浙江省一次性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數量最多的地市;全市現有縣級以上文明單位2608家;現有縣級以上文明村鎮764個,建成率94.6%,比例領跑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