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青島人均可支配收入11520元 娛樂等支出增長強勁

2020-12-19 青島新聞網

據國家統計局青島調查隊抽樣調查,2018年一季度青島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20元,同比增長8.6%。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62元,同比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6元,同比增長7.6%。

工資性收入仍是增長主因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6967元,同比增長6.6%,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60.5%,拉動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1個百分點,對居民增收貢獻率為47.5%,是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8183元,同比增長6.2%;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4166元,同比增長6.0%。

經營淨收入持續增長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2471元,同比增長9.1%,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1.4%,拉動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9個百分點,對居民增收貢獻率為22.5%,是居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其中,城鎮居民經營淨收入2444元,同比增長10.1%;農村居民經營淨收入2533元,同比增長7.1%。

財產淨收入增速最快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1026元,同比增長16.1%,增幅居於可支配收入四項構成的首位,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9%,拉動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個百分點,對居民增收貢獻率為15.5%。其中,城鎮居民財產淨收入1433元,同比增長15.0%;農村居民財產淨收入88元,同比增長9.0%。

轉移淨收入增長空間廣闊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1056元,同比增長14.3%,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2%,拉動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個百分點,對居民增收貢獻率為14.5%。其中,城鎮居民轉移淨收入1502元,同比增長10.5%;農村居民因一季度集中繳納各種保險等費用,人均轉移淨收入為29元,同比增加71元,轉負為正,增長明顯,今後增長空間較為廣闊。

支出方面:

5月7日,據國家統計局青島調查隊抽樣調查,2018年一季度,青島市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639元,同比增長8.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970元,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571元,增長7.7%。

食品菸酒支出比重繼續下降

近年來,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優化,食品菸酒支出比重持續下降。一季度,全體居民食品菸酒消費支出2426元,同比增長7.9%,佔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1.8%,在八大類消費中佔比最大,較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2817元,增長7.7%;農村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1527元,增長7.2%。

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長強勁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方面,父母越來越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近年來各種課外輔導班持續升溫,另一方面,島城居民家庭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斷增加,文化娛樂生活的品質和檔次逐步提升,進而推動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快速增長。一季度,全體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602元,同比增長11.6%,增速居消費支出八項之首,成為引領島城消費新引擎。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722元,增長10.3%;農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325元,增長9.9%。

生活用品及服務、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增速較快

一季度,全體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465元,同比增長9.7%。按常住地分,城鎮人均居民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535元,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303元,增長8.0%。

一季度,全體居民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212元,同比增長9.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252元,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119元,增長9.5%。以上兩方面消費的增長體現了人們對生活品質提高及個人飾物、形象提升的美好追求。

居住、交通通信支出繼續提升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居民對居住環境和房屋裝修檔次的要求越來越高,家用汽車擁有量大幅提升,極大推動了居住和交通通信的消費。一季度,全體居民人均居住支出1586元,同比增長9.2%。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居住支出1937元,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777元,增長8.7%。

一季度,全體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930元,同比增長8.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1009元,增長9.0%;農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746元,增長6.9%。

衣著、醫療保健支出穩定增長

網購的興起極大的滿足了人們足不出戶購物的願景,目前,居民通過網購購買衣著已逐漸成為主流方式,同時,居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營養保健品及家用醫療器械的支出近幾年有所增加。一季度,全體居民人均衣著支出1075元,同比增長8.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支出1291元,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衣著支出576元,增長7.4%。

一季度,全體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343元,同比增長8.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406元,增長7.7%;農村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197元,增長7.6%。

相關焦點

  • 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 人均消費支出5082元
    中新網4月17日 國家統計局4月17日發布2020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
  • 王有捐:一季度全國居民收入繼續增長 服務性消費支出較快增長
    一季度,全國居民收入繼續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基本同步,呈現出略快於經濟增長的態勢。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繼續快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居民消費支出平穩增長,服務性消費支出較快增長。   一、居民收入繼續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基本同步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
  •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6%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延續了一季度以來的平穩增長態勢。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612元,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中居榜首;比去年同期名義增長9.1%,快於全國增速。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079元,同比增長8.8%,比全國增速快0.1個百分點。浙江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147元,在31個省區市中排名第三,同比增長8.9%。
  • 2019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281元 增長9.0%
    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2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8元,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281元,增長9.0%,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8%。
  • 統計局: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4336元,比上年增長8.6%,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2%。
  • 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48695元 恩格爾係數為30.5%
    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昨日發布,據深圳居民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一體化住戶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8695.00元。 據悉,2016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義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名義增幅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實際增幅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6480.61元,同比增長12.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1%,名義增幅和實際增幅分別比上年提高0.5和0.3個百分點。
  • 國家統計局: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元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063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328元。
  • 上半年居民收入榜出爐 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
    北京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79元,位居次席。上海和北京也是上半年全國僅有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大關的地區。  緊隨其後的是浙江和天津,其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4147元和20986元,是上半年居民收入「2萬元俱樂部」僅有的兩個成員。
  • 31省份2019年居民收入榜 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萬
    上海以69442元高居榜首,逼近7萬元大關。北京以67756元位居第二名。上海人、北京人能掙能花,其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超過4萬元,同樣位居前兩名。  9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國水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與人均GDP增長大體持平。
  • 70年來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近60倍
    70年來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近60倍 2019年08月10日 13:07:00來源:新華網 報告顯示,194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9.7元,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228元,名義增長566.6倍,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59.2倍,年均實際增長6.1%。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城鄉居民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長,消費水平明顯提高。
  • 國家統計局:上半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142元
    今年以來,中央多措並舉,拓寬農民增收新渠道,使農民收入保持持續較快增長。
  • 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
    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 2019年11月11日 16:5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11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19年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8%,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8.0%,實際增速比全國農村快1.6個百分點。
  • 201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麼意思?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元,基本養老、醫療、低保等保障水平提高。城鎮保障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學生生活補助人數增加近40%,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麼意思?  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實際生活中,常用來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嚴格來說這麼使用不夠準確。
  • 2018年山東省17地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榜,貧富差距這麼大
    所以,這些年,人們對於GDP總量的關注度漸漸偏向了人均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個數據情況。所謂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說白了就是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錢,像必須償還的房貸、車貸等這些費用就不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也就不能算作是可支配收入,所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應居民的生活水平的高低。
  • 2019年北京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4311元,你貢獻了多少?
    5.6%;收入合計13544.3億元,同比增長14.4%;從業人員平均人數61.8萬人,同比增長0.3%。文化消費規模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全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娛樂支出4311元,同比增長7.8%,創造了「十三五」以來最大增速,支出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近72%,反映了北京市居民旺盛的文化消費需求和強勁的文化消費能力。
  • 白皮書:2019年,北京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4311元
    其中,北京居民文化消費需求旺盛、文化消費能力強勁,2019年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4311元,同比增長7.8%,支出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近72%。文化產業佔GDP比重穩居全國首位據白皮書統計,2019年,北京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共有5252個;資產總計20198億元,同比增長5.6%;收入合計13544.3億元,同比增長14.4%;從業人員平均人數61.8萬人,同比增長0.3%。
  • 北京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創「十三五」以來最大增速
    2019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娛樂支出為4311元,同比增長7.8%,創「十三五」以來最大增速。   近年來,北京文化產業發展保持良好勢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白皮書統計,2013年至2018年,北京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3%,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8.1%提高到9.3%,佔比穩居全國首位。
  • 陝西省過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逾萬元
    ●過半城鎮居民人均收入超過3萬元大關●過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逾萬元2月17日,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發布的一項陝西居民2016年收入分析可以看出,去年我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40元,同比增長7.6%。
  • 2018年全國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226元
    王曉峰指出,「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持續快速提升,居民文化和旅遊消費持續擴大,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也催生了許多新業態和新消費模式。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226元,同比增長6.7%,佔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11.2%。」
  • 北京居民收入快速增長 恩格爾係數大幅下降
    1986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千元大關,2000年突破萬元,2015年突破5萬元,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7990元,是1955年的316.2倍,年均增長9.6%。1988年北京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千元大關,2008年突破萬元,2015年突破2萬元,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490元,是1956年的194.8倍,年均增長8.9%。全市居民收入實現了由百元到千元再到萬元的連續跨越式提升,居民生活實現了從解決溫飽到步入小康,正邁向富裕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