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代「歌神」許冠傑,譚詠麟的唯一偶像,71歲依舊在奮鬥

2021-01-10 淘漉音樂

「財神到,財神到財神到,好心得好報……」

以前過年的時候,滿大街小巷都能聽到這首經典的《財神到》。

歌詞通俗易懂,旋律朗朗上口,此歌堪稱最早的「洗腦神曲」,屬於那種聽過一兩次之後你就會驚覺「我怎麼會唱了」。

在上世紀7、80年代,粵語歌曲正風靡全球,它們頻頻出現在海內外各大電臺的「金曲推薦」欄目,並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演唱者,甚至還像「Chinese Kongfu」一樣,有了自己的專屬名詞——「Cantopop」。

當年,一位斯裡蘭卡籍貫廣告人漢斯艾伯特在美國殿堂級雜誌《Billbiard》上撰寫了一篇有關這位歌手的特稿。

文章裡,他第一次使用了「Cantopop」這個詞,自此「粵語流行歌」被寫進了美國人的詞典。

這名歌手正是《財神到》的原唱,譚詠麟校長親口承認的「唯一偶像」,香港第一代「歌神」許冠傑(Sam Hui)。

上世紀50年代,在經濟大背景下,大批廣東農村人移民到香港,短短3年時間,香港這個「彈丸之地」人口激增到250萬,漲了4倍之多。

彼時3歲的許冠傑也跟隨著父母親從廣東移民到了香港上元嶺,住著租來的石屋。

家中父母養育了4個孩子,許冠傑是當中最小的那個。

外公以「冠」為前綴給四個外甥取名「文武英雄」,後來因為許媽媽不喜歡「雄」,於是將「雄」改為「傑」,許冠傑的名字由此而來。

許冠傑的父親許世昌曾有藝名「許鳴谷」,是個民樂演奏家,在粵劇圈子裡也小有名氣。

許母李倩雲也曾在廣州唱粵劇。

在父母的薰陶下,許冠傑從小便與粵劇結緣,唱起來字正腔圓,有模有樣。

「有時候爸爸會彈梵鈴我們唱。我們唱《臥薪嘗膽》,他還教我唱一首京劇叫做《平貴回窯》。」

這些劇作的詞在多年之後,許冠傑依舊記得非常清楚。

從小對粵劇的中意,給後來許冠傑在粵語歌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但彼時的香港,粵語歌難登大雅之堂,上流社會喜歡聽的是英文歌和帶著上海情調的國語歌。

粵語歌脫胎於粵劇,唱法規範而古式,常常將舞臺設在茶樓之內,供客人一邊用茶點一邊品鑑,皮蛋粥、水晶蝦餃、蟹黃湯包配粵劇,算是普羅大眾都能負擔得起的一種娛樂形式。

這種「普適性」讓粵語歌給人的感覺多是一個字——「俗」。

那時候說想靠粵語歌在歌壇佔據一席之地,那是痴人說夢。

許家的拮据也使得許爸爸不得不四處奔忙,推銷冷氣機、酒店職工,什麼都做。

小時候,許冠傑能買得起的樂器就是幾塊錢一個的口琴。

1961年,13歲的許冠傑入讀聖芳濟中學,這所學校曾出過一個非常牛的學生,叫李小龍。

中學期間他開始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年後許冠傑和朋友一起組建了樂隊Harmonick,「Harmonick」的中文意思正是許冠傑小時候的老夥伴——「口琴」。

那一年「披頭四」樂隊和「貓王」的歌開始進擊港臺市場,把年幼的許冠傑震撼得神魂顛倒。

那時他覺得,做音樂,就得有他們那個範兒!

秉承著這樣的信念,年幼的許冠傑留起了長頭髮,穿上了喇叭褲,最喜歡的就是和樂隊隊友們坐在樓梯口彈著吉他撩著妹,別提有多拉風了。

當然了,在樓梯口練歌也有風險,那就是經常吸引來居委會阿姨的驅逐。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引來父親的責打。

「我老豆(爸),不給我留長髮,他說這樣好似古惑仔。」

有時候練歌太晚回家的許冠傑就會被父親鎖在門口。

但不管如何,沉浸在音樂世界的許冠傑,就是愛這樣肆無忌憚地彰顯自己的個性。

那時候的他,書讀得一塌糊塗,經常考倒數第一,常常偷跑出學校開小灶被校長罰站。

課餘時間就喜歡玩玩音樂,有的時候也跟著樓上的叔叔一起出海釣魚,釣完魚後吃齋燒鵝,再步行走40分鐘回到家。

極其隨性自由的童年時光,也很符合他瀟灑不羈的個性。

中學畢業後,許冠傑進入香港英華書院讀預科班,在那裡,開明的校長知道許冠傑在組樂隊。

全校特許他一個人留長髮。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他的音樂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入讀英華一年之後,許冠傑以當時所在「蓮花樂隊」的名義推出了第一張專輯《just a little》初試啼聲,專輯一出反響熱烈。

「當我們的黑膠碟在蘇屋屯那裡放的時候,感覺就像在做夢一樣。」多年後許冠傑如是說。

他輝煌的音樂生涯也自此拉開序幕。

1967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年後年,完成預科班學業的許冠傑憑藉極高的國文成績入讀香港大學攻讀心理學專業,完成了從學渣到學霸的逆襲,在港大,許冠傑依舊不改他嬉皮士本色。

他學《畢業生》裡的橋段開著敞篷車上下學,在校園裡開演唱會、喝冰汽水,站天台撩對面的女生。

總是高調張揚,但也不乏狼狽的時刻。

港大的課業繁重,有一次考試前許冠傑發現自己的課程學得不透徹,嚇得一整晚沒有睡覺,第二天迷迷糊糊裡竟穿著拖鞋就到了考場。

這些回憶多年後依舊曆歷在目。

在70年代之前,基本上許冠傑的歌都以英文歌為主,這一切在1971年發生了改變。

1971年,許冠傑正式籤約寶麗金唱片,並推出專輯《April Lady》,同年,他與哥哥許冠文一同主持TVB喜劇節目《雙星報喜》,在舞臺上的許冠傑逗包袱,講笑話,搞怪模仿插科打諢,盡顯喜劇天賦。

也正是在這個節目上,許冠傑第一次演唱了歌曲《鐵塔凌雲》,這首由許冠文作詞,許冠傑譜曲的歌,有「港歌」的美譽,堪稱粵語流行歌「登堂入室」的開山之作。

一經播出,反響極其熱烈。

鐵塔凌雲望不見歡欣人面富士聳峙聽不見遊人歡笑自由神像,在遠方迷霧山長水遠,未入其懷抱檀島灘岸點點粼光豈能及漁燈,在香港

許冠傑深厚的詩詞功底和國文造詣使他的歌既朗朗上口又不落俗套。

觀眾們聽完後才發現,原來粵語歌並不是「市井」的代名詞,它也可以如此詩情畫意,且粵語九個聲調也比國語四個聲調要更加豐富。

一位老樂迷多年後說:「(當時)猴震驚,墊會有咁猴聽葛粵語歌。」

2年後,許冠傑在香港大會堂舉行演唱會,成為第一個開個人演唱會的香港歌手。

之後,由許冠文指導,許冠傑、許冠英、黃霑等人主演的喜劇片《鬼馬雙星》正式上映。

身為主演兼歌手的許冠傑當仁不讓地為這部電影寫了兩首主題曲——

為兩餐乜都肯制啊前世撞正輸曬心矮滯啊無謂求望發達一味靠搵丁鬼馬雙星綽頭勁亂搏懵撈偏門確唔曳做慣監蹲經以是成例求望發達一味靠搵丁鬼馬雙星眼瓊瓊

作為第一首完全由許冠傑自己創作的粵語歌,旋律輕快活潑,歌詞通俗上口,鬼馬勁頭和玩世不恭的韻味從歌詞中自然地流淌。

曳搖共對輕舟飄互傳誓約慶春曉兩心相邀影相照願化海鷗輕唱悅情調豔陽下與妹相親望偕白首永不分美景醉人心相允綠柳花間相對訂緣份

旋律輕柔和《鬼馬雙星》形成巨大的反差,花前月下詩情畫意的愛情,在旋律的包裹下淺斟低唱,聲入人心。

兩首歌曲反響極其熱烈。

在《鬼馬雙星》熱映的前一年,另一位粵語歌大咖羅文演唱了電視劇《獅子山下》的同名主題曲,這首歌后來被稱為香港人的「城歌」: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

連續兩年,在許冠傑、羅文等人的引領下。

粵語歌在香港樂壇上的分量開始越來越大。

《鬼馬雙星》上映同一年,許冠傑和三位哥哥一起組建了許氏電影公司,「許氏四傑」的名號初現江湖。

1975年,許冠傑主演電影《天才與白痴》,以455萬港幣的成績獲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當然,他為這部電影創作的同名主題曲《天才與白痴》也再度爆紅:

呢個世界上 有精仔 有懵仔 有叻仔散仔 賭仔 重有戇居仔有衰仔 有好仔 反骨仔癲仔 蠢仔 重弊過敗家仔細蚊仔 臭飛仔 招積仔靚仔 打仔 亂咁出刀仔問你點敢亂生仔

看起來好像繞口令一樣的歌詞,實則是許冠傑加入了許多香港本土的俚語。

後來這張專輯在東南亞的銷量達到20萬張。

一年之後,許冠傑和二哥「笑將」許冠英及大美女趙雅芝聯袂出演了電影《半斤八兩》,以853萬港幣蟬聯香港年度票房冠軍。

更重要的是,電影同名專輯《半斤八兩》在東南亞的銷量達到35萬張,它標誌著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市場正式形成 。

主打歌《半斤八兩》,歌詞描寫了當時底層民眾的生活面貌,訴說了廣泛的勞累和無奈,對當時廣大的香港民眾而言,既是種發洩,也是一種激勵:「我出生在貧窮的家庭,都是和草根朋友一起長大。」

這樣的經歷,讓許冠傑演繹的歌曲,很能引起共鳴。

用一位歌友的評價:「阿Sam這首歌旋律洗腦,歌詞有趣,情感抓人,連MV也令人捧腹。」

另一首插曲《浪子心聲》甚至流傳更廣,歌曲輕輕柔柔地訴說了一種豁達的人生觀,很多人在人生失意的時候用這首歌來安撫自我: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人比海裡沙毋用多牽掛

除此之外,還有一首《梨渦淺笑》比起上邊兩首也不遑多讓,「梨渦」意指美女的酒窩,歌曲吟唱佳人笑貌,娓娓道來的感覺,充滿詩情的畫面,聽著歌,好像在做一場心靈spa:

梨渦淺笑可知否奧妙寂寞深鎖暗動搖魂消魄蕩身飄渺被困擾怎得共渡藍橋

後來,這張專輯獲得第1屆金唱片獎百年紀念獎。

著名的beyond樂隊只翻唱過兩首歌曲,一首是內地搖滾教父崔健的《一無所有》,另一首就是許冠傑的《半斤八兩》。

在之後的幾年時間裡,許冠傑和幾位兄長搭檔,在電影事業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1978年,和二哥合作《賣身契》,票房782萬,年度票房冠軍。

同年發行粵語專輯《財神到》,在東南亞的總銷量達20萬張;

1979年,《半斤八兩》香港重映,5天之內創下票房190萬,同年,專輯《賣身契》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

1981年,出演《摩登保鏢》,票房1776萬,年度票房亞軍。

那些年,許冠傑電影的質量已堪稱上品,而他為電影創作的主題歌和專輯更是將粵語歌推向了廣闊的市場。

70年代,伴隨著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到來,粵語歌開疆拓土,漸漸地成為了主流。

有人是幹一行爛一行,有人是幹一行能一行,許冠傑呢?

他幹一行牛一行。

無論是音樂抑或電影上的成就,香港藝人中都鮮少有人能出其右。

1982年,製作人黃百鳴希望找一位藝人來主演他的電影《最佳拍檔》。

那時他初定的藝人是周潤發,當年的周潤發還處在「票房毒藥」的階段,黃百鳴本來抱著極大的希望,沒想到發哥竟然拒絕了他。

吃了閉門羹後,萬般無奈下。

黃百鳴思來想去,他想到了同樣鬼馬嬉皮的許冠傑。

當時他約許冠傑見面後,嚼著口香糖的許冠傑一開口就提出了200萬的片酬!

這個價格在80年代藝人片酬普遍幾十萬的香港,絕對是天價。

因為遲遲無法定角,也因為許冠傑幾乎有口皆碑,面對著200萬的天價片酬黃百鳴牙一咬心一狠——給!

沒有講過一次價,200萬天價片酬,一分不少。

這就是一次賭博,贏了,名利雙收,輸了,一無所有。

結果就是由許冠傑和麥嘉主演的《最佳拍檔》創下了2700萬票房的奇蹟,並由此開啟了香港電影史上一個頗為經典的喜劇電影系列。

麥嘉和許冠傑也成了一對街頭巷尾無人不曉的熒幕搭檔。

而且鮮為人知的是,在這部電影中給許冠傑當動作替身的,就是後來的「小黑哥」柯受良。

不久後,許冠傑發行專輯《最佳拍檔之大顯神通》,又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3場個人演唱會,成為首位在香港紅館舉辦個人演唱會的歌手。

在80年代,香港的經濟也迅速發展,人均收入超過了英國,幾可以和東京媲美。

在時代的浪潮下,港人的精神和本土意識漸漸開始凸顯,粵語歌的地位一日比一日提升。

香港樂壇在此時進入了「譚張爭霸」的時代,標誌著粵語歌的發展跨入了一個新時期。

1986年,第四屆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張國榮演唱的粵語歌曲《有誰共鳴》獲得了金曲金獎,譚詠麟則獲得了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許冠傑得到了「勁歌金曲榮譽大獎」。

說起來,許冠傑和這兩位「後輩」都頗有淵源。

校長譚詠麟進入歌壇時的偶像就是許冠傑。

「阿Sam一直都是我唯一的偶像。」譚詠麟如是說。

就在兩年前的2017,年逾七十的許冠傑和譚詠麟還攜手演出12場《阿sam & 阿TAM HAPPY TOGETHER演唱會》。

這讓「迷弟」譚詠麟興奮不已:

「當時我的心態,我明白了克勤跟我合作時的心態,只不過這一次我變成了克勤(譚詠麟是李克勤的偶像)。」

另一位張國榮更不必說,曾有人問許冠傑,最懷念哪一個已經離開我們的巨星?

許冠傑思慮了片刻說:「Leslie(張國榮)。」

當年,兩人曾合作過一首經典的歌曲——《沉默是金》。

「他(張國榮)不會什麼樂器,但他能夠寫歌,曾經他給了我一段旋律讓我譜曲,後來就有了這首歌。」許冠傑說道。

1988年,《沉默是金》獲得了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十大勁歌金曲獎。

4年後,兩人同臺合唱了這首《沉默是金》,不過這一回,卻是在許冠傑光榮引退的演唱會上。

1992年2月23日,《許冠傑光榮引退匯群星》節目上星光熠熠。

當晚,整個香港娛樂圈幾乎到齊。

張國榮、曾志偉、葉倩文、鄺美雲、黃安、譚詠麟、李克勤、麥嘉、柯受良、杜德偉、梅豔芳、林憶蓮、劉德華、張學友、黎明、吳宇森、徐克等一眾巨星端坐檯下,堪稱當時香港最為轟動的一場電視演唱會

大哥許冠文講話時調侃道:

「我有一個心願,就是如果有一天我許冠文說退休了,開一個最後的演講會,若反應有現在阿Sam一半的反應就行,那我一定,遵循觀眾要求,不言退休,再延續五十年!」

在「光榮引退」的1年前,許冠傑的父親許世昌先生與世長辭。

「光榮引退」的2年前,許冠傑應徐克的邀請,出演了《笑傲江湖》中的令狐衝一角。

為電影演唱的歌曲《滄海一聲笑》堪稱粵語歌經典中的經典。

這首歌由一生瀟灑不羈卻才華橫溢的許冠傑來演唱,幾乎是天作之合。

此歌讓樂壇地位本就極高的許冠傑錦上添花,他在粵語歌上的成就已令許多人難以望其項背。

「光榮引退」的3年前,許冠傑的後輩張國榮宣布舉辦自己的告別演唱會,離開樂壇。

這給了許冠傑很深的觸動,他調侃張國榮是自己退休的「罪魁禍首」,後來在告別演唱會上他對滿堂賓客說:

「兩年前Leslie退休的時候,我很佩服他的勇氣,於是寫了一首歌想送給他做紀念,誰知一大早看報紙,才發現他已經作了一首給自己叫《風再起時》。那我這個人很害羞,見到他作了給自己,就沒告訴他,自己悄悄收在我最後一張大碟《香港情懷》裡邊。」

這首歌很多有一定年紀的人都耳熟能詳,它叫——《急流勇退》。

自此,一代歌神暫別樂壇。

之後,他的生活常態就是穿著自己最喜歡的豹紋服裝,過著自己最愜意的退休生活。

偶爾坐船出海,在藍天白雲之下,面望山海,彈著木吉他,唱著隨性的旋律。

像退隱江湖的世外高人一樣,看著歌壇後輩們接過他的火炬,繼續推動粵語歌的發展。

90年代,香港樂壇進入了「四大天王」話事的時候,經典的粵語歌作品層出不窮。

許冠傑當年播下的一顆種子已然生根發芽,長成蒼天大樹。

盧國沾這樣評價許冠傑:「如果將來有人要為粵語流行曲寫歷史,請記得把他寫上英雄榜首。」

無論是自身才華還是對粵語歌的貢獻,許冠傑都無愧「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廣東歌鼻祖」這樣的稱謂。

許冠傑的退休生活一直延續到了2003年,那一年是香港樂壇最黑暗的一年。

4月1日,張國榮在香港文化酒店22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47歲的生命;

12月30日,歌后梅豔芳因宮頸癌病逝,那一年她剛入不惑之年;

與此同時,香港遭受非典的侵襲,民眾們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

在這樣的節骨眼上,2004年,已引退了近12年的許冠傑,以66歲高齡宣布復出歌壇

「我見到許多香港的朋友很不開心,當時有沙士(非典),有很多樂壇的朋友一一去世,我突然間覺得有一種使命感,希望出來逗香港的朋友們開心。」

2004年3月23日,許冠傑攜《04祝褔你》正式宣布復出歌壇。

6月1日,他發行復出後的第一張專輯《歌神與您繼續微笑04》,這張專輯收錄了他為勉勵香港人而創作的《04祝褔你》和《繼續微笑》兩首粵語歌。

不久後,許冠傑在香港紅勘體育館舉行10場「繼續微笑會歌神LIVE」演唱會。

他用他自己的方式鼓舞著香港人。

說起玩音樂,這個老爺子似乎就是有著永遠用不完的精力。

就在去年的11月,許冠傑還在開著演唱會:「我會把我的精神放在演唱會上,我自己比較喜歡做演唱會。」

這位年逾七十的歌神依然在繼寫他的傳奇。

遙記得多年前,《浪子心聲》裡那句:「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沒想到,一個佛系調皮的人,最終卻書寫了如此恢宏的傳奇。

在此,向一代粵語歌教父致敬。

相關焦點

  • 許冠傑72歲了,憑什麼成為譚詠麟的偶像?張學友只是第二代歌神
    許冠傑在1971年籤約寶麗金唱片公司,推出了專輯《April Lady》,並在同年的一次電視臺節目上演唱了《鐵塔凌雲》,因此受到歡迎。走紅之後的許冠傑,於1973年在香港大會堂舉辦了個人演唱會,也是香港歌手當中第一個人舉辦這樣的演唱會。
  • 71歲的「香港第一代歌神」許冠傑再次做爺爺,喜添首位孫女
    許懷谷開心的心情溢於言表,現年41歲的許懷谷與妻子之前有一個兒子名叫Tyler,如今又添加一個女兒,湊成了一個「好」字。網友們也紛紛為他送上祝福!祝福他們的寶貝女兒健康成長!許懷谷給女兒取名Leah,從他曬出的照片看到才出生的Leah非常健康,Leah的頭髮已經長得相當濃密,胖嘟嘟的臉蛋和紅嘟嘟的嘴巴,微微閉著的眼睛,樣子十分乖巧。
  • 他是一代歌神,譚詠麟的唯一偶像,張學友:在他面前沒人是巨星
    他是一代歌神,譚詠麟的唯一偶像,張學友:在他面前沒人是巨星 許冠傑最開始出道的時候,便是歌手身份出道的,他和張學友一同被人稱為''歌神''。
  • 粵語歌壇首代歌神 譚詠麟譽其為偶像 引退歌壇時轟動整個香港
    張學友「歌神」的稱號人盡皆知,但卻少有人知道張學友只是二代歌神,而被稱為「歌神」的首位歌手,則是粵語流行的奠基者——許冠傑。許冠傑在香港樂壇地位超然,他不僅完成粵語歌曲從古典到現代流行的嫁接,也同時帶動香港流行唱片/演唱會的發展,可謂是現代粵語流行曲最大功臣。
  • 他是譚詠麟公認的偶像,香港樂壇的「開山鼻祖」,到底有多傳奇?
    譚校長是無數人的偶像,但他自己唯一的偶像是許冠傑。不僅譚詠麟,連哥哥張國榮和四大天王都是他的迷弟。作為香港流行樂壇的開山鼻祖,許冠傑的地位無人能比。連張學友都說,在這個人面前,沒人敢自稱歌神。盧國沾這樣評價過許冠傑:「如果將來有人要為粵語流行曲寫歷史,請記得把他寫上英雄榜首。」作為香港的第一位歌神,如今已經71歲的許冠傑,曾經的傳奇你還記得嗎?
  • 歌神許冠傑:譚詠麟唯一偶像,張學友說在他面前沒人敢稱是巨星
    就有了許冠傑,他父親是業餘音樂家,從小喜歡小提琴,而母親是粵劇愛好者。從小耳濡目染受父母影響,與粵劇結緣,發音很標準,由此可見小時候都很喜歡粵語。在他小時候全家移居到香港生活,剛到香港時,生活條件非常不好,住的地方也很差。他們住的地方魚龍混雜,但許家四兄弟都很有出息。
  • 「初代歌神」許冠傑下月繼續唱
    南都訊 記者麻樂 香港歌壇的「第一代歌神」許冠傑,將在9月9日晚登陸廣州體育館,奉獻自己最新一輪演唱會。    許冠傑是香港樂壇跨時代的人物。據資料記載,1992年譚詠麟在一次演出節目中說出了自己唯一的偶像是許冠傑,並尊稱他為「歌神」,從此這一稱呼被整個歌壇沿用至今。許冠傑被譽為香港粵語流行歌的鼻祖,掀起用母語演唱的潮流。
  • 香港樂壇的歌神是誰,譚詠麟最為接近,陳奕迅是歌神的接班人!
    香港樂壇出現過很多被網友稱「歌神」的藝人,其中以許冠傑和張學友為代表人物。雖然這些年陳奕迅也被很多網友稱作是新一代的「歌神」但是如果和許冠傑和張學友相比的話還是要差那麼一點點。許冠傑是香港樂壇最早的一位歌神,他也是推動了香港的流行音樂,許冠傑在香港樂壇的地位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就連張學友看到他也不敢說自己是「歌神」。張學友作為第二代「歌神」的代表,他的作品曾經連續八年都獲得了香港唱片銷量榜的冠軍,而且還多次獲得了樂壇中的金氏世界紀錄,在90年代的時候張學友也是站在了香港樂壇的最巔峰。
  • 一代歌神許冠傑
    演唱會的主唱,是久未露面的香港「歌神」許冠傑。 校長譚詠麟更多次公開承認對許冠傑的崇拜,並直言: 他是我的唯一偶像。
  • 歌神還是那個歌神,72歲許冠傑演唱會獨唱1小時,幾百萬人觀看
    相信很多觀眾都知道許冠傑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但是很少人卻知道,他卻是香港粵語歌壇的歌神,就連譚詠麟看見許冠傑都要叫上一聲歌神。許冠傑1948年出生於廣州,但是很小的時候就隨家人一同搬往香港,憑藉著出色的成績畢業於香港大學。
  • 香港歌神斷代史:許冠傑張學友,下一站EASON?
    文/盧世偉  第一代歌神:許冠傑  搜神記:《鐵塔凌雲》開啟香港粵語歌時代  1948年9月6日,許冠傑出生於廣州市西關多寶路,父親許世昌是業餘中樂家,母親李倩雲曾在廣州唱粵曲,兩歲的時候,同家人移民到香港定居。
  • 他是香港第一代歌神,流行音樂祖師爺,還揭開了粵語歌的序幕
    提及「歌神」這個字眼,許多人會不約而同地脫口而出——張學友!張學友是歌神不假,其實他是香港歌壇的第二代歌神。在香港人心中,唯一的歌神並不是張學友,而是許冠傑!這個名字今天聽來,可能許多90後會感覺十分陌生,但許冠傑卻是那個年代華語流行樂壇的一面旗幟,一直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粵語歌鼻祖」。
  • 許冠傑:和混血女相戀54年,成譚詠麟的唯一偶像,如今喜當爺和奶
    許冠傑也是其中一位,在80年代的香港電影事業發展的最為火爆時期,許冠傑稱得上是當時一個風雲人物,可以說在當時那個年代裡,許氏四兄弟一直佔據著香港電影的龍頭地位。而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許冠傑,他和混血女相戀54年,成譚詠麟的唯一偶像。出生在1948年的許冠傑,兩歲的時候就跟著父母和兄長一起移居香港並定居於鑽石山。
  • 歌神許冠傑與妻子近照,70歲的他老當益壯,三代同堂畫風幸福和睦
    每當說起香港老一輩的樂壇領袖林子祥、陳百強、劉德華等歌星,人們定然再熟悉不過,然而今天要說的這一位,他的身影曾遍布大熒幕,一時間叱吒娛樂圈讓人至今難以忘懷,他便是萬千人心目中的男神許冠傑。這不趁著過年之際,許冠傑一家三代同堂合影留戀,照片中的每個人都面帶笑容、心情愉悅,其中許冠傑的笑容最為和藹可親,人到晚年最希望看到的便是家庭和睦、兒孫滿堂,壯年時成家立業,老年則安享生活,許冠傑這一生還真算沒白活,這不坐在他身旁的美籍妻子雖已年邁,但卻始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第一代粵語歌神迎來70歲生日,風光不再垂垂老去卻不應該被遺忘
    有很多人記得,粵語歌神。印象最讓人深刻的,那自然是張學友這個天王巨星,再老一輩的則是有張國榮哥哥,以及同期的校長——譚詠麟,卻總是容易忽略掉一個人,他才是真正的第一代粵語歌神,可以說粵語是因他而起的——許冠傑。
  • 71歲香港歌神近照曝光 打扮時尚發胖明顯 與太太結婚48年恩愛如初
    本文編輯劇透社:issac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提及到香港樂壇,大家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是誰?是四大天王的張學友?劉德華?或者是被大家尊稱為校長的譚詠麟?相信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作為香港樂壇開山鼻祖、現年71歲的香港歌神許冠傑一定也有一席之地。最近一段時間許冠傑一直在美國忙於舉辦自己的演唱會,雖然已經71歲高齡但許冠傑為了心愛的歌唱事業仍然在堅持。就在昨日許冠傑的二兒子許懷谷就通過社交媒體曬出了一組慶功宴照片,為許冠傑演唱會的成功舉辦喝彩。
  • 許冠傑贏得了第一個歌神的人民文化娛樂點名:香港!沒
    由許冠傑演奏的令狐衝更完美地詮釋了小人物中的俠義精神和城市精神。這兩種氣質似乎有些矛盾。然而,在許冠傑中,沒有明顯的差異。這項工作並不是因為「超齡」的許冠傑,它通向街道。相反,正如人們對文化娛樂的讚美:不僅許冠傑沒有帶來喜劇之前市場上那種油膩的感覺,而且表現得就像洗潔精和神奇的橡皮擦。
  • 許冠傑:71歲再唱《獅子山下》
    沒有觀眾,沒有樂隊,71歲的許冠傑身穿花紋皮衣、頭戴棒球帽,架著一副墨鏡,抱著吉他自彈自唱,精神十足。 《獅子山下》並非許冠傑首唱,但包括許冠傑在內的很多著名歌手曾經翻唱。在在全港齊心扛疫的日子裡,這首歷經40年的老歌再次喚起香港人相守相望的精神,也正應和這場《同舟共濟Online Concert》的主題。
  • 香港十大殿堂男歌手排名:譚詠麟與歌神爭第一,劉德華名次墊底!
    第一名毫無疑問地要頒給許冠傑。這個名字對於現在的粵語歌曲門外漢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只要是資深的港樂歌迷一定不會不知道他。許冠傑是粵語流行歌的開山鼻祖式的人物。1974年由許冠傑主唱的《鐵塔凌雲》,成為代表香港文化的標誌性時代曲。
  • 許冠傑|我哋呢班打工仔,唱滄海一聲笑的歌神72歲了
    專輯同名主打歌《鬼馬雙星》成為第一首在英國BBC電臺以及香港電臺英文臺播放的中文歌曲。 許冠傑憑藉《半斤八兩》獲得第1屆金唱片獎百年紀念獎、第2屆金唱片獎白金唱片獎。 《半斤八兩》奠定了許冠傑在香港樂壇歌神的地位。 《半斤八兩》最火爆的時候,一個時年不到20歲的年輕人,在鄰居搬家的時候,撿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件樂器——木吉他,從此開始自學,開始沒日沒夜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