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劇《雷霆戰將》引發輿論批評被撤播後,張一山版《鹿鼎記》也遭遇了金庸劇前所未有的差評。受疫情影響,影視行業的每一個環節都似在生死線上掙扎,電視臺黃金檔期這一稀缺資源的搏殺更是慘烈,現實中絕大部分電視劇未能走到播出時刻就永遠地成為庫存,然而最終得以與觀眾見面的「佼佼者」竟然是這樣的成色,觀眾不滿意,從業者更說不過去。
究竟是什麼東西,吞噬了創作者的尊嚴、消耗了演員的藝術生命、澆滅了觀眾的熱情,最終將作品釘在恥辱架上?
追求穩賺不賠偏離創作根本
《雷霆戰將》是2017年的舊劇。該劇開機時還叫《亮劍之雷霆戰將》,開機發布會上高調標榜的賣點即:「圍繞青春、生命、愛情、希望等關鍵詞展開……將更迎合年輕人的審美意識和觀念,是一部源於經典,志在超越的青春版『亮劍』。」意圖很明顯,左手抗日,右手流量,上懸《亮劍》招牌,穩賺不賠。然而,如意算盤錯就錯在,市場並不拒絕以年輕化的視角去解讀經典,但創作最根本的是從內容出發、從人物出發;年輕化的班底並不等同於撬動年輕市場。
對賭壓力下動作全面走形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是新麗在巨大對賭壓力下,不得不重量輕質,導致項目失控。這的確是一個不能忽略的背景,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時新麗傳媒承諾:2018-2020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億元、7億元和9億元。2018年、2019年新麗傳媒均未完成對賭承諾。但這樣一部所謂的新《鹿鼎記》:沾著改編金庸劇的光,消費著張一山《餘罪》的紅利,用節奏快到飛起、全靠觀眾自己腦補人設和情節的倍速改編等手段,自以為是地迎合年輕觀眾——它真的能緩解其所屬公司的壓力嗎?
平臺急火攻心倒逼創作鋌而走險
其實,播出劇的成色幾何,電視臺乃至視頻平臺都有預審預判。面對巨大庫存積壓,《雷霆戰將》《鹿鼎記》這樣的作品還能得見天日,也側面反映了國劇播出環境的悲哀:一方面,中國電視劇創作的基本現實就是,即便能進入省級衛視乃至央視的片庫,90%也是導演、劇本、製作都說得過去的合格之作,中規中矩地播出了就算完成使命;一方面,播出平臺面對市場格局和觀眾新的收看方式變化,急火攻心,長視頻的命操著短視頻的心,刻意追求出圈、爆品、流量,同量級同題材的作品,能夠取得上述效應的元素會被優先選擇。
比如抗戰題材,《雷霆戰將》的張雲龍和高偉光經過幾年經營,比2017年時上升了很多,已是炙手可熱的小生;《鹿鼎記》「金庸+搞笑+張一山」本身就自帶話題疊加的基因,具備社交媒體話題變現的潛力。至於是否精品,是否超越前作,早已是奢求,現在平臺和劇方哪怕收穫罵聲也是願意的,注意力經濟「爆品效應」日益凸顯的當下,就算被罵了,至少也聽個響,好過悄無聲息。
如果說《雷霆戰將》《鹿鼎記》在創作之初以投機之心偏離了正道,實際上,市場和平臺無限追求「爆品效應」的心態,也在倒逼電視劇創作鋌而走險。(據《北京青年報》)
延伸閱讀
9個版本的《鹿鼎記》誰更像韋小寶?
《鹿鼎記》作為金庸武俠的巔峰,從1977年第一次影視化開始,就貫穿了幾個時代的記憶。從梁朝偉到陳小春,再從周星馳到張衛健等可謂誰演誰火。最近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無預警在CCTV-8經典劇場、愛奇藝開播,掀起了影視圈一陣熱議,很多人吐槽張一山演技過於誇張,完全是在毀經典。還有觀眾不客氣地指出,劇集被刪減太多原著內容,剪輯、表演、連貫性、劇本改編、道具等簡直一無是處。該劇的評分步調也驚人的統一,豆瓣開評後僅為2.8分,之後為2.5分,目前為2.7分,近7萬人打分,其中80.2%打出了一分。
縱觀9個版本《鹿鼎記》的豆瓣評分,大家熟知的陳小春版8.9,周星馳版8.2,梁朝偉版7.5,韓棟版6.5,黃曉明版5.7,張一山版2.7分直接墊底。在對張一山版《鹿鼎記》難掩失望之情的同時,不少觀眾也開始懷念那些曾經給我們帶來過很多回憶的舊版,看看哪個版本的《鹿鼎記》你最喜歡。
1977年文雪兒版
電視劇50集 無評分
最早的電視劇《鹿鼎記》——香港佳視《鹿鼎記》已是絕版,無法看到了,因為早在1978年佳視就倒閉了。佳視是最早拍攝金庸劇的電視臺。這部劇由香港女演員文雪兒女扮男裝出演了韋小寶一角,當時她年僅17歲,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由於年代久遠,許多細節已難以考證,大多觀眾幾乎沒印象。
1983年汪禹版
電影 豆瓣6.8分
香港邵氏電影《鹿鼎記》,這是表情最豐富、最靈動的一版,性格也演得最全面。汪禹演的角色多是韋小寶這個類型的,加上演技又好以及天生的靈氣,演活了韋小寶這個角色,後來的梁朝偉版韋小寶有汪禹版的影子。
1984年梁朝偉版
電視劇40集 豆瓣7.5分
1984年TVB(香港無線)劇《鹿鼎記》由杜琪峯導演,梁朝偉、劉德華、劉嘉玲、吳君如、劉丹等人主演。影帝影后的陣容搭配,吳鎮宇和劉青雲等明星都是客串,他們的平均年齡在20歲左右,這是一眾港臺明星風華正茂的年代。這一版本被金庸視為最棒的版本,也是很多人認可最經典的《鹿鼎記》之一,金庸稱讚梁朝偉飾演的韋小寶為最傳神韋小寶。
1992年周星馳版
電影 豆瓣8.2分
電影版本的《鹿鼎記》看似無釐頭但極有趣味,幾乎所有90後都看過。影片由周星馳、林青霞、李嘉欣、張敏、邱淑貞等一大批大咖演員組成,再加上王晶的執導,好看度十足。
周星馳版的《鹿鼎記》是一部把金庸武俠和喜劇融合得很好的一部電影。雖然電影把金庸的原著改得面目全非,但周星馳的表演卻是公認的抓住了原著核心,他運用恰到好處的誇張表情、漫畫式的動作表演,不到兩小時,遊刃有餘地刻畫出一個最無釐頭的韋小寶形象。
1998年陳小春版
電視劇45集 豆瓣8.9分
陳小春版本的《鹿鼎記》可以說是不少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雖然傳播度最高,但側重於搞笑、幽默,沒有梁朝偉版經典,但劇中的每一位角色都很出彩。這一版的主角是陳小春和馬浚偉,一正一邪,互為補充又對立,陳小春自帶痞子氣質及精湛的表演幾乎將韋小寶這個「百變小神龍」的各種特質,都出色地呈現在電視劇中,讓人回味無窮,可看性極高,所以才獲得了8.9分的好成績。
2000年張衛健版
電視劇42集 豆瓣7.3分
《小寶與康熙》是最跑偏的一版,由張衛健、譚耀文、朱茵等人主演。劇中選角到位,而且朱茵等女演員的美貌也備受認可。不過這是一部很有王晶風格加上臺灣特色的古裝劇——有些惡搞,再加上魔改、缺乏完整的情節,一言以蔽之,這不能算是金庸劇。張衛健讓韋小寶這個角色已成為了一個純粹張衛健式的搞笑風角色了。
2008年黃曉明版
電視劇50集 豆瓣5.7分
2008年,中國內地版的《鹿鼎記》也上線了。這部劇由黃曉明、鍾漢良、應採兒、胡可、寧靜等人主演,被稱為雞肋版,評分不高不低,可看性一般。黃曉明的外形是被大家一致肯定的,因此也算是帥氣的一版,但因為黃曉明對於韋小寶的詮釋過於正統,而且有些刻意的搞怪,沒能成為經典。而且這部劇在服裝、化妝、道具等方面也沒有陳小春版本的用心,以至於觀眾的好感度並不高。
2014年韓棟版
電視劇50集 豆瓣6.5分
2014年,韓棟版的《鹿鼎記》也悄然上線,這部劇的反響平平,關注度也不高。主要演員除了韓棟之外,還有婁藝瀟、張檬、吳倩等人,該劇眾多方面都比較一般。 (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