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不和是我聽過最多的話題,特別是在南方重男輕女的地區,那種婆媳關係更是劍拔弩張。有的夫妻甚至因為婆媳之間的鬥爭,最後甜蜜的婚姻以分崩離析而告終。而男人夾在中間,非但沒有成為小甜甜圈,反倒容易變成受氣的夾板。
現實中有婆婆嫌棄媳婦生閨女,逼媳婦生兒子,不生兒子就斷親的;有那種強勢的唯我獨尊的婆婆;還有婆婆野蠻刁鑽的;有那種兩個兒子婆婆偏心眼的,也有那種無理取鬧對媳婦看不上眼的。當然了媳婦也有蠻不講理、嫌棄婆婆不給帶娃的、嫌婆婆掙不來錢的、嫌婆婆帶不好娃的、對婆婆橫眉瞪眼、指手畫腳,唯我是女王,優越感滿滿的。
其實這些不和的婆媳關係真的是讓男人站在中間左右為難,淺淺想說的是都是女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其實淺淺覺得婆媳只要做到下面這幾點,想不和睦都難。
一:給自己一份尊重感。
別管是婆婆還是媳婦,首先我們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一個獨立思考的自然人。在我們沒嫁給自己的男人之前,老公可以說是媽媽的小心肝。(畢竟人家替我們養育了這個男人很多年)。媳婦的突然出現,難免會搶走小心肝對媽媽的一部分愛。這一點作為天生善妒的女人來說,心裡有那麼一絲不痛快也是在所難免。這一點是可以體諒老人的,就憑人家撫育了你男人那麼多年,媳婦給男人的媽媽一些敬畏感還是可以的。
而同時媳婦在自己的娘家也是爸媽手裡的小心肝。可對於婆婆來說,可以說是有人幫婆婆接力了生命的重擔,從此有人替婆婆照顧這個男人,就憑這個,婆婆也應該對媳婦心疼一點,給媳婦一分尊重感。因為當過母親的都知道伺候孩子和照顧家庭的心酸。
二:做到彼此角色互換
經常聽朋友抱怨,婆婆帶不好孩子,還沒有現代教育觀,做的飯菜也沒有一點食慾感。我經常對朋友說——如果沒有婆婆給你做飯,你自己不照樣得去做那一日三餐;如果沒有婆婆給你照顧孩子,你哪裡來的十指不沾油煙,即使她沒有現代教育觀,我們的孩子我們也可以自己管。
當然了也有婆婆經常說——我家那媳婦又好吃、又懶,還不會做飯,兩人每天都去下飯館。婆婆在說媳婦這話的同時,又會對別人這樣形容自己的女兒——我那女兒倍有福氣,每天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婆婆把飯端到跟前。
這簡直就是一個矛盾體,其實換過來想一想,媳婦既然嫁過來了,就是和自己女兒一樣看待。雖然有不同的三觀,但是婆婆如果把媳婦當女兒看,那也就沒有上面的那些心煩。
三:談一談婆婆應不應該掙錢
現代人總是容易浮躁,總是覺得一切都是金錢至上,有錢就是娘。有的媳婦會嫌棄婆婆是農村的女人,大字不識,掙不來錢,也給不了自己經濟上的幫助。淺淺想說的是,當初你嫁給男人的時候不是就應該擦亮眼嗎?難道當初圖的是他的錢?
而婆婆呢,也嫌棄媳婦在家呆著不出去賺錢。在社會關係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只不過是分工不同,如果生下的孩子婆婆不給哄,那就只能讓自己的兒子辛苦點,讓自己的兒子自己一個人出去掙了,作為婆婆的就可以裝著眼瞎耳聾,什麼也看不見就行了。
其實大多數婆婆還是對自己的兒子比較心疼,幫小年輕哄孩子的,只不過就算婆婆不給哄,我們也不要太計較,畢竟孩子是自己的嘛。大多數時候婆婆還是很樂意哄孫子的,畢竟都說是隔代親麼,很多時候只不過是婆媳之間的育兒觀念不同,才導致不能共融。
有句話這樣說——「你怎樣對待這個世界,世界就怎樣對你。」其實這句話放在婆媳關係中也同樣適用。在婆媳關係中,只要我們彼此互換一下角色,彼此為對方著想一點點,家裡就會其樂融融,無論是婆婆還是媳婦,都會因為對方對自己的一點點好而感到受寵若驚。
前提是我們一定要做個簡單的人,彼此包容,而不是凡事錙銖必較。其次還要學會感恩眼前這個女人,別管是婆婆還是兒媳,都應彼此感恩,彼此惺惺相惜。
淺淺細語:
從2021年的第一天開始做一個內心單純的人,當你單純的時候,看到的世界都是美好。別管從前#婆媳#之間有過什麼樣的戰爭,從新年伊始,往事清零,和彼此像朋友閨蜜一樣的相處,你會發現你們之間原來也會有共鳴。
因為人的一生,所有的遇見上天早已註定。因為有緣,才會相遇。一生很短,餘生不長,感恩每一次相遇,感謝遇見的每一個人,感謝生命中所有溫暖的遇見!願新年勝舊年,願將來勝過往。
關注淺話人生,傾聽我的故事,訴說你的衷腸,聊一聊婚裡婚外的那點感情。染墨話感情,執筆畫流年。喜歡淺淺的關注、點讚+留言吧。#婚裡婚外情#,碼字不易,淺淺已開啟全網維權,未經本人允許,不得轉發到其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