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婚姻雖生猶死,還是雖死猶生?

2020-12-06 白蘭花Michelia

有些婚姻的結束,是一個人先離開世界;有些婚姻的結束,是二人不再同心。

我時常想,到底哪一種婚姻的結束,才是最可怕的呢?

是雖死猶生?還是雖生猶死?

雖死猶生的真愛

以前我覺得,癌症、車禍是愛情裡最狗血的劇情。可偏偏這樣的生離死別,能讓人把愛人的真心看得更清楚。

前幾天我看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兒年輕戀人過著吵架又和好的平凡生活。偶然間,女孩被查出身患癌症。往往這種情況下,偶像劇裡都是女孩隱瞞病情、主動分手,然後被男孩發現,至死不渝地陪著女孩。而現實中不乏的狀況是,女孩孤立無援、男孩從此失聯。

但這一對兒,是例外。男孩沒有放棄,他陪著女孩做化療,沒有床位他就住在車裡,方便隨叫隨到。他從不叫苦叫累,始終保持樂觀的微笑,為女友加油打氣。

為了鼓勵女孩,男孩去挑了婚紗,為女孩辦了一場病房中的婚禮。所有親朋好友一邊感動,一邊期待著奇蹟的發生。

事與願違,女孩還是沒能戰勝病魔。但即使是陰陽兩隔,男孩也沒有放棄兩人的愛情。十年過去了,他依舊獨自守著一輩子愛她的承諾。

有人問:如果能再次見到你的妻子,你想對她說什麼?

這個滄桑的男人說:「一遍又一遍地對她說,我愛你……」

有句話說,這世上最可怕的情敵不是活生生的某個人,而是再怎麼努力也替代不了的、他記憶中的那個愛人。

有些愛情,雖死猶生。

雖死猶生的愛情,是即便一個人先離開,另一個人也依然把她放在心裡,無法再愛另一個人。對於活著的他來說,失去真愛的後半生,是活在愛人影子裡的軀殼,痛苦無力但心存美好的回憶。

雖生猶死的婚姻

如果短暫的一生,能遇到雖死猶生的真愛,那我一定做夢都會笑起來。 可往往,我們很多人遇到的,是雖生猶死的婚姻。

雖生猶死,是有結婚證、但沒有愛的喪偶式婚姻。

我舅舅和舅媽之前幾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理由是舅舅太愛喝酒了,舅媽總免不了嘮叨他幾句。

以前在家吃飯,舅舅總愛讓舅媽做點爽口的下酒菜,舅媽不做,舅舅要麼賭氣不吃,要麼自己去買包酒鬼花生,回來喝一盅。一旦有應酬,舅舅一定會喝醉被人送回家,一身酒氣還能對著舅媽說,「來,給我滿上,繼續!」

舅媽為此跟他吵過很多次,每次出門吃飯前,舅媽都要囑咐他說,少喝點,你肝不好。很早以前舅舅還會說好。慢慢地,舅舅就說,「朋友敬酒,不好不喝」。再後來,舅媽一嘮叨,舅舅就快步跑出門、聽都懶得聽,而且他還變得不愛回家了。

現在,舅媽已經放棄管舅舅了,舅舅去應酬也不跟她報備了,兩人也不再吵架,生活一片祥和的模樣。

但舅媽偶爾跟人聊起來會罵說,「他老了肯定要比我先走。反正現在日子也是我一個人過,老了還是一個人,我也不管他了,隨他,愛咋咋地。」

他們不離婚,卻也不再擁有愛情。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死心,不是整天一哭二鬧三上吊,而是漠不關心、相安無事。

這雖生猶死的婚姻裡,雖然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但心卻死了。即使痛苦,也懶得去改變什麼。

餘生,希望我們都幸福

我害怕沒有愛情、名存實亡的婚姻,我怕兩人不再同心、無話可說,卻還要在同個屋簷下過完餘生。 但我更害怕,真心相愛的兩個人,陰陽相隔,這個世界上再也無法遇見第二個像他一樣的人。

袁詠儀對張智霖說,「 你不能比我先死,不要留我孑然一身,因為我不想看到我愛的人先離開。

李宗盛在《山丘》裡唱到「 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那是一種多麼痛的感受,就像黛玉之死,害得寶玉一蹶不振,最後選擇出家一樣。看著真愛離世,才是最可怕的。

有人說:「真心相愛的人,往往不能天長地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人,反而能攜手到白頭。」

其實我覺得,婚姻的結束有很多種可能,縱然每一種結束都很可怕,但最可怕的是,我們放棄了掙扎,放棄了重新獲得幸福的可能。

如果現在的你,正在一個「喪偶的婚姻」裡,不管那個人是離開了這個世界,還是他的心離開了你,我都希望,你能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過得幸福一點兒。因為幸福,才是一個女人畢生的追求。

我不想擁有喪偶式的婚姻,也不想真的失去幸福。餘生,我希望我們都能過得幸福一點。

相關焦點

  • 《風聲》雙女主結局:李寧玉雖死猶生,顧曉夢雖生卻死,滿是深意
    不過好在最後她要傳遞的情報,最終還是由顧曉夢傳遞出去了。她有著自己的驕傲,家國情懷、對所愛的人的保護,她都做到了,雖然是以生命為代價,但是她這一生無愧於她的信仰,也無愧於愛她的人。雖然最後她死了,但是其實一直是活在顧曉夢心理,也活在觀眾的心理,最後她其實代表著一種精神,為了家國天下,只能為之奮不顧身的精神,雖死猶生,永遠無法斷絕。
  • 《我是餘歡水》:要「雖生猶死」還是「向死而生」?
    如果沒有明天,窩囊一輩子的軟蛋究竟是想繼續做行屍走肉還是瀟灑走一回?餘歡水曾經也是翹楚啊,當過銷量王的師傅啊,但沒幾個公司是人性化的,會諒解你生活上的各種壓力。一落千丈之後老餘不反思自己,得過且過,才導致同事、老婆都不信任他。就如書裡他自己說的:「如果我算是個「窩囊廢」的標尺,社會上不如我的男人海了去了,難道社會的基礎就是我們這些窩窩囊囊的廢物支撐的?」慫到懷疑人生就是他活得迷迷糊糊的每一天。
  • 「中華詩祖」屈原十句經典名言,雖死猶生,永垂不朽
    尺雖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雖比尺短,但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人或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不應求全責備,而應揚長避短。二、世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出自先秦·屈原《卜居》。蟬翼幾乎沒有什麼分量,但被認為有千鈞之重;千鈞之重人所皆知,卻被認為沒有分量,這是世道混濁不清的結果。
  • 古人說,莫怕,誰不是向死而生
    實際上,從昨天晚上十點多就在思考生與死這個話題。沒錯,絕大多數時候,生是快樂的喜氣的,代表有延續,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代表還有希望;而死呢?那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真的不死的靈魂?我不知道是否有永生,但我想大家探討一下何為生,為何生。何為生?生是我們可以感知、可以觸碰、可以聽到、可以看到、可以聞到,當五感滅失時候雖生猶死。當一個人的知識、智慧、思想、基因可被傳承的時候,雖死猶生。
  • 阿加西:是誰發明了雖敗猶榮的謊言?
    不論你贏了多少場,如果你不是最後贏的那個人,你就是一個失敗者。--《網:阿加西自傳》當阿加西再一次在大滿貫中敗於桑普拉斯的拍下,他痛苦至極;所有的安慰都是蒼白的,尤其是那句「雖敗猶榮」。不知道何時,大賽落幕後,開始流行「雖敗猶榮」的謊言。球員用盡了每一滴汗水,每一分努力,終於走到最後,然後輸了,這樣的結果,對於球員多麼慘烈。那一刻,前面六場所有的喜悅瞬間被悲傷吞沒,哪有什麼榮光?每一場比賽都是生與死的較量。
  • 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正好班上一位同學有他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這本書,於是非常珍惜的借來了看看。他的書中時時刻刻洋溢著一種青春的,讓我們期待著未來。劉同的作品《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裡面的故事真實而又親切,他拿自己的經歷來影響我們,改變我們。我們不在怕一個人獨處,日後談起時自己都會被自己感動。
  • 這些超強勢邊路,讓你雖生猶死
    上單英雄一般都需要特別的樂觀,一對二守塔還是很困難的。但是很多英雄依然是很強勢的,一旦步入四級的道路就一發不可收拾,人多他也沒有任何壓力。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強勢邊路,玩得好就直接得道升仙了!老夫子的人物很像一個老爺爺,他可以用鞭子抽打你知道你到他身邊,這樣打你不是更方便了,他不僅可以增加自己移速還可以減少自己受到的傷害,同時他可以讓你減速,這樣就很鬱悶了,他手裡拿著個明燈,一旦看你不順眼就直接把你綁在明等上面,召喚自己的隊友對你進行慘無人道的虐待,你能堅持幾秒?
  • 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然而又有多少人的青春不是那麼絢爛多彩,終究站在舞臺中央聚光燈下的畢竟是少數人,多數人還是和我一樣,過著平淡又蒼白的生活,我們要勇於承認這種平淡,並接受這種平淡,因為再平淡的青春他也是青春啊!不管是年少時期,還是青年時期,亦或即將走向而立之年,我們抱怨就如何慢性自殺,如同劉同所說,與其抱怨身處黑暗,不如提燈前行。
  • 劉同《你的孤獨 雖敗猶榮》
    那個空虛迷茫的春節,我靜下心去讀《你的孤獨 雖敗猶榮》,可能我們差不多是同齡人,他寫的故事,用生活閱歷編織的句子,都說中了我們生活中一路走來遇到的快樂、痛苦,比存粹的雞湯來的更實在。有人說這本書矯情,我想成長之路,誰不孤獨?孤獨是統一的答案,孤獨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可是孤獨之前迷茫中的你,卻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走上成長之路的答案,愛上同哥的書。
  • 死是生的一部分,萬壽無疆研究院還是歇菜了吧
    死是生的一部分,萬壽無疆研究院還是歇菜了吧撰文丨墨黑紙白以前玩某山寨遊戲,裡面呂雉有一句臺詞還是想呂雉在玩死韓信時的心裡動態?有一種長生不老,是捂著眼睛說胡話式的生與死的問題,並不是大多數人可以考慮的,你沒點資本和勢力,都是一群死不起的人,還討論什麼死亡文化呢?
  • 書海拾貝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書海拾貝  新一期的書海拾貝又和大家見面了  本期書海拾貝  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你的孤獨 雖敗猶榮》是2014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同。本書用33個真實動人的故事,講述33種形式各異但又直抵內心的孤獨。用最溫暖的筆觸訴說:孤獨不是失敗,它是自己與自己相處與對話最好的時光。
  • 天地之間有正氣:為國而死,雖死猶生,精神不滅,英名長存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民族英雄,20歲時中狀元,官至右丞相。抗元失敗被俘後,堅貞不屈,從容就義。注釋:1.零丁洋:又叫伶仃洋,今在廣東省珠江口。
  • 人生至暗時刻,看看這幾句話,讓你涅磐重生
    ——佚名3.人生不得行胸懷,雖壽百年,猶為無也。——何良俊4.人生,始終充滿戰鬥激情。——惠特曼5.人,就像釘子一樣,一旦失去了方向,開始向阻力屈身,那麼就失去了他們存在的價值。——魯迅7.動則生,靜則樂。——楊萬裡8.本來,生命只有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瞿秋白9.得其志,雖死猶生,不得其志,雖生猶死。
  • 法國「五月風暴」的潮起與幻滅:你們雖富猶懼,雖生猶死!
    不久之後,他會和伴侶波伏娃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北京遇到一個男人,那個男人會告訴他「革命是不死的,是永無終結的」,目光所及皆紅旗招展。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法國電視廣播總局成為了唯一的傳聲筒,壟斷著整個法蘭西的廣播電視領域,而且恰逢戰後百廢待興,無論是知識界還是年輕人都對這種單一枯燥的宣傳表達了相當程度的反感。戴高樂不會想到,最終引發自己政治生涯「滑鐵盧」的不是戰爭,不是大爭之世,而是和平之后的厭煩。 最糟糕的不只有厭煩,還有手裡的「麵包」。
  • 悲觀雖生猶死,樂觀永生不老!
    聰明不是唯一重要的,也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找到你熱愛的工作,閒心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因為沒有直接通往成功的路——Facebook首席營運官雪梨桑博格>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終使我們更有創意,思緒更集中無論你做什麼,都會犯錯。
  • 生而治蜀 死猶護蜀
    三國雖是亂世,但對於「禮」法,大部分士人還是刻意遵守的,對於死後歸葬也是十分重視。《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就是這方面的反面例子。母遺言令葬洛陽,壽遵其志。又坐不以母歸葬,竟被貶議。(《晉書》)就是說,陳壽在洛陽當官的時候,母親跟他一起住。但是母親去世時,留有遺言,說不必回鄉安葬,葬在洛陽就行了。陳壽於是就遵從了母親的遺言,將母親安葬在了洛陽。
  • 深入人心的經典說說,簡短勵志,總有一句觸動到你
    1、當我流著淚向你說再見,你只是冷漠的向我告別,不感看你的冷漠的眼,心已碎成千片。2、有沒有這樣一個人,總讓你在入睡之前想起,然後輾轉反側…3、心境可以歸於平和,但不能趨於死寂。你就是一道風景,沒必要在別人風景裡面仰視。8、只有千錘百鍊,才能成為好鋼。9、榮譽比錢重要,國家利益比個人幸福重要。10、有些話我們說了卻做不到,那是我們還年輕;有些事我們做了也沒有說,那是漸漸成熟了。
  •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享受孤獨才是真正的自由
    也許你現在仍然是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然而你卻能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很多人離開另外一個人,就沒有自己。而你卻一個人,度過了所有。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於詩詞中邂逅千古奇女子的柔情與剛烈
    遠方的人啊,你不要再說思念不苦的豪邁之言了!你沒有看到嗎?在西風的凜冽中,那個一直思念著你的人,竟然比這快要凋零的菊花還要清瘦幾分!整天整夜的思念,不及黃昏這一刻。從來只有人比花嬌,不料在李清照的筆下,「人比黃花瘦」,緣何至此?思念讓人銷魂,讓人夜不寐,讓人日漸清瘦!
  •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過孤獨奮進的生活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過孤獨奮進的生活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過孤獨奮進的生活。盜用劉同老師的書名,除了蹭熱點,更重要的就是認同這句話。一直沒機會讀這本書,卻一直心念不忘,無比的認同老師的觀點。可是,你看,我們也一樣啊!一樣的不知所措,一樣的茫然度日,甚至一樣的混吃等死,一樣的心懷不安,一樣的不去改變。 我和你一樣,讀著一所三本專科,罵著自己的學校,拿著父母的辛勞,等著那個自己也不好意思拿出來的文憑。還覺得不一樣嗎?那我們來看一看……煙霧繚繞,徹夜開燈,又是一個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