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婚姻的結束,是一個人先離開世界;有些婚姻的結束,是二人不再同心。
我時常想,到底哪一種婚姻的結束,才是最可怕的呢?
是雖死猶生?還是雖生猶死?
雖死猶生的真愛
以前我覺得,癌症、車禍是愛情裡最狗血的劇情。可偏偏這樣的生離死別,能讓人把愛人的真心看得更清楚。
前幾天我看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兒年輕戀人過著吵架又和好的平凡生活。偶然間,女孩被查出身患癌症。往往這種情況下,偶像劇裡都是女孩隱瞞病情、主動分手,然後被男孩發現,至死不渝地陪著女孩。而現實中不乏的狀況是,女孩孤立無援、男孩從此失聯。
但這一對兒,是例外。男孩沒有放棄,他陪著女孩做化療,沒有床位他就住在車裡,方便隨叫隨到。他從不叫苦叫累,始終保持樂觀的微笑,為女友加油打氣。
為了鼓勵女孩,男孩去挑了婚紗,為女孩辦了一場病房中的婚禮。所有親朋好友一邊感動,一邊期待著奇蹟的發生。
事與願違,女孩還是沒能戰勝病魔。但即使是陰陽兩隔,男孩也沒有放棄兩人的愛情。十年過去了,他依舊獨自守著一輩子愛她的承諾。
有人問:如果能再次見到你的妻子,你想對她說什麼?
這個滄桑的男人說:「一遍又一遍地對她說,我愛你……」
有句話說,這世上最可怕的情敵不是活生生的某個人,而是再怎麼努力也替代不了的、他記憶中的那個愛人。
有些愛情,雖死猶生。
雖死猶生的愛情,是即便一個人先離開,另一個人也依然把她放在心裡,無法再愛另一個人。對於活著的他來說,失去真愛的後半生,是活在愛人影子裡的軀殼,痛苦無力但心存美好的回憶。
雖生猶死的婚姻
如果短暫的一生,能遇到雖死猶生的真愛,那我一定做夢都會笑起來。 可往往,我們很多人遇到的,是雖生猶死的婚姻。
雖生猶死,是有結婚證、但沒有愛的喪偶式婚姻。
我舅舅和舅媽之前幾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理由是舅舅太愛喝酒了,舅媽總免不了嘮叨他幾句。
以前在家吃飯,舅舅總愛讓舅媽做點爽口的下酒菜,舅媽不做,舅舅要麼賭氣不吃,要麼自己去買包酒鬼花生,回來喝一盅。一旦有應酬,舅舅一定會喝醉被人送回家,一身酒氣還能對著舅媽說,「來,給我滿上,繼續!」
舅媽為此跟他吵過很多次,每次出門吃飯前,舅媽都要囑咐他說,少喝點,你肝不好。很早以前舅舅還會說好。慢慢地,舅舅就說,「朋友敬酒,不好不喝」。再後來,舅媽一嘮叨,舅舅就快步跑出門、聽都懶得聽,而且他還變得不愛回家了。
現在,舅媽已經放棄管舅舅了,舅舅去應酬也不跟她報備了,兩人也不再吵架,生活一片祥和的模樣。
但舅媽偶爾跟人聊起來會罵說,「他老了肯定要比我先走。反正現在日子也是我一個人過,老了還是一個人,我也不管他了,隨他,愛咋咋地。」
他們不離婚,卻也不再擁有愛情。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死心,不是整天一哭二鬧三上吊,而是漠不關心、相安無事。
這雖生猶死的婚姻裡,雖然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但心卻死了。即使痛苦,也懶得去改變什麼。
餘生,希望我們都幸福
我害怕沒有愛情、名存實亡的婚姻,我怕兩人不再同心、無話可說,卻還要在同個屋簷下過完餘生。 但我更害怕,真心相愛的兩個人,陰陽相隔,這個世界上再也無法遇見第二個像他一樣的人。
袁詠儀對張智霖說,「 你不能比我先死,不要留我孑然一身,因為我不想看到我愛的人先離開。 」
李宗盛在《山丘》裡唱到「 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那是一種多麼痛的感受,就像黛玉之死,害得寶玉一蹶不振,最後選擇出家一樣。看著真愛離世,才是最可怕的。
有人說:「真心相愛的人,往往不能天長地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人,反而能攜手到白頭。」
其實我覺得,婚姻的結束有很多種可能,縱然每一種結束都很可怕,但最可怕的是,我們放棄了掙扎,放棄了重新獲得幸福的可能。
如果現在的你,正在一個「喪偶的婚姻」裡,不管那個人是離開了這個世界,還是他的心離開了你,我都希望,你能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過得幸福一點兒。因為幸福,才是一個女人畢生的追求。
我不想擁有喪偶式的婚姻,也不想真的失去幸福。餘生,我希望我們都能過得幸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