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爐,有哪些廣州「關鍵詞」?

2020-12-19 廣州日報

12月18日,備受關注的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全文公布。在這份長達約2.3萬字的建議中,共分為14個部分、68條,關乎廣東今後5年乃至到2035年經濟社會發展,信息量極大!

建議總結了當前廣東所取得經濟社會發展成績,預計廣東省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1萬億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區域創新能力躍居全國首位。

展望未來,建議提出廣東到2035年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同時詳細闡述了「十四五」時期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這部分也是建議稿的「重頭戲」,分為11個部分。

在這當中,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的廣州,有何新的定位和擔當?記者盤點,發現與廣州相關的關鍵詞在這份建議中出現約30次,從中我們梳理出16大關鍵詞,一起來看看在廣東未來發展中的廣州關鍵詞和省會城市使命擔當!

1、廣州南沙

打造雙「示範區」的南沙,為廣州推進粵港澳深度合作創造新空間

廣州南沙,可謂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最高頻的廣州元素之一。

在第一部分闡述「十三五」時期廣東取得的經濟社會發展成績當中,談及「雙區」建設時,就「點名」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合作平臺加快建設。

「十四五」期間,將如何推進「雙區」建設,建議同樣強調:要強化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先導作用,探索粵港澳深度合作、協同發展新模式,為港澳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創造新空間。

南沙如何發揮先導作用?建議提出南沙將打造「雙示範區」: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和廣州南沙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

其中,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將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的承載區。

廣州南沙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則是要求南沙增加優質產品進口,服務打造新發展格局,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這個示範區正是在12月8日由國家商務部頒發,全國共10個。據悉,國家設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是黨中央著眼國內國際發展大局、堅定不移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部署。南沙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天然地理優勢,在進口貿易促進創新方面亮點頻出。

此外,建議還提出要制定實施廣東自貿試驗區4.0版方案,這同樣與南沙息息相關。建議提出要積極推動擴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當中釋放出的重磅信號不言而喻。此次將擴區寫入規劃建議,對於廣州而言,也將進一步增強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的輻射帶動效應。

2、廣州期貨交易所

明確深交所和廣期所核心地位

在加快發展現代產業,建設現代金融體系方面,建議提出要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以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廣州期貨交易所為核心,推進資本、期貨等要素市場建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事實上,廣州期貨交易所的建設進展一直備受關注。10月9日,證監會在廣州宣布成立廣州期貨交易所籌備組,標誌著廣州期貨交易所的創建工作進入實質階段,這也意味著其掛牌也提上日程,廣期所開業後,將如何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提升服務實體經濟,也十分讓人期待。

3、廣交會

高水平辦好廣交會 經歷63載風雨「再出發」

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方面,增加優質產品進口重點提到了南沙。而在提高出口競爭力方面,高水平辦好廣交會,同樣是廣東交給廣州的重要任務。

作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經歷63載風雨的廣交會依然充滿活力。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動工,廣州提出要進一步加大對廣交會支持力度,提升其影響力,並迎來從貨物貿易為主向貨物、服務、技術全方位貿易轉變,從出口促進為主向進口和出口並重促進貿易平衡轉變,從展覽為主向展覽與會議結合轉變,從線下為主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的四大「身份轉變」,這也見證了廣交會將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持續增強「中國第一展」行業影響力和品牌輻射力的決心和信心。

4、廣州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

已正式申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試點

在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除了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消費升級提振內需是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

建議提出,要支持廣州、深圳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12月23日至2021年1月22日,2020年廣州國際購物節將首次跨年舉辦。此前,廣州已正式向商務部申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試點,並將以此為契機採取十項具體行動,包括將大力吸引國際知名品牌在穗設品牌首店、旗艦店、總代理,在3年內逐步引入200個國際品牌。加快發展口岸免稅店,探索設立市內免稅店、引入國際品牌折扣店等,並將重點擦亮「時尚之都」「會展之都」「電商之都」「美食之都」「定製之都」五大城市消費名片。

5、樞紐廣州

推進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廣汕高鐵、廣湛高鐵等重大項目

加快雙循環,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同樣是關鍵一環。在投資領域,建議專門提及將推進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廣汕汕高鐵、廣湛高鐵、深汕高鐵、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核能基地、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能力提升工程等重大項目。

在這之中,前三項重大項目都與廣州有關。

其中,10月22日召開的廣州深圳「雙城聯動」論壇上,廣州市科學技術局與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籤署推進廣深科技創新合作框架協議,明確兩市將共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共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開放共享科技創新資源要素、推動創新平臺合作、共促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廣深風投創投領域融合發展。

而作為綜合性交通樞紐,兩大聯通灣區的高鐵項目也加進一步鞏固廣州交通樞紐的地位。廣(州)汕(尾)汕(頭)高鐵於2017年7月5日開建,預計2023年開通,全長超過360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從珠三角穿越到了粵東,堪稱東西向的一條大動脈。

廣湛高鐵則是於今年6月全線開工,預計2024年建成。作為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區高速鐵路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湛高鐵是廣東省建設裡程最長、投資最大的高鐵項目,正線全長約401千米,線路起於廣州火車站,終至湛江北站,西連湛江樞紐,設計行車時速350千米,投資總金額估算998億元。

6、「廣貨」

「廣貨」深耕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抉擇。如何「國內大循環」,也是向來「兩頭在外」的廣東經濟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其中,遠近聞名的「廣貨」同樣如是。

建議提出,支持廣東優勢企業在國內布局建設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支持外銷產品轉內銷,推動「廣貨」深耕國內市場。雖然當中說的是「廣東企業」「廣東產品」,但擁有廣交會、食在廣州等「廣貨」品牌的花城來說,無疑是重中之重。

7、廣州建設改革創新試驗區

高標準推進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

曾經,廣州經濟發展早已嵌入全球產業大循環當中,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增長奇蹟。站在新的起點上,廣東要打造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高地。

建議中,提出要全面激發基層改革創新活力,高標準推進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加快改革創新經驗平行分享和複製推廣,提高改革綜合效能。

事實上,從基層而來、由下至上的改革活力,廣州向來不缺乏。改革開放初期,內地的第一批個體戶,內地第一個五星級大酒店都在廣州誕生。如今,廣州黃埔正全力爭創國家營商環境改革試驗區,廣州花都則是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核心區,該試驗區是廣州市首個經國務院批准建設的金融專項試驗區,也是華南地區唯一一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8、中新(廣州)知識城

國務院批覆中新知識城總體規劃讓人期待更高

在全面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方面,建議提出,推動國家級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開放平臺創新發展,加快推進中新(廣州)知識城、中韓(惠州)產業園等國際合作平臺建設。

中新廣州知識城,作為中國新加坡共建「一帶一路」的新亮點,全國唯一經國務院批准的「智慧財產權綜改試驗區」,在國務院批覆《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後,知識城在「十四五」規劃中將如何承擔好使命擔當也讓人有著更多的期待。

9、廣州建設國際大都市

探索打造國際大都市的廣州路徑

在建議的第七部分,花了第33條整一個小節專門強調,要以支持深圳同等力度支持廣州建設國際大都市。

如何打造國際大都市?建議通過幾大關鍵詞,讓我們從中看出廣州建設國際大都市的方向與路徑:一是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二是強化省會功能、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三是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教育醫療中心和對外文化交流門戶,四是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服務經濟中心。

在這樣的定位之下,建議提出了要支持廣州大力發展的產業,點名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智能汽車這三大產業,而在發展區域方面則點名了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要提升總部經濟發展水平。

此外,建議還提出支持廣州深化城市更新,強化宜居環境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可見,如何通過城市更新為產業發展騰出空間,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也自然成為當前廣州建設國際大都市的必由之路。

10、廣深「雙城」聯動

「雙子城」在改革開放再出發中承擔重要使命

建議還專門在34條強調以深化廣深「雙城」聯動強化核心引擎功能,可見,這兩座相距僅約100公裡的「雙子城」,在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雙區」建設的過程中,承擔著特殊職責和重要使命。

建議強調,推動廣州、深圳立足全局謀劃城市功能布局和現代產業發展,完善發展聯動機制,全面深化戰略協同、戰略合作,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灣區「雙子城」,放大輻射帶動和示範效應。著力建設「半小時交通圈」,推進建設廣州至深圳高鐵新通道。全面加強產業合作,協同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聯合實施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加快推進生態環保、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社會保障等領域深度合作,加強在超大型城市治理、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等方面有效聯動。攜手增強連結國內國際雙循環功能,共同提高對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支撐作用。

11、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

提高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水平

在建議中,提到以強化區域協同創新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中,專門提及要提高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水平。

這條此前被稱作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地域,當前細化成一東一西兩條創新走廊。廣州將高水平構建具有廣州特色的「1+4+4+N」戰略創新平臺體系,強化「一區三城十三節點」創新空間布局,更好支撐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12、廣清一體化

在第八部分鄉村振興和第九部分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當中,重點提及廣州的都是「廣清合作」,前者提到要高水平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後者提到支持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建設上新水平。

去年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明確11個地區被確定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其中廣清接合片區榜上有名,是廣東唯一入選的區域,推動廣清一體化再上新臺階,在這一領域,廣州正以提升中心城市和都市圈綜合承載能力為突破口,全面提升「一核一帶一區」核心引擎功能,促進全省高質量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13、廣州加快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建議提出,推動廣州、深圳加快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合理控制中心城區人口密度和開發強度,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

這樣的目標,是在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當中提及的,當中值得期待都是,廣州、深圳如何在都市圈發展中進一步破題,這也是「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的一個重要方面。

14、廣州文交會

重大文化項目落戶廣州,打造嶺南文化新地標

在文化方面,建議提出,高水平建設國家版本工程廣州項目、「三館合一」等重點設施,打造嶺南文化新地標。此外,建議還提出要辦好深圳文博會、廣州文交會。創新推進國際傳播,講好廣東故事、大灣區故事、中國故事。

15、廣州深化國家醫療養老結合試點

大城市有大養老,建議提出,支持廣州深化國家醫療養老結合試點。當前,廣東省在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方面成效顯著,廣州、深圳、珠海、惠州、雲浮五市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試點地區,廣州試點績效考核被評為全國5個優秀試點地區之一。

16、廣州創建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試驗區

在建議十三部分建設平安廣東,提出要有效維護生物安全,支持廣州創建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試驗區。據悉,今年3月,黃埔區率先在全國提出建設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試驗區,目前全區已聚集生物醫藥企業超過1000家,2019年營業規模近900億元,約佔廣州市六成。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申卉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吳一釩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爐,有哪些廣州「關鍵詞」?
    12月18日,備受關注的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全文公布。在這份長達約2.3萬字的建議中,共分為14個部分、68條,關乎廣東今後5年乃至到2035年經濟社會發展,信息量極大!
  • 解讀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之黨建篇|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應...
    廣州市日前公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明確將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引領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把黨中央決策部署第一時間貫徹到基層,把人民群眾訴求第一時間解決在一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 多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臺 這些產業成關鍵詞
    近日,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中部省份陸續公布了各省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十四五」規劃建議)。  在產業規劃層面,中部省份各有側重,但都強調要增強供應鏈產業鏈韌性、打造產業鏈長板、打造現代產業體系。  江西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 關鍵詞(下篇)!中央「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
    關鍵詞(下篇)!中央「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 2020-12-05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多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臺 產業鏈現代化、數字經濟等成關鍵詞
    多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臺  產業鏈現代化、數字經濟等成關鍵詞  ⊙陳雨康 ○編輯 林堅   近日,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中部省份陸續公布了各省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十四五」規劃建議)。
  • 都市圈、夜經濟 多地「十四五」建議出爐
    原標題:都市圈、夜經濟、高端晶片 多地「十四五」建議出爐  「十四五」時期,各地要辦哪些大事?近期,伴隨著部分省份「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外公布,答案逐漸明晰。打造區域經濟、拉動內需、引才聚才……各地已經開始積極謀劃。
  • 解讀廣州「十四五」規劃之黨建篇|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應...
    奮進「十四五」,為下一個十五年錨定方向,黨的建設猶如乘風破浪的壓艙石。廣州市日前公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明確將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引領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把黨中央決策部署第一時間貫徹到基層,把人民群眾訴求第一時間解決在一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 「長三角」成為上海「十四五」規劃最熱門關鍵詞
    12月10日,上海市對外發布《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簡稱《建議》),不僅為上海接下來的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也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搭好了框架。12月9日,上海市清浦區委書記趙惠琴出席活動時也「描繪」了青浦十四五的藍圖,「長三角」作為關鍵詞多次出現。
  • 多省發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四大趨勢值得關注
    截至記者發稿時,廣東、江蘇、福建等地尚未發布建議稿。廣東「十四五」如何布局?有何遠景目標?值得拭目以待。 廣東紮實推進「十四五」規劃編制時間軸 2019年5月24日,《廣東省「十四五」規劃重大前期研究課題遴選公告》發布。
  • 16個「關鍵詞」解讀廣州
    12月18日,備受關注的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全文公布。在這份長達約2.3萬字的建議中,共分為14個部分、68條,關乎廣東今後5年乃至到2035年經濟社會發展,信息量極大。
  • 解讀|三個關鍵詞裡讀懂山東「十四五」規劃藍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楊璐12月5日,《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布,全文2萬多字,信息量巨大。作為一份影響1億山東人未來五年甚至十五年工作生活的綱領性文件,裡面提出了哪些硬核舉措?
  • 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出爐!下一個五年上海會怎麼變化?
    不知不覺「十三五」已然走到尾聲,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也於日前正式發布啦!而長達2萬餘字的「十四五」規劃建議,除了對上海大局發展設定了更遠大的目標,同時還幾件大事和你息息相關!意義非凡的「十四五」,第二個百年起點!12月10日,《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十四五」規劃建議)正式發布!和往年不同的是,這一次的五年規劃,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
  • 南方電網公司「十四五」規劃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南方電網公司「十四五」規劃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發布時間: 2020-12-11 13:13:12   來源:  作者:彭文蕊 吳遠利
  • 第九期廣州青年學堂開講,專家解析「十四五」規劃
    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廣州青年報訊(記者 胡媛媛 攝影 黃宇帆)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全面依法治國指示精神,結合市委政法委關於開展廣州市2020年「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的工作要求,12月8日下午
  • 馬龍區召開「十四五」規劃《建議》座談會議
    掌上曲靖訊 12月8日上午,區委書記李偉主持召開「十四五」規劃《建議》座談會,聽取各鄉鎮(街道)對馬龍「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會上,區發改局匯報了《建議》起草情況,與會人員圍繞全區產業定位、基礎設施完善、鄉村振興、空間規劃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李偉認真傾聽、詳細記錄,並與大家交流討論。
  • 看山東「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的地市元素
    12月5日,《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外發布。全文兩萬餘字,分為三大板塊,共15部分、59條。這是一份重要文件,不但對十四五(2021-2025年)期間山東經濟和社會發展做了規劃,還對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建議,是一份事關山東各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文件。
  • 昌黎召開「十四五」規劃建議徵求意見建議座談會
    12月10日,河北秦皇島市昌黎縣召開「十四五」規劃建議徵求意見建議座談會,徵求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家代表等對昌黎縣「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意見和建議。縣領導趙青英、宗振華、夏友軍、劉永豐、賈旭濤參加座談會。
  • 昌黎縣召開「十四五」規劃建議徵求意見建議座談會
    12月10日,我縣召開「十四五」規劃建議徵求意見建議座談會,徵求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家代表等對我縣「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意見和建議。縣領導趙青英、宗振華、夏友軍、劉永豐、賈旭濤參加座談會。
  • 復旦師生熱議「十四五」規劃《建議》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建議。
  • 湖南省委全會審議的「十四五」規劃建議看點來了
    12月1日至2日,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在長沙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這意味著,湖南正式謀定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十四五時間」。湖南「十四五」規劃建議是如何誕生的?《建議》的亮點和看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