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橋醫院「菜單式」幫扶到豐都

2020-12-09 騰訊大渝網

昨日,從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獲悉,該院新一輪對口幫扶豐都縣人民醫院正式啟動,將對接豐都縣人民醫院和當地群眾需求在腦血管介入、糖尿病下肢血管介入治療、腎臟透析、白內障、麻醉等領域提供「菜單式」對口幫扶,新橋醫院齊德廣副院長帶領五位臨床專家前往開展為期三個月駐點幫扶。

據了解,豐都作為國家家貧困縣和擁有85萬人口的大縣,在醫療衛生領域相對欠缺,新橋醫院近年來也一直致力於對豐都縣人民醫院開展醫療新技術、新業務和科研等對口幫扶工作。此次開展的對口支援貧困縣縣級醫院是衛生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按照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實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和健康扶貧要求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統籌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重大舉措,也是新橋醫院承接的對口幫扶工作。

在此次幫扶工作中,新橋醫院根據學科特色先開列出「幫扶菜單」,該「菜單」涵蓋臨床40餘個臨床學科,100餘項技術特色。豐都縣人民醫院根據自身發展和學科開展臨床新技術新業務需求,以及當地群眾對疾病治療的需要,個性化選擇幫扶項目,新橋醫院再選派了神經外科陰金波副教授、內分泌科童強副教授、腎內科蔡副教授、眼科鄒歡博士、麻醉科謝紅博士組建專家醫療隊,前往豐都縣人民醫院各科室對口幫扶三個月,在臨床患者治療、手術、教學中手把手指導開展相關新技術新業務,並在豐都人民醫院坐診為當地患者服務,還將深入鄉村農家巡診,實實在在把高水平醫療技術送到基層,送到困難群眾家裡。

齊德廣副院長介紹,十餘年來,新橋醫院通過幫建重點特色學科,指導新業務新技術開展,專家實地學術講座和指導帶教、派遣醫療隊開展聯合義診、安排人員進修學習、無償捐助醫療器械等方式,向豐都縣人民醫院提供了醫療技術、醫院管理、人才培養、物資設備等多方面支持和援助。經過十幾年的建設發展,豐都縣人民醫院許多技術項目添補了當地空白,現已發展成為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和國家三級甲等創建醫院。

通訊員:曾 理

相關焦點

  • 三醫大新橋醫院對口幫扶送到貴州德江
    三醫大新橋醫院對口幫扶送到貴州德江(央廣網發 曾理攝)央廣網重慶6月29日消息(記者劉湛 通訊員曾理)6月28日、29日,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專家醫療隊在該院楊斌政委、徐劍鋮副院長率領下奔赴貴州省德江縣開展對口幫扶,通過開展教學查房、學術講座、疑難病例會診等活動服務群眾,帶動基層衛生事業發展
  • 三醫大新橋醫院專家醫療隊在武隆開展對口幫扶
    央廣網重慶6月27日消息(記者劉湛 通訊員曾理)6月26日、27日,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專家醫療隊在該院楊斌政委、徐劍鋮副院長率領下前往重慶武隆區人民醫院開展對口幫扶,通過開展教學查房、學術講座、疑難病例會診、聯合義診等活動服務群眾,帶動基層衛生事業發展。
  • 新橋醫院雪中送暖幫扶送到安徽蕭縣
    1月10日,在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李興山副院長率隊前往剛剛經歷過暴雪災害的安徽蕭縣,與縣人民醫院開展新一輪對口扶貧幫扶,選派胸外、腫瘤、血液、泌尿和放射等五位專家,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技術指導,用實實在在的幫扶工作,把溫暖送到貧困地區群眾心中。
  • 跨省幫扶 新橋醫院前往安徽國家級貧困縣義診教學
    1月1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新橋醫院獲悉,在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選派了一支含有胸外、腫瘤、血液、泌尿和放射等五位專家的專業團隊,前往剛剛經歷過暴雪災害的安徽蕭縣,與縣人民醫院開展新一輪對口扶貧幫扶。
  • 陳家橋醫院與新橋醫院共建醫聯體
    本報訊(記者 趙傑昌) 11月21日,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與陳家橋醫院舉行醫聯體籤約授牌儀式。籤約雙方表示,將全力以赴做好醫聯體建設工作,加強縱向合作,促進醫療衛生資源上下貫通,實現互惠共贏。副區長周紅玲、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吳海峰、新橋醫院院長吳昊出席籤約授牌儀式。
  • 新橋醫院紅色軍醫長徵行 送醫服務到四川
    原標題:新橋醫院紅色軍醫長徵行 送醫服務到四川   重慶晚報訊 9月24日,三醫大新橋醫院紅色軍醫長徵行第三支醫療隊組隊出徵,將奔赴四川南充、巴中、達州、大竹和鄰水等革命老區展開醫療幫扶服務。
  • 首批幫扶告捷!中大五院與鶴山市人民醫院「組團式」幫扶再次揚帆起航
    然而這不是結束「組團式」緊密型幫扶工作任重道遠喜迎中大五院第二批專家入駐市人民醫院象徵著新一輪幫扶揚帆起航7月6日下午,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鶴山市人民醫院醫療衛生人才「組團式」緊密型幫扶工作會議在市人民醫院順利召開。
  • 籤署幫扶協議 開展扶貧捐贈 滕州·豐都進一步加強扶貧協作
    7月11日,山東滕州市委書記劉文強率黨政代表團來豐考察,兩地召開滕州·豐都扶貧協作聯席會,就做好兩地扶貧協作相關工作進行深入交流。縣長羅成主持會議並講話。縣領導穆振武、羅全良、李曉東參加會議。
  • 新橋醫院將「針孔」脊椎微創技術推廣至全國
    新橋醫院將「針孔」脊椎微創技術推廣至全國(曾理 攝)   央廣網重慶4月7日消息(記者劉湛 通訊員曾理)無需像傳統頸椎手術那般需要5釐米左右長的手術切口,只需一個5毫米直徑「針孔」大小的微創手術通道就能完成頸椎內固定手術。
  • 【脫貧攻堅】「菜單式」扶貧 讓貧困戶蹬縫紉機掙錢
    【脫貧攻堅】「菜單式」扶貧 讓貧困戶蹬縫紉機掙錢 2020-12-19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橋醫院骨科將「針孔」脊椎微創技術推廣全國
    4月7日,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骨科專家藉助一套手術「天眼」和經皮內窺鏡系統就為山東聊城一位頸椎病患者完成了高難度後入路經皮內窺鏡下頸椎微創手術。該手術全程同時向100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臨床骨科醫生進行了全程手術直播,將這一高新尖技術向更大範圍推廣。
  • 新橋醫院助力瘢痕妊娠患者順利生產
    中新網重慶新聞12月12日電(韓璐 李春梅)記者12日從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獲悉,一位瘢痕妊娠患者近日該院婦產科平安產女。  「從2017到現在,從備孕到做試管,再到生產,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來自重慶黔江的產婦任女士今年33歲,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她已經備孕兩年,到醫院檢查後發現輸卵管出了問題,只能做試管。
  • 重慶西站新增兩條公交線路:直達新橋醫院和西南醫院
    18日,重慶西站至新橋醫院的T166線路正式開通運營,該線路從重慶西站直達新橋醫院,票價為5元,每30分鐘發車一次。該線路開收班時間及地點分別為:重慶西站 7:30-17:00  新橋醫院主病房大樓  8:00-17:30。從貴州來重慶看望病人的乘客田先生表示,這個直達公交開通了很方便,下了動車後就可以直接坐這個公交車到醫院,省去了轉車的麻煩。
  • 瀘西縣永寧鄉:「菜單式」服務助推扶貧產業發展
    最近,鄉黨委、鄉政府通過深入實際的調研,結合現有的扶貧政策、整合資源提出了「菜單式」服務,以推動農戶發展產業,提高收入。 據悉,「『菜單式』服務推動農業產業發展」是永寧鄉黨委、鄉政府積極探索創新的精準扶貧發展路子,把扶貧與調動農戶的積極性結合起來,讓農戶主動參與到產業發展中,通過發展產業增加收入,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
  • 新橋醫院承辦全國營養規範化建設營養科主任高級研修班
    近日,記者從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主辦、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營養科承辦的
  • 新橋醫院為53歲男子「換心」獲新生
    據悉,此例手術是該院心血管外科心臟移植團隊在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協調下,通過分配系統,成功分配的一枚心臟,並順利移植到唐先生體內,此例手術也是重慶市第三例心臟移植手術。53歲的唐先生來自四川,醫院就診為「擴心病」,給予藥物治療後,症狀有所緩解,但此後經常在勞累或者感冒後出現心悸、胸悶、氣促等症狀。專家們均告訴他,此病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心臟移植。
  • 廣東省人民醫院「組團式」幫扶陸河縣人民...
    2018年11月26日,在廣東省衛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廣東省人民醫院第一批「組團式」幫扶工作隊進駐陸河縣人民醫院,正式開啟為期三年的「組團式」幫扶工作。他們紮根基層醫院,幫助陸河縣人民醫院強化行政管理,完善診療規範,不斷開展新技術,系統地開展講學、疑難病例討論和教學查房等活動,為患者提供了不出縣城就可以享受省醫專家服務的平臺。同時開展各項醫療活動及健康扶貧工作,有效緩解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切實讓老百姓體會到對口幫扶、共享醫療資源的好處,同時也為陸河縣脫貧摘帽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 華裕中國西南區蛋種雞產業基地 精準扶貧項目在豐都籤約
    華裕公司負責人表示:積極參與國家扶貧事業,是企業的社會責任,華裕為做好精準扶貧工作,在開展「輸血」式扶貧的同時,更加注重培育當地自我「造血」功能。豐都縣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華裕今後每年都將在豐都投入教育、醫療基金80萬元,用於教育資助幫扶和重大疾病幫扶。你像專門為全縣建卡貧困戶家庭學生設立的『華裕獎學金』,專為對口幫扶貧困家庭中品學兼優的在校生開啟的『雛鷹計劃』、『優才計劃』等,為的就是讓這些優秀的學生,不再因為幾千塊錢而遺憾輟學。
  • 新橋醫院血管內超聲(IVUS)助力冠脈介入精準化治療
    近日,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完成血管內超聲(IVUS)指導下冠狀動脈介入精準化治療,成為目前重慶市唯一一家能夠獨立開展並掌握IVUS技術的醫院,填補了該項技術在重慶市的空白。
  • 「活著」後續|熊勇獲豐都蘆花雞獨家代理權 誓要活出生命精彩
    與生命賽跑的7年7000個小時》,報導了重慶豐都青年熊勇身患尿毒症仍堅持夢想,每周二四六去50公裡外的醫院做透析、一三五七在海拔900多米的山上養雞,與命運賽跑,努力活著的事跡後,在讀者中間引起強烈反響,眾人紛紛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