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這四點才叫書法!

2020-09-15 石夫篆刻

一、力

力,指筆力——書畫家以「有力」的筆法,寫出「有力」的線條。稱「力之美」的,有勁、健、遒等,如說遒勁、勁健、剛健、勁拔、勁利、遒舉、遒拔、健拔等等。無力便是弱、軟、浮、輕,說用筆浮滑、疲軟、輕靡、困弱,都與乏力有關,不為人們所肯定。力的充盈,有氣勢,有筋骨,於是書有「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資,鸞舞蛇驚之態,絕岸頹峰之勢」,又有「筆端金剛杵」、「舉重若輕」的說法。重與厚,力為條件;欲靈變,力是基礎。前人有說: 「力,謂體也」,可見力在點畫中的重要性。不過,有力的線條以得法、有度為條件。「力」這一個字,一面是講有力,一面是講有節制,斂氣蓄勢,不得使盡。

歐陽詢小楷《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前人說運筆忌「描」、忌「塗」、「抹」。描者無力;塗與抹,是用力不得法,或者使氣矜力,用力沒有矩度。稱讚好的「筆」,常常用「遒勁』二字。「遒勁」一詞,包含了兩重意思。《正韻》曰:遒, 『『健也,勁也」; 《說文》釋「迫也」。用筆之「迫」,可用劉熙載的話作解析:「筆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與之爭。」,此所以戒平直。講「留」,講「澀」,講「韌」,也是同一個道理。米芾所說的『『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書家看作「八字真言,無等之咒」,就是說的處處留得住力。「收」,後人有作復字,變成「無往不復」,可說是點金成鐵。

仲尼夢奠帖

二、重

「力」是力感, 「重」是重感。所謂「重」,用過去的話,就是能「人紙」,能「出紙」,筆畫若刻人縑素,人木三分,又直覺其溢出紙外,精光爛然。粗實未見其重,肥胖反覺其輕。沒有筆力,點畫如枯草敗葉,隨風飄落,滿紙草率,一派輕浮。

重不絕對排斥外力,但並不顯於外力,主要在乎內勁。所謂用筆,包括執筆和運筆,是對毛筆的制運能力,運行有徐疾,範圍有大小,風格有剛柔,技法有變化,毫穎有軟硬,各宜施以適當的外力。但是,愈是成熟的書畫家,運筆總是愈見優遊自在,沉著痛快。或評曰:「舉重若輕」,「若不用力而力在其中」,所以為高。

褚遂良 《孟法師碑》選頁

著意於用力(即重量)上,運筆往往忽視「提得筆起」的一面,反而缺乏內勁。華亭、安吳把筆力的氣足力滿比擬為「大力人」,大力人「自起自倒」,「無心防備,而四面有犯者,無不應之裕如」。既能按,又能提,時時處處把得住,就能免墮、飄二病,用筆重下而輕舉。對此,劉熙載作過十分深刻辯證的解析:「書家於提、按兩字,有相合而無相離。故用筆重處正須飛提,用筆輕處正須重按。」須知筆跡輕羸困弱是病,勁滑是病,滯鈍粗頑不能健舉,同樣是病。

顏真卿《李玄靖碑》(局部)

三、厚

「厚」與「重」是一事物的兩種顯現:重則厚。厚是指跡厚,味厚。所謂「躍然紙上」,出紙即厚,雖薄比蟬翼,不得以為輕飄,扁薄。點畫之間,三過折筆,欲行還留,似疾乍凝,欲聚還散,其味厚矣。至通幅,有如一首樂曲,或高或低,或急或緩,或斷或連,或有或無,紛至沓來,悠揚成韻,有板眼有節奏,極盡抑揚之妙,味亦厚矣,是為「妙聽」。

厚,是一種審美知覺,並不是「立體感」。「立體感」是指在平面上表現物象的三度空間。

柳公權《蒙詔帖》,高26.8釐米,長57.4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點畫有力感、厚重感、節奏感等,卻不能要求有「立體感」。「立體感」屬於表現的範疇,並非審美要求,即不是線條美的必要條件。「厚」者,神厚也,氣厚也。不然,「虞褚離紙一寸」就無法理解。筆線如竹片,如枯木,仍可有它方扁或圓的「立體感」,然而不厚不重,不能稱佳;鋼筆線、炭筆線,也有它特有的「立體感」,如圓而流利等,但不重,難厚,少趣味,不能等同於中國書畫特有意味的點畫,也不能列入中國書畫欣賞的範疇之內。

米芾《道林詩帖》 紙本 行書 縱30.l釐米 橫42.8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四、質

用「質感」的概念討論書畫點畫,無異又為自己加了一個桎梏理論上的似是而非且無益於實踐,一如「立體感」。現列舉有的學者論述質感」的兩段話:「筆力就是力量感。這種力量指線條堅硬而有韌性。篆書中稱『玉箸篆』、『鐵線篆』,都是指其質感似鐵似玉地堅硬。」 「『內撅法』形成的『線條』,形態成方,『外拓法』形成的『線條』形態成圓,線條的『質感』也因此不同。」

文徵明 《行書五言律詩》 紙本立軸 191x72.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是說,線條要求有某種「質感」,或者線條會產生某種「質感」。事實上,存「質」,是中國書畫線條的重要標準之一,而「質」與「質感」卻有本質上的區別。黃山谷曾說:「筆力,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張長史折釵股,顏太師屋漏痕,王右軍錐畫沙、印印泥,懷素飛鳥出林、驚蛇人草,索靖銀鉤、蠆尾,同是一筆。」

唐寅《雨花臺感昔詩札》 紙本 行書 27.5×31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初讀這段話,頗覺戛然而止,沒有說完。後來思索他的「不說出」,玩味其中的兩個「異」,三個「同」,乃知有深意焉,其於筆力,甚至書法藝術的大道理,幾乎都說盡了。

趙孟頫 《致季博札》紙本,縱27.7cm,橫49.4cm。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

相關焦點

  • 具備這4點,你的書法才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如今的毛筆已經成為文房四寶之首,從孩童至老年,各種年齡段的人群都在持續練習書法,這不僅可以提高個人的文學素養,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也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如果你熱愛書法,想在書法上有更高造詣,必須要做到以下4點,才能持續進步,不斷精進。
  • 78年的美女,硬筆寫鍾繇楷書《宣示表》,這才叫書法
    相比軟筆而言,由於書寫工具的不同,硬筆書法的變化不像軟筆那樣多,掌握起來呢,需要考慮的要素也相應少了一些。如果您只是從實用角度考慮的話,只是想讓寫出來的字工整美觀一些,那麼,您只要掌握好整體的結體布局,處理好點畫的長短疏密,把字形弄的平穩工整一些,寫出來的字就不會太難看。
  • 什麼樣的書法才叫妙?張旭光:不光要「到位」,還要有「味道」
    什麼樣的書法才叫妙?張旭光:不光要「到位」,還要有「味道」。張旭光是誰?簡單介紹一下。他是中書協的草書委員會的副主任,同時呢,還是北大書法研究所的客座教授,曾榮獲書法蘭亭獎藝術獎,屬當代實力派高手。張旭光學書法,是從「二王」入手,特別是對王羲之的行書經典《聖教序》,幾十年如一日的臨寫,逐個字逐個字地研究打磨,用功頗深。也正是由於這份堅持,他才更深層次地理解了王羲之的用筆和結體。也就是說臨寫得比較「到位」了。什麼是「到位」呢?這也很好理解,主要指的就是技法層面。
  • 當情詩「遇見」書法,這才叫高雅!
    今天國學師兄整理了6首感人肺腑的愛情詩,並與書法結合展現給大家,讓我們一起來見證:當情詩「遇見」書法,這才叫真正的高雅。詩仙李白有一首著名的《秋風詞》其中有4句最為著名: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 如何才能真正看懂「書法」?專家:你需要具備這2點常識!
    只要按自己的審美,把字寫好看就叫好書法;甚至還有有些人認為,只要把楷書寫好,其他的書體就可以不用學了;其實書法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從書體的歷史源流上講,就紛繁複雜,篆書從甲骨文、金文推演而來,隸書從簡牘書法而來,而大草有來自於章草,楷書來自於隸書,關於這一點,很多書法初學者就沒有搞明白。
  • 【潤玉閣】書法需要情感—書法那點事(四)
    姑且翰墨做伴 願得一生不負——書法那點事(四)書法需要情感一副成功的書法藝術作品,一定飽含筆墨生出來的質感,伴隨著線條流暢不斷變化的氣韻,和著文本內容,由內而外自然的散發出或慷慨激昂、或悲憤欲絕、或溫潤爾雅的情感,能讓觀者賞心悅目,產生共鳴。
  • 具備這4點,你的書法才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值得一試
    中國書法最早可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當時的文字是刻在龜甲獸骨上,書寫很不方便,後來秦朝名將蒙恬改良文字的書寫工具,毛筆便應運而生,一直流傳至今,成為文字愛好者臨摹、練習的必備用品。如今的毛筆已經成為文房四寶之首,從孩童至老年,各種年齡段的人群都在持續練習書法,這不僅可以提高個人的文學素養,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也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如果你熱愛書法,想在書法上有更高造詣,必須要做到以下4點,才能持續進步,不斷精進。
  • 古人書信真性情,這才叫好書法
    好的書法作品,往往都不是刻意而為之,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想必當時並沒有刻意苛求這必須是一幅極佳的作品。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也是性情的真實流露。所以,書法不可強求,要融入真實的情感。
  • 古人書信真性情,這才叫好書法!
    好的書法作品,往往都不是刻意而為之,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想必當時並沒有刻意苛求這必須是一幅極佳的作品。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也是性情的真實流露。所以,書法不可強求,要融入真實的情感。
  • 四字書法作品 你喜歡的漂亮書法來了
    為營造一個高雅的藝術文化氛圍,體現出主人的欣賞品味和綜合素養,很多的家庭、企業、高檔酒店、茶館內都會懸掛一些四字書法作品,或提升文化修養,或彰顯個人情懷,或提升室內檔次等等,接下來咱們就一起欣賞當代書法家書寫的——霸氣四字書法作品。
  • 如何寫好一種書法,要做到這四點!
    我們都知道書法是中國的傳統藝術,書法是中國所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書法被稱為是無聲的藝術。古往今來多少的人練習書法來修身養性,人們常說字如其人,就是對書法最大的一種肯定,把寫字和做人連在了一起。那麼在現在,我們已經很少用毛筆寫字了。如何把毛筆字撿回來,練出一手好字?
  • 中書協顧問沈鵬:書法如何提高?簡簡單單,就這四點!
    沈鵬先生曾對宋朝的「行書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學習書法的經驗進行系統歸納與總結,得出他們有共同之處,那就是——一是向古人學習,師古人也師心;二是臨摹範本而又不拘泥於臨摹;三是要有廣泛的學術修養,也就是不要只當字匠;四是要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好比蘇東坡。
  • 孫過庭眼中,那些練好書法的人都具備哪些素質?三點必備
    這就是第五段講的內容。什麼樣的人才能練好字?練到何種程度才能悟書法真趣?看看這過程···如前四段的講解文章都看過,你便會發現孫過庭的書譜特像一篇「部門經理年終總結報告」!先談前人優異成績,再談自己工作心得,間帶批評懶散作風,緊接著嗯哼一聲,聲音拔高三度:「什麼樣的人才能像我一樣優秀?」
  • 成人學習書法,有好幾個優勢,你具備哪幾種?
    近期受深圳市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的邀請,為龍崗全區1000餘名書法和美術教師主講《如何成為優秀的書法教師》書法技能培訓。很多美術教師雖然畫畫得不錯,但是書寫技能卻很一般。而所謂的書法教師,其實大部分都是由語文教師與美術教師兼職教學,真正書法科班出身、專職的書法教師,其實非常少。所以我的課程分三個層次來進行設計。一、基本筆畫書寫、字體結構規律的歸納。二、綜合應用,古詩書寫創作。三、古代精典的小楷臨習。
  • 書法就是抄詩詞寫對聯嗎?這是片面理解,書法藝術的內容至少四點
    相對而言,書法的形式就抽象了,但藝術家也賦予了書法神氣骨肉血脈,這是形象的表現。所以書法終被承認為藝術。由點而線,體現了宇宙的基本精神:「點」,意味著存在:「線」,意味著存在的運動。宇宙萬殊,就是不同存在的運動和不同運動著的存在。存在運動,運動存在,這就是宇宙的基本精神。正是對宇宙精神的感悟和把握,使本已體現生命形體構成基本規律的文字形體,經書寫運動,不僅產生了具體的形質,而且獲得了生命。
  • 米芾的書法審美取向與「八面具備」的論書主張
    機鋒棒喝一米芾米芾為宋四家之一, 年齡略小於蘇、黃,成名也略晚,但是其書法成就卻被後世推崇。他是一位創作大家,鍾愛魏晉神韻,積累了一套從繼承到創新的經驗, 這一經驗也成為他對書法深入思考最好的源泉,因此米芾對於書法理論及批評有其深入和獨到的理解。米芾的書學思想與蘇、黃有很多相似之處,一視書法為人生一 樂, 認為書法應該是快樂的事,「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為一好縈之,便不工也」。
  • 硬筆書法居然可以這麼漂亮!書法大賽特等獎,這字才叫書法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持續分享書法知識和經驗。硬筆書法發展伊始,便籠罩在千百年傳統毛筆書法的光環之下。確實,所謂「筆軟則奇怪生焉」,硬筆的物理特質直接限制了硬筆書法的表現力。但是,硬筆的便攜、方便、廉價等特點,也讓硬筆書法這些年一直在不斷發展。市面上的硬筆書法字帖,由於市場、普及性等需要,往往沒有完全體現這些書法家的最高水平。
  • 書法四字名句欣賞 家中有書法相伴凸顯您的品味
    書法四字名句欣賞 家中有書法相伴凸顯您的品味時間:2019-12-05 17:06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書法四字名句欣賞 家中有書法相伴凸顯您的品味 作為傳統的華夏子弟,很多人喜歡在客廳中裝飾書法字畫,這樣不僅僅體現了自己的喜好,而且還能提高自己的品位,也給自己的家庭帶來好的運勢
  • 這才是最瘋狂的書法表演
    但是,他們的書法表演比起古代書家來還是要遜色得多,唐代「草聖」張旭的書法表演那才叫瘋狂和驚人。張旭雖然也是官員,官至「金吾長史」,即是一個「正廳級」的內務府總管,但性格狂放,落拓自任,又嗜酒如命,每次大醉之後,呼叫狂奔,然後下筆,書法越發奇絕。所以人稱「張癲」。
  • 書法必須具備「陰陽相應」!若不具備呢?不是書法!
    這是宋代蘇轍的一句詩,是說陰陽屬於自然,而人會跟隨著自然老去,逝去的青春也無法挽回。為何要說這句詩?因為今天的文章就與「陰陽」二字有關。上文我們解讀了張懷瓘《用筆十法》——偃仰向背,深度論述了偃、仰、向、背四種書法必須具備的規律;本文我們解讀張懷瓘《用筆十法》——陰陽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