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松石是我國四大名玉之一,伴隨著中國古代玉文化一路前行,直至今天依然粉絲如雲。本文分享一組館藏古代綠松石,請欣賞。
一是紅山文化綠松石器。紅山文化玉器中有不少綠松石材質器物,多是直接以綠松石雕琢出不同的造型,其中不乏精美者。
上圖為遼寧喀左東山嘴遺址出土的紅山文化綠松石鴞
上圖為遼寧阜新胡頭溝出土的紅山文化綠松石魚
二是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綠松石器。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玉器中,開始出現精美的綠松石鑲嵌器物。
上圖為山東省博物館收藏的大汶口文化鑲嵌綠松石骨筒



上圖為山東臨朐西朱封遺址出土的龍山文化鑲嵌綠松石組合玉笄
三是二里頭文化綠松石器。在二里頭遺址發現了專門的綠松石作坊,二里頭文化中綠松石器數量較多,最負盛名的是鑲嵌綠松石的各種銅飾。
上圖為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嵌綠松石銅牌飾
上圖為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嵌綠松石銅牌飾
上圖為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嵌綠松石銅牌飾


上圖為修復後的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夔龍飾
上圖為二里頭遺址綠松石作坊出土的綠松石珠子
四是商代綠松石器。商代綠松石器數量眾多,無論是單獨雕琢成器還是鑲嵌都精美得無與倫比。
上圖為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鑲嵌綠松石象牙杯
上圖為江西省博物館收藏的商代綠松石蛙
五是西周綠松石器。最著名的莫過於2014年10月陝西寶雞岐山賀家村周原遺址發現的西周「第一豪華」,這輛西周中晚期的銅馬車的木製輪輞外包銅殼,車輪直徑約1.4米、周長約4.4米、輪牙寬5.7釐米、厚1.9釐米,其獸面紋車軎鑲嵌綠松石。


上圖為這輛西周第一豪車局部
六是後世的綠松石器。戰漢之後的綠松器器,加工技藝更加成熟高超,令人美不勝收。
上圖為滿城漢墓出土的錯金青銅朱雀銜環踏虎杯
上圖為明代梁莊王墓出土的綠松石執雙荷童子佩
上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鑲松石珊瑚金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