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醉酒問月,寫下詩壇最著名的千古一問,至今無人能答

2020-12-12 解憂文史

李白與月亮之間,有著濃厚的不解之緣,這種獨特的吸引力有時候比酒癮來的還要更加猛烈。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幼時的想像,少年的困惑,青年的壯志,都被寄託於這輪小小的月,初出茅廬的李白或許不曾知道,它會給自己帶來多少浪漫的幻想與激蕩的靈感。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有時候,月亮代表思念,代表回憶,代表著長安千家萬戶的離愁,李白也在它的清輝下想起故鄉。《靜夜思》以月起興、以月高潮、以月寄情,更憑藉月兒萬古留名。

當然,李白最喜歡的還是將月亮當成朋友當成酒友。喝得開心了,反手就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空杯對月是一種詩意的侮辱;喝得盡興了,便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擁抱明月成為李白的座右銘;喝得過頭了,便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邀請的是明月,也是孤獨。

總之,「月」的意象已經深深雕刻在了詩仙的骨子裡,月的光輝已經沁入他的靈魂之中揮之不去,以致於李白總幻想從月亮那兒得到些什麼,所以他才不斷地挑撥之,以酒誘之,以詩搡之,才會對月亮發出這樣一個無人能答的千古一問。

《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這首詩歷來為人所激賞,因為它不僅擁有詩仙縱橫恣肆的浪漫氣息,更蘊含了人類對於宇宙永恆的不斷地追尋。不難看出,李白創作這首詩的狀態是迷醉,讓詩看起來似乎沒有章法、意緒多端,但李白隨意揮灑下的詩意,卻是一氣呵成,讀之抑揚頓挫,有共鳴之情。

此詩李白曾作了這樣一句自注,曰:「故人賈淳令予問之。」這樣飄逸絕然的點子定是李白自己的神奇創造,可他偏偏說是賈淳讓他問的,顯得既滑稽又可愛,別有一番趣味。小解猜測,這很有可能是寫詩時,賈淳就在李白身邊,所以李白才如此調侃一番。

明月還未登空,李白即「我今停杯一問之」,開篇點題,上來就以「一問」攝動全篇,極富氣勢。那麼李白想要問月亮些什麼呢?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這一句首先描述了月與人的關係。明月高不可攀,人不可能登上去,距離感遙遠;可是不管人走到哪裡,月總是如影相隨,如在身邊,又讓人感到距離很近。對於此事,李白自然困惑不已。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只見月亮從海上升起,可誰也沒有見過它清晨為何消失在雲間。第九、十兩句李白從現實問到神話傳說,他又想知道月宮裡的嫦娥春春秋秋都是與誰共同度過的?

接下來,李白拋出了世紀難題:「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這是一句敘述句,但實則也是一句疑問,它與《春江花月夜》裡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有異曲同工之妙。悠悠萬世,明月的存在對於人間的意義,李白定然也是難解謎題,這也正是月的魅力所在。

最後,哲學了一把的李白覺得還是需要浪漫起來,因此再度把月與酒扯上了關係:「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人生短暫,明月永恆,只希望舉杯邀月之時,能將它長久地定格在酒杯裡。

即使放到現在來看,李白這一問仍是難以表述的哲學難題,這並不關乎於科學對於月球的探索,而關乎於人類對生命的解讀,不知大家是否已經準備好去回答這個問題,去回答人生。

相關焦點

  • 李白在酒後寫出了上聯,下聯卻無人能對,如今成為了千古絕對
    李白的詩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一,並且李白的詩歌對後代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宋代明清等朝代的著名詩人都受到了李白詩歌的影響,他的風格想像力很豐富,語言奇妙而且豪邁奔放。李白的才華被賀知章和玉真公主所賞識,並引介給了皇上,還給了他翰林的官職,大家都知道李白喜歡喝酒,而且醉酒後的他通常會寫下一些著名的詩歌。
  • 李白《把酒問月》:何問月,問何月?做一場,月與遠方的夢
    那年李白尚且年少,懷著詩與遠方的夢,初出四川。故鄉的風物漸行漸遠,蜀江波浪滔天,唯有峨眉山月灑下清輝,照耀孤帆,一路相伴。他離開了家鄉,飄飄搖搖,浪跡江山。&34;,躊躇滿志之時,他欲攬過這一輪明月,共盡歡愉;&34;,憂思難遣之時,他與明月對飲,一訴衷腸。離開了家鄉和熟識的故人,惟月能成為他的伴侶,他的靈魂知己。
  • 李白《把酒問月》:何問月,問何月?做一場,月與遠方的夢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躊躇滿志之時,他欲攬過這一輪明月,共盡歡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憂思難遣之時,他與明月對飲,一訴衷腸。離開了家鄉和熟識的故人,惟月能成為他的伴侶,他的靈魂知己。(峨眉山月)李白的一生,和月說了無數的話。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過去五千年浩瀚史海中,更是留下了無數光輝燦爛的文化財富。千百年來,擅長對聯的文人墨客層出不窮,很多對子更令人拍手叫絕,流傳千古,如「煙沿豔簷煙燕眼;霧捂烏屋霧物無」「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 為雪白頭」「霧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等等,還有李白的「青林口,白鐵匠,生紅爐,燒黑炭,坐南朝北打東西」更是千古傳唱
  • 浪漫的才子李白,仙風道骨瀟灑豪放,風流不羈名篇傳頌至今
    浪漫的才子李白,仙風道骨瀟灑豪放,風流不羈名篇傳頌至今說到我們唐朝的最有名的詩人那當然要數李白啦。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說李白這個大才子傳頌千古的風流事跡吧。李白李白,人如其名,為什麼叫白呢?我們這位大詩人他從小就飽讀詩書,天才的記憶力無人能敵。到了十幾歲的時候,甚至還跟著幾位隱士高人在山中修道學習道家的一些劍法和思想,所以在李白的腦海中深深植入了這些思想。可以說李白骨子中的仙風就是由此而來,想想十幾歲就已經植入到腦海中的中的東西必定是會影響一生的。
  • 一位童子一個詩痴一問三答,成就一千古名作,僅20字完勝四大高手
    第一類人是高僧,不少名家巨匠都為高僧寫過詩;第二類人是採蓮女,詩壇有不少專門為這些佳人寫的詩,劉禹錫、白居易等人還寫出了經典之作。與這兩類人相比,這第三類人就顯得不起眼了,他們就是山中童子。山中童子在《全唐詩》中出現的次數達數百次,李白、杜甫、蘇軾、陸遊等名家的詩作中,曾多次提到。他們的存在,成就了不少經典詩作。
  • 李白臨終寫下一首絕筆詩,成為盛唐千古絕唱,至今無人能超越
    這話雖然有些絕對,但不無道理,每個人到了生命的盡頭都會回憶自己的人生經歷,有抱負的人會扼腕嘆息,未完成的人會諄諄叮囑,就連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也不例外,他在臨終前寫下了一首詩。最後一首詩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我們最熟悉的應該是陸遊的第一首《示兒》:"亡元知萬事空,卻悲不見九州同。
  • 李白微醉寫出一上聯,如今成為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出下聯!
    李白微醉寫出一上聯,如今成為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出下聯!李白就是一位中華文學的代表人,他的才華可以用天才二字來形容,大家都知道在詩詞歌賦上他是有非常深的造詣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李白還特別的擅長於寫對聯,他就曾經在別人的拜託之下寫過一個對聯,可是因為當時是喝醉酒的狀態,所以他在寫過上聯之後,就睡了過去。
  • 此官員竟不認識李白,李白寫下一首自我介紹詩,全篇句句狂到離譜
    一聲「謫仙人」喊出了大唐最美麗的名字,一聲「謫仙人」將天上詩仙真正召喚到了人間。從此,大唐詩壇再也不缺煙霞,詩歌靈魂再也不缺色彩,天下人再也不會忘卻李太白。賀知章與李白縱飲數日,流連於夜家酒肆,何為金龜換酒,何為忘年之交,此二者最為典型也。身為太子賓客、秘書監的賀知章,向唐玄宗強烈推薦李白,這才有了後來金鑾殿上的「雲想衣裳花想容」。
  • 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堪稱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
    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堪稱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中國華夏文明五千年來,有許多數不勝數的傳統文化,其中對聯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每年過年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各家各戶都要在門上貼上春聯,以此來迎接春節。於是她在她住的這個尼姑庵的牆上寫下了這個上聯,立下誓言,若是誰對出來了這個對聯的下聯,她就會嫁於他為妻,這件事引起了許多文人墨客來此,但是年復一日,卻沒有一個人能夠很好的對出來。所以這位美麗的女子就放棄了,從此與青燈為伴。其實不怨當時的文人墨客文採不好,只是因為這個女子,在上聯處加入了大量的偏旁,要想將這個對聯對好,還要找到統一偏旁,這樣實在是太過於困難了。
  • 詩仙李白也詞窮,醉酒寫了上聯,清醒後卻對不出下聯,成千古絕對
    說到詩仙李白,相信大家已經再熟悉不過了,可以說他是千年難遇的大才,寫出了很多流傳千古的詩歌。他不止是詩仙,還是酒仙,極其愛飲酒,他的作品中關於酒的詩有上百首。比如他寫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豪言壯語,還寫過「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這種至今被用於勸酒的經典詩句。關於李白,還有一件小趣事。有一次飲酒後,醉酒的李白寫了個上聯,等他酒醒後看著這個上聯,卻是無論如何也對不出下聯,這是什麼一回事呢?
  • 李白的《把酒問月》裡令人陶醉的天問,誰能回答呢
    後來東晉的陶淵明專門寫了一系列的飲酒詩,算是開創了百代以飲酒為題材的詩歌先河。李白正是繼承了這一題材,並且把這一題材發揮得淋漓盡致,寫得出神入化。李白之所以被後人呼為「詩仙」,與酒是有很大關係的,不信請看杜工部為李白作的肖像速寫: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來喚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 李白最快樂的時候寫下的千古絕句
    李白,每一個中國人對他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他被後人稱為「詩仙」,是繼屈原後中國古代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偶像,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稱其為「謫仙人」,他的「天子呼來不上船」、「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吾本楚狂人」至今津津樂道、膾炙人口。
  • 李白醉酒後寫一上聯,酒醒後自己也對不出,上聯成千古絕對
    一. 李白的「滑鐵盧」如果從詩歌的發展史來看,從先秦至今,詩歌也已經歷經幾千年的變遷,成為人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代的文學大家經常將詩歌掛在嘴邊,無論是宴會抑或是友人之間的小聚,似乎都離不開賦詩助興這件事。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詩歌也慢慢發展起來,與古詩呈現出截然不同的一面,卻同樣擁有著瑰麗的色彩。
  • 千古絕對!李白酒後寫一上聯,下聯至今無人對出
    古代文人除了以詩詞文賦交流之外,最主要的便是對聯了。北宋詞人蘇軾就常常和和尚佛印以對聯往來,比如一次他和佛印看到一隻野狗在河裡啃骨頭,便寫一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自然看穿了蘇軾此聯背後的小把戲,於是就奪過蘇軾手中,寫有他詩作的扇子,不慌不忙地說出了下聯:「水漂東坡詩(屍)」。
  • 李白酒醉時寫上聯,酒醒後卻對不出下聯,你能對出這個千古絕對嗎
    李白酒醉時寫上聯,酒醒後卻對不出下聯,你能對出這個千古絕對嗎?我們國家的歷史悠久,自然文化也是很多有底蘊的,經過幾千年的流傳,至今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瑰寶,古詩詞就是其中之一,流傳至今一直在被我們所學習。
  • 「詩仙」李白居然留下一句千古絕對,無人能解!
    說到李白,可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詩句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講,學習的第一句詩很可能就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的詩,無論是稚子幼童,還是老弱婦孺,都能信手拈來說上幾句,那麼,這位千古流傳的偉大詩人,他的一生又是怎樣傳奇的一生呢?
  • 李白一生最鬱悶時刻,醉酒寫一上聯,醒來傻了:下聯怎麼對?
    唐朝詩人眾多,李白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他與宋朝文豪蘇東坡一樣仕途不順,蘇東坡寄情美食美景,而李白寄情酒和美景。酒是李白的半個靈魂,醉酒後的李白曾經留下無數佳作,著名的《將進酒》便是李白半醉半醒間揮筆寫下,但李白醉酒後居然在對聯上栽過跟頭,到底是什麼情況?
  • 中秋問月的辛棄疾,寫下感人詞作令人心醉,意境絕美不輸李白
    中秋問月的辛棄疾,寫下感人詞作令人心醉,意境絕美不輸李白 文/秋香每到中秋佳節,對於炎黃子孫來說,都是非常渴盼團圓的,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說,由於工作的原因不能與家人團聚 一、辛棄疾的遭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北宋末期,風雨飄搖,詞人辛棄疾一生報國無門
  • 李白的愁有多愁 這首詩告訴你 他因愁而生的白髮最長無人能超越
    他千古一問:「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陸遊的「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寫盡了梅花的高潔與堅強。才女李清照在黃昏感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靜靜地聽雨打梧桐葉的聲音……李白說「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而他在《秋浦歌》裡寫下「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他愁到白髮如三千丈般長,至今無人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