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律詩創作的評判標準

2020-07-30 一葉618338606333651

律詩創作不見佳作,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一個切合實際、合理的評判標準。

什麼樣的律詩為佳作?我認為要符合以下幾點

一、合律押韻是律詩的基本條件

有的人談律詩,必先談意境,看似深諳律詩之道,實際上是主客倒置。

一首詩意境再好,如果不講究平仄律法,不押律詩之韻,它可以其它類別的詩加以評判,但不能以律詩而論之。律詩律詩,不合律怎麼稱呼為律詩呢,這是連小學生都懂得的道理。

當然,認定它是一首律詩,並不等於它就是一首好詩。

詩,至少分三品,上中下。

上可千古流傳,

中則可詩書有名,

下可以是家藏子傳之品,也可以是餘年之樂,自我欣賞之作。

如果首首要求意境高遠,詩就只有一品,那等於是揠苗助長。對詩詞創作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

二、意境高遠是律詩佳作的核心

評判一首律詩是不是佳作,在合律的前提下,核心看意境是否高遠。什麼是意境高遠呢?

我對毛澤東詩詞總結了個"五氣",

即天之浩氣,地之靈氣,人之霸氣,字之精氣,韻之神氣。毛澤東詩詞是詩詞的巔峰,毛澤東是登上詩詞巔峰的第一人。

李白、杜甫、蘇軾等歷代詩詞大家合在一起,都無法與其相比的。

不用說用毛澤東詩詞的標準,就是用李白杜甫等人的標準去評判,也很少有人能夠達到。

我的觀點,評判一首律詩是不是佳品,不能設定的標準太高。要立足於實際,使其跳跳腳能摸到。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在平凡中出佳品,在佳品中尋精品,才有可能登上律詩的巔峰。

1、詩意要有正能量

2、詩境要美

3、抒情言志要真。要寄物生情,借物言志,避免口號化

創作超唐宋或不亞於唐宋的詩作,可以作為目標,但不宜作為評判佳作的標準。

三、填字用韻要精準,要有美感。

一首律詩佳作,在填詞用字用韻要特別講究,要具有一字撥千斤的功效。象杜甫的黃鸝詩,為什麼用"個"不用"只"?因為用"兩隻",黃鸝就是黃鸝,白鷺就是白鷺,只能從寫景的角度去理解詩意,但用"兩個"就是擬人,黃鸝、白鷺隨之則變成了人。整首詩意都要站在人的角度去理解,詩意大變。杜甫黃鸝絕句的詩意,我的理解應該如下:

有的人歸隱林間,有的人青雲直上。我人的在屋裡,看到的卻是千裡之外的風雪。門前還停泊著萬裡船,我隨時可以駛向更遠的地方。

這就與傳統的理解有著天壤之別。

綜上所述,三者猶如一作樓,合律是樓的框架,詩意是樓的造型,填字用韻是樓內布局,缺一不可。三者具備為佳品。框架+造型、框架+布局為中品,只有框架者為下品。只有布局或只有造型而無框架者,則不能稱之為樓。

(圖片源自網絡)

淺談律詩創作的評判標準

相關焦點

  • 律詩創作禁忌
    今天繼續分享律詩創作禁忌,部分內容也是老生常談了,僅供參考,歡迎詩友們繼點評交流。《全唐詩》有4.89萬餘首,僅七言律詩就有9000餘首,約佔總數1/5。律詩是一種十分精緻的文學架構,它有中國式的平衡對稱美,呈現出無與倫比的和諧。整體架構又具有整齊中見差異,參差中見整齊的美。它利用音、形、義的配合,構成了多維性的對稱和變化。
  • 無需嚴守平仄的古體詩,真的比格律詩更容易創作嗎?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主要指唐代以前那些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的詩。近體詩又稱律詩,有格,有律,講究頗多。許多人學不來,又喜歡寫,於是就按五言、七言的形式寫。因為不講對仗,不顧平仄,感覺很容易,寫完之後,就自稱寫的是古體詩。 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寫嗎?以上是問題,以下是回答。我以前回答過從近體詩還是古體詩入手學習古詩詞創作的問題。當時我給的答案是寫古體詩確實比格律詩要容易。
  • 淺談太極拳功夫高低的評判標準
    太極拳功夫高低如何評判呢?還是有章可循的。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標準。你掌握了這三方面,就不難去判斷一個人太極功夫的高低了。 第一個方面,就是他對於技擊功夫的理解和把握。 太極拳本身是武術,它的基本架構是關於技擊的有效應對,它的核心技術是由技擊元素組成的。不管是在太極拳的練架、練勢、練氣當中,武術的屬性,攻防的屬性,技擊的屬性是始終貫穿其中的。
  • 律詩創作禁忌與寫作技巧
    一、律詩創作禁忌《全唐詩》有4.89萬餘首,僅七言律詩就有9000餘首,約佔總數1/5。在當前律詩創作中,也有注意了詩歌的形象性,忽略立意的現象,如一首寫農村的詩歌:街寬路淨早脫貧,院綠樓紅景物新。萬木沖天分左右,千花鋪地扮冬春。九龍照壁招商駐,四座牌坊待客臨。合作醫療民受惠,兒童無有輟學人。此詩並列八種現象——街路寬、院樓新、萬木沖天、千花鋪地、照壁招商、牌坊待客、合作醫療,兒童上學。
  • 什麼是律詩?創作律詩難在哪裡,你知道嗎?看高中學歷小夥怎麼說
    今天我作為一個只有高中學歷,21歲的年輕小夥來說說我對律詩的認知。律詩,我們在學生時代經常接觸最多了。我前幾年,高中時期就嘗試過創作律詩,還有一些詞。確實,創作律詩難度很大的。它不像什麼絕句詩一樣。律詩可分為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甚至還有長律詩。學生時代在學校裡的時候,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五言律詩還有七言律詩,特別是七言律詩。
  • 律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說創作律詩是戴著鐐銬跳舞?
    文|大梁如姬這400首詩都有什麼創作特色呢?體裁上,除了絕句和一些排律詩,五言律詩寫了約200首,七言律詩62首,不僅佔了他律詩的一半,大唐的律詩,也被他居了十之三四。在此地,杜甫的律詩不僅走向成熟,為唐代律詩定型,而且出神入化,甚至創造出了被譽為「古今第一的七律」詩——《登高》。想要明白杜甫的律詩厲害在哪裡,先得明白律詩到底是什麼。
  • 從杜甫的這首詩說起,如何作一首標準的七言律詩?
    杜甫在夔州住了一年九個月,其間所創作詩篇數量450餘首,是流傳下來杜詩的三分之一。   這段時間是他窮困潦倒的時期,又身體抱恙,但「文章恨命達」,這也是他詩作爆發的階段。無論平仄、對仗等體式,還是起承轉合的文法,都是信手拈來。他的詩句在格律中遊刃有餘,功力已臻化境。
  • 羅中璽書法習作,書法的審美意識與評判標準
    因此,我們在評判書法的質量與水準時,既注重它的藝術形體、筆墨中的表現形式,同時也要重視它的意境、個性等豐富的文化品質。關鍵詞:書法;審美意識;評判標準 溯源書法發展的軌跡,已沉澱了3000多年,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其結構的巧妙是書法經營空間的基礎。
  • 排律的創作要求以及與絕句、律詩的關係
    形象一點說,排律是拉長版的律詩。古詩以平仄格律進行區分,合平仄格律的是近體詩,不合的是古體詩,即古風。而近體詩具體只有三種格式:絕句、律詩和排律。因為平時我們從教科書上讀到的以絕句、律詩和古風為主,所以很多朋友對排律這個詩體不是很熟悉。其實這也不是大家閱讀量的問題,而是排律這種格式確實比較折騰人。
  • 近體詩淺談:五、七言格律詩詞基礎知識與創作
    近體詩即五、七言律詩跟絕句。一、什麼是五、七言律詩跟絕句?絕句、律詩的概念。兩者都屬于格律詩。1.絕句分五、七言,共四句,20字或28字。講平仄、相對、粘連和拗救,必須一個韻部一韻到底,首句可入韻可不入。
  • 《秋興八首之三》:如何寫一首標準的七言律詩?
    杜甫在夔州住了一年九個月,其間所創作詩篇數量450餘首,是流傳下來杜詩的三分之一。這段時間是他窮困潦倒的時期,又身體抱恙,但「文章恨命達」,這也是他詩作爆發的階段。無論平仄、對仗等體式,還是起承轉合的文法,都是信手拈來。他的詩句在格律中遊刃有餘,功力已臻化境。
  • 淺談律詩的對仗形式
    律詩和絕句在格律方面的主要不同點,是律詩除了講究押韻和平仄以後,還必須講究對仗。大多數律詩是由八句組成的,每兩句稱為一聯:第一、二句稱"首聯"或"起聯,第三、四句稱"頷聯",第五、六句稱為"頸聯」,也可稱為"腹聯」,第七、八句稱辦"尾聯"。其中頷聯和頸聯,就規定必須要用對仗。
  • 只要熟讀杜甫這首詩,律詩創作就不難了
    律詩是中國古典詩歌中最考文字功力的,不單要求平仄押韻合律,還要二三聯對偶,就算是古代一些大詩人,也偶有出律的詩作出現,而當代則幾乎從未出現過律詩精品,甚至有些中文系的大學教授都會鬧出笑話,寫出不倫不類的格律詩來,那麼律詩應該怎麼創作呢?
  • 王茁:篆書「錯別字」統一評判標準有待建立
    但另一方面,執行評審的專家們對於古文字取法的規則往往持兩種迥然不同的立場觀點,從而造成對篆書「錯別字」的判定無法形成一致意見,這將引導著篆書創作的發展走向不同的命運分野。而調和這兩種立場矛盾的根源在於正確理解篆書用字取法與古文字研究的關係以及對藝術發展規律的認識上,國展評審亟需一種統一的篆書「錯別字」評判依據。
  • 詩詞創作入門|古體詩比律詩好作嗎?也對也不對
    前幾天遇到的問題: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主要指唐代以前那些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的詩。近體詩又稱律詩,有格,有律,講究頗多。許多人學不來,又喜歡寫,於是就按五言、七言的形式寫。
  • 詩詞創作入門 | 古體詩比律詩好作嗎?也對也不對
    前幾天遇到的問題:古體詩真的比律詩好作嗎?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主要指唐代以前那些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為自由的詩。近體詩又稱律詩,有格,有律,講究頗多。許多人學不來,又喜歡寫,於是就按五言、七言的形式寫。因為不講對仗,不顧平仄,感覺很容易,寫完之後,就自稱寫的是古體詩。
  • 什麼是古風式的律詩?崔顥黃鶴樓是古風式律詩嗎?
    我們在學習詩詞創作時,會注意到格律詩的幾個重要的規則。但是我們也常常會發現,有不少不完全符合律詩規則的詩,也被稱為律詩,例如崔顥的這首《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新說唱》評判標準引爭議 熱狗:浪費這個歌的力量
    評委們從市場與流行性角度出發的全新標準,頻頻引發三組製作人不滿,隨著節目現場嗆聲不斷,一場「流量與實力」、「idol與rapper」之爭也愈演愈烈。四大音樂平臺評委新評判標準引「靈魂衝突」,製作人不服隔空battle經過九進六淘汰賽的殘酷比拼,順利晉級的一眾rapper將迎來更加激烈的全國四強爭奪戰。
  • 近體詩,古體詩,律詩,對仗淺談
    律詩與絕句統屬近體詩(亦稱「今體詩」)。近體詩與古體詩對稱。古體詩也叫「古詩」、「古風產生較早。每篇句數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各種體式。後來使用五言、七言者較多,不講究對仗,平仄和用韻也比較自由。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句數、字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律詩即因其格律嚴密而得名。
  • 律詩如何寫作
    我利用上面圖片進行創作,我聯想到的是:閉目傾聽晨語響。來開始進行律詩的創作。創作律詩第二句時,要和律詩第一句中平仄要搭配好,詞語結構應一一對應。我使用的平仄搭配是:一二六仄。詞語結構:偏正 聯合 偏正。詞性:形名形形形名形。這時候上下對句中,詞性使用可以不同,但詞語結構最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