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給人們的起居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一些外國友人也在疫情期間被迫滯留中國,其中,一位90後外國小夥,隻身來華十幾年,在見證真實的中國後,坦言「愛中國」!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2月1日報導,一位來自葉門的小夥阿里近日接受了人民日報海外網的採訪。阿里是一名90後,擁有一家手機電子配件貿易公司。他表示自己和17家國外的代理商做生意,供應商主要集中在廣州南沙區、深圳、惠州。個人對珠三角城市之間的道路可謂是爛熟於心。對於他而言中國可謂是第二故鄉,2008年初來廣州後,中國人的友善和好客,讓他有了家的感覺。他在這個家裡安居樂業,生意也一天天更紅火。
除了阿里以外,還有一位來自瑞典的小夥科而詹·烏爾格也在近日接受了人民日報海外網的採訪,他表示自己從2007年以來,十幾年每年都會來中國,而在2019年,他加入到宜家採購及物流東亞區管理團隊,從瑞典搬到中國上海工作生活,開始更深入、全面地了解這個國家。
他在日常交往中深刻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勤奮敬業、信守承諾、努力奮鬥的品質。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動中,這些品質激發出了強大的力量。每個人都凝聚在一起,遵守嚴格的檢測和隔離等措施。對此,烏爾格表示:「這不僅是為自身安全考慮,也是為他人著想。」
烏爾格也很慶幸能夠在上海這樣一座國際大都市工作生活。這裡人口超過2400萬,秩序井然,生活便利,讓人很有安全感。去年,上海開始強制垃圾分類,當地居民很快就建立起精細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讓他見證了中國人民強大的行動力。對普通人來說,理解細緻的垃圾分類規則並不容易。為此,政府部門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宣傳教育,在網際網路上「垃圾分類」也成為熱門話題,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環境問題是全世界面臨的巨大挑戰,但烏爾格相信,擁有這樣的執行力,中國有能力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當然,作為宜家採購及物流東亞區管理團隊的一員,烏爾格也十分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他觀察到,中國經濟正逐步穩定轉好,前三季度增速由負轉正,出口不斷增長,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當前需求量極大的醫療防護用品為例,短短幾個月,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生產能力迅速提高,不僅為國內民眾提供了充足的防護裝備,也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世界其他地區的進口需求。烏爾格指出,由於中國的產業鏈供應鏈不斷完善,中國已成為宜家的第二大供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