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才女謝道韞:詠絮之才、林下之風,一代才女史冊留芳

2020-09-03 江離菲菲情感書屋

記得之前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有句臺詞讓人印象深刻。

林小娘因為不滿丈夫給女兒定的婚事,氣急之下說了一句: 「我墨兒才比謝道韞。」

謝道韞是誰?她是東晉的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的妻子。

她究竟是怎樣一位才情女子,又有怎樣的傳奇人生呢?

讓我們跟隨古冊的墨跡,,來一場跨越千年時空的美麗邂逅。


1

出生名門:烏衣巷中謝家女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

東晉是個士族當權的時代,是中國貴族歷史上唯一的貴族時代,士族豪門左右著當時整個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

六朝粉黛的金陵城內,朱雀橋旁承載著王家與謝家這兩個豪門巨閥,他們烏衣為尊,以凝重的色彩厚重地塗抹於碧綠的秦淮河畔。


謝道韞就出生在人才濟濟的謝氏家族,是烏衣巷中長大的貴家女。

她在豆蔻少女時代,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搖蕩於鞦韆架下,揮舞於白果樹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派少年不知愁滋味時渾然天成的純真。

她在「不識人間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歲,踏青遊玩於溪水旁,輕語笑研,眼波盈盈,舉手投足間自有爽朗風氣。

她在江南的山水間愉快地生長著,如同謝家莊園內的春筍,隨著歲月的浸潤,白紙一樣的人生便輕易地被這樣熱鬧而繁蕪的時代培育成毛竹一般的秀挺。

她秉承了謝家的風流才華和卓越風姿。


2

鳳韻高邁:明明花容月貌還要才高八鬥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了。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世說新語·言談》

在一個隆冬的日子,謝道韞還是扎著總角的小姑娘,叔父謝安召集家中的子侄之輩於庭內圍爐煮酒、吟詩作賦。

謝安抬頭之際,忽見窗外飛雪紛紛,一時興起,便要求滿屋的孩子們來形容一下飛揚的雪花。

謝朗把飛雪比喻成空中撒鹽,謝道韞思考片刻後則把飛雪比作為柳絮因風而飛舞。

很顯然,「撒鹽」太實而顯得有點呆氣,「柳絮」則輕盈飄逸、變化萬千。

「未若柳絮因風起」一句成就了謝道韞千古名氣,謝道韞也因此被後人記住,雄踞於才女榜上千年。


「……獻之嘗與賓客談議,詞理將屈,道韞遣婢白獻之曰:『欲為小郎解圍。』乃施青綾步鄣自蔽,申獻之前議,客不能屈。」

——《晉書·謝氏傳》

謝道韞的才氣更是在一次為小叔子王獻之解圍事件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王獻之有次和一群名士飲酒清談,竟到了難以應付的地步。謝道韞剛好路過,讓她的婢女告訴王獻之,願意為他解圍。

王獻之同意後,讓人在廳上設了青綾幕幔,請阿嫂端坐其內,隔幔與眾人談議。

她接過小叔子的論點,引經據典、從容不迫地應對著這群朋友拋出的一個個話題,不一會兒,這群朋友就敗下陣來。

要知道王獻之可不是一般名士,他不僅風度容貌出眾,更因才華驚人而清高孤傲、放達不羈,是當時名士中的佼佼者。

要不是他熟悉嫂嫂謝道韞的學問與才智,素來對她敬重有加的話,他也不會輕易讓她代為辯論。

事實說明,即使是才情逼人的名士佼佼者,也不得不佩服謝道韞的才華。


3

思想獨立:敏銳洞察力和超前的判斷力

「王凝之謝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還謝家,意大不說。太傅慰釋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材亦不惡,汝何以恨乃爾? 答曰: 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世說新語·賢媛26》

這是一則妻子嫌棄丈夫的故事,頗有意思。

謝道韞出嫁年齡,在她叔父謝安的安排下,嫁給了王羲之的二兒子王凝之。

王凝之出生在書香門第的王家,其人也並非沒有才華。

他曾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職位相當不低。

另外,他還是個書法家,史傳中稱其「亦工草隸」,雖然成就比不上其父其弟,但能夠名留史冊,可見其書法藝術不俗。

但就是這麼個郎君,卻是個中規中矩之人,顯得與時代格格不入,尤其和他的兄弟比起來,更是少了幾分風流。

謝道韞和他結婚後,處處可見丈夫的平庸,尤其連和他溝通都成障礙,無法走入對方內心深處讓她既失望又疲憊。


踏著春日盛景,謝道韞帶著滿腔的不滿回到娘家。謝安主動詢問她為何如此苦惱,謝道韞把對丈夫的滿腹怨氣傾訴給叔父。

她認為王凝之同自家的叔伯兄弟們比較起來,簡直是天差地別,以至於說出了:

「沒想到天地之間,怎麼會生出這麼一個王郎!」

她數落自己丈夫無能的舉止言語,可以看出她對生活、對人生、對婚姻有過自己的獨特思考和認識。

在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代,女子都要遵從三從四德,但謝道韞如此毫不避諱地表達自己對丈夫的不滿,其實是她早期女性意識的覺醒和體悟。

她是是魏晉的一朵奇葩。


4

臨危不懼:人生中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及遭孫恩之難,舉厝自若,既聞夫及諸子已為賊所害,方命婢肩輿抽刃出門。亂兵稍至,手殺數人,乃被虜。」

——《晉書·謝氏傳》

王凝之在謝安的保薦下,一路扶搖直上,一直做到主管一郡軍政大權的會稽內史。

一年,孫恩作亂,率眾攻打會稽。

固執又書呆子氣十足的王凝之沒有聽從夫人在城內設防抗敵的勸告,而是每天閉門默禱天師神仙的保佑。

由於毫無防備,賊兵蝗蟲般湧入城中,王凝之和他的部下大多被賊兵殺害。

謝道韞的心已沉到底,她想起了叔父謝安。

淝水大戰前夕舉國震蕩時,謝安依舊談笑風生,指揮若定,她雖只是謝氏的一個女兒,但也要昂首挺立而立,不做貪生怕死之輩。

她立即組織全府的家人僕眾聚於一堂,告訴大家不抵抗只有死路一條。

她命令婢僕執刀仗劍,組成一支小小的突擊隊伍,一路砍殺,生生拼出一條血路,衝出城門。

然而嗜血的敵人畢竟太多,短暫的失措後對方迅速反應過來,沒過多久,謝道韞就被團團圍住,終於成為賊兵的俘虜。

孫恩縱馬而來,一眼看到謝道韞懷抱三歲的小外孫,她的身旁是倒塌的肩輿,鮮血、屍首之上,她持刀而立,若寒冬中盛放的一朵梅花,傲然面對風刀霜劍。

孫恩被鐵骨錚錚的謝道韞震懾住了,又聽她厲聲說道:

「事在王門,何關他族?此小兒是外孫劉濤,如必欲加誅,寧先殺我!」


孫恩早聽說謝道韞的才名,及見她在刀劍駕於前而面不改色,不免大為心折,於是他緩緩放下了手中的屠刀。

他不但不殺她和她的小外孫,還命屬下將她們平安送回了故居。

經歷了風風雨風,遭受過生死離別,謝道韞從此在會稽過起隱居生活。

5

「謝道韞有文才,所著詩、賦、誄、訟, 傳於世。」

--《世說新語》

謝道韞已隨著山河的轉換消失在江南的煙雨中,翩躚的身影已湮滅在煙柳雨霧中,

現在還能讓我們憑弔的唯有幾篇僅存的古文。

合上這些古文,將謝道韞深埋其中,指尖卻留著墨跡的香氣。

她因才華而顯世,因風度而流芳千古。

她更是特立獨行、秀挺不折,和一眾名士並肩而立,流光溢彩,風骨錚然。



作者簡介:

江離菲菲,左手詩意生活,右手人間煙火,專注寫有溫度的情感文和觀點文。個人微信公眾號:江離菲菲讀書看世界(jianglifeifeidushu)

相關焦點

  • 詠絮才女謝道韞:詠絮之才,錯嫁之悲
    作者:西柚中國古代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理念,所以那個時候女子是不能上學堂的。即便是富貴人家的女子也甚少讀過書,所以有才華的女子十分罕見,而東晉才女謝道韞便是其中之一。謝道韞出身名門,父親是位高權重的安西將軍謝奕,叔父是宰相謝安,曾指揮過赫赫有名的淝水之戰,堂伯父是尚書僕射謝尚。
  • 東晉才女謝道韞:代表作《泰山吟》大氣磅礴,堪比杜甫的《望嶽》
    謝道韞這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加入了自己的遐想,將飛雪比喻成柳絮,這個典故也為謝道韞博得了才女的美名,這樣一段吟詩偶得的佳話,成為後世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的典故「詠絮之才」。後世更是以「詠絮之才」來稱讚那些能詩善文有才華的女子。
  • 東晉才女謝道韞:代表作《泰山吟》大氣磅礴,堪比杜甫的《望嶽》
    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謝道韞這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加入了自己的遐想,將飛雪比喻成柳絮,這個典故也為謝道韞博得了才女的美名,這樣一段吟詩偶得的佳話,成為後世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的典故「詠絮之才」。
  • 詠絮才女謝道韞的最後結局,舉刀奮勇殺敵
    東晉大才女謝道韞,是中國古代林下才女的典範,出生名門,父親是安西將軍謝奕,叔叔是著名宰相謝安。《世說新語》記載謝道韞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而聞名,從此她成為才女代表人,而後來有文採的女性也被稱為「詠絮之才」。尼姑濟尼說她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
  • 有「詠絮」之才的才女——謝道韞
    這時候就逐漸湧現出了以謝道韞為代表的魏晉時期新女性。談起謝道韞,很多人印象最深的是《世說新語》中的那一幕: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悠然說道:"未若柳絮因風起。"於是謝安拍手稱讚。這文學史上經典的一幕,至今仍被很多人津津樂道,而"詠絮之才"也成了稱讚女子才華橫溢的成語。
  • 詠絮才女謝道韞,遇人不淑,無奈的一生
    劉禹錫的詩中所說的王謝兩家,是東晉的兩大世家,人才輩出,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著名宰相謝安,才子謝靈運,還有一位詠絮才女謝道韞。初露鋒芒,詠絮才女東晉年間,冬日平常的一天,紛紛揚揚的大雪從天而降。這一場大雪成就了謝道韞,讓很多人知道,在謝家眾多有名有才的子弟中,還有一位文採斐然的才女。
  • 詠絮才女謝道韞 那秋生
    (原標題:詠絮才女謝道韞 那秋生)
  • 古代歷史,未若柳絮因風起,才女謝道韞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未若柳絮因風起,才女謝道韞。謝道韞,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伴隨著西晉的滅亡,她的祖先渡過長江,輾轉江南,後定居會稽(今浙江紹興上虞東山)。東晉時安西將軍謝奕女,著名政治家、一代名士謝安侄女,大書法家王羲之次子、左將軍王凝之之妻。東晉文學家。王凝之被孫恩軍殺害後,劫後餘生,家中綱紀不亂,井井有條,在會稽寡居至終。《晉書》有傳。謝家是東晉時期的望族,道韞的叔父謝安是當朝宰相。她自幼好學,聰明而有才辯。又出生於名門望族的大家庭裡,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表現出了非凡的才智。
  • 詠絮才女謝道韞,一生對丈夫輕視,王凝之究竟因何入不得妻子之眼
    一句雪天時的閒聊之語,開啟了東晉才女謝道的傳奇一生,生於亂世,長於富貴,本是人間富貴花,卻偏偏居於高山之巔,一生才華橫溢,寧折不彎,卻許給一位一心向道的夫君,魏晉南北,王謝風流,世家大族,郎才女貌,為何謝道韞一生都對丈夫怨言頗深,而其夫王凝之又為何始終得不到妻子的歡心呢?
  • 絕代才女、奇女謝道韞
    謝道韞,東晉女詩人,著名才女。她出身於晉代王、謝兩大家族中的謝家,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成人後又是王家的媳婦。謝道韞是東晉後期打敗苻堅的百萬大軍的一代名將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媳,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聰慧有才辯,被後人稱之為絕代才女、奇女。
  • 詠絮才女TOP5
    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人物介紹:謝太傅,即謝安(320-385),字安石。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後追贈為太傅。東山再起的開山鼻祖。文中兄子胡兒:即謝朗,字長度,小名胡兒,謝安次兄謝據的長子。做過東陽太守。文中兄女:指謝道韞,東晉有名的才女,以聰明有才著稱。謝安大哥謝奕的女兒。
  • 東晉才女謝道韞的精美詩詞
    峨峨東嶽高,秀極衝青天。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復非匠,雲構發自然。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註:謝道韞父親是安西將軍謝奕,叔父是名相謝安,哥哥是大敗苻堅的主將謝玄;結婚嫁給了王凝之,做了書聖王羲之兒媳、王獻之嫂子。出身顯赫,歸嫁名門。——謝道韞《贊魏晉才女謝道韞四聯》
  • 讓一代才女謝道韞鬱鬱而終的那個男人
    兩晉南北朝那個時期中國士族如林,可是幾乎沒有哪個世家大族堪與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比肩。因王謝兩家之王導、謝玄及其後繼者們於東晉的權傾朝野、文採風流、功業顯著而彪炳史冊,成就了後世家族無法企及的榮耀。故後人把「王謝」作為顯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詞。
  • 文比蔡文姬,武可上陣殺敵,一代才女謝道韞卻悽苦一生
    謝道韞,能詠吟。」謝道韞出生東晉時期的大族謝家,自幼聰慧被人稱為才女。而且她文武雙全四十歲時還能帶領家眷上陣殺敵,可惜一代才女卻嫁給了一個窩囊廢丈夫導致悽苦一生。,詠絮之才謝家是東晉時期真正的名門望族,身為謝家的子弟他們不但沒有貴族子弟的飛揚跋扈,而且還十分的優秀。
  • 詠絮之才,林下之風——充滿才情與尊嚴的魏晉奇女謝道韞
    魏晉時期女性意識的逐漸覺醒 ,湧現出了以謝道韞為代表的才情與尊嚴並重的魏晉新女性。她們在歷史的舞臺上,展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風採,是那個名教衰微的時代女性追求自由、嚮往平等的體現。謝道韞代表的,是魏晉時代的社會特點和社會風貌。詠絮之才東晉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社會激烈變動的時期。
  • 成語故事:詠絮之才
    譯文: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謝安大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憑藉著風飛舞。』太傅大笑起來。」
  • 橫山學堂 林黛玉的「詠絮才」與「林下之風」
    「詠絮才」是典故中的文化血脈。歷史上一個有名的才女叫謝道韞,過去一說女子有才都舉她做例。這個故事在《世說新語》裡,說謝太傅謝安石,一個有名的宰相,是淝水之戰的總指揮。大雪天他把自己的侄男弟女都找來,聊天討論文化問題,一會兒雪下得更大了,謝安石說:「白雪紛紛何所似。」他出了個上句,讓大家來對下句。他侄子說「撒鹽空中差可擬」,這句接得不怎麼樣,因為鹽又重又碎。
  • 詠絮才女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卻飄散了她數十載的年華
    謝道韞,是東晉時期的詩人,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紅樓夢》第五回中有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這個「停機德」來自典故樂羊子妻,指勸丈夫求學上進,暗指薛寶釵,而「詠絮才」出自「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謝道韞,指代林黛玉,他們一個是符合封建道德標準的賢妻,一個是能詩善文的才女。可是後半句說黛玉才情卓絕卻被忽視,薛寶釵賢德通透卻遭到冷落。那這位十四歲便是「詠絮之才」謝道韞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
  • 一代才女謝道韞,一生只留下三首詩詞,卻只流傳一句
    說到古代的才女,李清照肯定算一個,但是東晉的謝道韞也應該榜上有名。而謝道韞最出名的應該是她的那句「未若柳絮因風起」,也因這一句,她被稱為詠絮才女。在《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衩判詞裡,對林黛玉的判詞是「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曹雪芹先生的這句「堪憐詠絮才」就是把林黛玉比作了才女謝道韞。
  • 東晉才女謝道韞做了什麼竟拯救了整個家族?
    謝道韞則說:「我把紛紛揚揚的雪比作隨風飄揚的柳絮」。這樣的比喻尤其精妙,受到大家的稱讚。所以謝道韞的才女之名的由來並不是有名無實的。謝道韞的才女形象在次為小叔子王獻之解圍事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有一次王獻之與朋友討論詩文,難以應對,被路過的謝道韞看見,於是謝道韞為其解圍。謝道韞引經據典,從容不迫的接著他們的話題,只是一會兒的時間便讓對方敗下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