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致登頂哈巴

2020-12-09 壹零貳陸的江湖

◆ ◆ ◆ ◆

我們江湖相逢

不尋來路,不問歸處

◆ ◆ ◆ ◆

海拔4900以上
下撤途中

從遠方回到現實之後,一直提不起興致來寫點什麼,因為九天來的種種仍然在腦中飛快地回溯,現在仍可以感受到一縷陽光、一陣風雪、一襲清風揉亂時光的溫度。

活在現實裡的我,是一個也沉黯也明朗的精神病,常常在對抗那些想要給我洗腦的觀念裡掙扎的疲憊不堪。那樣的日子裡,我喜歡在家裡聽著悶雷從遠處傳來,雨點將窗外生硬的霓虹斑駁成一個個模糊的光點,任它柔軟了夜幕下的鐵甲。

於是再次出走,離開的那天,路面上還沁著未乾的雨跡,當飛機駛入雲層,那些逼仄的道路和人們變得越來越小,頭頂卻是一片廣闊無際。這一次,我要擁抱的,是哈巴雪山5396的白雪茫茫。

我向來慢熱,所以在領隊第一次召集大家開會安排行程的時候,我幾乎一言不發,可誰承想,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竟成了我此行無與倫比的美麗風景。

前往哈巴的那天早晨,我們站在酒店外的公路上拍下了第一張合照——五個整裝待發的背影,是一種面向前方、揮手過去的姿態,人總歸是要步履不停地邁入接踵而至的未知,哪怕世界以痛吻我,我會報之以歌。

途中經過虎跳峽,站在那裡,江水就在面前翻滾,耳朵裡全是擊水拍石的聲音,就像我們偶爾從生活裡掙脫出來,奔向山海的無所畏懼。

到達哈巴村後,因為二哥的加入,我們這支未來還要一起升星的小分隊才算完整會師。大家坐在院子裡,喝茶聊天,一切與我而言,從這裡開始變得不再陌生。領隊阿楠、老和、小和老闆給我們講了很多衝頂雪山時要注意的事,這也是我們登山前第二次正式的會議,還有小和老闆的靈魂三問——「你為什麼要登山」「怎樣登山」「登山是什麼」。

從哈巴村到大本營路上的一塊開闊地
左起:二哥、霞、小路、嬌、我、大哥
大本營門口

第二天一早,我們踏上從哈巴村海拔2650到大本營4100的徒步之路,由於過去大半年的病,我體力實在是全隊最差,最後一公裡是騎著二哥訂了沒騎的騾子上山,人吶,上了年紀就不會硬撐。

在大本營我們開了第三次也是最嚴肅的一次會議,把冰鎬、冰爪的使用,滑墜制動、強制下撤的情況等逐一說明,抓鬮確定登山協作後,大家早早回到木屋休息。

凌晨兩點半,領隊來把我們叫醒,穿好裝備、吃了炒飯,不緊不慢地出發了。整片夜空下,只有我們的頭燈是亮的,世界安靜又美好地不吵不鬧,用它最本來的樣子,亙古不變地站在那裡,它或許正看著我們,像是我們看滿天繁星一樣渺小。

不知走了多久,穿過小樹林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那些山坡、大石板、碎石路,在高原上顯得愈發難走,降雨、風雪無疑又增添了一些難度。

到達海拔4900,大家停下來換冰爪、補給食物,因為接下來,我們要面對的絕望坡不是徒有虛名,體力弱雞的我就在無數次停歇後才走上絕望坡,穿過月亮灣。彼時,抬頭已能看見到頂的霞霞在拍照留念,所以最後要走的這一段,叫希望破。希望坡上每走一步都有種牙快咬碎的感覺,是堅持,義無反顧的堅持,它異常逼近生命的真相。

終於,當我站在5396的登頂牌前,淚水再也控制不住,喜極而泣,這是我人生第一座真正意義的雪山,它就在那,可我至今才來。

站在月亮灣的位置拍的照片

就是在那一瞬,我愛上了這項艱難與堅持並行的運動,就像艾米莉·狄金森那句詩裡說的——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最終,我們六個人全部登頂成功,這夠我們吹到衝頂下一座雪山之前了,每個人臉上也留下了雪山的饋贈——紅紅的臉頰和鼻頭。

回到麗江後,我們去小海哥的酒吧一醉方休,那感覺,像是許久未見的朋友重聚時的狂歡,從清醒喝到微醺再到頭暈,凌晨的古城裡還可以看見我們歸去時的腳印。

藍鳥酒吧

小海哥去年的直發變長了也燙卷了,歌聲裡,還是我熟悉的感覺。那晚聊起我的病,他送了我一本書,我非讓人家寫句話,結果楞沒看懂,問了三四遍才在清醒的時候拿筆記下,老朋友了,故事都扔酒裡吧。

小海哥

除了二哥和嬌嬌第二天先走,我們剩餘的還多了兩天一夜的香格裡拉、千山湖行程。

一心奔著雪山來的我,收穫了一群可以同頻共振的夥伴,這是前行路上額外的美景。

聲音甜甜、人也甜甜的霞霞,是和我三進藍鳥酒吧的姑娘,她心裡有一座小山,從前自己不敢去翻越,後來有了更高的山。或許,當眼前昏黑時,只要轉過身,就能看見冉冉的太陽。

小路的爽朗,讓我在第一次見面時懷疑自己能不能融入,她走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她眼裡有始終明亮不暗的光。出行經驗豐富如她,最後在中甸的杜鵑花海邊「晚節不保」摔破了腳。

和我同年的嬌嬌,我們都是一說方言就漢子附體的人,她內心有自己的藍天和堅守,雖然生活有很多束縛,還是努力在前行中,試著把生命還給自己,卻嚮往,也去追尋。

大哥,一個家在珠海、工作在上海的湖南人,他說話聲音不大,也是個慢熱的人,卻自帶音效,總能讓人感受到他一本正經的幽默,還帶著我們超市自由,越到後來玩的越開,下次我們要吃大哥親手做的菜。

二哥,執著著呢,記得返回麗江那天我們在客棧等小路換手機膜的時候聊了很多,說起我那擱置了多年的專業,後來他跟我說過一句,這些傳統的、民俗的文化是需要你們這樣專業的人來傳承,瞬間戳中我讀研的初衷和現在的懦弱妥協。

領隊阿楠,非常感謝他作為我的協作,全力且負責地幫助我登頂,一路的歡樂裡有他一份騷氣的貢獻,時不時地冒點油花花,最後成功把我們大哥也帶偏。

希望以後的升星之路上,依然,有你們。

希望千山歸來,仍有老朋友的酒和問候。

如果有緣分,

接著聊五毛錢的。

相關焦點

  •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人生如同過山車,如果沒動力了,結果非常危險。自從湖南衛視開播《變形記》以來,外面不斷的見識到一個家庭可以有多窮,一個農村孩子可以有多卑微,不過,在這背後,外面也看到了城裡孩子的優越,農村孩子一輩子可能都奮鬥不來的優越。
  •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當個看客很多事想不明白因為你把自己置身其中其實當個看客反而變得通透了世事紛繁複雜毀譽得失、憂喜參半如果能保持無感就不會被輕易影響——羅曼羅蘭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艾米莉·狄金森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的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遭。
  • 摩羯座:如果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人總是這樣,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很堅強,兩個人的時候會變得脆弱,矯情,習慣去依賴。而當你漸漸適應對方的溫暖,再陡然回到一個人,發現自己已經不知所措,迷失方向。如果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見過你,於是有了弱點,有了軟肋。
  •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寄生蟲》
    以三戶人家的家庭情況來反應貧窮與富裕的階級差異,挖掘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層層交錯的隱喻引起人的反思:到底誰才是寄生蟲。 整個影片的結局正如一句話——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
  •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完整的表達,其實是這樣的—— 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艾米莉•狄金森《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Had I not seen the Sun)》是美國著名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作的一首小詩,相傳本詩作於1872年。
  • 《使徒行者2》影評: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 狄金森由於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 如果我寫了太多的劇透總覺得於心不忍,但是不展露一下這部電影的冰山一角,各位看官可能又提不起興趣觀影,所以我以古天樂的第一睡覺敘述這部電影吧。
  • 我本可以度過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他們沒有見過陽光,有的只是黑暗與身後的搖搖曳曳的火光,所以,囚徒們自然地認為影子便是惟一真實的事物。然後,有一天其中的一名囚徒幸運地獲得自由了。我們假設稱他為A吧,A慢慢地轉過頭來,這時,他才看到了火光與物體,他才知道之前以為的真實居然是虛幻。
  • 如果不曾見過陽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不曾見過陽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這句話大概用來描述小童再合適不過了。回到寢室,小童腦海都是他,想快快見到他,小童拿起手機,從駕校群裡找到了他的聯繫方式,馬上就加了,小童就是這樣,喜歡一個人就會主動出擊,什麼都不管,俗話說,女追男,隔層紗嘛,哈哈哈,加上之後,小童問他在幹嘛,他說在打遊戲,小童說,和我聊天會不會影響你玩遊戲啊,他說不會,可以一邊聊天一邊玩,然後他們就聊一些有的沒的,不知不覺過去了兩個小時,男生要離開網吧回家了,小童也準備去吃飯洗澡,小童放下手機,嘴角露出了一絲甜甜的微笑
  • 我見過太陽,不屈就黑暗——被誤解的《如不曾見過太陽》
    I 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But Light a newer WildernessMy Wilderness has made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江楓/譯)雪萊名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 如果不曾見過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誰在摧殘《變形記》的孩子
    《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我是歌手》等都是王牌節目,而今天要說的就是湖南衛視的熱門節目之一《變形計》。變形記 《變形計》開播至今已經十年,在這十年裡面無數個城市和農村的孩子短暫的交換生活,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人生,讓他們看看生活之外的另外一個世界。但是節目完成後,孩子再一次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對城市的孩子可能只是一條另類的網紅路,但是對農村的孩子來說這件事很讓人絕望。
  • 喪系·苦澀·女頭:如果不曾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頭像是小夥伴們會使用到的吧,不同風格的頭像,表達出來的情感不同,今天呢,為小夥伴們分享一些喪系苦澀女生頭像,在生活中心情會有喪喪的時刻,如果不曾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看到這個頭像中,女孩哭泣的表情,滿滿的心酸感。
  • 分手後為什麼會痛苦:「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寫過這麼一首詩:我本可以忍受黑暗I 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Had I not seen the sun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和痛苦,但他們照樣為了生活繼續前行努力---或許地鐵上你看到的一個妝容精緻的姑娘,昨天晚上也因為失戀醉酒失眠,可能她當時難過得眼淚直淌,但新的一天她還是願意用新的姿態去迎接新的太陽;或許在廣場上看到一個精神昂揚的大媽,不久前剛確診了一個很難治的病,但她依然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應對接下去的生活……時光飛快流逝,為什麼要讓那些負面情緒消耗我們本可以精彩燦爛的人生
  • 《四月是你的謊言》: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假如我不曾見過太陽
    在這裡我要告訴你的是,不要擔心,也不要放棄希望。沒有人的路是一帆風順的,如果你的前方有陰影,那不遠處必定有光。我們唯有向前走,才能和自己的心中的理想更進一步;因為唯有咬著牙堅持,才可能衝破黑暗見到黎明前的曙光。即使一直身處黑暗又有什麼關係呢,至少我們有星光作伴。
  • ''我本可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我本可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事實上,我很早就在網上看到了這句話,但我沒有詳細考慮它的意思。我只是覺得歌詞很美。然而,當我在「我是山姆」的屏幕上看到這句話時,我立刻感覺到了。這個故事和這句話的催化作用會使人流淚。
  • 「格鬥孤兒」重回涼山: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不得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要呆在貧窮的大涼山,一邊上學一邊種洋芋,過著食不果腹,看不到希望的黑暗生活。也許這輩子再也無法離開。「為什麼不上學?」「放羊。」「放羊幹什麼?」「掙錢。」「掙錢幹什麼?」「娶媳婦。」「娶媳婦幹什麼?」「生娃娃。」「生娃娃幹什麼?」「放羊。」
  • 一首膾炙人口的英語詩歌|《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讀一遍竟然背...
    詩人| 艾米莉·狄金森 譯者| 江楓 朗讀者| AUGUST Had I Not Seen the Sun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醜聞》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也許我能夠忍受黑暗,甚至將黑暗當成是我的歸宿;如果我不曾來到世間,也許我不會有那麼多的感動和感傷,甚至我連微笑,眼淚,都不會有。幸運的是,太陽在,你在,詩在,以及那麼多的美好都在。」
  •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不曾見過太陽
    漸漸地這兩個女人心心相印,相互扶持、相互溫暖,成為了對方心裡的太陽。即使身處希拉德的黑暗控制中,她們也能溫暖對方,帶來一絲絲的暖意。萊拉把逃跑的計劃告訴了瑪麗雅姆,讓她和她們一起逃離希拉德這個惡魔,瑪麗雅姆同意了。願望是美滿的,現實是殘酷的。
  • 能忍受黑暗的人,很多是沒有見過太陽
    黎明最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美國傳奇詩人艾米莉·狄金森,這樣一句話: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遇到太陽。在國內、國外飛來飛去,坐頭等艙的時候,再也沒有經濟艙的那種狹窄、擁擠……這些時候才發現,之前滿足的原因,真的是自己沒有見過世面。意思是,能忍受黑暗的人,很多是沒有見過太陽。通俗地說,就是看到了更好的,就不願再重複,以前過去不好的了。
  • 如果沒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有的人胸膛上已經沾了那麼多淚水,我不忍再把我的灑上了。——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據說很多人讀了《月亮和六便士》之後都會萌生辭職的想法,在這本已經暢銷了一百多年的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