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填過不少《江城子》,比較耳熟能詳有《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除此之外,還有一首《江城子》。本文就為大家介紹蘇軾填的3首《江城子》,小編認為這3首是最妙的,堪稱千古絕唱!
1、《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很愛蘇軾,半生流離,到老還能有少年心氣,這才是青春的疏狂,也是生命該有的模樣。初讀第一句,所有景象躍然紙上!蘇軾用寥寥幾字,把一次打獵寫得場面壯闊,充滿家國情懷,帶我們穿越到了千年之前!
當時的蘇軾其實很渴望朝廷能夠重用自己,給自己報效國家建功立業的機會,他在這闕詞裡也表達了這樣的願望。蘇軾自己也很喜歡這首大氣恢弘的作品,與友人書信中寫道「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有時會縈繞心頭,小時讀覺得不過如此,文縐縐的,後來多多少少經歷過生離死別,再來品這闕詞,才深得其中奧義。陰陽相隔,舊景難重現,一夢復還十年,不忘昔時描眉妝,未曾有過如此深刻之情,卻有真真切切的悲從中來,冷淚盈眶。
19歲的蘇軾與16歲王弗結婚,妻子在27歲便去世了,他在墓志銘中平靜的寫道: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卒於京師。六月甲午,殯於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裡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這種看似淡漠的筆觸,愈是年歲漸長,愈是能從中讀到那痛徹心扉的思念。越長大,看到人生的變幻無常,讀這句詩就越難過。寧願我們是活著分手了,即使隔著千萬裡,我知道你還好;也可以抱著還能相見的希望過下去。
3、《江城子》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曲終正欲尋何處,人不見,數峰青。
這闕詞不如蘇軾的另一闕《江城子》名氣大,但卻是心頭愛。當年聽到的時候還是個稚嫩的初中生,就覺得莫名的哀傷,現在在讀來倒有了一番美感,只不過是「悽美」罷了。
蘇軾在這闕詞中描繪了一場邂逅湘靈的際遇,將自己與友人喻為一雙白鷺,弄箏女則是娉婷的芙蕖,這種比喻隱藏在句與句之間,意象與意象之下,十分地有巧思,再擬出一個曲終人不見的結局,又感傷又多情。
蘇軾是浪漫的,他在等待千百年的邂逅,等待生前身後的顧盼回眸,因為心懷浪漫,所以他等到了,等到了一曲仙音,得到了一場邂逅,儘管最終的結局是「人不見,數青峰」。
蘇軾填《江城子》,這3首最妙,堪稱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