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馨予夫婦是一對對生活很有要求的小夫妻,還沒有孩子,房子在上海松江,是一套精裝房,但是拿到房子時候發現收納不足,雖然改造過程很麻煩,但為了以後生活的舒適,他們還是請了善於做收納設計的本墨設計來幫他們重新設計和裝修,還好結果很美好。
原戶型缺陷:
1.各功能區收納系統缺失或不足,預判使用兩三年後收納越來越捉襟見肘,內存力弱,導致暴露在外物品雜亂。
2.過多的飄窗臺,佔據了較多的空間面積,實際使用並不夠高效便捷,使用過程中越來越成為堆積雜物的領地。
3.多處移門、隔斷讓空間分割成多個侷促的小功能區,阻礙了視野,影響空間開闊感。
改造要點:
1.玄關:櫃體長度延展最大化,從原來上下分體式玄關,改成頂天立地櫃體形式,同時協調出換鞋坐凳區域。
2.餐廳:抬高飄窗做成抽屜收納,建築凹槽整合成壁龕,讓該區域展示收納與隱藏收納並重,抽屜櫃形式,增加收納量。
4、衛浴:借用過道,調整幹區方向,從而讓溼區外延160mm,優化原來坐便擁擠的收房狀態,一側增設原衛浴沒有的儲納櫃體,方便使用;
5.次臥:將飄窗抬高定製成書桌,左側做成開放式書櫃,右側凹槽整合成收納櫃,定製箱體床身銜接南側飄窗,讓次臥一半空間都做成儲納。
6.主臥:設置步入式衣帽間,3倍擴容原主臥收納量。
7.客廳:設置整面牆體壁櫃,過道折角櫃體設置家政櫃。
房屋信息
位 置 | Position:上海
戶 型 | House type:三居室
面 積 | Area:100平米
本案設計師 | Main Designer:史寧
預算 | budget:30萬rmb
改造前。
改造後。
先上幾張改造前的風格康康。
這個醬油色的地板一度讓屋主非常頭痛。
玄關
原玄關區域採用的是上下分體式鞋櫃,上部分的櫃體隔板特別尷尬的阻擋了電錶箱控制項。設計師重新調整定製了玄關系統,將櫃體延展至近門牆壁,儲鈉力前後接近,但是卻多出「穿鞋凳」與衣帽懸掛區域,使用上更加便捷。穿鞋登讓該區域內退,凹陷出來的空間,視覺上也讓入戶更加寬敞透氣,層次更豐富。
出門歸家,隨手拿取或者掛衣帽、包包、收取快遞,都有足夠「空餘」空間。值得一提的是,穿鞋凳下方留了一處插線面板,平日充電寶充電,或者冬日暖鞋器都非常方便。
地面鋪裝,由陳舊的赭紅色換成清新的橡木魚骨拼,讓空間更顯敞亮開闊,牆壁搭配不規則定製穿衣鏡,先鋒派水磨石裝飾壁燈,打開家門即感受到放鬆與愜意。
端景處的小柜子來自厭式房間,圓融的形態與硬裝弧形造型門洞相呼應,空間更顯溫和!作為入戶後的視線停留區,在視覺上弱化走道的長度。可移動櫃體的好處就是,可階段性的變更軟裝,調整裝飾畫、花藝與器皿,即能快速讓家切換一個主題,新婚時擺上婚禮的紀念品、未來兩人有了小baby,也可以擺放出小朋友的成長印記,時光在變,小場景也在變化,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託盤中的小擺件,是馨予婚禮時用的戒託,彩色石頭切割,上面是兩人的英文名字,甜蜜的記憶載體帶到了新居,融入了每個日常。
對於家,往往我們最容易透過視覺來感知,但其實氣味有時比視覺來的更快,東方意境的尋香,往往在玄關處,香氛在人走動時產生若隱若現、持續不斷。
餐廳
從玄關過來就是餐廳了,面寬2470mm的餐廳,若是想要在牆壁處安置壁櫃,去除350mm邊櫃深度尺寸,所剩1740mm 想要放下一個1700mm 餐桌,所剩空間幾乎不能過人,(當然有人會說,放小一點的餐桌,在可以優化設計的時候,為什麼需要委屈自己用不舒服的小餐桌呢...) 飄窗抬高,做成餐邊櫃,原建築凹槽,做成一體式壁龕,打造餐廳的飄窗收納系統,完全可以滿足用餐前後,舉手需要拿取的杯子、碗碟、紙巾等小物品。
牆壁上的燈具來自Flos,獨特材質的風箏燈,最初給馨予推薦這個燈的時候她一眼相中,這個「風箏」非常少見的採用布面纖維作為燈罩,材質非常輕薄,自然的肌理質感,在開燈後非常溫和隱約透出來,非常有趣。在馨予心中一直有一個關於風箏非常美好的故事,靈感來源於屋主在她的動態分享中一度感動到我。
餐桌、條凳:厭式房間;餐椅:Ton。
廚房
精裝的廚房保留了原有的形式,節約了不少預算,為了讓餐廳擁有更開闊的使用體驗,將原來的2扇移門,更改成了一面整體的移門。
和人一樣在居室設計中,門也好、窗也好,瘦高的比例關係,更容易帶來優雅幹練感受,廚房原來2片常規的移門,改成一扇整體移門,除了廚房與餐廳更為通暢外,空間一下子顯得利落很多。馨予說這是家中的「任意門」,體貼的老周,想抽菸時,就把自己關在內部,無論是「妥協」還是「在意家人」,細微的動作,總充滿愛意。
正對著餐桌,端景小櫃,美好而安靜!
循著弧形連廊,走過餐廳就是客廳與功能房了。
客廳
客廳,也做了整片牆壁的隱藏式收納,與左側的家政櫃形成圍合,作為家中公共區域,未來幾年將迎來新生兒,想要快速保持客廳空間的潔淨,帶蓋板的整體壁櫃可謂整潔利器。ps:馨予家在改造時,因為背景牆壁是乳膠期的處理方式,相對來說整改比較方便。
很多時候大家會直接買個450mms深,450mm高的傳統電視櫃,那麼電視櫃兩邊,往往富餘的空隙被用來堆放一些綠植,或者其它移動櫃體。其實我們在項目中更推薦260mm這種超薄深度,這種壁櫃比普通書架窄一些,但還是非常容易放下A3雜誌(210mm)和各種書籍物品,未來小孩子的讀物不規則玩具,也可以相應收納進去,空間也會顯得更加規整,比起傳統電視櫃「佔地面積少1半,容納量卻翻了3倍」。
放上佔地面積較大的L形態沙發也絲毫不顯的擁擠。
客廳放大方面,拆改功能房和陽臺移門都讓空間的南北開闊,做出了貢獻,北側功能房移門改成摺疊門,統一摺疊到一邊後,房子的南北完全被打通,但在關閉時依舊是兩個獨立空間,更換的鐵藝摺疊門改用的長虹玻璃,比起透明玻璃也在私密性更優勢。
吊頂重置後,中央空調也相應調整到了更合理的位置,客廳,功能房都能最大化享受便利。圓潤三角小茶几來自harbor house,經常在項目中混搭各種風格的家居,比如這件原是美式風格,用在馨予家並不顯得突兀,反而在L型沙發圍和中更方便行走,未來有小朋友也比較安全,輕巧拿取,給空間留足更多自由活動空間。
既要區分空間又希望保護整個空間的延續性,弧型門洞銜接起了多各空間,客廳小憩休息,而在餐廳忙碌的愛人,抬望眼,就在畫面中。
光線、氣味,一同組成了這個獨特的家。
生活的痕跡、煙火氣息,經過思考和雕琢的,就是有溫度的家。
陽臺
洗衣區放到了陽臺,洗手池上下方都做了櫃體,方便收納。
避免洗衣晾曬水滴落,破損地板,陽臺採用瓷磚與地板的拼接處理。
書房
用摺疊門替代移門,完全敞開的北客臥,兼做書房,客廳書房即串聯又彼此獨立,比起常規透明玻璃隔斷移門,同樣不會遮擋光線,完全移到一邊還讓通透性提到提升,半透明的隔斷還有一個好處:就像打了馬賽克的感覺,當作客房,也起到了保護隱私的作用。
摺疊到一起,約30cm。
沒有移門的分割,整個空間開闊感倍增。北側飄窗,整合進了榻榻米,下方做足了2行3列抽屜櫃,再多雜物也有處收納。
寫字檯上方採用間接照明,提升幸福感的「隱藏燈帶」,光源折射打開,溫和而不耀眼,晚上加個班,空間靜謐舒適。洞洞板的設置也讓細碎的桌面小物可以上「牆」,桌面乾淨整潔,工作更施展的開。
榻榻米一側採用的是開放式收納,未來有了小朋友,在榻榻米上玩耍,媽媽和小朋友讀繪本,想想畫面感都覺得非常美好。
浴室
統一的淺白色小塊面馬賽克磚取代大塊面瓷磚鋪貼,讓小空間更加亮堂,但是又賦予細節。衛浴的黑色淋浴花灑搭配重新調整過比例的擋水玻璃邊線設計,頂部為強化複合地板,防水性能很贊,在素色的空間中融入一些自然色,衛浴的優雅感自然而然傳達出來。
將洗臉池幹區移動至過道區域,不僅釋放出更多衛浴溼區的面積,給到淋浴與馬桶位更舒適的尺度,而且轉換位置後的洗臉區域也變得寬敞了一倍!
臥室
主臥與空間的整體色調一致,仍然是柔和的木飾面,飄窗內側其實有一處凹槽也改成了壁櫃,可以放置一些小物件。
櫃體前後變化,收納力變化可以非常直觀的感受到。
步入式衣帽間,做的隱形門,比起移門和外開式常規的櫃門,所佔用的空間更少,整塊牆壁也更整體。
家中的水磨石系列,床頭櫃也是其一,與入戶玄關處的壁燈形成呼應,整體簡練的空間格調,處處融入女主個人偏好,家當然要悅己!
次臥目前還沒有人居住,未來有很多種可能,收納空間先最大化!北側飄窗,加高做成了書桌,兩側凹槽改成櫃體,採用箱體床形式,靠內側可打開蓋子,放置一些被褥,而靠外側採用的抽屜,方便日常收納,一間臥室,一半做了收納。
東南側飄窗的銜接,與箱體床保持同種高度,床箱與飄窗整片銜接,擴大儲納,抽屜櫃做成階梯式樣,未來東南這塊飄窗留給小朋友學習爬走、曬太陽也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