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一個人「老凡爾賽了」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實踐」是什麼梗?
「凡學家」又從何而來?
今天我們就來研習一下近期的網絡流行梗——凡爾賽文學。
凡爾賽,本是法國貴族居住的宮殿,有本漫畫《凡爾賽玫瑰》描述了路易十六和他老婆在凡爾賽宮的奢華生活。
後被博主@小奶球引申來形容一種表演高級人生的精神,即自認為是個優雅貴族,時常用「漫不經心地裝X,故作苦惱地炫耀,欲拒還迎地責怪」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
而他們發在社交網絡上那種欲揚先抑,明貶實褒,看似抱怨實則炫耀的文字,稱統稱為凡爾賽文學。
定義太抽象,我們來舉個例子:
小美去日本旅遊了,如何用凡爾賽文學發朋友圈?
A:期待已久的旅行,好開心!
B:朋友們我到日本啦,想代購可以找我哦~
C:真心吃不慣日本這邊的東西,好羨慕可以隨時吃煎餅果子的你們。
正確答案:C。
記住,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拐彎抹角反著來。
「凡爾賽」這個概念一經提出,立刻獲得了網友們的強烈共鳴,豆瓣網友成立了「凡爾賽學研習小組」,目前已有三萬多人,微博話題「凡爾賽文學研究與實踐」話題已有近一億的閱讀。
各位凡爾賽文學研究愛好者們通過大量的朋友圈實例,總結出了凡爾賽文學三要素:
1.先抑後揚,明貶暗褒。
字裡行間體現一種淡淡的嫌棄和無奈,表面上是吐槽貶低,實際是在炫耀誇獎,在不經意間透露自己的高逼格高水準。
比如想炫耀自家的大別墅;
比如想表明自己的美貌;
2.自問自答
自己先發一條朋友圈,然後再自己評論自己,或者通過「統一回復」來補充展示自己想要炫耀的內容。
比如下面這條,假裝回復朋友們的疑問,自己評論自己,展示自家房子多。
再比如下面這個被小奶球老師當做優秀凡爾賽實例的:不懂啊,為什麼一路被跟拍(我魅力大),我就是隨便穿了件白色套裙而已(我不打扮都這麼美)~
「估計多年的英文學習和健身塑造的氣質確實讓我在整體感覺上已經和很多傳統中國姑娘的形象不一樣了…」
媽耶,這得多自戀才能臉不紅心不跳把這段話打在公屏上?
3.靈活運動第三人稱視角
這個說來也簡單,就是借第三人的嘴來誇自己。
通常用來表現自己美貌,自己誇自己多不好意思,轉述別人的話可就自然多了。
用別人的反應來誇自己英語好。
通過這麼多實例,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什麼是凡爾賽文學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文體呢,明明是想裝X炫耀,卻偏要顯得謙虛低調?
潮姐想,這大概是個人表現欲和謙虛內斂的傳統文化相衝破的產物吧。
古人云,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可見人都是有炫耀需求的,發達了,暴富了,總要顯擺一下滿足自我表現欲。但我們的傳統文化又視內斂,不驕不躁,謙虛為美德。
明目張胆地自誇,高調地炫富,總怕招來嘲笑和嫉妒,但又實在忍不住想曬,於是就產生了這種虛偽的謙虛,怕人知道更怕人不知道的表達。
凡爾賽之所以讓大家反感,正是因為那種「虛偽」,扭扭捏捏,明明是想表現優越感,還偏要顯得接地氣,假裝「美而不自知」。
所以啊,想曬就大大方方曬,自己不偷不搶賺的錢有什麼不敢曬?就算爸媽給的又怎樣?會投胎也是技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