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書法造詣竟然如此之高,堪稱一代大書法家

2020-12-15 資深人士說文史

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是晚清四大名臣,也是洋務運動的首領,他們是近現代化的創始人,創造了多個中國第一。透過歷史的面紗,是非功過任憑說,但是他們本人都是有相當高的文化造詣的,有的堪稱當時學霸中的學霸,他們的文化造詣和書法水平相當之高,拿到現代都能堪稱一代書法家。我們來欣賞下他們的書法。

李鴻章的對聯

李鴻章的字應屬趙體,又有宋代蘇黃風格。

李鴻章書法

李鴻章的書法端莊中有靈動,用筆按提有序、豐腴厚重,結體內斂有致、疏密井然,筆墨酣暢淋漓,有歐、顏遺風。

曾國藩書法

曾國藩的楷書勁健剛拔,筆風承唐繼宋明,剛柔相濟。他的小楷與小行書是整個清代的典範。

曾國藩書法

曾國藩在書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為他歷史上的重大影響所掩蓋。曾國藩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曾國藩一生勤勉於書法創作,他的書法既繼承古典又能做到創新時尚。

左宗棠書法

左宗棠身為武將,兼通文墨,擅書法,崇碑版,篆、隸、行、草兼善,筆力雄健,風格豪邁,楹聯作品流傳頗多,為時人所愛。

左宗棠扇面書法

左宗棠以他收復新疆的巨大功績而名垂青史。其書風沉著激邁,文辭通暢,瘦勁的筆致、清峭的結字和疏朗的布局,依稀透露出一種躊躇滿志的盛氣。

張之洞書法

張之洞書法學蘇東坡,善用側鋒,然有其橫肆而無其敦,書風沉著激邁,文辭通暢,瘦勁的筆致、清峭的結字和疏朗的布局,依稀透露出一種躊躇滿志的盛氣。

張之洞書法

張之洞,他的大貢獻是創辦了一系列的學校,培育了大量的人才,改了中國後面幾十年的進程。著名的院校有,武漢大學的前身(自強學堂)、南京大學的前身(三江師範學堂)、華中農業大學的前身(湖北農務學堂)、中國第一個幼兒園(湖北武昌幼稚園)、武漢科技大學的前身(湖北工藝學堂)等。另外張之洞還舉辦了中國最早的重工業,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和鐵路等。

相關焦點

  • 晚清四大名臣,不論功績,只論書法!誰高誰下?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為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還有種說法是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本文取前)。這四位名臣可謂晚清的續命功臣,其實如果沒有他們清朝早就滅亡了,就是這幾位漢臣,給滿清續了幾十年命,但最終難免滅亡。他們的人生,他們的智慧,他們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以至他們雖已去世一百餘年,但是每當提起他們,我們仍然津津樂道。俗話說,字如其人,今天,我們就從四位名臣的書法中,體味下他們的人生,他們的智慧和思想。
  • 從晚清到現在,哪位書法家的造詣最高?
    導語:從晚清到現在,哪位書法家的造詣最高?晚清主要是指的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一直到1912年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在這個時間段裡的書法家,都算晚清書法家吧。書法裡面評價誰是第一太難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看法,但是總有一個人書法家公認的,至於清代,尤其是晚清,處於帖學、碑學、碑帖融合的交界點,本身就非常的亂,更不要評價,只能談一談個人的一點看法。我覺得晚清的何紹基算一個吧,何紹基字東洲,晚清著名的詩人、書法家,他精通金石書畫,被稱為「清代書法第一」。
  • 顏真卿——一代名臣,卻以書法留名於世
    公元784年8月23日,即唐興元元年8月初三,一代名臣,書法大師顏真卿被叛將淮西節度使李西烈殺害,歿年76歲! 顏真卿,生於唐中宗景龍三年(709年),長於唐玄宗開元盛世,經歷安史之亂,藩鎮割據,並最終被奸臣所妒,去勸降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時被其所害!
  • 晚清四大名臣,不論功績,只論書法!
    來源:書法聚焦 這四位名臣可謂晚清的續命功臣,其實如果沒有他們清朝早就滅亡了,就是這幾位漢臣,給滿清續了幾十年命,但最終難免滅亡。他們的人生,他們的智慧,他們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以至他們雖已去世一百餘年,但是每當提起他們,我們仍然津津樂道。
  • 一代名臣,書法家顏真卿到底是怎麼死的?
    顏真卿,字清臣,陝西西安人,唐代名臣、書法家。公元734年,顏真卿中榜高中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不過後來他因為得罪了當時的權臣楊國忠。被貶為的太守,所以就有了顏平原這個稱號。但是他這個人絲毫不記仇,在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顏真卿就率領義軍對抗叛軍。
  • 清代四大書法家作品欣賞,誰的書法造詣更高呢
    滿洲正黃旗人,清代書法家,書法早年曾學「館閣體」,後學顏真卿,糾正「館閣」帶來的板滯之病。鐵保優於文學,長於書法,詞翰並美。他的書法作品較為豐富的時期,是他任漕運總督、兩江總督等職位的時期。鐵保對於書法十分深愛,這可以從他的一首詩中看出:「半生塗抹習難除,一任旁人笑墨楮,他日兒孫搜畫篋,不留金幣但留書。」雖然久居高位,但他只想留給子孫他的書法。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實力更厲害?四大名臣簡介
    晚清,已經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了,沒有了鼎盛時期的繁榮,也逐漸走向了衰弱,但依然有很多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賢臣出現,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對於晚清都有很大的貢獻,平定太平天國、收復新疆、洋務運動等,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更厲害呢?
  • 晚清名臣李鴻章,12幅行書真跡欣賞,行筆老辣俊俏,結體遒勁自然
    清史稿對李鴻章的評價是「社稷之臣」「中興名臣」,我認為後者評價沒問題,但是「社稷之臣」抬得太高了。個人認為就一功過皆有,晚清的權臣。個人認為那些一味貶低他和一味吹捧他的都不客觀。李鴻章是不是賣國賊?是,他籤條約了就逃不開罵名了(沒洗的意思)那李鴻章是不是所謂的真中堂?估計也不算,雖然他為洋務運動做的貢獻挺多,但貪汙之類的錯事也確實幹了不少。個人認為如果用好壞來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其實是很低級的做法。
  • 晚清八大名臣
    中國清朝時期的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鴻章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被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俾斯麥、格蘭特並稱「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 晚清四大名臣曾左李張,誰的書法更好?
    晚清時期,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四人被稱為「晚清四大名臣」。由於他們身居顯位,一定程度上左右著歷史的發展進程。這四個讀書人,用今天的話來說,均是學霸。他們的書法雖然沒有達到歐顏柳趙之水平,但也屬於上乘,很吃功夫。
  • 闢謠: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和晚清四大名臣,其實不是同四個人
    最近看一些網友寫的文章,注意到有些網友直接說張之洞這位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其實這麼說有些問題。或許大家提的比較多了,那就是晚清四大名臣,不就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麼?但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和晚清四大名臣,其實不是同四個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為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還有種說法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本期盤點為大家介紹他們的功與名!曾國藩十九世紀中國最受人敬仰、最偉大的學者型官員曾國藩(1811年-1872年),宗聖曾子七十世孫。
  • 每人一句話,看透「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各自的立足之本
    從漢光武帝,到唐憲宗,再到明孝宗,歷朝歷代向來不乏中興之主,但晚清的短暫中興,仰仗的卻是四位漢族大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那麼,他們到底有哪些突出貢獻?何以堪當「中興之臣」美譽?以下,我們不妨從每人一句經典評語出發,探尋曾左李張各自的立足之本。
  • 晚清一代書法宗師—張裕釗
    前段時間我曾撰文介紹我國從古至今十大書法家,其中第九位是張裕釗,文中未將趙孟頫列入,在文章的留言區有不少網友對此大為不滿!因此專門對張裕釗進行專文介紹,我認為要入選大書法家行列,必須開宗立派,有獨特的書法風格!
  • 晚清名臣「張之洞」書法欣賞
    張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達,號香濤,人稱為「張香帥」,祖籍直隸南皮,出生於貴州興義府,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1863年,張之洞中進士第三名,後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張之洞是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創辦大批軍民用工業。
  • 晚清名臣 左宗棠 書法欣賞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左宗棠二十歲鄉試中舉,留意農事,遍讀群書。後由幕友而起,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興辦洋務運動,鎮壓捻軍,平定陝甘回民起義,收復新疆,推動新疆建省。
  • 「晚清名臣」左宗棠書法對聯欣賞
    中國書畫郵 今天||「晚清名臣」左宗棠書法對聯欣賞 左宗棠(1812-1885),晚清軍政重臣,湘軍統帥之一字季高。一字樸存,號上農人。長沙府湘陰(今湖南湘陰縣界頭鋪鎮)人。左宗棠以他收復新疆的巨大功績而名垂青史。後人集有《左文襄公全集》。
  • 魯迅是文學家也是書法家,他的書法古拙厚重,造詣不在名家之下!
    其實,他的書法也堪稱一絕,不僅是一位文學家,也是一位書法家。魯迅作為一個文人,並不僅僅在文學方面有所造詣,在書法上也寫出了自己的風格。歷朝歷代的文人都喜歡寫書法,魯迅也不例外,比如蘇軾、米芾、王羲之他們都是文人,其書法造詣絲毫不在一些名家之下。
  • 這位晚清名臣,洋務運動領導者,他的書法也在一流水平
    李鴻章致筠仙兩函中,有「閩粵無深患,洋務者將以臺灣巡撫相屬」之語,是臺灣自古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又一鐵證。此點又提升了李鴻章函的歷史價值。李鴻章的籤名也較特殊,粗看似為「鴻才」連寫,而是仍作兩字狀,不過「章」字借用了「鴻」字的下部成草書的似章非章之狀,這種籤名方式至今仍有人使用。
  • 晚清四大名臣之李鴻章,行書作品墨跡版欣賞,筆墨雅致,雋秀遒勁
    書法的書寫內容不是不重要,但嚴格講,那已經不屬於書法之「法」的審美範疇,它的美感來自另外的意義空間。如抄錄一首唐詩即屬於文學的意義空間。不錯,「法」當然會藉助「文」抒發情感,或者互相詮釋,但兩者的本質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