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布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0-11-26 荊楚網

  荊楚網6月10日消息(記者羅偉) 明天是我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湖北公布了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90項,其中,新入選項目76個、第一批和第二批名錄擴展項目14個。確定並公布了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秭歸縣等13個縣(市、區)、鄉鎮為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及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等項目。三國傳說、張居正、女媧傳說、土家族哭嫁歌、綠茶製作技藝、湖北蒸菜製作技藝、武當純陽秘功、嚴氏眼科中醫療法等項目榜上有名。

  據省文化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湖北大力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組織專班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資料庫,並在全省推廣使用,截止目前,共完成錄入項目12216條、傳承人9688名,圖文聲像等素材20359個。

  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名錄

  恩施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秭歸縣、夷陵區、鄖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魚洋關鎮、利川市柏楊壩鎮、建始縣長梁鄉、來鳳縣百福司鎮、宣恩縣沙道溝鎮、房縣門古寺鎮、通城縣麥市鎮、曾都區洛陽鎮。

  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76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一、民間文學(13項)

  185    Ⅰ-26    三國傳說(荊州三國傳說、   荊州市

  荊州關羽傳說)

  186    Ⅰ-27    張居正傳說                 荊州市荊州區

  187    Ⅰ-28    伍子胥傳說                 監利縣

  188    Ⅰ-29    五句子歌謠                 興山縣

  (興山五句子歌謠)

  189    Ⅰ-30    廩君傳說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190    Ⅰ-31    女媧傳說                   竹山縣

  191    Ⅰ-32    湯池傳說                   應城市

  192    Ⅰ-33    莫愁女傳說                 鍾祥市

  193    Ⅰ-34    蘇東坡傳說                 黃岡市

  194    Ⅰ-35    長篇敘事山歌               鹹寧市

  195    Ⅰ-36    楊漣傳說                   廣水市

  196    Ⅰ-37    土家族哭嫁歌               來鳳縣

  197    Ⅰ-38    陸羽傳說                   天門市

  二、傳統音樂(13項)

  198    Ⅱ-39    火居道音樂                 穀城縣

  (谷城火居道音樂)

  199    Ⅱ-40    漢江磨調                   宜城市

  200    Ⅱ-41    星巖坪山歌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201    Ⅱ-42    官渡民歌                   竹山縣

  202    Ⅱ-43    漢江硪歌                   沙洋縣

  203    Ⅱ-44    浠水民歌                   浠水縣

  204    Ⅱ-45    大洪山民歌                 隨州市

  205    Ⅱ-46    五句子山歌                 恩施州

  (恩施五句子山歌)

  206    Ⅱ-47    石工號子                   恩施州

  207    Ⅱ-48    高腔山歌(宣恩高腔山歌)   宣恩縣

  208    Ⅱ-49    穿句子山歌(鶴峰山歌)     鶴峯縣

  209    Ⅱ-50    沔陽民歌                   仙桃市

  210    Ⅱ-51    吹打樂                     老河口市、五峰

  (老河口鑼鼓架子、五峰民   土家族自治縣、

  間吹打樂、宜都民間吹打樂、 宜都市、紅安縣、

  紅安蕩腔鑼鼓、建始南鄉    建始縣、來鳳縣、

  鑼鼓、來鳳打安慶、        潛江市

  潛江嗩吶)

  三、傳統舞蹈(3項)

  211    Ⅲ-22     搭蝦子                  洪湖市

  212    Ⅲ-23     螞蝦燈                  鄖縣

  213    Ⅲ-24     獅舞                    安陸市、潛江市

  (安陸麒獅舞、

  潛江高臺舞獅)

  四、傳統戲劇(1項)

  214    Ⅳ-26     花鼓戲                  鄖縣

  (鄖陽二棚子戲)

  五、曲藝(6項)

  215    Ⅴ-25    善書                    武漢市蔡甸區、仙桃市

  (索河善書、沔陽善書)

  216    Ⅴ-26    跳三鼓(江陵跳三鼓)    江陵縣

  217    Ⅴ-27    公安道情                公安縣

  218    Ⅴ-28    鄖陽四六句              鄖縣

  219    Ⅴ-29    沔陽漁鼓                仙桃市

  220    Ⅴ-30    沔陽道情                仙桃市

  六、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2項)

  221    Ⅵ-6    武當純陽秘功             十堰市

  222    Ⅵ-7    板凳拳                   鹹豐縣

  七、傳統美術 (8項)

  223    Ⅶ-10    燈彩                    武漢市漢陽區

  (武漢花燈扎制技藝)

  224    Ⅶ-11    泥塑(黃陂泥塑)        武漢市黃陂區

  225    Ⅶ-12    木雕                    荊州市、通山縣

  (荊沙榫卯木雕、通山木雕)

  226    Ⅶ-13    石雕(綠松石雕刻技藝)  鄖縣、竹山縣

  227    Ⅶ-14    膏雕(應城膏雕)        應城市

  228    Ⅶ-15    英山纏花                英山縣

  229    Ⅶ-16    鹹豐何氏根雕            鹹豐縣

  230    Ⅶ-17    民間繡活                鹹豐縣、宣恩縣

  (土家族苗族繡花鞋墊)

  八、傳統技藝(19項)

  231    Ⅷ-21    煨湯技藝                武漢市江漢區

  (武漢小桃園煨湯技藝)

  232    Ⅷ-22    老大興園鮰魚製作技藝    武漢市礄口區

  233    Ⅷ-23    傳統榨油技藝            武漢市黃陂區

  (黃陂楊樓子壪榨坊榨油技藝)

  234    Ⅷ-24    糕點製作技藝            黃石市、建始縣

  (黃石港餅製作技藝、

  建始花坪桃片糕製作技藝)

  235    Ⅷ-25    風箏製作技藝

  (荊州磨鷹風箏製作技藝)荊州市

  236    Ⅷ-26    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      松滋市

  (白雲邊酒傳統釀造工藝)

  237    Ⅷ-27    綠茶製作技藝            當陽市、恩施市、

  (仙人掌茶製作技藝、     宣恩縣

  恩施玉露製作技藝、

  宣恩伍家臺貢茶製作技藝)

  238    Ⅷ-28    陶器燒制技藝            丹江口市、漢川市

  (均陶燒制技藝、

  馬口陶器燒制技藝)

  239    Ⅷ-29    織造技藝                大悟縣

  (大悟織錦帶製作技藝)

  240    Ⅷ-30    蟠龍菜製作技藝          鍾祥市

  241    Ⅷ-31    豆豉釀製技藝            通山縣

  (楊芳醬油豆豉釀製技藝)

  242    Ⅷ-32    牮紙製作技藝            通城縣

  (黃龍牮紙製作技藝)

  243    Ⅷ-33    應山滑肉製作技藝        廣水市

  244    Ⅷ-34    豆製品製作技藝          利川市、巴東縣

  (利川柏楊豆乾製作技藝、

  巴東五香豆乾製作技藝)

  245    Ⅷ-35    油茶湯製作技藝          鹹豐縣、來鳳縣

  246    Ⅷ-36    漆筷製作技藝            來鳳縣

  (來鳳漆筷製作技藝)

  247    Ⅷ-37    湖北蒸菜製作技藝        仙桃市、天門市

  (沔陽三蒸製作技藝、

  天門蒸菜製作技藝)

  248    Ⅷ-38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天門市

  (天門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249    Ⅷ-39    囊匣製作技藝            省直

  九、傳統醫藥(7項)

  250    Ⅸ-5    彭銀亭中藥炮製工藝       武漢市江岸區

  251    Ⅸ-6    張介安中醫兒科診療法     武漢市江岸區

  252    Ⅸ-7    梅竹青跌打損傷療法       武漢市漢陽區

  253    Ⅸ-8    邱氏醫藥                 宜城市

  254    Ⅸ-9    麝火療法                 洪湖市

  255    Ⅸ-10   鹹寧胡氏燒燙傷療法       鹹寧市鹹安區

  及祖傳秘方

  256    Ⅸ-11   嚴氏眼科中醫療法         鹹豐縣

  十、民俗(4項)

  257    Ⅹ-14    廟會(舊街花朝節、      武漢市新洲區、

  富池三月三廟會)        陽新縣

  258    Ⅹ-15    七夕習俗                鄖西縣

  259    Ⅹ-16    民間商用數字            丹江口市

  260    Ⅹ-17    婚俗(孫橋婚俗)        京山縣

  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共計3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一、民間文學(1項)

  11    Ⅰ-11    孟宗、黃香孝行故事       武漢市武昌區

  (「孟宗哭竹生筍」故事)

  五、曲藝(1項)

  79    Ⅴ-14    打鑼鼓(善歌鑼鼓)       京山縣

  六、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1項)

  80    Ⅵ-1    嶽家拳                    黃梅縣

  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共計1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三、傳統舞蹈(2項)

  119    Ⅲ-16    龍舞                    孝感市孝南區、

  (楊店高龍、鹹豐板凳龍)  鹹豐縣

  121    Ⅲ-18    五蝦鬧鯰                武漢市蔡甸區、洪湖市

  四、傳統戲劇(5項)

  124    Ⅳ-16    荊州花鼓戲              監利縣、天門市

  125    Ⅳ-17    皮影戲                  秭歸縣、竹山縣、

  (秭歸皮影戲、堵河皮影戲、  荊門市東寶區、

  東寶沮漳皮影戲、曾都皮影戲) 隨州市曾都區

  127    Ⅳ-19    文曲戲                  黃梅縣

  175    Ⅳ-21    漢劇                    荊州市

  176    Ⅳ-22    楚劇(大悟北路子花鼓戲) 大悟縣

  五、曲藝(1項)

  180   Ⅴ-23    鼓盆歌(潛江鼓歌)       潛江市

  八、傳統技藝(2項)

  149   Ⅷ-13   傳統麵食製作技藝          武漢市江漢區、

  (蔡林記熱乾麵製作技藝、   陽新縣、大冶市、

  浮屠玉 油麵製作技藝、    羅田縣、廣水市

  還地橋魚面製作技藝、

  羅田手工油麵製作技藝、

  應山奎面製作技藝)

  151    Ⅷ-15  醬菜製作技藝(遠安衝菜)  遠安縣

  十、民俗(1項)

  184    Ⅹ-13   端午節                   洪湖市、鄖縣、

  (洪湖鳳舟、漢江龍船會、鄂州市

  澤林旱龍舟)

 

相關焦點

  • 河北省公布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0日訊 日前,河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公布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通知》,本批次共有141項,子項158項。其中,雄安新區共有5項非遺入選,包括容城縣西河大鼓、雄縣孤莊頭五虎會、安新縣剪紙、雄縣京簧竹刻、雄縣黑陶瓷燒制技藝等。
  • 湖北公布第6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0日訊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2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17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入選。據了解,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名錄時,同時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管理工作。
  • 泉州公布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記者昨日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獲悉,市政府已正式公布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介紹,在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2個項目中,含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六大類。民間文學類有南少林、洛陽橋、姑嫂塔、閩臺部巖功德院、蔡襄與洛陽橋等傳說。
  • 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191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64項),現予公布。 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發〔2005〕42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堅持科學的保護理念,紮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保護、傳承和管理工作,努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邁上新的臺階,為構建完備的、有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
  • 普洱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公布
    12月9日,根據《普洱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普洱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的通知》,普洱市新公布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30項。其中,傳統舞蹈1項,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2項,傳統美術1項,傳統技藝21項,傳統醫藥1項,民俗4項。
  • 普洱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12月9日,普洱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將被收錄入普洱市第五批市級名錄。普洱市歷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為保護和傳承普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現新公布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0項。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入選項目2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6項。
  • 我市第六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
    近日,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布了我市第六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市文化館、地雷戰紀念館對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行培訓。市文化館、地雷戰紀念館對縣級非遺傳承人進行了非遺法的普及和培訓,為他們發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證書,隨後組織參觀了地雷戰紀念館,引導傳承人弘揚傳統紅色基因,把紅色文化更好的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據了解,第六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體育與雜技等14個項目。
  • 普洱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啦
    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將被收錄入普洱市第五批市級名錄。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入選項目2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6項。普洱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平邑縣第六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平邑縣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六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 知各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縣政府各部門,科級以上事業單位,市以上直屬單位:為切實做好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和傳承工作,為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豐富的後備資源,根據專家審查、論證意見,確定將《曾記刻撰》等1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第六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單附後),現予以公布。
  • 快板、東北大鼓入選龍江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包括「快板」、「東北大鼓」、「剪紙」、「北安烏魚繡」在內的53個項目,日前入選黑龍江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經省政府批准予以公布。據了解,我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等8個領域,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並且世代相傳、歷史悠久、影響深遠;有的能夠展現我省傳統文化和民族民間文化創造力的傑出價值;有的可以作為文化交流的紐帶,促進地域文化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和社會穩定;有的出色地運用傳統文藝和技能,體現出高超的水平,具有見證文化傳統的獨特價值
  • 雄安5項目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通知》,雄安新區5項目入選。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現將河北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共計141項,子項158項)予以公布。
  • 地區文化 | 洛陽公布第五批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近日洛陽市人民政府發布通知公布了第五批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包括64項代表性項目名錄與21項代表性擴展項目名錄快來看看吧!第五批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64項)>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擴展項目名錄
  • 三都4個項目入選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近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三都縣4個項目被納入其中。此次我縣入圍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4個項目分別是民間文學項——水族古歌,傳統技藝項———水族牛角雕製作技藝,民俗項——布依族小年,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項——水族棋藝。據了解,針對此次非遺項目名錄申報工作,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從2018年底就啟動相關工作,並明確指定由縣非遺中心具體申報。
  • 鞍山仨項目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月14日,記者從市文旅廣電局獲悉,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46項,鞍山快板書、老六路太極拳、千山彩塑彩繪3項成功列入省級名錄。據介紹,目前我市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門類92項,其中國家級11項,省級12項、市級69項。
  • 郯城縣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看看有你熟悉的沒?
    日前,我縣公布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郯城縣文化館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繼承發展」的方針,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在各級各部門的幫助和努力下,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驕人成績:用近三年時間完成了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收集非遺線索1628條,整理後保留1337條,撰寫調查項目584個;高標準的完成了「一書」「一庫」「一室」「一廳」建設工作;編輯出版了《郯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資料彙編》、《郯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線索及實物登記表
  • 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0-10-14 瀏覽次數:176 字號:[
  • 漳州公布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8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日前,漳州市政府公布了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保護和傳承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經研究,同意漳州市文旅局組織專家評審通過的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46項。
  • 川匯區第九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 周口知名特色小吃上榜
    但是,大多數周口人不熟悉的是,它們還是周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日,記者從周口市川匯區文化和旅遊局獲悉,川匯區第九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日前已經公布,共8個項目入選,分別是崔氏中醫、九派古琴演奏、周口裴家中藥貼、穆記蜜汁燜爐烤翅、沙家膏藥、王福洲臭豆腐、趙家口技、龍霖米酒。
  • 專家解讀:《聊城冠縣公布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楊 冠縣報導《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見》(國辦發〔2005〕15號)規定:「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系。要通過制定評審標準並經過科學認定,建立國家級和省、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由國務院批准公布。
  • 太原市杏花嶺區:評選公布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和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有效保護和傳承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鼓勵和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傳播活動,按照省、市文旅部門的要求,前期區文化和旅遊局對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進行了認真調研、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