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3日晚,中國領先的線上線下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貝殼找房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為「BEKE」。貝殼找房開盤價35.06美元,較發行價大漲75%,最終收漲87.2%,報37.44美元,總市值超422億美元。
股價暴漲87%,多家投資方受益
北京時間13日晚間,貝殼找房於紐交所正式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BEKE,發行價為20美元。貝殼找房本次交易共發行1.06億美國存託股,另可行使1,590萬美國存託股超額配股權。此次IPO公開募集資金將達到24.38億美元,稀釋後總市值達233億美元。這是自2018年3月愛奇藝IPO以來,中資公司在美國最大規模的IPO。
貝殼部分現有股東及第三方投資者合共有意認購至少8億美元的ADS,騰訊、高瓴、紅杉資本、富達認購積極,分別認購2億美元、1億美元、1億美元和4億美元。
貝殼方面表示,融資金額將會用於研發,「繼續投資於我們的平臺功能和基礎設施技術,包括大數據,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擴展服務範圍以及將業務運營探索到新的地理區域;一般公司用途的餘額,其中可能包括營運資金需求以及潛在的戰略投資和收購,儘管我們目前尚未確定任何具體的投資或收購機會。」
上市當日,貝殼找房收漲87.05%,報37.41美元,最新總市值超422億美元。
這場資本盛宴的背後,多家投資機構成為贏家。
公開數據顯示,貝殼找房曾受到復星昆仲、鼎暉投資、華興資本旗下華興新經濟基金、騰訊、軟銀、高瓴資本等知名資本青睞。此次華興資本還擔任貝殼找房的主承銷商,為其引入大量優質的長倉、對衝基金投資人。
今年3月,貝殼找房宣布獲得D+輪超24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軟銀、騰訊、高瓴資本、紅杉資本,本輪投資後其估值已達140億美元(約1000億元人民幣)。
本次IPO前,貝殼集團所有高管及其董事共持有公司51%的股份,其中左暉通過Propitious Global HoldingsLimited公司持有28.9%的股份,但擁有46.8%的投票權,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另外,騰訊及其相關實體、軟銀旗下投資公司SVF II Shell Subco (Singapore) Pte. Ltd.、高瓴資本及其相關實體分別持有貝殼12.3%、10.2和5.3%的股份。貝殼找房董事、華興資本執行長包凡持股比例為3.8%。
打造「雙網雙核」,年成交額破兩萬億
貝殼找房三大主營業務為存量房交易、新房交易和其他新興業務,其打造的線上線下兩張網構建了強大的護城河。
其中搭建了「數據與技術驅動的線上運營網絡」和「以社區為中心的線下門店網絡」。 「線上網絡」大幅提升線下作業的效率與品質,「線下網絡」幫助業主、客戶與貝殼找房產生更多的交互與連接,沉澱行為數據。二者互相反哺,形成生態正循環。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貝殼找房平臺進駐了全國103個城市,連接了265個新經紀品牌的超過45.6萬經紀人和4.2萬家經紀門店
作為貝殼找房平臺底層作業系統,ACN連接不同品牌、經紀人,幫助服務者高效合作、共享成功,進而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服務。經過鏈家和貝殼找房多年來持續改進,ACN大幅提升了行業效率和線下互動質量。2019年,貝殼找房平臺上超過70%的存量房交易都是通過ACN跨店合作完成的。以2019年店均存量房平臺成交總額(GTV,Gross Transaction Value)計,貝殼找房的效率已達到行業平均水平的1.6倍。
基於存量房業務發展而來的基礎設施成功實現了居住服務類目的橫向賦能,以新房交易為例,GTV從2018年的2808億元提升到2019年的7476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新房銷售平臺。
在2019年,貝殼找房達成了2.13萬億元GTV,當年營收達460億元,相比2018年營收286億元,大幅增長60.6%。從2019年GTV來看,貝殼找房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也成為繼阿里巴巴之後的中國第二大商業平臺。
2020年上半年,貝殼找房達成了1.33萬億元GTV,相比上年同期的8900億元增長49.4%;實現營業收入272.6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96.1億元增長39%;淨利潤為16.1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5.6億元增長188.6%。
左輝:堅持長期主義,做難而正確的事
貝殼找房創始人兼董事長左暉在招股書《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表示,堅持長期主義價值觀不斷倒逼貝殼找房的組織成長——貝殼找房將為兌現消費者承諾付出巨大努力,不斷探索新的「又髒又累」,而一旦成功就有巨大增長機會的方向。
左暉認為,過去的房屋交易行業基礎差、效率低,但是行業卻有著巨大的市場規模和增長速度,就使得所有從業者都面對短期「大」機會的巨大誘惑,不對效率和體驗做任何改善也能獲得可觀的增長。
但貝殼找房卻沒有著眼於短期利益,而是選擇了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堅持長期對行業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從而提升效率和消費者體驗,再獲得商業的長期回報。一個「正確」的決定往往帶來是階段性的下降,貝殼找房團隊經歷過一次次的艱難的「無產出期」,但是長期地堅持讓他們經歷過了考驗,迎來了長期增長和消費者的正反饋。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