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姓作為「萬姓之祖」,為什麼現在姓姬的人卻很少?

2020-12-12 海佑講史

中國人在面對一個人的時候,總愛弄清楚對方的身份,這種身份除了職業之外,更多的是血緣,比如你是誰誰的孩子,祖上是誰,兄弟幾個,戶口調查也沒有這麼細,倒不是中國人都愛八卦,實在是中國是一個注重血緣的民族。

作為唯一一個沿襲下來的古文明,宗族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因素

不僅如此,中國人還都承認自己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我們稱自己是炎黃子孫,這不是沒有原因的,中國的大多數人的祖先真的都是黃帝,這從我們的姓就可以看出,不過不是每一個中國人,而是大部分,大概是百家姓百分之八十二的樣子。

那大家就奇怪了,黃帝到底姓什麼?中國的姓遠不止傳說中的百家,任何一個姓也佔不到中國的百分之八十二啊。

如果說起黃帝的本姓,的確佔不到這麼多,就現在看來,黃帝的本姓居中國姓氏排名297位,人口只有54萬人,佔中國人口的千分之三左右。

但我們大多數人的確是黃帝的子孫,之所以和黃帝不是一個姓,是因為在漫長的歷史中,發生了許多事情,它不僅讓很多黃帝的子孫不和黃帝一個姓氏。而且,還造成了和黃帝一個姓但卻不是黃帝子孫的現象

黃帝塑像

事情好像越來越複雜了,其實你看完這篇文章就不會覺得複雜了,再說,從黃帝到現在,幾千年的歷史,什麼也沒有發生,那才叫無趣。

我們的祖先黃帝姓姬,但他的父親並不姓姬,也許這就是一個轉折點,從黃帝開始,有人就從父姓了。

而在那之前,很多人只是根據所居住的地方做姓氏,比如我們的黃帝,以前姓公孫,後來之所以改姓姬,並不神秘,因為他就住在姬河邊上,今天大家所認定的黃帝故裡就在商洛市洛南縣姬河地區,那裡還有一個姬河水庫。

姬河水庫衛星圖

在上古傳說中,黃帝是一個亦帝亦仙的人物,他發明了很多東西,其中有一個叫軒轅,就是車軲轆,後人就以軒轅作為黃帝的名字,也有人說是因為黃帝住在軒轅之丘,所以也是以地為名。

在黃帝的時代,他不僅統一了陝西到河南黃河流域各個部落,而且還使中華文明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難以想像,在石刀石斧的時代,居然有了算術、音樂、船隻、衣服帽子、原始的車子,甚至還探索出了挖井這種水利工程。

當然,黃帝還主導還創辦了醫學,《黃帝內經》即使到了今天,也是學中醫之人案頭的必備讀物。

作為中華文明的始祖,黃帝自然是多能而偉大的,而他成為中國的萬姓之祖卻另有緣由,歷史記載,黃帝共有兒子二十五個,只有十四個人分封得姓,共得到十二個姓。

可見那個時候的姓氏其實還是很混亂的,就是貴為黃帝的兒子,也不一定有姓,而且姓氏大部分還是自己的分封之地,只有兩個兒子跟著黃帝姓姬。

這是姬姓人的第一次分流,但後來的首領少昊、顓頊、帝嚳、唐堯都是黃帝的子孫,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其實也都是黃帝的子孫。

從黃帝到舜帝的傳承譜系圖

而且周朝成了故事的轉折點,因為周武王(姬發)東出中原,滅了紂王,建立了周朝,大肆分封諸侯國,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並不以姬為姓,而是依照了以前的傳統,以自己的分封國為姓氏。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很多本該姓姬的人又一次分流,形成了中國的大多數姓氏,就是到了今天,在中國的百家姓裡,有411個姓可以說大致源頭都是姬姓,由於人口多,而且地域分布廣,影響越來越大,所以後來中國人都自稱「黃帝子孫」,加上黃帝和炎帝在歷史上有一段並立的時間,所以又稱為「炎黃子孫」。

姬姓的這兩次分流,讓姬姓本姓的人口遠遠低於分支姓的人口,但這兩次分流並不是導致今日姬姓人口少的唯一原因,另外還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周朝滅亡之後,周天子家族被迫改姓周,其他的封地有姓姬的也都改為封地之名,這是王朝變幻帶來的姓氏影響

第二個,唐朝開元年間,因為當時的皇帝唐玄宗名字叫李隆基,為了避皇帝諱,很多姬姓都改名周了。這無疑也造成了姬姓本姓的分流。

當然,歷史還是公平的,他不僅會分流姬姓的人口,也會偶爾加上一些,這些人包括下面這些人。

一是恢復的,這些人有姓公孫的,在漢朝的時候發達了,想起了自己的祖先,又改回了姬姓。還有姓周的,有的因為避皇帝諱,有的因為其他事情也改姓姬。

二是改姓的,他們分別有姓宗的和姓雍的,都是因為避皇帝諱改姓姬。

另外還有少數民族和外國人改姓姬的,因為中華文明強大的同化力量,許多人為了融入中華文明,就改成漢姓,其中有一部分就成了姬姓。

從上面可以看出,加入姬姓的除了恢復的那一部分,基本就不是姬姓人,但這些畢竟是少數,比起那些本應該姓姬但卻沒有姓姬的人比起來,實在不值一提。

其實,中國人是一個特別注重姻親關係的民族,就算不是一個姓,大家開玩笑都會說,五百年前我們是一家人。

因為中國人的多子女觀念,導致姻親關係特別的複雜,有時候理來理去,你會發現,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原來就是你的親戚。

所以,就算我們姓氏和姬姓沒有關係,以姬姓的龐大影響力,我們都可能就是姬姓人,所以,說整個中華民族都是黃帝的子孫,這是有道理的。

相關焦點

  • 「萬姓之祖」的姬姓,為何現在卻很少見到?
    在這段時間裡,姬姓數量是非常多的,但是現在卻很少見到這個姓氏,在百家姓中的排名也十分靠後。那麼周朝這麼多的姬姓又去哪了呢,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呢?姬姓是黃帝之姓,因為黃帝長期居住在姬水,便為姬姓。在後來的發展中,各朝王室及後代也多為姬姓。
  • 姬姓為什麼是「萬姓之祖」?從何而來?
    姬姓為什麼是「萬姓之祖」?從何而來?其實啊,要說哪個姓氏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最大,我認為這個毫無懸念,是姬姓。下面,我給大家解釋一下。一、姬姓的來源姬姓,來源於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黃帝呢,本來姓公孫,後來,因為長期居住在姬水這個地方,所以改為以姬為姓,稱為姬軒轅。「炎黃子孫」,甚至是「華夏民族」都是由黃帝而來,所以,姬姓的貢獻之大,難以想像。
  • 萬姓之祖——姬姓
    提到姬姓,那可不得了,是有著近五千年的歷史。我國很多姓氏確實是由姬姓演變、衍生出而來,可以說姬姓是「萬姓之祖」,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講,姬姓也是代表著漢族姓氏的起源。
  • 姬姓來源於黃帝,是「萬姓之祖」,姬姓為什麼沒有滿天下?
    姓,是用來區分不同的部落的。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姓,作為部落的標誌。比如上古八大姓,就代表著八個母系氏族。那麼黃帝姓什麼呢?黃帝,因為居住在姬水之濱,就以水為姓,姓了「姬」。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其他部落派人去黃帝的部落辦事,首領一般會說,「去,你到姬水邊上的那個部落去一趟」。所以,以地名為姓,是最簡單最直接的取姓的方法。
  • 此姓在中國被稱「萬姓之祖」。我國82%的姓氏都來源於此姓
    如此之多的姓氏,加上各個姓氏的形成各有各的歷史過程。導致同姓不同源,異姓卻同宗的現象不在少數。就像同為劉姓,其實深究歷史,劉姓就有多達5處起源。其實,現如今的中國,約佔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其實姓氏都源於一個被後人稱為「萬姓之祖」的姓氏,它就是:姬姓。
  • 此姓的人口不多,但卻是「萬姓之祖」,你身邊有嗎?
    打個比方「上官」這個姓氏就是由官職演化而來的,,楚懷王封他的小兒子公子蘭為上官邑大夫,公子蘭的後代便以邑名為姓,稱上官氏。因此我們如果往上追索的話,很多姓氏都有自己的「祖姓」也就是這個姓氏的源頭,而今天說的這個姓氏更堪稱是「萬姓之祖」。毫不誇張地說,中國有一半以上的姓氏都是由這個姓氏逐層演支而來。
  • 此姓全國僅54萬人,但卻是「萬姓之祖」,尊貴無比,是你的姓氏嗎
    實際上遠遠不止這些,單姓便已能上萬,搞不好加上其他姓氏便有接近十萬的數目。在這麼多的姓氏之中,有一些姓氏算是祖宗級別的,比如說上古八大姓。為什麼說是祖宗級別的,因為當代許多的姓氏都是從它們身上衍生出來的。從上古八大姓身上還能看到最古老的影子,前面說過姓氏最早追溯於母系氏族,也因此,古老的姓氏大多女字旁或者底。
  • 哪個姓是「萬姓之祖」?此姓已有5000年歷史,你的姓氏可能源自它
    在先秦時期,「姓」和「氏」的概念不一樣,這兩者沒有合為一體。周朝的宗法制度非常嚴格,同姓不婚,因為姓代表著共同血緣關係宗族的稱號,而氏則作為姓的分支存在。打個比方說,春秋霸主之一的晉文公,就是姬姓、晉氏;大家都很熟悉的秦始皇,就是嬴姓,趙氏。
  • 西周時期,姬姓遍布全國各地,為何現在很少看到了?
    無論哪種,並不影響皇帝改姓姬。因為改姓,皇帝有另一個名字「姬軒轅」。根據史料記載,皇帝有4個妃子,共生了25個兒子,其中有14人得到12個姓,姬姓便是其中之一。《四語》有載: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陽與夷鼓同己姓。當時是母族社會,子孫多姓並不奇怪。這些後裔後來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國或部落,有了獨立的姓和氏。
  • 萬姓之祖——姬姓,八成以上的姓氏來源於它,為何如今卻沒落了?
    在上古時代,「姓」與「氏」不同,(直到漢代以後,「姓」和「氏」才慢慢融合成我們如今的「姓氏」)「姓」多繼承自母親抑或取自地名抑或自己命名,而原始氏族中的「氏」則是整個部落的「氏」,我們的先祖黃帝就是軒轅氏姬姓(黃帝因長於姬水而得名姬)。據《國語·晉語》記載:昔少典,取於有蟜氏,生黃帝,黃帝以姬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
  • 此姓在百家姓中排名297位,人口只有54萬,卻被譽為萬姓之祖
    並且如今的人口數量,也只有54萬,但是這個姓氏卻被譽為是萬姓之祖。這個姓氏就是姬姓,姬姓起源於黃帝。黃帝在跟炎帝和蚩尤的大戰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也成為了當時華夏聯盟中的首領,所以華夏民族也稱自己為「炎黃子孫」。姬姓的出現,起源於一個叫姬水的地方,黃帝當年就在這裡居住,所以他就以姬為姓。
  • 八成多的姓氏發源於姬姓,這個最「牛」的姓氏為什麼現在這麼少?
    在秦漢之前姓與氏是分開的,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到了宋朝時期,《百家姓》這本蒙學教程的出現,記載了許多人數眾多影響深遠的姓。那麼是不是人數多排名前的姓氏影響力就大,人少的姓就沒有影響力呢?
  • 人口僅有54萬的一個姓氏,卻是萬姓之祖,代表華夏民族姓氏的起源
    姓氏是我們老祖宗所傳下來的,它代表了一個個的家族,姓氏的強大,也代表著這個家族在某些方面的強大,雖然如今有上萬個姓氏,但是他們大都數來自一個姓。這個姓氏就是姬。看過春秋戰國的都知道,周王室就姓姬,周文王叫姬昌,那麼你們知道姬姓是如何來的呢?
  • 百家姓之「萬姓之祖」
    上古八大姓為「姬、姜、姚、贏、姒、妘、妊、媯。」或姞姓。今天和大家共同探討姬姓。 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長於姬水,以姬為姓。
  • 這個姓氏被稱萬姓之祖,你的姓氏可能起源它,現如今人數不足百萬
    筆者曾經介紹過,姓氏最開始是兩碼事,「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起源於母系社會,在當時這是同宗同族的名字。由於當時女子地位很高,因此出現了很多女字偏旁的姓氏;而「氏」則起源於父系社會,剛開始是「姓」的一個分支,再後來月由於男性地位的提升,就產生了父系氏族。
  • 小說《遮天》之荒古世家,萬姓之祖姬家
    遮天小說可以說是小編讀過的一部構思非常宏達的小說,小說中作者的想法天馬行空,時間跨度也是大的離奇,修仙界也是數以萬年的流傳,這其中就出現了很多大的世家在千萬年的修仙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個龐然大物,並且一直長盛不衰的流傳下來,比如姜家、姬家、風家等等,這其中有的世家更是出過大帝及人物,血脈之力一直不衰
  • 來看看你的姓氏是不是「萬姓之祖」的分支
    姓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與我們血脈相連的文化,每一個姓氏就是一個文化符號,承載的是歷史的遺留、文化的饋贈,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直到今天,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有姓氏已經超過了兩萬,從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嬴、姒、妘、媯、姞(
  • 中國的「萬姓之祖」!人口雖少卻後代眾多,繁衍出411個姓氏!
    黃帝姓姬,「姬」這個姓是古代中國八個最主要的姓氏之一,也是從黃帝開始才有了這個姓氏。黃帝之所以姓姬,是因為他很長一段時間都住在姬水旁邊,於是便有了這個姓氏。如今,姓「姬」這個獨特姓氏的人並不多,但絕大多數「大眾化」的姓氏,其始祖都是「姬」這個姓。這樣看來,姬姓可以稱得上是姓氏裡的祖宗了。
  • 這個姓很少聽說,卻是萬姓之祖影響華夏幾千年,看看是你的姓嗎?
    那麼是不是人多的姓氏就比較有勢力,人少就影響力差呢?並非如此。舉一個例子,中國有一個姓就是如此。這個姓氏今天的人口相當稀少,全國十三億人大概只有數十萬人,所有的加起來才佔中國總人口的萬分之三,估計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跟這個姓氏的人打過交道。但這個姓卻是中國的姓氏裡面公認的第一大姓,稱萬姓之祖。
  • 這個姓被稱為萬姓之王,你的姓可能也來自於他,說出來嚇一跳
    那麼,如今我們的姓氏,有多少是出自周朝的姬姓呢?戰國後期的戰國七雄,魏、燕、韓都是出自姬姓。周武王把弟弟姬奭(shi)封在燕地,也就是戰國七雄的燕國。也有族人以國為姓,把姓改成燕的。魏國魏氏始祖畢公高是周武王的十五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