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學誠毅學院標誌性建築景祺樓幕後:從收魚小販到印尼船王

2020-12-12 一波說

走進集美大學誠毅學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西洋式屋身和閩南式屋頂相融合的中西風格標誌性建築——景祺樓。

很多人不知道,景祺樓的捐贈者、印尼BSG集團主席王景祺,久享印尼船王盛名,他是集美大學常務校董,早年創業從收魚小販起步,從小商人到「印尼船王」完成「三級跳」,可他為人樸素低調,連保鏢都沒有請過。

從收魚小販到「印尼船王」

印尼BSG集團主席王景祺及夫人洪秀鳳(右3、右2)訪集大誠毅學院

2007年,集美大學誠毅學院舉辦主樓「景祺樓」揭牌儀式,「景祺樓」是誠毅學院辦公及會議中心,以印尼BSG集團主席、集美大學常務校董、誠毅學院副董事長王景祺名字命名,「景祺樓」三個字由著名詩人、國學大師、書法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梁披雲先生題寫。

熱愛桑梓,心繫祖籍國的王景祺,擔任集美大學常務校董以來,十分關心支持集美大學的事業發展;2001年,他在集美大學設置「王瑞庭海上專業助學獎學金」,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王瑞庭是王景祺的祖父。除捐建誠毅學院主樓「景祺樓」外,他曾為誠毅學院的開辦出資800萬元啟動基金,是誠毅學院建設和發展的奠基人之一。

每次返回廈門,王景祺及夫人洪秀鳳都會到集大誠毅學院考察,關心學校的發展。2002年9月,集美大學常務校董、印尼船王王景祺來校訪問,但他得知集美大學要創辦新型民辦學院「誠毅學院」,非常贊同;回印尼後,他將這一情況向校董會副主席李尚大作了匯報。

景祺樓的閩南式屋頂飛簷

作為獨立學院,集大誠毅學院以「社會力量」辦學為主,開辦時,由福建集美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先期出資一個億,其中4000萬由李尚大、王景祺、黃晞等五位校董認募;建設新校區不足部分再找銀行貸款,解決了早期開辦資金的問題。

王景祺,又名王盛祺,生於1936年,生於印尼泗水,是印尼第二代土生土長華人,祖籍福建廈門,少年時代曾回廈門鼓浪嶼讀書,深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和影響。

上世紀初,王景祺的父母從廈門來到印尼泗水。王景祺是家中長子,共有10個兄弟姐妹,現任印尼BSG集團總裁的王盛本,是他其中的一個弟弟。王景祺的父親,即使遠渡重洋,仍保留濃厚的儒家思想,很重視教育,他跟隨幾個朋友組成一個董事會,在當地開辦華文學校,聘請北大、西南聯大畢業的學生當老師,將學校辦得有聲有色,王景祺曾就讀這所學校。

順帶一提,王景祺的外公祖籍福建南安,早年曾在家鄉南安英都投資修建翁山小學(註:今天的英都中心小學)。

一個企業家成功與否,擁有多少身家財富僅是表象,衡量一個成功企業家的標杆,應該是其扛在肩上的社會責任感。從王景祺的外公、到他的父親,再到他本人,一代代將社會責任高舉肩上,這就是大愛精神的傳承與發揚。

印尼BSG集團主席王景祺

王景祺的父親,初到印尼時,只是一個小職員,後來積攢了一些本錢,就從事泗水與雅加達之間的水產及土特產貿易。

作為長子,王景祺幼年起就參與家庭生意,他18歲讀完中學後,因家中兄弟姐妹眾多,無力供他上大學,便全身心地投入家族生意之中。日後他曾表示,當時「一切以家庭為主軸」。

父親最早經營的是土特產貿易,比如黃豆、丁香、咖啡豆、海鮮等,於1949年創辦「有成有限公司」。1961年,因父親身體欠佳,子承父業,由王景祺接棒家庭生意。

王景祺打小就對貿易有濃厚興趣,追憶昔年歲月,他曾笑道:「年輕沒有辛苦這兩個字,只要有興趣就完全不會累,與當地農民在一起就非常高興。」讀書時,每逢放學或者假期,王景祺都要到庫房幫忙,他經常與當地農民和漁民接觸,看漁民如何捕魚、曬魚,怎麼包裝發運。

早期,印尼漁民除外捕魚常常要幾個月,捕到的魚通常做成鹹魚,再用鹹魚換取米、油、日用品。由於漁民做鹹魚僅是簡簡單單的包裝,王景祺父親轉手賣出去價格很低,利潤薄,另外價格起落很大,他覺得做鹹魚很辛苦,一度欲放棄不做。王景祺知道後,就私下與漁民商量,用木箱包裝,裝箱時還按等級分類,另外價格也分檔次;結果,王家將包裝好的再賣到萬隆等地後,售價比以往高出好多,漁民們賺得也多。

接受《中國經濟》月刊採訪時,王景祺曾喜滋滋地回憶往事,「不少漁民因此都賺到了很多錢,如果現在我回去,相信他們還會很熱情地招待我。」

王景祺胞弟、印尼BSG集團總裁王盛本(中)

中學畢業後,父親主要從事農產品貿易,王景祺當時覺得,父親的生意僅是賺點差價,並不擁有資產,不利於長期發展,他想辦實業,不願子承父業。在他看來,「企業要有資產才能複式性地累積增長」。

1954年,王景祺開始做木材加工,另外也從事農產品的加工,逐漸積累資金。王景祺日後自豪地說,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將中學學到的化學知識倒派上用場,用澱粉、燒鹼和硫自創漿糊,他說,比用木薯粉製成的漿糊效果還好,還更賺錢。

父親身體不好,他只好接過家族生意,在他手上,僅用三年多時間,就將事業擴展至出口貿易上。1968年,他將多年積累的資本85萬美金全部投入到原木開採,再出口到日本,收益頗豐。

1974年,石油危機爆發,整個亞洲經濟都不好,日本更受嚴重衝擊,王景祺出口日本的原木貿易也受到株連。這一年4月,木材的離岸船上交貨價是一立方73美元,到年底僅剩下18美元,行情不好,日本公司都連排船拉貨都不幹了。

印尼BSG集團董事長、中船澄西新榮副董事長王景祺(左)參加中船澄西脫硫裝置生產線投產儀式

王景祺的「印尼船王」,是被逼出來的。當年,眼看原木都壞掉了,心急如焚的他明白一個道理,不能賣FOB價,必須用CNF(到岸價)方式交易。怎麼辦,一定要有自己的船隊。1974年,王景祺年,在香港創辦大亞船運公司,以276萬美元購買第一艘6500載重噸(DWT)的專運原木船,專門從事運輸印尼出口的原木。1976年在,他又在印尼雅加達創辦另一家專運乾貨散裝船公司;1981年,隨著印尼政府推出相關準證,王景祺又創辦了BLT液貨船務公司,當時擁有兩艘6000載重噸的成品油船,並長租給印尼國營石油公司。1986年,BLT還購入了第一艘化工輪。

1990年,印尼BSG集團在雅加達交易所上市,2006年又登陸新加坡上市,2007年10月,集團收購了全球十大不鏽鋼化學品液貨船船行之一的Chembulk Tankers。

船業多元化布局「多級跳」之後,多年來在印尼海運企業排行榜上,印尼BSG集團雄踞首名位置,因此,王景祺獲得了「印尼船王」稱號。目前,印尼BSG公司是印尼的50家大型企業之一,是一家集航運、礦業、能源、種植等多種領域為一體的世界級大型企業集團,在印尼、中國、新馬泰、香港、美國、英國、阿聯等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

2007年,王景祺登上福布斯「印尼40豪」,位列第23位。

低調,從來不請保鏢的印尼船王王景祺

王景祺與夫人洪秀鳳在景祺樓內

印尼BLT集團主席王景祺,是廈門市榮譽市民,他擔任的各種職務特別多,除集美大學常務校董外,他還是印尼森林企業家協會監事會主席、印尼企業家協會委員、印尼森林業振興機構監事、中印好友高爾夫俱樂部主席、ROYALE JAKARTA 高爾夫俱樂部副董事長、CHEMICAL高爾夫俱樂部監事、印尼高爾夫球場協會組織部主席、國際儒學聯合會印尼委員會、印尼泗水中華中校友會名譽會長、印尼泗水聯合中學校友會名譽會長、印尼清華大學校友會副監事長、印尼雅加達養生醫院總會執行董事、印尼雅加達養生護士學院執行董事主任、印尼國籍協會監事、印尼華裔總會監事等。

在生意上,王景祺主張「公司一定要多元化發展,才更有發展空間」,其事業版圖,除了船業外,還開採石礦,生產石料出口新加坡;拉運煤業務時,他發現煤礦好做,便成立礦業部,從事煤礦經營,另外也投資石油業。2005年9月,他的一個新煤礦投入生產,彼時他們的煤礦儲存量達5億噸以上;而當他從報上看到有家煤礦儲存量達20億噸時,便告誡自己兒子:「你不要驕傲,還有很多人比你做得更好!

推進多元化,王景祺一向是腳踏實地、不急不忙、扎紮實實去做。做石油投資,從勘探、開發生產,他們聘請專業人才,穩步推進。經營煤礦也是,他從中國撫順聘用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而且是從從勘探開始做。

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做一個事情,這就是「印尼船王」成功秘笈之一。但王景祺也強調,要善於掌握商機,他曾表示:「早走一步,自然贏得先機。」集團名稱BLT的「Berlian」,指的是珍珠,而「Laju」是指迅速,能成為印尼海事業中最耀眼的一員,「早走一步」很重要!

2007年12月,王景祺在集大誠毅學院景祺樓揭幕儀式上講話

無家族不企業,在印尼BLT集團,有「兄弟連」、「夫妻檔」、「父子幫」。比如,早在上世紀80年代,集團旗下的專營散裝貨船及船代的印尼船務公司,2005年掛牌上市,當時就擁有30多艘運煤(木材)的貨船,王景祺就交予最小的弟弟經營。

目前的印尼BLT集團,王景祺與弟弟王盛本,一個是董事長,一個是總裁,兄弟聯手創業,合作無間。家和萬事興,一直活躍在商界的王景祺曾表示,他把很多時間留給了家人,「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融洽的三代同堂,俗話說『過代親』,能健康地和孫子一起哈哈大笑,再美好不過。

早於2002年,王景祺就被著名機構安永(Ernst & Young),評為「畢生成就企業家」。頒獎詞說:「這不單是教育事業的奉獻,助學金和獎學金的設立和頒發,社會醫療工作的參與,孤兒院工作的投入,還有對廣大貧苦農民的關心、資助、輔導和教育,讓他們提高產量及質量,從而成為社會企業家。」

身為「印尼船王」,王景祺生活卻樸素、低調,在印尼,有些人賺了一些錢,開始想「安不安全」,「要不要請保鏢」;王景祺說,有朋友問我,怎麼不請保鏢?我說,「我很安全啊,因低調謙虛,很多人並不認識我,讓我很輕鬆、沒壓力。」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相關焦點

  •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院長葉光煌:培養合格+特長的應用型人才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葉光煌院長接受人民網專訪 學校名片:集美大學誠毅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獨立學院,自2003年創辦以來,現已設置機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食品工程系、商船系、管理系、經濟系、人文科學系、體育與藝術系等8個系,開設32個本科專業。
  •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梁新潮院長一行來訪
    11月15日上午,集美大學誠毅學院院長梁新潮、院長助理兼人力資源部主任陳三明、院工會主席兼辦公室主任遊永忠
  •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學子在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取得佳績
    代表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能力最高水平的第九屆「中鐵工業杯」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現場決賽於11月21-22日在西南交通大學舉行。誠毅學子經過拼搏,取得了兩項國家級一等獎、三項國家級二等獎的好成績,國賽成績位列福建省各高校之首。
  •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領導集體檢查開學第一天教學情況
    9月5日,集美大學誠毅學院迎來新學期開學上課第一天,2016級專升本新生也正式開啟學習新階段,院領導親臨教學第一線檢查教學工作。任課教師按時到達課堂,並能夠以飽滿的熱情、認真的態度上好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學生上課精神飽滿,到課率較高。在院領導檢查的同時,教務部、各系、教學督導組等也都組織人員深入教學樓及課堂檢查教師和學生的上課情況。本周開始教務部將每周安排人員對教學區教學運行和保障狀況進行不定時的檢查,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同時,學院教學督導組也將進行巡視和大範圍聽課。
  • 著名導演黃健中重返集美中學 一直把「誠毅」校訓當作座右銘
    借著來廈門參加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契機,20日下午,著名導演、集美中學校友黃健中重返母校。一頭銀髮的他穿著一雙運動鞋,在集美中學老校區來回走了快一個小時,狀態一點都不像已經78歲了。黃健中曾在集美中學讀過三年書,一直銘記校主陳嘉庚留下的「誠毅」校訓。他說,想拍一部關於陳嘉庚的電影。
  • 集美大學學校簡介
    集美大學是福建省省屬多科性大學,省重點建設高校之一,面向全國招生。集美大學辦學歷史悠久。集美大學的辦學歷史始於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1918年創辦的集美師範學校,迄今已有92年的辦學歷史,校訓「誠毅」為陳嘉庚先生和其弟陳敬賢先生所立。
  • 集美大學今日迎來100周年校慶 見證光榮與夢想
    以粗線條勾畫,集美大學的百年脈絡是這樣:它始於陳嘉庚1918年創辦的集美學校師範部和1920年創辦的集美學校水產科、商科。1994年,集美航海學院、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集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五所學校,合併組建集美大學。脈絡後面,藏著這所大學不凡的辦學歷史。集大百年可以折射出廈門乃至福建教育的百年,也是陳嘉庚的一部愛國史。
  • 2018集美大學百年校慶:100周年見證光榮與夢想
    1994年,集美航海學院、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集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五所學校,合併組建集美大學。脈絡後面,藏著這所大學不凡的辦學歷史。集大百年可以折射出廈門乃至福建教育的百年,也是陳嘉庚的一部愛國史。今天,我們從1918年出發,沿著集美大學歷史前進,去了解我們身邊這所大學的滄桑、光榮和夢想。
  • 第四屆廈門三校閩南語歌手大賽決賽在誠毅學院圓滿落幕
    近日,第四屆廈門三校閩南語歌手大賽決賽在誠毅學院舉行。來自廈門大學、廈門理工學院和集美大學誠毅學院三所高校的15位選手進入決賽。廈門廣播電視集團蘇建斌先生和陳婷女士擔任本次比賽主持人。
  • 集美大學"集美—庫克之夜"文藝晚會燦爛上演
    (中國網7月7日訊)2011年7月1日晚,由集美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和誠毅學院聯合主辦的2011年「集美-庫克之夜」文藝晚會在誠毅影劇院舉行,集美大學黨委書記辜芳昭、集美大學校長蘇文金,庫克大學校長Dr. Joseph Burke攜夫人Dr. Diane Burke、新任校長Dr. Jorge L.
  • 廈門有六所本科院校,不僅僅只有廈門大學還有集美大學廈門理工等
    很多學生嚮往的就學地,廈門市除了有著最美大學稱號的廈門大學外,還有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廈門工學院、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廈門華夏學院。廈門大學:學校現有四個校區佔地8200多畝,其中思明校區2600多畝(主校區)、漳州校區1000多畝、翔安校區3600多畝、馬來西亞分校約900畝。
  • 集美大學迎新現場,集美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了
    ——文學院 2020級研究生 宮依然我剛踏入集美大學的校門,就覺得集美大學的建築非常有閩南僑鄉的風格,給我以煥然一新,眼前一亮的感受。剛到學校時,我心情非常激動,覺得集美大學是我新生活的起點,我希望未來三年能在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好好學習,積極參與實踐,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並且爭取考上公務員。——工商管理學院 2020級研究生 袁穎通往集大的「研究生」生涯之旅正式開始檢票!
  • 集美大學宿舍旁現明代古墓 為集美孫厝孫氏祖墓
    集美孫厝的孫氏後人修葺祖墓 大學宿舍旁驚現明代古墓集美大學誠毅學院『高層三』宿舍旁邊挖掘出古墓!」昨天,這條微博在網絡引發網友千餘次的轉發。  微博所配的圖片頗為「醒目」:一片土堆和磚塊堆中,一處墓穴赫然出現,確實有點像電視中常見的考古現場。網友們紛紛跟帖留言,有的驚呼「廈門上演『盜墓筆記』」,有的則對事件真實性提出質疑。  為一探究竟,昨日中午,記者來到現場,確實在同集南路旁發現了一個面積較大的墓穴。
  • 中馬「送王船」和新加坡「小販文化」成功申遺背後的文化遺產解說
    近日,兩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吸引了公眾的視線;一是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另一個是新加坡的「小販文化」。「送王船」是馬來西亞首次與其他國家一起聯合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早在2012年被列為馬來西亞國家文化遺產,也是該國繼瑪蓉舞、冬當沙央、馬來武術以及今年同印尼聯合申請的馬來班頓後的第5個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顯示,送王船是廣泛流傳於我國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禳災祈安的民俗活動。自15至17世紀形成以來,隨著「下南洋」和海上貿易,逐步從我國閩南地區傳播到東南亞地區。
  • 在廈門,集美大學的美堪比廈門大學,那這所大學的整體實力又如何
    前段時間,有一網友跟我說,廈門的大學校園都很美;對於這一說法,我是很認可的。除了廈門大學外,我本人覺得,集美大學應該是最有代表性了。集美大學校門。集美大學。那麼,集美大學的整體情況又如何呢?從辦學的歷史進程來看:集美大學前身是1918年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校師範部和1920年創辦的集美學校水產科、商科,而到了1994年,集美師專學校、集美航海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合併組建新的集美大學。
  • 廈門集美怎麼玩?帶你走遍最美集美!
    現在疫情期間廈門大學還是不允許進去的,所以我們可以來這個集美學村看看。這裡跟最美大學廈門大學是同款哦。集美學村裡面有多個學校,各個學校都有自己的風格。這裡同時也是非常多電視劇的拍攝地,例如《左耳》、《我的早更女友》、《第一次》、《夏至未至》等等。廈門一中集美分校就是《夏至未至》裡面的淺川一中。
  • 傳承嘉庚精神 築夢誠毅青春——福建省廈門集美中學舉辦「立鴻鵠志...
    人民政協網廈門1月5日電(曾天泰 記者 照寧)赤子安在,吾輩既徵,弱冠既加,大任始承……2020年12月31日,由福建省廈門集美中學舉辦的「立鴻鵠志,養浩然氣」高三學子成人禮舉行,為學子成年上好「第一課」。成人的第一步,從感恩起航。
  • 2019「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完美收官
    ▲誠毅學院音舞詩表演《追夢》(天下集美 供圖)  【數字】  ●年終盛典精選15個節目,線上直播觀看人數達32萬  ●自2017年啟動以來連續三年舉辦,成為常態化特色音樂文化品牌  文/本報記者 林桂楨  通  訊  員 辜益民 陳  豔  圖/本報記者 黃曉珍(除署名外)  12月21日晚上,集美一千多名師生齊聚集大誠毅學院影劇院
  • 廈門集美舉辦詩文朗誦會 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
    5月4日晚,「紅色記憶•青春宣言」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詩文朗誦會暨2019「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五四專場在集美大學誠毅學院舉辦,近千名青年學子齊聚一堂,用詩文朗誦傳承紅色記憶,唱響青春宣言。回望歷史,無數青年前赴後繼,用熱血打造嶄新中國;展望未來,當代青年奮發圖強,書寫時代新篇章。
  • 集美大學百年校慶前夕 于偉國來到學校調研
    點擊上方「廈門網」關注我們于偉國到集美大學調研時強調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于偉國說,集美大學要以百年校慶為契機,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始終堅持「嘉庚精神立校、誠毅品格樹人」的辦學理念,堅持應用研究型的辦學定位,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