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載櫛風沐雨
一甲子春華秋實
9月5日晚,「河南省曲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河南省曲劇團)成立60周年慶典」專場演出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華彩綻放。
演唱會上河南省曲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老中青三代曲劇人為現場觀眾奉獻各自的拿手好戲,既有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傳統劇目,又有反映時代新生活的優秀現代戲劇目。
開門一曲「大起板」,花甲六十尚青春。伴隨著著質樸熱烈、喜慶奔放、行雲流水、酣暢淋漓的曲劇「大起板」旋律,晚會正式拉開帷幕。六十年來,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一代代曲劇藝術家經冬歷夏、嘔心嚦血、新老更迭、薪火相傳。《陳三兩》《風雪配》《紅樓夢》《跑汴京》《屠夫狀元》《秦香蓮》《卷席筒》等經典劇目中的優秀唱段讓現場觀眾過足了戲癮。
東風浩蕩萬木秀,曲苑花發滿庭芳。河南曲劇近百年的傳承和發展為劇團積累了深厚底蘊,造就了一大批表演藝術家,留下了一個個在中原大地家喻戶曉的名字。當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王秀玲、周玉珍、李振乾、胡希華,著名曲胡演奏家宋喜元出現在現場時引發觀眾雷鳴般的掌聲。
河南省曲劇團從建團之初,就堅持關注現實題材,推出原創作品,走創新之路,深入生活,紮根人民,與時代共脈搏,與人民同呼吸。《五福臨門》《婚姻大事》《阿Q與孔乙己》等劇目的精彩唱段展現了河南曲劇的青春活力。《遊鄉》《掩護》《江姐》等優秀現代戲的唱段博得現場觀眾陣陣喝彩。
曲劇音樂唱腔大小調曲牌近百種,被專家稱為中國戲曲音樂的「辭海」。《曲牌聯奏》,古箏與樂隊《漢江韻》,展示了曲劇音樂的豐富多彩、深沉博大。六十年來,河南曲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曲劇的獨特魅力在舞臺上演繹了一部部紅色經典劇目。曲劇《信仰》選段充分展現了共產黨人追求理想、救國救民、不畏犧牲的獻身精神和英雄氣概。
河南曲劇是中國十大劇種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劇種,有著上百年的歷史。2006年,河南曲劇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河南省曲劇團成立於1960年3月,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造就了一批在全國頗有影響的老、中、青藝術家,建立了一支編劇、導演、音樂、舞美等門類齊全、實力較強的青年創作隊伍,在創作手法、表演形式、聲腔特點、音樂伴奏風格等方面已形成了河南省曲劇團的獨特風格。
沐風櫛雨六十載,萬紫千紅曲苑春。六十年來,河南省曲劇團演出劇目近百部,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陳三兩》《風雪配》《秦香蓮》《紅樓夢》……一臺臺優秀傳統劇目譽滿中原,蜚聲全國。解放初期,河南曲劇創編了《遊鄉》《掩護》《山鷹》《雙美贊》《江姐》等優秀現代戲劇目,先後被三十多家省市級表演團體移植搬演,多次參加全國性文藝演出活動,曾受到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接見。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大批優秀原創劇目出現在了曲劇舞臺上,《五福臨門》《阿Q與孔乙己》《飄揚的紅絲帶》《婚姻大事》《情系母親河》《藥香》《信仰》等劇目,多次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人口文化獎、河南省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河南省戲劇大賽金獎等國家級、省級大獎並多次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晚會由我省知名主持人張彤、月陽聯袂主持,河南廣播電視臺月陽工作室擔綱全媒體宣推。本次晚會還通過大象新聞客戶端、梨園頻道、移動戲曲頻道、百姓文化雲、文化豫約平臺、河南廣播電視臺大象融媒睛彩中原頻道、河南戲微信公眾帳號、戲緣APP等平臺進行了現場直播。觀看直播人數達到60萬➕人次。
9月6日——9日,河南省曲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將在河南藝術中心文化廣場連續演出四場大戲。6日晚19:30演出古裝名劇《風雪配》、7日晚19:30演出現代戲《婚姻大事》、8日晚19:30演出古裝名劇《陳三兩》、9日晚19:30演出現代戲《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