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私議de節氣——冬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2020-12-18 騰訊網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依據黃道面劃分制定,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

二十四節氣有四個重要的「節點」——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時光荏苒,我們來到「冬至」節氣。

提到冬至,你會想到什麼?冬至掃墓?一盤餃子?一碗桂圓燒蛋?還是赤豆糯米飯?

冬至,在我們中國人的心目中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日子。

1

節氣介紹

每年的12月22日前後,是冬至。冬至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身處的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古人認為冬至日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雖然各地的冬至習俗不盡相同,但都是為了祈願健康、平安和如意。

以江南水鄉嘉興為例,祭祀祖宗和土地是最重要的儀式。出門在外的人,一般這個時候都要回家,因為老輩人說「冬至不回家無祖」。

2

氣候特徵

冬至時節,嘉興市常年平均降水量為20.2mm,平均雨日3.5天;常年平均氣溫4.8℃,極端最高氣溫為24.0℃,出現在1987年12月28日,極端最低氣溫為-9.4℃,出現在1973年12月26日。冬至時節總日照時數平均值64.3小時。

冬至後雖然日照逐漸增多,但地表熱量收支仍然是入不敷出,所以氣溫仍然繼續下降。冬至時節我國大部地區都將進入隆冬時期,常常會遭遇強冷空氣,甚至寒潮的襲擊。冬至還不是一年中最冷最冷的時節,接下來還有小寒大寒。

從平均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地區最冷的時期是在1月份,江南地區也不例外,故而民間有「不過冬至不冷」之說。

關於數九

老百姓習慣把冬至過後的日子稱做「數九寒天」。關於「數九」,不同地區都流傳著不同的用以反映本地冬至後天氣由冷到最冷再逐漸轉暖的變化規律及物候現象的「九九歌」。

流傳最廣的或許就是下面這個版本——

數九的另外小貼

人們用「數九」的方法來排遣寒冷冬日的漫長,期盼春暖花開,隨之應景的「九九消寒圖」也應運而生。

最初的「九九消寒圖」非常簡單,就是畫個線,或橫或豎,九個一組,畫九組。後來不同形式的「九九消寒圖」多起來,有一樹梅花開九朵的,每朵九個花瓣的;也有填空心的九字,比如繁體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每字九畫,正好八十一畫。都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的天氣現象,填完後冬去春來。

九九消寒圖

3

節氣食俗

作為飲食大國,吃,當然更是每個節日都少不了的。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北方的同事和老布這樣說,冬至日北方人的餐桌上少不了餃子。而南方不同的地區則會在冬至日吃赤豆糯米飯、餛飩、麻餈、湯糰等等。

在我們嘉興,最不能割捨的自然就是前一天「冬至夜」裡的那碗熱騰騰的「桂圓燒蛋」,剝幾顆飽滿的桂圓乾,還可以放些紅棗枸杞冰糖什麼的,在鍋裡熬出汁水,再打個荷包蛋,又甜又香又暖。

還有人也會趁這個節氣溫補身體迎接寒冬臘月,吃些羊肉、羊湯、牛肉溫補。民間有「一冬羊肉,賽過幾斤人參」的說法。拿嘉興來說,海鹽澉浦、桐鄉烏鎮、新塍洛東等地就有不錯的羊肉。

說太多好吃的,

老布,有點饞了......

放點圖也饞你們!

桂圓燒蛋

餛飩

餃子

赤豆糯米飯

你想吃啥?!

本期策劃:芙拉沃

編輯:芙拉沃

數據:笨笨

圖片:超凡入聖、芙拉沃

如何關注我們

關注我們

查看布克私議的欄目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今日冬至。冬至,在二十四節氣中有著特殊地位,在官俗和民俗中也極被重視。在古代,民間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冬至節氣在一月中的位置,來預測往後的天氣。來源:@中國天氣「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是陰天的話,過年那天就是晴天;而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話,過年那天就有可能是陰天,甚至下雪。
  • 冬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冬至:迎福踐長 作者/宋英傑 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 七十二物候》 冬至,不僅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最古老的節氣,也曾經是最隆重的節日,甚至「冬至大如年」。 什麼是冬至?
  •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明日冬至,又是一年數九與寫九消寒的開始
    冬至後,日添一線。宋代《歲時廣記》當中記載,魏晉時期,宮廷當中測量日影,在冬至節氣之後每天加一條線。雖然不是在數九,但也是在數著日子第二種方式是冬至節氣的次日開始數九。宋代《歲時雜記》的記載:鄙俗,自冬至之次日數九,凡九九八十一日。裡巷多作九九詞,又云:九盡寒盡矣。
  • 冬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 微言夜讀 · 經典
    12月21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是古人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祭祖,彼此賀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人們最熟悉的寫九,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這九個字,每個字(繁體)都是九畫,每天寫一畫,寫完這句話,春天便來了。
  • 「微關注」冬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2019年12月22日,12時19分迎冬至。冬至:迎福踐長作者/宋英傑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冬至,不僅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最古老的節氣,也曾經是最隆重的節日,甚至「冬至大如年」。所以冬至時,「萬物閉藏,蟄蟲首穴,故曰德在室。」似乎冬至時節,好好在屋裡待著,便是一種美德。既是呵護自己,也是愛護「別人」。「冬至前後……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似乎除了時光之外,一切都封凍了。冬至是陰氣至盛、陽氣始生的日子。
  •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舊年12.22日,冬至那天,你去上茶課.。在巫娜的七分鐘音樂裡,自己動手,完成一次行茶儀軌。心很靜,靜到想要擁抱世間萬事萬物。去熱愛它們。茶課結束,和老師相約春日龍井,夏日荷花茶,秋日金桂紅茶……好美好美,都是明亮之極的美事。
  •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藏有多種密碼的古代天氣檔案
    從冬至那天起就算進九了,在冬至中國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消寒圖是記載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日曆」,人們寄望於它,來預卜來年豐欠,是一種很有傳統特色的、好看的日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個單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圖」。從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 冬至|寒冬已至 珍重待春風
    冬至|寒冬已至 珍重待春風2020年12月21日 20:18:34來源:新華網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準備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廣東人冬至還會吃燒臘與姜飯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
  • 冬至| 珍重待春風
    正納悶,只聽朋友說:「今天冬至,來個『打邊爐』!」,那是十幾年前的冬至,第一次體會了南嶺以南的「冬至大如年」,人們圍爐而坐,一盤盤接踵而至的美食,呼吸尚存的魚、血氣還在的家禽、綠成翠色的時蔬,紛紛落在一盆沸騰寡淡的清湯裡,撈出來反而有了「出水芙蓉般」的清爽新鮮,一口接一口的溫熱漸漸化解了南方的溼冷與陰寒。
  • 冬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冬至,擁有最長的夜晚。古人認為,冬至是陰極陽生的日子。雖然寒風獵獵冷徹骨,但這一天也是萬物生發之始,是春天的引子。冬至大如年。白居易曾在《邯鄲冬至夜思家》裡寫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 畫完「九九消寒圖」春天就來了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再過幾天就是冬至了,前幾天跟同事們聊起北方過冬的舊俗,就說起了「九九消寒圖」。第一次見到「九九消寒圖」是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含飴弄孫的康熙皇帝帶著弘曆將懸於堂中木影壁上的中空字的筆畫描黑,他告訴弘曆,每天描一筆,字都描黑的時候,春天就到了。
  • 為何弘曆和康熙寫完庭前垂柳待春風就立春了?其實是個錯誤
    康熙說:亭前垂柳待春風,因為弘曆被抱著無法施展手腳,於是康熙就讓弘曆坐在了他的脖子上。恰巧這一幕被雍正看到,煞有深意的照了照鏡子。鏡頭再一轉的時候,弘曆寫下了風字的最後一筆,康熙說道:咱們一天一畫,這幾個字寫了整整一個冬天啊!想必很多看電視的人和小編的內心是一樣的剛看到這段其實是有些懵逼的?因為這幾個字就算一天一筆也沒有一個冬天啊!
  • 今日冬至 一張九九消寒圖 一天一筆等春來
    今天是「冬至」節氣,北半球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也意味著一年裡最冷的日子開始了。  連綿陰雨繼續,杭州市氣象臺說,今天傍晚到明天上午,雨水按下暫停鍵,陰天為主,短暫休息後還要接著下,一直到下周五前,杭州都有雨。  氣溫小幅回升,但也不要指望會回到之前那種溫暖如春的狀態,最高氣溫10-14℃;最低氣溫4-9℃。
  • 節氣生活美學 ▏冬至節氣,小家美事
    "冬至時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自古便有"冬至陽生春又來"的民諺。冬至之後,還可以在晴朗的午後,坐在陽臺或落地窗前多曬太陽吸收陽氣,家中的燈飾也應以暖色係為主,既能帶來溫暖觀感,還能增強食慾。
  • 郎平向武漢捐呼吸機並配詩:「四海皆兄弟,珍重待春風!」
    呼吸機的外包裝上還印有兩句詩:四海皆兄弟,珍重待春風!這兩句詩都來自中國古典文藝作品,「四海皆兄弟」出自南宋詩人陳剛中《陽關詞》中「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珍重待春風」出自《九九消寒圖》,「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 郎平向武漢捐贈呼吸機,配了兩句詩:四海皆兄弟,珍重待春風!
    呼吸機的外包裝上還印有兩句詩:四海皆兄弟,珍重待春風!這兩句詩都來自中國古典文藝作品,「四海皆兄弟」出自南宋詩人陳剛中《陽關詞》中「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珍重待春風」出自《九九消寒圖》,「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中國女排官方微博@中國女排 轉發了這條微博,並配文「在不同的戰線,我們一起加油!」
  •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的美學和文化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周代,我們祖先把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視為大吉之日,當天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祭天拜祖,祈佑平安。,長輩會給會寫字的孩子發一張字帖,上面寫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從冬至開始,孩子每天寫一筆,寫完之後冬天就過去了,春天就來了。
  • 始於冬至日的文化活動——九九消寒圖
    一般選用的九畫字聯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徐珂《清稗類鈔。時令類》載:」宣宗御製詞,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畫,其後雙鉤之,裝潢成幅,日九九消寒圖……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畢事。」 「寫九」消寒,始於清代道光初年。隨著滿漢文化的日益融合,作為填寫《九九消寒圖》這種歲時風俗,在宮廷中頗為盛行。
  • 《軒轅劍龍舞雲山》冬至有什麼活動 冬至活動內容匯總一覽
    「數九消寒」、「冬日送暖」等多重趣味玩法來襲,少俠可在遊戲中了解冬至習俗,共度佳節。 【匠心打造,文化傳承】 《軒轅劍龍舞雲... 冬至陽生春又來,《軒轅劍龍舞雲山》在瑞雪紛飛之時,特開啟冰雪節盛典。「數九消寒」、「冬日送暖」等多重趣味玩法來襲,少俠可在遊戲中了解冬至習俗,共度佳節。
  • 冬至節氣,是開始吟詠「九九消寒詩」的時候
    冬至節氣,是開始吟詠「九九消寒詩」的時候陳能雄/文在中國農曆裡,冬至這一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所謂陰極陽生,也是從這日開始,天地陽氣逐漸回升,白晝的時間會一天比一天變長,所以古語說:「冬至一陽生,天時轉日長。」中國的十二節氣總是與百姓勞動聯繫在一起,冬至節氣到來後,百姓的作息情況發生微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