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 歐時大參】一年一度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8月15日揭曉,法國新近合併成立的巴黎-薩克雷大學(Université Paris-Saclay)首次上榜便高居第14名,一舉成為該榜單上歐洲大陸排名最高的大學。
首次上榜便名列前茅,部長:「這證實了我們的國際水準」
這也是法國大學首次被列入全球一流院校之列,校長Sylvie Retailleau直言自己「非常驕傲」。
還不僅如此:多所經過重組的法國大學入圍百強,這不但引起法媒高度關注,也引來了法國高等教育部的祝賀:
看過榜單後,法國高等教育部長維達爾(Frédérique Vidal)認為法國高校綜合實力位於世界第三,僅次於美英兩國,稱法國的相關努力終於「結出果實」。
她表示:「這些新的大學模式證明了他們的恰當性,並得到了外國承認」,而這「證實了我們的教育和研究在國際層面上的水準」。
五所法國高校躋身top100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是由上海的軟科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所發表,此前由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於2003年首度推出,逐漸引起世界各國關注。
根據2020年度榜單,法國高校中排名最高、同時也躋身前100名的五所大學分別為巴黎-薩克雷大學(14名)、巴黎科學與文學大學(PSL,36名)、索邦大學(39名)、巴黎大學(65名)和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99名)。
除此之外,包括艾克斯-馬賽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蒙彼利埃大學、裡昂一大、土魯斯三大、波爾多大學、洛林大學等七所大學排名在100-300區間之內。
而巴黎綜合理工學院(polytechnique)則排名更加靠後,和裡昂高師、蔚藍海岸大學和土魯斯一大共同排在總榜300-400名區間。
總體而言,榜單前1000所大學中,有30所來自法國。
力壓普林斯頓、巴黎-薩克雷大學牛在哪裡?
據《世界報》報導,在這份「上海排名」中,巴黎-薩克雷大學在數學領域排名全球第一,力壓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在物理領域排名第九,在醫學和農業領域也躋身全球前25佳,因此其綜合排名躍升至第14位。
為什麼這麼牛?
原來,巴黎-薩克雷大學是在原南巴黎大學(université Paris-Sud)和多所精英學校(grandes écoles)基礎上整合而成的「巨無霸大學」,其中包括巴黎高等農藝科學學院(AgroParisTech)、中央理工-高等電力學院(CentraleSupélec)、巴黎-薩克雷高等師範學院、高等光學學校等。
此外,它還涵蓋了多個加盟分校,如凡爾賽-聖康丁-伊夫林大學和埃夫裡大學等,這些加盟分校參與其管理進程,並將於2025年正式合併。
不僅如此,包括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國家農業研究院(Inrae)等機構都與巴黎-薩克雷大學有合作項目。
目前,巴黎-薩克雷大學共有4.8萬名學生、9000名研究員和教師、275個實驗室和7個研究機構,其科研能力相當於法國的13%。
按照法國政府相關政令中的措辭,它的目標是「躋身全球最重要的大學機構之列」。
重組合併是排名「法寶」?
據《世界報》稱,這一全球高校排名非常依賴於院校本身規模、以及各國政府所推動的高等教育機構合併的政策。
而近年來法國大學的重組、合併也對排名產生了明顯效果:事實上,此次法國高校中排名前五的四所都是新成立的機構,只有索邦大學除外。
早在2013年,法國就制定了費奧拉索法(Fioraso),專門對院校進行重組,期待這些大學的科研文章數量、獲獎人數皆大大提高,以便提升法國大學在全球的知名度和能見度。這其中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旗艦工程」、上文提到的巴黎薩克萊(Paris Saclay)組合計劃。
今年春天,法國高等教育部或已經試圖說服製作榜單的軟科公司,在排名標準問題上對法國新近的院校重組情況加以考慮,據稱軟科方面於今年6月接受了這一要求。
英美大學仍然強勢!
不過從總榜來看,今年的前十名仍然被英美大學所壟斷,由高到低分別是哈佛大學、斯坦佛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和芝加哥大學。
其中,哈佛大學已經是連續18年蟬聯榜首了!
中國高校穩步前進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這份榜單,雖然美國大學仍然擁有強大優勢,不僅幾乎壟斷了前十,而且在前1000所高校中有206所入圍,但中國也在進一步縮小差距,今年共有168所入圍,比去年增加了14所。
為何法國以往排名總不佳?!
2019年法國表現如何呢?
在去年的榜單上,法國有21所大學進入全球前500名,就數量而言,在全球排名第6。而在全球前 1000 名大學的排名中,法國入圍大學數量(36 所)也低於義大利、日本和西班牙入選大學數量,總體表現不佳。
具體來說,南巴黎大學(Université Paris Sud,即巴黎十一大)、索 邦 大 學(Sorbonne Université, 原巴黎四大和六大合併而成)和巴黎高等師範學院(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排名最高:南巴黎大學居於第37位,索邦大學和高師分別為44、79位。
如上文所提到的,為提升排名,法國教育部已經長期進行了一系列努力:2019年2月份,法國高等教育暨研究部部長維達爾 (Frédérique Vidal)還表示,經常被國際學術界引用的法國學者如在某個大學擁有研究平臺,需要優先依附該大學。
為何要做這一改變呢?原來,「上海排名」中 20% 的打分會跟大學裡的「全球高引用科學家」掛鈎。但同歐美相比,法國教育體系不同,知名學者往往依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CNRS)。因此,這不利提高法國大學的排名成績。
另外,每年都十分關注該排名的《世界報》2018年就評價稱,「上海排名」側重科學研究,在方法論層面,可能對英美大學模式更為有利。例如,與其它一些考慮綜合能力的世界排名榜不同,上海排名榜的主要標準是學術成就,如畢業生中榮膺菲爾茲獎(Fields)或諾貝爾獎的人數,在全球著名科研雜誌上發表的文章數量等。
【來源:歐洲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