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
有趣的靈魂太少,忙碌的軀體太多。小四書單
今天小四給大家推薦的的書籍是《百年孤獨》,也是小四放假以來看的一本書。
我們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
我們一直在說自己孤獨,那到底我們是真的孤獨嗎?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是群居動物,對一個群體產生很強的熱愛感情,進而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性。
當一個人被別人排除在外的時候,他就會因得不到心理的依賴感而出現不滿足的情緒,這種迫切的滿足感即為孤單的體現。
其實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人本身就會表現出孤單的狀態,這是來自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
這本《百年孤獨》是世界級文學大師馬爾克斯的經典代表作,講述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
這本書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除了精巧的敘事結構、奇妙的故事情節等之外,還有它經久不衰的遣詞造句。
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記住,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存在,就連那最堅韌而又狂亂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轉瞬即逝的現實。
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裡涅盤,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
買下一張永久車票,登上一列永無終點的火車。
一個幸福晚年的秘訣不是別的,而是與孤寂籤訂一個體面的協定。
預感總是倏然來臨,靈光一現,好像一種確鑿無疑的信念在瞬間萌生卻無從捕捉。
所有人都顯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盡辦法排遣寂寞,事實上仍是延續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對群居者的詛咒,孤獨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他們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
鐘擺能讓任何東西飛起來,卻無法使自己騰空。
只有用水將心上的霧氣淘洗乾淨,榮光才會照亮最初的夢想。
往日的推心置腹已經一去不返,同謀和交流變成敵意與緘默。
別錯過機會,人生比你想像中的要短。
很多人選擇了向虛擬實境的魅力屈服,寄情於自我幻想,這縱然不切實際卻更能與人安慰。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你那麼憎恨那些人,跟他們鬥了那麼久,最終卻變得和他們一樣,人世間沒有任何理想值得以這樣的沉淪作為代價。
一分鐘的和好抵得過一輩子的友誼。
原來時間也會失誤和出現意外,並因此迸裂,在某個房間裡留下永恆的片段。
有的人想睡覺,但不是因為睏倦,而是出於對睡覺的懷念。
真正的孤獨不是溫飽後的無病呻吟。孤獨是靈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它沒有聲音卻有思想,沒有外延卻有內涵,孤獨是一種深刻的詮釋,是不能替代的美麗。
小四書單丨你的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