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攝影圈的「老法師」嗎?作品接地氣,就為圖一樂!

2020-12-13 北晚新視覺網

往前倒30年,攝影圈還是個很有門檻兒的圈子,畢竟當年有句俏皮話,叫「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相機、鏡頭、膠捲、彩擴,這個開銷可不是當年還沒富起來的大多數中國人消費得起的。

轉眼30年過去,當年那些年輕人變老了,不過,他們當中不少人的攝影情結卻沒變,更重要的是,當年那些「力不從心」的攝影器材,如今都「舉重若輕」。

於是,他們成了當下年輕人「揶揄」的攝影「老法師」,手持令人羨慕的高端數碼單反裝備,在頤和園、動物園、角樓、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經常能看到他們結伴而行的身影。有人總結他們,設備高端,喜歡扎堆,參加各種五花八門的攝影組織,對自己的作品迷之自信……總之,就是個樂。

雖然對攝影圈「老法師」們的戲謔一直就沒停過,但很多被稱為老法師的影友並不依然——自己本來就是圖一樂。歲數大了,陶冶情操,發現美麗,鍛鍊身體,圓一個年輕時候的夢,有何不可?

在北晚新視覺網的新視覺論壇,如今就活躍著一群摯愛攝影的「老法師」,他們沒有攝影記者那樣擁有第一時間奔赴新聞現場的機會,沒有專業攝影師那般總有佳人約拍,更沒有年輕人的好身板兒能攀高爬低,不過他們的作品卻是「曲寡和高」,拍攝地點也很接地氣,很適合「入門級」老夥伴們參詳。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花伴雨」,今天,北晚新視覺網「拍客說」專欄就有請周志光、王樸這兩位拍花和拍雨頗有心得的「老法師」現身說法,為那些剛開始玩攝影,又希望儘快定格美的影友支個招。

甭管人家說什麼,想拍咱就拍!

王樸:春雨濛濛,行攝水上

王樸的攝齡並不長,最初是靠撿兒子玩剩的相機起步。自己年輕時囊中羞澀,有點兒錢都置辦家具電器了,老了老了,總算圓夢。

王樸是一個喜歡什麼都拍的人,出門相機不離身。關於拍攝春雨,他有一二三分享給更多影友。

第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拍好雨景,相機,手機,三腳架,從微距到中、長焦鏡頭能備齊還是備齊。此外,防雨罩,擦UV鏡的鏡頭布提前備好,免得到時候因為心疼設備而分心。

第二: 雨天拍攝,光線環境是漫反射光,比較平和。如果用中焦頭,建議光圈使用稍微小一點,長焦則反之,若是用微距拍攝,則光圈一定要用小。不過,王樸並不建議初學攝影的愛好者使用微距進行攝影,因為如果拍攝距離把握不好,拍出來的東西清不清楚都成問題。

第三:大雨可以拍出小雨的感覺,反之亦然,關鍵在於快門速度。比如影友若想拍成風吹馬尾千條線的效果,速度就要選擇慢點,比如1/30秒一下,甚至更慢。當然也要考慮背景亮度,較暗的背景更能烘託出春雨的效果。

小貼士:如果影友的光圈快門使不好也別著急。用低角度去拍攝積水倒影,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畫面出現(如下圖)。

周志光:花開千朵,各表一枝

在周志光看來,成為攝影「老法師」有個額外的好處——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影友。大家一起拍片採風,晚年生活不亦樂乎。

言歸正傳。拍春花,是入門級影友最喜歡的題材,房前屋後小花園都能成片場。不過外行拍熱鬧,內行拍門道,周志光就總結出不少要點。

首先,要了解花期,確定花型。正所謂含苞欲放是最吸引人的時刻。一看天暖和了就興衝衝拿著相機去公園見花就「掃射」,那叫鍛鍊身體。

第二,別忙著按快門。所謂「花開千朵,各表一枝」,首先得從斑斕的春花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那一朵,再琢磨如何拍,要不後期挑照片足夠讓戴老花鏡的影友頭昏腦漲。

第三,拍攝花卉時要對準花蕊進行點測光和單點對焦。此時的光圈設置尤為重要。光圈大可以虛化掉背景,但光圈太大也可能把花卉邊緣的細節部分虛化掉。因此,選擇適當的光圈格外重要。

第四,注意光線的選擇。攝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同一朵花卉,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會有不同的效果。如順光拍攝花卉,雖會更清楚但會缺少層次感,逆光或側逆光拍攝則會顯示出花卉的紋理,讓花卉更加通透、美麗、有質感。這要根據自己想要表達什麼來選擇。

最後,影友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他輔助設備。如為防止抖動最好使用三腳架;為讓背景乾淨主題更突出可以選用不同顏色的背景板,為增加照片的觀賞性可自備噴壺給花卉澆上點水珠等,都能增加花卉照片的美感和觀賞性。

總之,攝影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積累經驗。只要多拍多總結,攝影水平一定會向「老法師」看齊。

更多「花伴雨」拍攝技巧詳見北京日報客戶端視覺頻道。

來源:北京晚報 曹小彧、 庫子彥/文

流程編輯:TF022

相關焦點

  • 攝影圈的那些事,鄙視鏈、老法師你都懂嗎?私房照你敢去嗎?
    導語:攝影圈的那些事,鄙視鏈、老法師你都懂嗎?私房照你敢去嗎?在很多人眼裡,攝影師是一個高大上的職業,攝影圈也是神秘不可測的,而玩攝影的人一般也比較藝術,具有文藝氣息。但你以為攝影圈兒真的有那麼乾淨嗎?
  • 攝影圈那些事:新銳攝影拍照就比老法師好?
    這和老法師有關係嗎?  WTF!怎麼搜出這樣子的圖呢?這女模特和老法師有什麼關係呢?這胸的液化效果做的也太假了吧,原子彈都出來了,嘖嘖嘖嘖......  看來度娘是解答不了我這個問題了,只能請教攝影圈大溼,什麼是老法師?BUT,大溼只是給我一張照片,然後就沒了。
  • 攝影圈「老法師」 扎堆,萬元「大炮」引人注目,老外也來湊熱鬧
    相信很多朋友都注意到,現在出門旅遊,年輕人大多用手機拍照,而扛著單反「長槍大炮」的多為老年朋友。這也不難理解,他們退休後有時間,也有錢可以拾起「攝影」這個愛好。志同道合的同齡人聚在一起,一起出去拍照,何樂而不為?圖:北京公園內一群老年攝影師拿著單反聚在一起。
  • 老法師最喜歡的一座縣城,雖被群嘲是擺拍,但不過是圖一個樂
    攝影:喬義恩(黑馬)環球旅行攝影師|來源:去驢行儘管這已不是我們第一次介紹到霞浦,但每次接過這些精修的攝影鏡頭,都有一種被震撼到的美感。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美的灘涂,霞浦是實至名歸,儘管這種美感還需要到後期的精心處理。
  • 在攝影圈裡有什麼有趣的梗 攝影黑話解讀 怎樣跟入門攝影師交流
    所以上面那張圖基本是根據女生選擇出的圖。所以佳能用戶跟尼康用戶也是天天打。2.「毒德大學」這一名詞也是一個梗,這個詞的出現是來自大家的誇獎。怎麼誇呢?大家似乎有了一個模板:『毒!德味!大師之作!』學習了!
  • 那些不明覺厲的攝影圈行話
    攝影圈也跟其他圈子一樣有很多聽起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行話,而且隨著攝影行業的發展這些行話越來越多,越來越偏,甚至很多玩攝影多年的人都不一定聽懂。為了讓大家都能正常交流,於是小編決定把近幾年流行的攝影圈行話做一個小科普文,希望大家喜歡~
  • 大爺大媽們玩玩攝影,為什麼要被叫成「老法師」?
    全文共計 587 字閱讀時長約 2 分鐘來源 | 沉默影匠作者 | 影匠編輯 | 小魚姬先得說說什麼是網絡中盛傳的「老法師」,成為老法師至少具備以下六種特點的五個:1.年紀大,沒有白髮和皺紋無法被稱為老法師;2.攝影背心,灰色、綠色的釣魚馬甲總會穿在身上;3.
  • 攝影圈扒一扒!揭秘網紅攝影師成名內幕
    攝影圈扒一扒!  微博發出後驚動了整個攝影圈,攝影師立即反駁了模特,稱這是兩廂情願的事情,何來侵犯之說...就在你來我往的幾輪掐架撕逼中,營銷號的介入讓事情迅速發酵,該事件馬上攻佔了熱搜和話題熱門前幾位,輿論一面倒,攝影師被黑成炭的同時也因此徹底地紅了。雖然事件不見得光彩,但經過這一事件,該攝影師迅速成為了網紅,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名字,並且他的工作單不減反增!
  • 攝影圈中的老法師是什麼?
    當這位老司機祭出殺器:1DX+400mmF2.8這一套十萬人民幣的配置,以每秒12張的速率對著荷花舉行掃射你就知道,他是個有故事的人。到了夏天,不消去什麼東西展,去湖邊閒步一圈,就可以饜足的勞績一褲兜子東西知識回家。
  • 聖嚴法師 寂滅為樂
    聖嚴法師 寂滅為樂  縱然佛家教人要「捨得」,但在許多人內心深處,聖嚴過世,實在令人沉痛不舍。某天自營區外出,巧遇靈源老和尚,經老和尚開示之後,他得到禪法的入手處,開始孜孜不倦地重研佛經。1959年,30歲的聖嚴結束了10年軍旅生涯,在東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出家,法號仍為聖嚴。  佛教講究師承與門派。東初老人和聖嚴是小老鄉,他俗姓範,江蘇泰縣人,生於1907年,13歲那年在江蘇觀音庵靜禪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數次遊學後,進入福建閩南佛學院深造。
  • 攝影圈的黑話俗語有哪些?這篇文章教會你
    學習攝影的小夥伴,常常會聽到攝影老司機說出各類的攝影圈內行話、黑話、俗語,那麼攝影圈內有哪些比較經典的黑話俗語呢?今天分享攝影圈的黑話合集給大家,希望大家有所收穫。1、大三元:指恆定光圈為F2.8的廣角、標準、長焦的變焦鏡頭,是價格昂貴的專業鏡頭;2、小三元:指恆定光圈為F4的廣角、標準、長焦的變焦鏡頭,是價格昂貴的專業鏡頭;3、牛頭:一般指專業鏡頭;4、狗頭:一般指廉價、質量稍次的普通鏡頭;
  • 攝影圈,一個類似「姆庇之家」的族群
    「姆庇之家」猶如一個母親的子宮,孕育著基庫尤族,以至於他們的族人寧可都掉性命也甘願為之付出一切。這種族群現象被後來的人類學家而廣泛應用於族群關係研究。而今天,小編將這個族群關係拼貼到了攝影圈裡。攝影圈的族群關係建立在「群體認同」之上之所以將攝影圈也列入一種族群關係,不是因為他們密切的生活的關係,而是一種文化交際上的關係。在文化活動中,每個人都需要一種「自我認同」,當他的個人認同問題缺乏安全感時,就會主動參與進族群中,去獲取「群體認同」。
  • 書畫名家明鑑法師作品展首次走進鄂州社區,接地氣貼民心
    黃石市知行生活館尹亞、風信子花卉郭秀峰、華祥苑鄂州店夏天、瀾湖曉舍沈莉等一同為瀾湖曉舍揭牌。法師出家前,在津門即享有聲譽,及至慧公座下研習禪法,藝業大進,為寺院作三十二米(老祖寺)《千歲寶掌行化圖》瓷板畫後,又先後創作《禪宗五祖法脈》,《老祖寺過往歷代祖師像》《十八羅漢》等。出訪德國,美國,日本舉辦畫展。又於武漢,天津,黃石等地辦展。
  • 佛音歌者印能法師:梵唄音樂傳承離不開網際網路(圖)
    信息 佛音歌者印能法師:梵唄音樂傳承離不開網際網路(圖) 作為中國禪宗法眼宗第十一代傳人,印能法師是當代知名梵唄音樂唱誦家和佛教音樂人。與多數人對僧人的印象不同,印能法師因詼諧幽默、善用網絡而更被大眾所知。
  • 無處不自在的水果法師—廣欽老和尚
    無處不自在的水果法師——廣欽老和尚四月九日下午一時,一行人又從臺北出發,約經個把鐘頭,車行到土城鄉,轉爬彎曲的山路,汽車一檔的吼聲,聲嘶力竭得令人聽了真想下來步行。一個大彎後眼前一亮,承天寺已遙遙在望,大家開始指指點點,談論著自己來過此地的歷史。
  • 對近年發現的弘一法師書畫作品的質疑
    一、「發現」的弘一法師繪畫作品清單:  近兩年,相繼出版過3本號稱弘一法師書畫作品的畫冊——《弘一大師羅漢畫集》[3]、《弘一大師羅漢長卷》[4]、《弘一大師書畫集》[5]。根據陳星先生《弘一大師書畫研究》一書的記錄,筆者初步統計這批繪畫計有:  1、佛像觀音圖、觀音佛經手卷、冊頁237幅、頁(含16幅題書)。
  • 大爺大媽為拍美照,背20斤攝影包杵拐爬山都是小意思
    在攝影圈裡對這些大爺大媽有個戲綽的稱呼「老法師」,意為水平不高,但器材精良的拍攝者。圖為在貴州一景區內,一群大爺大媽圍著兩名侗族女孩猛拍。據資料介紹,如今活躍在各大風景區的大爺大媽攝影師們,基本都來自收入較高的退休群體,他們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又有閒錢購買昂貴的攝影器材,也有說走就走的自由時間,其中一大部分是為了退休後能有些事情做做,而拍照就是一個既能到處遊玩,又有同伴的最好出行方式,重要的是還能一了拍美照的心願。圖為一位大媽為了拍一張構圖好的美照,同伴在盡力調整船的位置。
  • 圖憶:上海老藝術家們多麼接地氣
    圖憶:上海老藝術家們多麼接地氣 2020-11-08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寺廟32條狗被劫 71歲法師絕食3天為狗超度(圖)
    32條狗被搶 71歲法師3天不吃不喝為流浪狗念經超度  □首席記者 張英/文 記者 沈翔/圖  「張生和崔鶯鶯相會」的新鄉輝縣普救寺,2008年元旦發生了一起「大劫案」。寺裡妙行法師養的32條流浪狗,被「搶得一條不剩」,這些狗可都是鄭州的好心市民從菜市場解救後送到這裡的(本報2007年12月12日曾經報導過)。為此,71歲的妙行法師傷心至極,絕食3天,為可能已經遭到殘殺的狗狗念經超度。
  • 為什麼玩單反的少了:街拍、群拍和老法師讓人望而卻步
    被問及幹什麼用,有的人說是自己欣賞,有的人說是時尚雜誌的,有的說自己就是星探……這個以前也被電視臺報導過,因此大家有了防範意識。總之,大家漸漸明白,如果你去問照片的去處,可能會上套路,比如看好你,包裝你為明星等等,還是不要做明星夢了,更不要隨意去花錢。如果他是為時尚雜誌服務的,就讓他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