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著名寫意花鳥畫家——石開
石開,本名張佩華,字石開,號五蓮居士、墨香山人。山東人氏,書畫世家,系文化部評定的國家一級美術師、書法師,國禮書畫家,也是一位古稀高齡畫家,現為文化部中藝卿雲書畫院書畫家、中國國際書畫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藝名(北京)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國家品牌戰略委員會理事,易從網籤約畫家。
石開自幼與書畫結緣,致力於寫意花鳥畫的創作與探究,偶作書法、山水,書畫俱佳。作品源於生活,內涵豐富,重意境、尚情趣,筆墨酣暢淋漓,妍麗而富有生機,既有傳統筆墨底蘊,又能大膽創新,於作品中注入了現代寫意精神,豐富了傳統花鳥畫的創作內容。
石開老師國畫梅花圖題詩畫《冬梅》 一幅梅畫 一種風骨
規格尺寸: 六尺橫幅 (68*177cm)
石開畫畫全憑悟性與勤奮,畫自己想畫的,愛畫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你看他的題詩畫《冬梅》正是他心靈的寫照。石開應該算位雜家、通才,知識全面,題材多樣,連環畫創作偏重人物,也曾想以畫人物為主。完成了習畫的初級階段後,追求個人面貌,實現重點突破便成為必然,時間上適逢改革開放之初,西風東漸,人心不古,國畫何去何從,一時爭論不休,人物畫出現以醜為美,誇張變形之風,石開感到無所適從,索性還是畫花鳥草蟲為好,因此也就有了題詩畫《冬梅》這種傲骨臨風的畫作經常出現在大眾的眼中。
石開畫畫無師自通。他因故未能到美院深造,所幸生活是大課堂,機遇總是成就他,他硬是闖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藝術之路出來。他很榮幸,從事自己喜愛的繪畫,很早就來到京城藝術圈中吸取營養,開闊了視野,廣泛借鑑,在實踐中積累知識儲備,求得提高。他常說,能否畫得深入,畫出特色,既要靠繪畫技能,更要憑知識積累,從你的畫裡一眼就能看出學養如何。為此,他自學一切可以學習的花鳥畫書籍,色彩學,透視學、技巧學,大量閱讀。他可以研究他人的作品,卻不想臨摹任何國畫名家的作品,而是將他們的作品加以對比、參考,從中尋找創作規律,以免落入他人繩墨中,努力追求個性化、原創性的繪畫語言。他常說,藝術創作最忌似曾相識,當你看到一幅畫即刻聯想到某一名家的作品,說明這幅畫的作者尚未找到自己,尚未確立鮮明的個人風格。
作品《冬梅》細節展示:
自古畫梅花者眾多,但都有自己的風格。石開也不例外,他的題詩畫《冬梅》以一種氣充盈而出,磅礴之勢奪人眼目。看似簡單的畫面,要畫到這樣,也不是十年八年功夫就成的。就繪畫而言,好與差往往取決於細微的差別,就差一點點,你就是這一檔,他就是那一檔,優劣立見。你看這梅花,美在天成,無一絲瑕疵,可不好畫。你看它千姿百態,又分明無處下手。梅花枝幹最難畫,那梅花就好畫了?都不好畫。看著沒什麼,一落筆,就見真著了,枝幹不闊達,梅花不傲然,哪裡能有梅花寒骨的精神?
作品《冬梅》掛客廳效果展示:
石開畫梅以其下大力氣,分步走,實現突破。第一步把形抓準,把特點找出來,先得畫像了,才能畫好了。在此基礎是哪個再去找筆墨技巧,畫面感覺,求得形神兼備,一幅題詩畫《冬梅》的誕生得來不易,呈現給觀者的是一幅美妙無比的梅花詩意圖,精神風骨圖。
更多石開梅花國畫作品欣賞:
石開四尺橫幅題詩畫梅花(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錚錚鐵骨 石開紅梅圖《卜算子詠梅》
石開大尺寸梅花圖《卜算子詠梅》可定製
石開鵲登梅枝報喜圖《喜上梅梢》可定製
石開墨梅圖作品《梅》
石開小品梅花圖《鐵骨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