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吉林頻道8月26日電(記者宗巍 劉碩)8月26日上午,伴隨著由854名彈奏者合奏的朝鮮族名曲《阿里郎》緩緩響起,在吉尼斯認證官吳曉紅及數千名觀眾的見證下,最大規模伽倻琴合奏的金氏世界紀錄在龍井市誕生。
上午9時52分,龍井市海蘭江體育場人潮鼎沸,熱鬧非凡。迎著微微細雨,854名彈奏者身著朝鮮族民族服裝席地而坐,將朝鮮族傳統樂器伽倻琴放置在腿上,每個人都在屏住呼吸準備接受挑戰。隨著延邊州政府副州長千海蘭宣布活動開始,854名伽倻琴彈奏者放聲高歌,整齊劃一的動作和悠揚動人的節奏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8月26日,演奏者在合奏朝鮮族名曲《阿里郎》。新華社發(劉碩 攝)
「龍井市創造了最大規模的伽倻琴合奏世界紀錄」,6分鐘的精彩表演之後,吳曉紅當場宣布了這一喜訊,並向龍井市政府市長安明植、副市長金吉南頒發了金氏世界紀錄證書。
這支854人的龐大表演隊伍由500餘名中小學生和300名社區黨工委、機關事業單位等工作人員組成,其中,最小的彈奏者只有9歲,年齡最大的已經年逾七旬。為了保證創造紀錄成功,每名彈奏者都進行了長時間的演奏訓練。「整個表演非常地精彩,朝鮮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我相信今後會有更多的世界紀錄在延邊誕生。」吳曉紅說。
8月26日,演奏者在合奏朝鮮族名曲《阿里郎》。新華社發(劉碩 攝)
伽倻琴是朝鮮族傳統弦樂器,有著1500多年的歷史,是朝鮮族群眾最為喜愛的樂器之一,在民間廣泛流傳。創造金氏世界紀錄成功後,龍井市還將繼續加大伽倻琴彈唱推廣力度和普及範圍,努力把龍井市打造成「中國朝鮮族伽倻琴之鄉」。
近年來,龍井市以打造中國朝鮮族民俗文化城為目標,深入挖掘和傳承朝鮮族民俗文化資源,憑藉「梨花節、松茸節、黃牛節」等形式多樣的節慶活動,積極推進中國朝鮮族民俗文化城建設進程,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民俗文化品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