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歐、美、日、韓等平價時尚廠商近年來國際知名快時尚服飾品牌陸續來臺,包括西班牙Zara、瑞典H&M、美國GAP、Forever 21、日本Uniqlo、GU、韓國第一大服裝集團E-LAND旗下平價時尚品牌SPAO、MIXXO等快時尚服飾品牌紛紛進駐臺灣,形成國際快時尚品牌於臺灣百家爭鳴的戰局。
然而,國際快時尚品牌陸續進入臺灣對時尚產業整體衝擊有多大?證諸2015年1-5月臺灣時尚產業的營銷情形-臺灣時尚產業營利事業家數總計為117,114家,較去年同期(1-5月)成長1.4%,增加1,642家,七項類別中僅鞋類衰退1.5%,減少73家,其他類別包括服飾類、美容美髮、家飾品、鐘錶眼鏡類、袋包箱、珠寶首飾類呈現成長之勢;而1-5月時尚產業銷售額總計達2,927億新臺幣,較去年同期總體成長8.2%,增加223億元,各分類累計銷售額均呈現成長趨勢,顯示今年來各業別買氣均有上升趨勢。
令人好奇的事,臺灣市場相對較小但為何國際快時尚品牌對來臺仍樂此不疲?若簡單以市場需求=產值+進口值-出口值來看,2014年臺灣服飾內需市場達17.08億美元。以整體需求17.08億美元來看,其中從海外進口的比例高達96.25%,顯示臺灣服飾內需來自臺灣本身供應的比例明顯偏低,而需求市場又持續擴大,亦即臺灣服飾內需市場呈現本身消費市場購買力大但本身供給力卻不足的窘境,由此相對可說明全球快時尚廠商陸續進軍臺灣的原因。
由上顯見,臺灣時尚產業市場在國際快時尚品牌進入後,整體市場反而有放大的效果。有別於傳統時尚的距離感,快時尚(Fast Fashion)由於更容易快速取得潮流時尚新品(Easy Buy)及不斷創造取代性及創新性需求(Push Needs)特性,藉由快速、時尚、平價、款多量少,獲取消費者廣泛的青睞而席捲臺灣服飾市場。證諸國內時尚市場數據,快時尚品牌來臺非但沒有縮減了臺灣整體時尚產業市場,反而擴大了整體時尚產業市場。臺灣服飾業者若能掌握上述快速時尚精神,以Push Need(創造需求)× Easy Buy(容易購買)的創新元素經營新業態或商品開發,將能有效突圍。
所謂『快時尚』,系以『快、狠、準』為其主要特徵。『快』是指快時尚服飾始終追隨當季潮流,新品到店速度快,櫥窗陳列更換頻率更是一周兩次;『狠』是指品牌間競爭激烈,而消費者購買快時尚服飾的速度能與品牌競爭相媲美使消費者習於敗家樂購。『準』是指眼光準。設計師能預知近期潮流趨勢,在短時間內設計出各式新潮服裝,而消費者挑選商品時,看準了就買,絕不遲疑。
若能再善用挑起當今消費者購買慾的方法,將能有效持續吸引更多普羅大眾,創造更大的需求市場。怎麼挑起購買慾?如『挑起購買慾 零售業新獲利模式』一書指出,環顧現今消費者,能夠同時輕易接觸到多種以上同樣吸引人的商品,導致他們對購物的要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標準。於是,消費者需求產生包括不是買東西,而是買體驗、客制化而非大眾化、平價奢華而非奢華、快速時尚及社群意識的轉變。循此,衍生出的挑起消費者購買慾的方法,包括販賣『情感上的連結』或『客制化服務』,要不就是讓消費者認定你是『人人買得起的奢華』或是你代表最新流行時尚,不然,就賣『社群意識』,顧客更會爽快掏錢購買你的產品。藉由快速提供消費者負擔的起之流行時尚商品,使消費者得以合理的價格追隨流行時尚,當能促進整體時尚產業進一步的發展。
本文轉載來自:何介人商發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研究員,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