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相信愛情」到「相信上帝」

2020-12-05 騰訊網

導讀

愛情是許多現代人的痛。有人迷信愛情的力量,有人則再也不相信愛情了。回到聖經中,上帝對愛情與婚姻怎麼看呢?本文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讓我們看見上帝的話如何更新婚姻關係。

結婚率再怎樣創新低、離婚率再怎樣創新高,在神學院辦公室時不時有女同事對我激動地喊著,「今天XX劇大結局。男主角為了女主角死了……」或「介紹你看XX劇,我看了好幾遍……」我也總是抬起頭,從電腦開了好幾個視窗的聖經備課狀態,返回真實世界,同情共感現代人的喜怒哀樂——男人追著政治新聞,不管幾歲;女人追著愛情偶像劇,不論年齡。

學期末,忙著改作業打成績,這回中斷我工作的不是戲劇,而是真實事件——單身女藝人跟已婚男藝人被記者拍到街頭擁吻。演藝圈的新聞應該算不得什麼,卻震驚全臺女性。因為男藝人是平易近人的鄰家哥哥型,他對妻兒極為照顧:為妻子繫鞋帶、下雨開車接她,再替她把腳踏車騎回家、金鐘獎榮耀獻給妻子、聖誕節扮聖誕老人讓孩子們開心……他是女人眼中的模範完美丈夫。那位女藝人則是他的好哥們,當初男藝人能追到妻子,還是靠她當軍師獻計。最不可能的兩人,卻發生外遇。「到底能不能再相信愛情」的議題成為眾人討論焦點。同一時段,韓劇《太陽的後裔》演員雙宋又爆離婚,結束維持不到兩年的婚姻。

人們追劇,代表對愛情還有憧憬,嚮往兩人至死不渝舍己的浪漫愛情。但從虛擬戲劇回到真實世界,卻令人對愛情害怕,對婚姻止步。越來越多人認為「如果會走入壞的婚姻不如選擇不婚」,造成普遍晚婚,同居,或不婚。單身現象席捲現代社會,教會信徒不少亦處於單身狀態。

在神學院開過《福音書概論》《哥林多前書》兩門課,正好都涉及婚姻議題。神學生畢業出去都是傳道人,勢必得徹底了解上帝對這件事的看法。《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都記載了耶穌對婚姻的看法,可見有多麼重要。令人驚訝的是耶穌的超級高標準,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你若要結婚,就不要想著未來可以離婚再嫁娶」。婚姻關係是到死方休。

耶穌回答婚姻問題,當時是冒著殺頭的危險。施洗約翰因為指出希律婚姻錯誤,而被下到監裡,最後被砍頭。法利賽人挖好同樣的大坑,等著耶穌掉進去。但耶穌無畏地照著聖經——上帝的心意回答:「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

耶穌對彌賽亞任務的教導,門徒聽了很多次都不懂。但對於耶穌嚴格過人的婚姻教導,門徒倒是一聽就懂。他們對耶穌說:「人和妻子既是這樣,倒不如不娶。」

是的,婚姻關係就是只有死亡才能結束。這太難了!耶穌復活升天,聖靈成為保惠師,福音傳到羅馬帝國多處,當時教會信徒遭遇的困境是夫妻有一方不是基督徒。保羅再次重申耶穌的嚴格教導:「妻子不可離開丈夫,(若是離開了,不可再嫁,只能和丈夫複合。)丈夫也不可與妻子離婚。」(林前7:10-11,NET聖經中譯本)接著處理信與不信的婚姻問題,保羅仍然強調「不離婚」放在首位,除非家庭衝突極為嚴重,為了和諧之故,不信的人執意要離婚,就由他吧。

帶著學生深入了解經文意義之後,我問學生:「你們覺得耶穌的教導如何能實際處理教會的離婚、同居、再婚現況?」或頭低低的,或沉默不語。就像教完《馬可福音》的情況,明了這個信仰是要受苦的、背十字架的,我問學生:「你們覺得耶穌的教導如何實際用在傳福音上?這樣還有誰要信耶穌?」

聰明的學生把問題丟回給我:「老師,你會怎麼做?」我簡單地回答:「所以,講道一定要根據聖經,教會一定要設立查經班。我們就是盡忠職守,帶著會眾讀聖經,進入經文中。讓上帝的話語親自對他們說話。否則,即使有萬人受洗,這些可能都是假數據。」當場就有同學見證,他婚姻狀況曾經差到就要籤下離婚協議書。有位基督徒忠言逆耳,要他去看聖經、了解上帝怎麼說。他仔細看了之後,不敢離婚,努力跟妻子處理問題,現在婚姻幸福。他至今非常感謝那位基督徒講了其他人不敢講的話。

我也向學生袒露這幾年自己的婚姻跌向黑暗谷底。老公是大學教授,白天教書,晚上回到家繼續在電腦前面寫程式,而我是神學院全職老師兼資訊主任,每天台南高雄通勤三小時,授課、開會、院訊、行政,周六日又有講道或演講邀約。夫妻兩人一整天說不到幾句話。即使交代了一些話,彼此都沒放在心上。

終於,有一天我在外地就快要開始晚上的演講,接到電話:「老婆,你在哪裡?」他回到家,正等我一起吃晚餐。我笑著說「我在新竹」。他語帶驚訝地回:「你為何在新竹?」一副不解我為何人不在臺南。再過十五分鐘就要演講,絕對不能有壞心情。我按捺噌噌噌上騰的火大,靠著聖靈語氣和善溫柔地答:「我前天跟你說了,周五、周六在新竹演講。你忘了啊?」心裡恨恨想著:「你終於到這一天,老婆不見了,都不知道。」

這樣的情況斷斷續續,愈演愈烈。通常在一個禮拜,嚴重的時候長達兩、三個禮拜。「冷漠相對」比起兩人意見不合、爭吵,還要可怕。在最痛苦的時候,我在周曆手冊上用《馬太福音》22章30節寫著:「當復活的時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沒想到,我們的夫妻關係竟然提早到了沒有愛情的這一步。不管任何遭遇,你對我有多麼疏離與冷漠,我仍會照著聖經,繼續當你的幫助者。」

後來,老公寫了一段話在臉書:「有很多困難,有很多疲倦,要衝過去很不容易。但是有你一起努力,即使失敗了,也有一種爽快的感覺。」讓我知道不管日子是晴空萬裡、或風風雨雨,兩人仍是最堅強的天路伴侶,一起為主努力!

一般人通常是因為相信愛情,才會結婚。我也不例外。但讓我們維繫住婚姻的關鍵原因卻不是「相信愛情」,而是「相信上帝」。因著信上帝,我們夫婦根據聖經知道婚姻關係是到死方休,婚姻關係是只有死亡才能結束。如此一來,兩人就必須在思想上、目標上、計劃上、策略上設法親密聯合,面對衝突、積極處理。因為沒有退路,反倒讓我們不斷成長,開創更多、更深入的合作。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傳4:9-11)對於還沒有與他人立下到死方休伴侶盟約的基督徒單身者,可從婚姻戰場上仍存活的我們經驗得知,關鍵秘訣無他,就是從「相信愛情」到「相信上帝」而已。

作者簡介

陳小小,臺灣神學院神學碩士(M. TH.),信義神學院道學碩士(M. Div),信望愛資訊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及網站主編,現任高雄真道神學院新約老師兼資訊主任。著作《穿越聖經去旅行——埃及‧以色列》,浸宣出版,2017年3月。

本文來源

微讀學堂

紮根聖經,建造生命。

你可能還喜歡

相關焦點

  • 「不老男神」林志穎視線突「糊糊的」就醫結果驚訝粉絲:不敢相信
    「不老男神」林志穎視線突「糊糊的」就醫結果驚訝粉絲:不敢相信「不老男神」林志穎視線突「糊糊的」就醫結果驚訝粉絲:不敢相信 林志穎昨(8)日深夜發文,透露自己最近看遠方時覺得有些模糊,於是跑去做了檢查,沒想到竟然是近視了,說完他忍不住附了一個表情符號傳達自己哭笑不得的心情
  • 「因果原理」與「時代意義」!
    再就佛家的哲學思想看,也是「因果法則」極為明顯。佛教唯識學家的「種子薰習」義,說明人之造業受報,因果相繼,絲毫不能假借。「唯識」思想,即是最嚴密深邃的哲學,它不但為佛教徒所應研習,就是一般哲學家,也以研讀佛家「唯識」為榮幸。而「唯識」的「第八識」,全重「因果種子薰習」義,所以佛家的因果,在哲學上的意識更為顯明。
  • 「信則有,不信則無」——「主觀信念」能影響「客觀事物」嗎?
    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偶爾會談到命理預測之類的事情時。每當支持與反對的人爭持不下之際,總有人會報以一句「信則有,不信則無」解困。但到底「信則有,不信則無」是什麼意思?又有何根據?其實,這句說話也許比命理更需要解釋,下文將嘗試分析其各種可能的意思和回應。
  • 病毒是上帝「創造」的嗎?
    如果說上帝創造了病毒,會讓人不禁懷疑上帝的全善;如果說上帝沒有創造病毒,則會給人一種印象,似乎病毒在上帝的計劃之外,讓人懷疑上帝的全知全能。我們可以如何理解並回應這個問題呢?1上帝的創造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探討上帝的「創造」意味著什麼。
  • 何謂「信」?什麼又是「信實」、「信德」和「信能」呢?
    「信實」是信有世間的實事實理,相信善惡業報及三世因果皆是真實,不可抹熬,生死輪迴、六道流轉也是確乎存有,乃至相信由於悟入法性,證得解脫自在的涅槃清淨,是三乘一切聖者所共契證的真實境界,這就是「信實」。信仰「住持三寶」,就是相信釋迦牟尼佛累劫以來,廣修六度萬行,今已圓滿無量功德,是無上的天人師;信五戒、十善、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四攝、六度……諸法乃是究竟真理,依之修學,則能出離生死,到達涅槃彼岸;並相信僧伽即是追隨佛陀足跡前進,完成住持正法、慈悲濟世的傳燈之人。跟從他們的教導,能使我們在菩提道上善緣不斷,證清淨地。
  • 「圖文版」老婆拍電影,才是催更的王道:周杰倫《我是如此相信》
    你也不用怪宣發方式太過套路說實話,周杰倫錄一段VCR說:「12月12號,請大家去影院支持電影《天火》。我太太演主角,我唱主題曲哦」你會老老實實去嗎?沒那麼容易吧?這次我也是學到了,很厲害,很有效周董「寵妻狂魔」的屬性,為歌迷們帶來了這首新歌作為《天火》的主題曲,《我是如此相信》的立足點首先要為電影服務歌曲主題講的還是在毀滅中的希望而那個「希望」,就是或實指或抽象的「你」這個主題,讓人想到《世界未末日》,不過視角更大,為電影的內涵做了補充與解釋這次方文山的作詞中規中矩
  • 今日聖言|常說「上帝賜福你」
    上帝的話語孕育著生命、智慧、真理、能力和潛質!在創造天地萬物之時,上帝只是簡單地說:「要有……」祂所說的每句話,都包含著能創造出祂所說的任何事物。祂給的每一應許,都包含著那個應許自我成就的種子。那些種子在所安排的季節必在你生命成就其包含的應許。你要用充滿信心的禱告來澆灌種子,堅定不移地持守上帝的話語並等候祂的時間,祂絕不食言!你一旦領悟這條真理,「上帝賜福你」的這句話就會充滿你的心!
  • 「凡爾賽」還是「真生意」?從蒙淇淇看女性「造夢」產業
    對蒙淇淇77來說,圍觀她的不僅有眾多嘲諷調侃的網友,也有不少對她微博所述堅信不疑的「死忠粉」。這些死忠粉,堅信瑪麗蘇式愛情的存在,面對網友對蒙淇淇77微博內容真實性的質疑,她們會不屑道:「你們就是嫉妒,不相信美好愛情的存在!」 蒙淇淇77的背後,是一條成熟的情感產業鏈,而這個產業鏈,又從屬於龐大的「造夢」產業。
  • 「欒叔塔羅」2021年「12星座愛情運勢」搶先看!
    【欒叔塔羅】 2021年「12星座愛情運勢」搶先看!雙子座小心前任糾纏不休、獅子座需提防小三來搗亂...來看看明年的桃花運會是如何吧!點個讚,好運來!2021年快來了,相信女孩子最關心的應該是新年是否有機會脫單,或已有伴侶的妳是否有機會修成正果。
  • 哲學與藝術的共通性:「自我」、「世界」與「超越界」
    一、前言弗列德利希·尼採(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一位歷史上少有的重量級哲學家,同時也是西方傳統基督宗教思想的徹底顛覆者,其「上帝已死」、「超人哲學」、「權力意志」等大膽的創見不僅震撼他的時代,且對於逝世一百多年之後的今日仍具有極大影響力。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子罕〉)、「不怨天,不尤人」(〈憲問〉)還有顏淵死時,孔子悲嘆:「噫!天喪予!天喪予!」(〈先進〉)這幾個「天」字,人格神的意味已經很淡,反而讓人覺得是某種更高的、人類難以理解的力量或意志,它也是孔子在五十歲時才深刻認識到、而且表示敬畏的「天命」。而「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陽貨〉)還有「大哉堯之為君也!
  • 看過這部片,我越來越相信美國登月是個「騙局」
    它是——「搖尾狗」。豆瓣評分8.1。爛番茄新鮮度85%網友評價:不看會後悔。這片有多牛?只拍了29天,卻獲得了包括奧斯卡,金球獎在內的近10項提名!導演的掌控能力,演員的演繹能力,都是一絕。本片導演巴瑞·萊文森,就算你不認識他,也一定聽說過他的片子:「雨人」、「出神入化」、「早安越南」······他編劇或執導的作品至少獲得過8次奧斯卡提名。真正是拿獎拿到手軟。而片裡的兩大主演,也都是影帝級別的演員。達斯汀·霍夫曼,塑造的角色一卡車都裝不完,被稱為「好萊塢」變色龍。
  • 韓國版「康斯坦丁」,性感拳擊手,在線驅魔
    男主角榮厚跟他的爸爸都是很虔誠的教徒,爸爸對於「善」與「正義」的堅持,更是能從他專注於警察的工作,最後甚至英勇殉職上看得出來,爸爸始終相信,只要一心向善對抗邪惡,上帝一定會保護他們。但是這樣的理念對年幼的榮厚來說無法理解。
  • 聖經奇特數字「777」、「888」
    Ø 聖經小百科、嗎哪三六五:各位牧長、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所要分享的主題是:聖經奇特數字「777」、「888」2017年 (猶太歷5777年) 光明節過後的第一個禮拜五,午休睡夢中我的靈忽然被主提到天上去。
  • 唐崇榮牧師主日講道信息「登山寶訓:論起誓」
    幾天之後,這放羊的孩子真的看到一隻狼來了,要來吃他的羊,於是他大喊:「狼來了!狼來了!」這些人來救他嗎?「他一定是開玩笑,我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為什麼要給這小孩子欺騙呢?」所以沒有一個人出來。孩子大喊:「狼來了!狼來了!」叫到一半,狼來咬他了,他越來越小聲。當天下午,他們去看的時候,看見他已經死在那裡,羊也被狼拉去了。這孩子被咬到滿身都是傷口,死了。
  • 上帝嫌麻煩,把創造動物的業務外包,「天地創造設計部」
    各種公司、會社都會強調「顧客是上帝」,現在上帝真的來下單了——「天地創造設計部」,上帝因為親手創造動物太麻煩了,外包給別人算了,任性的上帝吶。看名字「天地創造設計部」貌似是創造奇奇怪怪的生物的故事,但是實際上「天地創造設計部」才用的題材是現實中存在的動物。具體而言,是將現實中看來不科學的動物,當作上帝給的外包訂單,由「天地創造設計部」來合理化設計出來。
  • 「答疑解悟」對佛教或法師所說的話,既相信又懷疑,請問怎麼辦?
    問:對法師或佛教所說的話、故事會相信,但是有時候又會懷疑,自己覺得很不應該,但又不知道如何去除這種懷疑,請問要怎麼辦?海濤法師開示:懷疑屬於五蓋中的疑蓋,疑蓋生起時,會疑自、疑師、疑法。疑自,懷疑自己不是修行的根器;疑師,懷疑師父戒行不精,不契合自己的心意,何處有修行深入的師父可以依止;疑法,懷疑自己所受的法,不是真正的真理。
  • 藥物發展簡史:從柳樹皮到「上帝的手術刀」
    小分子和短肽、抗體類藥物作用的「靶點」是蛋白質,調節蛋白的功能;核酸類藥物作用的「靶點」是mRNA,調節蛋白的表達;基因療法藥物作用的「靶點」是DNA,不僅可以改變蛋白的表達,甚至還能夠可遺傳地修改蛋白的編碼序列。基因療法從因果關係強的罕見病做起,將會逐步拓展到多因素常見病的治療和管理中。
  • 《道德經》的「無為」,讓我們擁有「上帝視角」!道藏說略
    那麼,就要成為一個植物種類豐富、植被茂密、鬱鬱蔥蔥的「綠色山谷」。「江海」在「開悟」中看清了「水」所在系統的循環過程,發現了在系統循環中溪水的下一個循環環節,也就是溪水的下遊。 於是,「江海」就退出了與「自浴」的直接競爭,主動佔據了所有水的下一個循環環節,「江海」去了下遊。結果,所有「自浴」的水都自己流到了「江海」這裡。
  • 外國人在《道德經》中發現了「上帝」!是巧合還是另有玄奧?
    其中影響最大是他在《老子》書中發現了上帝的名字。《老子》第十四章曰:「視之不見名曰夷(Yi),聽之不聞名曰希(Hsi),搏之不得名曰微(Wei)」。所以,Yihsiwei(雅赫維)等於「夷希微」,也就是上帝耶和華的名字,該發現非同小可,因為基督教認為上帝無所不在,中國也決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