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墳的意義何在?

2020-12-06 張懷飛談情感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圖片作者。

明天是清明節啦,公司放假一天,政府規定通知了。不準燒香燒紙,所以只能去看看去獻點花。

父母在世時,每年父母都會把上墳的東西準備好,他們五六十歲時還年年都和我們去上墳。

漸漸地父母已經走不動了,兄弟姐妹的孩子也大了。父母便漸漸不去上墳了,再過幾年變成我們為父母上墳了。

記得有一年大伯和我家攻小叔家都去上大墳。小叔說守著他們在,大家會來一起去上墳。他們不在了,一大家就散了。我相信這話,但沒想到會兌現得這麼早。

小叔60多歲去世,他走得最早,小叔去世後,大伯和大媽也去了,接著我父母也去了,小嬸是五年前走了。三年前大伯的二兒子也走了。

上天迎客已從父輩轉到了我們這一輩。現在別說上大墳,就是上父母的墳,姐妹們也一改以往的習慣,先上婆家的,再上娘家的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男女有別。

說實話,我們曾燒些紙錢,但造錢的都是平民百姓或我們自己,這是個人行為的錢能用嗎?那是地地道道的假幣呀!

我們放在貢品幾天後沒見父母動過一口,只有蟲、螞蟻去享受。這上墳的意義在哪裡?

那就是:「年年有個七月半,前人做給後人看」,這是一種孝道的傳承!

無論我們的人生是坎坎坷坷還是一馬平川,這都是我們人生的組成部分。人生的路,無論難與易,我們都得走。

有父母呵護,有夫妻相伴,有兒孫繞膝當然好,但是春夢一定會醒,這筵席一定會散。所以我們註定會面對:悲傷、失意終老直至死亡。

人,活著就為別人上墳,死了別人為我們上墳。看清了人世,明白了輪迴,清明我不再悲傷。

謝謝閱讀,感恩點讚和轉發!2020.4.3

相關焦點

  • 清明上墳燒紙祭祀懷念逝者
    每年清明都有給先輩及逝者上墳燒紙的習俗。自唐代官吏就有清明放假回鄉祭祀祖先上墳燒紙習俗。2008年國家正式頒發清明為法定節假日。國人傳統觀念,百善孝為先。「孝」含二層意義,一是晚輩對長者及父母應行的敬孝養老;二是晚輩慎終追遠,每年清明,十月一給列祖列宗上墳紙以作對逝者懷念。清明一般習俗繞在節前,十月一燒在節後。城市有的在清明節前太陽落山後於圍牆外燒紙,表示對遙遠的先輩懷念敬孝,慎終追遠,有的到專設墓園鮮花祭祀。而在農村墓地多在田野,於是就扛著鐵鍁等工具給墳頭添上幾下土後點火燃炮燒紙。
  • 清明為什麼要上墳?看完之後恍然大悟
    清明上墳,所有人都說是中國的傳統習俗。那為什麼要在清明幾天而不在其他節氣上上墳呢?如果我們不弄明白清明上墳的原因,只是為一個習俗盲目跟風,那上墳就沒有意義。晉文公看到後不禁大哭,後來為了紀念介子推而設立了寒食節,告訴人們清明這天不能生火,後來逐漸演變成紀念先人。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唐朝李仕明在位時,有十多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唐太宗為了這樣的繁華盛世繼續長久,派人去印度邀請佛教進入中國傳教。由此興起了一系列的封建活動。其中就有清明上墳。
  • ​清明時節為什麼有上墳的習俗? -金易學
    清明時節,山花爛漫,正是踏青春遊賞景時,也是家家戶戶祭奠先人,上墳修墓與故去先人一年一度親近緬懷時。為什麼選擇在清明時節上墳祭祖呢?因為春天,氣溫上升,兼有雨水滋潤,萬物萌芽,植物生長,人們的祖先墳墓都葬在野外山上或地裡,處於荒草之中,叢林深處。荊棘叢生,權木亂長,侵墳佔墓,最後雜草掩蓋了墳墓,會讓人也找不到墳墓。
  • 清明上墳祭祖與保護綠色家園
    每年清明前後因為上墳引發森林大火的新聞時有報導。又到清明上墳時,上墳燒紙、放炮應該完全禁止。改用鮮花祭奠,或者假火假炮,免得引起火災。在生不奉養,死後空燒紙!上墳的目的是祭奠、追思先人,不是為了燒紙放炮,燒紙放炮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 清明上墳寄哀思/翟立躍
    清明節上墳燒紙祭祖是傳統習俗。從我記事起,每年清明,家家戶戶都去圓墳祭祖,大人們都把家裡的男孩帶去燒紙磕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懷念祖先之情日益加深,人民們把這種感情寄托在對已故親人的圓墳上,一座座的墳塋,填得又高又大。
  • 王嘉民:讀《瀟湘夜雨·清明上墳》
    瀟湘夜雨·清明上墳霧雨霏霏,桃花釅釅,蜿蜿又到清明。上墳,幾乎人人都經歷過,但仍是大多數人忌諱的事,詩詞曲賦很少有直接描繪的,尤其是詞。有個戲曲小段叫《小寡婦上墳》,哭訴的全是小寡婦的委屈,抒發的只是一個「情」字。唐人李端的「開簾見新月,即便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雖有環境,有動作,卻缺少情節。
  • 唐代為何一度禁止人們清明上墳?
    寒食在清明之前一兩日。自先秦以降,直至唐代,寒食均被作為一個大節日。只是在唐代以後,寒食節的地位才日趨式微,最終被清明節所取代。而唐代,正是寒食和清明融合的一個階段。不過社會上仍以寒食為主流,或者說,清明是包含在寒食節中的。
  • 清明上墳有哪些講究,風俗要繼承,不然會被人笑話
    不同的地方關於清明上墳都有自己的風俗,關於清明上墳有哪些講究,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對清明節的認識和理解,還有就是我們一定要懷有一顆感恩追祖、表達對祖先和先人的思念之情、禮敬祖先之心。眾所周知,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留下的、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是人們追思已故的先人、祭祀和緬懷逝去親人的節日,清明之祭主要是祭祀我們的祖輩和祖先。清明節上墳掃墓重要的意義在於,表達對祖先的相思之苦、思念之痛。有利於喚醒孝道親情,喚醒家族的記憶。
  • 清明 上墳的最佳時間是幾點?有哪些禁忌和要求?
    說到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有人說「早清明,晚十一」,也有說,「前七後八」,還有人說,清明節的前一天不上墳。 這都需要以你們當地的習俗來安排時間的。當然清明當天上墳應該早一點,最佳的拜山時間為寅時,也就是5-7點。
  • 說說我娘家和婆家,清明上墳的不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年的清明節,給死去的親人上墳是緬懷親人,對親人的思念!這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在濟南給孩子的爺爺奶奶、老爺爺奶奶上墳,帶上錢紙、水果、點心、炒兩個菜,包碗水餃,還有水酒,在墳前把食物擺好供上,燒錢紙,不用燒香,更不用放鞭炮!!
  • 清明,在慎終追遠中體悟生命意義
    清明,在慎終追遠中體悟生命意義 2019-04-06 11:57:豐子愷先生曾描述這樣的場景:  清明三天,我們每天都去上墳。第一天,寒食,下午上「楊莊墳」。到了墳上,大家息足,茂生大伯到附近農家去,借一隻桌子和兩隻條凳來,於是陳設祭品,依次跪拜。正清明那天,上「大家墳」。這就是去上同族公共的祖墳。墳共有五六處,須用兩隻船,整整上一天。同族共有五家,輪流作主。白天上墳,晚上吃上墳酒。第三天上「私房墳」。我家的私房墳,又稱為旗杆墳。
  • 在農村,清明上墳時要注意的這些問題,你都知道嗎?
    清明節是一個與農業生產相關並具有重大意義的春祭節日。在我國千百年來的發展歷史中,清明節兼具了許多不同地域的自然與人文內涵,雖說「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但在清明時節掃墓上墳祭奠先輩的風俗自古以來都不曾改變。
  • 清明節可以提前上墳幾天?清明節上墳 時間
    清明節上墳 時間。 清明節上墳可以提前嗎?清明節哪天上墳好呢? 清明節是在4月5日     原標題:清明節可以提前上墳幾天?清明節上墳 時間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的節日,每年清明節都有很多人趕回老家拜祭先人,這個時候就會遇上出行小高峰。那麼清明節可以提前幾天掃墓呢?
  • 清明節可以提前上墳幾天?清明節上墳最佳時間
    清明節可以提前上墳幾天?清明節上墳最佳時間時間:2020-04-03 23: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可以提前上墳幾天?清明節上墳最佳時間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的節日,每年清明節都有很多人趕回老家拜祭先人,這個時候就會遇上出行小高峰。
  • 清明上墳時間提前幾天 臨沂人要記住這個時間
    在清明節當天最重要的一個風俗就是掃墓,那麼有一些網友問了清明節上墳要提前幾天?   1、清明掃墓儘量提前一些,過去有民諺「早清明,晚十一」,清明祭奠先人越早越好,可以在清明前一周兩周都可以進行,不要全趕到清明節這一天。   2、另外最好選在上午七點至下午三點前掃墓,這是這一天陽氣升旺的時間,是我們祭奠先人的最好時間。
  • 清明上墳最佳時間和禁忌你都知道嗎?清明掃墓須知 別掃走了福氣
    上墳的最佳時間說到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有人說「早清明,晚十一」,也有說,「前七後八」,還有人說,清明節的前一天不上墳。有些地方在清明當天上墳,因為清明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來給父母上墳。她兄弟就要招待她。「早清明,晚十一」的意思是,清明上墳在12點以前,上了墳才回來吃飯;十一上墳在吃了中午飯後。也有人說,清明上墳,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當天燒紙。傳說那時燒紙一百頂二百。清明當天上墳應該早一點,通常應該在早上十點點鐘之前。
  • 農村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我國悠久的傳統歷史文化中,祭拜祖先,盡到孝道,逢年過節上墳給逝去的親人掃墓燒紙,上香獻花,雖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是都會去做的事情。那麼,農村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是啥意思?又有何講究呢?
  • 清明祭祀,到底是上午上墳還是全天都行?看完就明白了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通常在這一天會祭祀先祖,清明上墳的講究也很多,所以上墳到底是什麼時候比較合適呢?其實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都不同,尤其是在重要的節假日中。清明節中,有些農村有著「早清明,晚十一」的說法,也就是說清明節可以提前開始掃墓,在清明節十天前就可以開始祭祖了,但是農曆初十的寒衣節上墳時,就不能提前,而是只能在農曆十月初一上墳,或者是推後上墳。
  • 清明上墳禁忌,一定要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清明節快來了,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1.孕婦避免掃墓孕婦最好避免清明的掃墓活動,這不僅僅是陰氣重的影響。從別的方面來說,清明時節是非常擁擠的,為了胎兒的安全,並不建議孕婦去參加,再者掃墓的氣象和周邊的環境均不利孕婦的健康。此外,女性來例假的,最好也避免此類活動。
  • 清明上墳有什麼講究 臨沂網友不知道的趕緊來看
    清明節就要到了,在我們臨沂清明節上墳是個很重要的 習俗,也有很多講究,這些就講究你都知道嗎?趕緊來看一下吧。   清明上墳最佳時間是清明節前後五天最佳,上墳前要準備:香,紙,火燭,冪錢,鞭炮,墳花,白酒,香果豬肉等祭品。通知祖上各房子孫,外嫁女兒按約定時間進行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