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29天時間,中國晶片巨頭「猛虎出籠」,打破美方晶片封鎖

2021-01-13 數碼小妖精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近年來,國家對晶片領域扶持力度增大,而在華為尋求臺積電代工受阻後,作為中國內陸晶片代工巨頭的中芯國際更是受到大眾的關注,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眾人的心。在5月5日,中國國際宣布將於科創板上市的消息,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6月1日,中芯國際的遞交的申請被受理,6月19日,成功過會。同月29日,中芯國際的科創板註冊申請獲得證監會的同意。中芯國際僅用29天的時間,便走完其他公司或許要費上幾年才能通過的上市流程,堪稱神速,創下了科創板最快紀錄。目前,中芯國際已經確定發行價為27.46元/股,並且將於7月7日開始申購,換句話說,這家中國晶片巨頭即將「猛虎出籠」,預計市值將達到1960億,成為科創板最大的IPO。

而中芯國際之所以會創下如此快的速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已是香港上市企業,企業已經得到了規範,其治理結構、財務透明度等都做得不錯。此次上市,中芯國際擬募集200億資金,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儲備資金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三大項。

未來,投身A股的中芯國際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有望打破美方的晶片封鎖。目前,中芯國際已經形成從0.35微米到40納米的成熟邏輯技術,並研發出28nm與14nm的先進邏輯技術,同時,中芯國際的N+1工藝更是備受關注,據悉,該工藝能與7nm工藝相媲美。

在中芯國際的總營收中,集成電路晶圓代工業務便為其帶來93%的營收。受到ASML高精度光刻機遲遲沒有交付的影響,不少人擔心中芯國際的工藝會因此止步不前,但其卻巧妙的通過技術的改進,用現有裝備向更高精度晶片向前一步,表現很是亮眼。

而在近來,中芯國際更是好消息不斷。得益於在一季度的9.04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64億元亮眼業績和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中芯國際增加支出資本,從原來的32億美元調整至43億美元。同時,還有兩家國家級基金向中芯國際注資22.5億美元。而在近日,中國信科與上海集成電路產業也成為中芯國際戰略投資者。

據悉,二者共斥資25億元,用於中芯國際科創板IPO戰略配售。而受中芯國際種種好消息影響,港股市值也在迎來大漲,到7月7日,中芯國際每股股價已至38.2港元,市值為2173.83億港元。而在一個月前,中芯國際港股股價僅18.68港幣,可見其增長速度。

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

相關焦點

  • 打破西方封鎖,中國又一半導體巨頭崛起,佔領5nm晶片制高點
    大家都知道,目前國內的電子產業市場非常龐大,但可惜的是這麼龐大的市場,我們卻佔據不了主導地位,因為我們在電子製造方面還比較薄弱,例如在晶片製造方面我們還處於落後,其實就是沒有自己的高端光刻機,這也是一直造不出高端國產晶片的原因。
  • 庫克:晶片禁令令華為束手無策,中國專門成立晶片大學突破封鎖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在科技領域投入巨大,因為誰也不想落人一步,中國一開始的科技實力是比較弱的,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有了很強的勢力,但是畢竟底子比較薄弱,因此在很多的領域中國的科技實力還是處於一個追趕的狀態。
  • 麒麟晶片不能再生產!聯發科「獨吞」華為訂單,高通:不甘心!
    5月初美對華為的封鎖升級,限制了晶片的代工和出售,由於在9月15日禁令才會正式生效,美方給出了華為120天的緩衝期,這也讓不少國人對於華為晶片事件依然持有比較樂觀的心態,總覺得還有轉機。但是近日餘承東卻親自講述了華為的晶片現狀,也算是徹底打破了國人的幻想!
  • 德專家:中國晶片科技若自研成功,美國對中國技術封鎖將失去意義
    例如,晶片,航空發動機等,因為我國起步較晚,加上受到西方國家的封鎖,所以我們在部分領域與西方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我們從來沒有停止過追趕的腳步。而西方國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我國的技術取得突破。因此,一些德國專家表示:如果中國頂尖的晶片研發成功,美國將無法再對中國施加技術封鎖。談到華為,每個人都很熟悉。經過多年的努力,華為終於在5G技術上取得了突破。
  • TWS晶片殺價都殺紅了眼?藍牙耳機四大晶片戰略大起底!
    在蘋果和高通兩座大山下,表現平平的絡達卻因為華強北AirPods 爆火,翻身成為晶片巨頭之一。由於絡達晶片價格段中低端,性能也不差,成為各種山寨華強北AirPods 首選晶片之一。 恆玄晶片戰略分析: 打破蘋果、高通的專利封鎖,滿足國內科技巨頭需要。
  • 網際網路巨頭的雲端AI晶片暗戰
    雲端AI晶片有訓練和推理兩大應用場景;終端AI晶片當前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自動駕駛、智慧型手機、和以智能家居為代表的AIoT等各類場景中。在業內人士看來,雲端AI晶片市場的應用場景和需求相對統一,經過一段時間的激烈競爭,最終可能會形成相對統一的市場;終端AI晶片市場有著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不同的場景有著差異化的需求,所以最後可能會演化成非常垂直的市場。
  • 3大晶片巨頭相繼斷貨,好在華為未雨綢繆
    進入2020年之後,華為所經歷的種種像是不小心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美方不斷升級的禁令、各大供應商的斷供以及部分西方國家的放棄,都讓華為陷入越發艱難的處境。尤其是美方禁令的升級,直接切斷華為的購芯退路,三大晶片巨頭相繼宣布斷供華為。
  • 又一老牌晶片巨頭捲土重來,打破高通壟斷!
    山雨欲來風滿樓,晶片行業再次發生了巨變。 3年之後,聯發科帶著天璣1000死而復生,又一老牌晶片巨頭,也即將捲土重來——三星半導體。
  • 眾人拾柴火焰高,國產巨頭傳來好消息,晶片行業將迎「變天」?
    晶片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科技行業大難題,一方面半導體原材料不充裕,另一方面晶片製造設備也被頻頻「卡脖子」。尤其是美國斷供了華為之後,這種晶片缺失問題就愈發顯現了出來。所以各種晶片難題的出現對我國的科技行業發展也成了一個很嚴重的阻礙,突破難度也是相當之大。
  • 他60歲被癌症患者召回創業 研發5nm晶片蝕刻機 迫使美國放棄封鎖
    同時半導體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幾乎任何一個電子設備都有半導體晶片的身影。中國每年的晶片進口額高達3000億美金,比進口的石油還要多。這背後的原因正是國內半導體行業極度落後的現實。從上遊的原材料、製造設備,再到晶片設計、代工生產、封裝測試,全都被國外巨頭牢牢壟斷。
  • 華為晶片最新進展!晶片巨頭相繼給華為供貨,國芯還需繼續研發
    但是由於是我國有一些科技上的技術時候有一些稀缺的,一些比較高深的工藝是需要依靠外國的企業才可以進行,但是在前一段是時間外國的企業停止給華為代工,這就出了很大的麻煩。但是,華為晶片最新進展!晶片巨頭相繼給華為供貨,國芯還需繼續研發。
  • 美國晶片巨頭侵權中國研究機構,中國晶片製造研究已處領先地位!
    有消息報導,美國一代的晶片巨頭英特爾的旗艦晶片一直以來都是使用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的專利,涉及到的產品包括英特爾的酷睿系列晶片。進一步的消息稱,英特爾侵權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的專利為,半導體器件結構及其製作方法,及半導體鰭製作方法,英文簡寫FinFET專利。這個專利的厲害之處在於哪?用通俗一點來說,如果沒有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的這一項專利,可能現在的晶片在耗能乃至體積上都大大的打折扣。
  • 中國晶片巨頭趁熱打鐵,即將推出6nm晶片,聯手小米搶高通市場
    文/JING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進入5G時代後,聯發科在短短一年不到時間裡,已經發布數款5G晶片,這令聯發科在5G晶片市場獲得極高的份額,根據最新結果,聯發科已經反超高通,成為中國5G晶片市場,份額最高的廠商。
  • 英特爾斷供中國超級計算機晶片,中國自研架構,突破封鎖
    2015年4月,美國禁止向中國超算中心出口Xeon Phi處理器,在這條禁令下,英特爾向中國斷供超級計算機晶片。Xeon Phi(至強融核協處理器)是首款英特爾集成眾核架構產品。目前,「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已經全面掌握「五大」自主核心技術,即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四大晶片和自主作業系統。目前,通用CPU和加速器CPU、互連通信路由晶片和互連接口晶片,均已裝配在「天河二號」2期系統中,打破了2015年美國對國防科大和「天河」系超算中心的CPU禁運。
  • 中國第二大晶片代工巨頭誕生!將進入7nm時代:實力卻被低估了
    【1月14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只要一提到晶片代工巨頭,大家最為熟悉或許還是臺積電,畢竟臺積電無論是在技術實力,還是在晶片代工市場份額方面,都位居全球榜首,就連全球實力最強悍的光刻機巨頭荷蘭ASML,也都是在得到臺積電晶片研發工程師助力下,才成功研發出了EUV光刻機設備,將老牌光刻機巨頭日本佳能
  • 這次輪到中國封鎖晶片技術,美專家:失算了
    由於數位化的發展和進程,已經佔據和引導人們生活,而晶片技術就成為各個領域最想得到突破的地方。然而我國晶片發展其實一直受制於人,其中最有實力的就是西方ASML公司,不過他們卻一直對我們實行「技術封鎖」,讓我們在這條自主研發的道路上走了不少彎路。也正是在這樣的打壓之下,我們對晶片技術的突破更為上心,讓我們不得已在這方面有所成就,才能在此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 美方加強制裁,臺積電斷供晶片,華為這次頂的住嗎?
    字面意思就是,九月份後,就不一定給華為生產晶片了。,華為是中國大陸的企業他們原本通力合作一個負責晶片的設計,一個負責晶片的生產一直以來情同手足而此番斷供,不僅直接影響華為的手機供貨,也讓臺積電損失14%的利潤。
  • 晶片製造舉步維艱,國產內存顆粒另一番光景,長鑫發力打破壟斷
    美國對華為的一紙禁令,讓我們普通的消費者也感受到了國內晶片行業的窘境,大家都很關心華為麒麟晶片的命運,的確,在手機行業,華為麒麟是唯一一款能夠與高通,蘋果抗衡的產品,不過,隨著美國政府對其的打壓,為華為生產麒麟晶片的臺積電目前是無法繼續合作了。
  • 美方直擊華為「七寸」:禁止代工麒麟晶片,麒麟9000或成絕唱之作
    「七寸」:禁止代工麒麟晶片【百家號獨家內容】算算日子,離美方在5月份頒布的針對華為晶片的禁令依然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9月份(9月15日以後)華為的麒麟晶片將正式停產,華為再也找不到可以委託的企業繼續生產麒麟晶片。
  • 斷供時間已經進入倒計時,晶片三巨頭也已確認,受傷的不止華為!
    晶片斷供損失的不止華為其實這樣的做法不僅對於華為來講是一種損失,對整個晶片供應鏈都是一種致命的打擊,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美方這邊給出的最後時間是9月14日,在9月14日之後。如果還想要繼續為華為供貨,那麼就只能夠向本部提出申請。據悉,目前已經提出申請的有聯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