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遭遇韓國「申遺」

2020-11-29 搜狐網

  本報記者 何騫

  您過了多半輩子的端午節,可能就要成為別國的「文化遺產」了。

  今年六月份,東北亞某國欲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一事一經披露,立即在海內外引起軒然大波。

  國內各界紛紛表示:我國保持了兩千多年的文化習俗被別國搶先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是我們民族感情所不能接受的。

昨天,本報記者就此事來龍去脈進行了調查。

  一位老人的急電 外國要「搶申」端午節

  ,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遼寧某大學教授冰庵(化名)向記者講述了「端午節遭搶申事件」的大致情況。

  前不久,東北亞某國向冰教授發出邀請函,希望他能參加該國即將舉行的文化研討會。邀請函上有擬將端午節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內容。此事引起冰教授高度重視,他立即將此緊急傳真給了中國文化部。

  經過文化部核實,發現果有其事。

  冰教授告訴記者,該國早在1967年就已將端午節慶典列為他們的國家級「第13號重要文化遺產」予以保護。近年來他們更是年年舉行隆重的盛大慶典藝術活動,吸引了上百萬人次參與。而且在漫長的歷史中,該國本土文化也確實與中國的端午節發生了一定的融合,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民族節日。

  一個憤怒的聲音 如此申遺實為文化掠奪

  遼寧「九一八」戰爭研究會名譽會長張一波教授在聽聞此事後,萬分憤慨地表示,一旦外國將端午節申報世界遺產成功,那麼就將成為國恥,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中國端午節,竟要成為他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這是中華民族在感情上所不能夠接受的。

  著名「保釣」人士、曾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聯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案將中國傳統節日作為法定節日的王錦思表示:「韓國、日本、越南等許多國家都有過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而我們卻正在漸漸忘卻自己的歷史根源,當我們陶醉在一個又一個『洋節』時,我們是否應該反思是誰拋棄了中國傳統節日?」

  遼寧大學文化傳播學院院長高凱徵教授認為,端午節是我國古已有之的多民族民俗大節,兩千多年來,不僅漢族家家戶戶都要隆重慶祝,並在許多城鎮和村寨舉行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同時,南北方還有滿、蒙古、藏、苗、彝、畲、錫伯、朝鮮、土家、達斡爾等約28個少數民族也都各具特色地慶祝這個節日。

  他表示,外國欲將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是一種「合法」的文化掠奪,事實上這種掠奪遠不僅限於此,中國有著諸多的名勝古蹟———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它們都正面臨著這樣的危機,現在我們應儘快從各方面對它們進行保護。

  一種可怕的憂慮 外國「搶申」可能成功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主管中國非物質遺產「申遺」的老教授告訴記者,如果東北亞某國真的準備用端午節申報文化遺產,那麼他們將有成功的可能。

  這位教授介紹說,一個項目要成為非物質類的世界遺產,必須符合三個條件,即歷史價值性、完整性、真實性。現實的情況是,該國從上世紀60年代起即將此項目列入國家級重要遺產,並且在長期的歷史進化中,它已與該國的文化內涵相融合,形成了一個相對真實、完整的文化體系,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因此該國端午節「申遺」有成功的可能。

  一個醞釀的「設想」 所有傳統節日「打包」申遺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工作交流會上」,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焦慮地說,有著悠久歷史的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果國外申報成功,我們該有多麼尷尬?我們還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周和平向媒體透露,目前中國正加緊考慮將所有的傳統節日「打包」,集體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遺產。

  周和平還痛心地說,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我們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他希望廣大群眾尤其是年輕一代,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

  反思應多於憤怒

  文/李子平

  端午節雖然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但是在長期的文化交流中已經逐漸地融入各個鄰近國家的文化中,已經具有了獨特的生命力和特點———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早就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還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

  端午節的流傳,背後是我們國家的強勢文化。而對於「某國」的做法,我們更多應當是反思和借鑑。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我們如何在制度上、法律上捍衛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情結?

  我國傳統的節日中,蘊涵更多的是一種人文精神:親情、團聚,以及文化的傳承。但是現在過節,通常都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節日的意義正日漸淪為只存在於經濟上。顯然,我們該向人家學學了———用心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並且能夠以創新的精神發展傳統節日文化,讓更多的人參與文化活動,了解文化的源流。

  與其臨淵「怒漁」,不如退而結網。

(責任編輯:久黑必白)

相關焦點

  • 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韓國獲勝
    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時間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對此,昨天上午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無形遺產屬於全人類共享,韓國申報成功並非壞事。
  • 端午節「申遺」十周年,韓國真的搶了我們的端午節嗎
    今年是端午節申遺成功的第十個年頭,而今年的端午節也是申遺成功後的第九個,觸景生情,讓人難免想起當年那鬧得沸沸揚揚的「韓國搶註中國端午節」事件以及「端午節申遺成功」的來龍去脈。但客觀地說,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角度看,韓國並沒有「搶註中國端午節」,因為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和中國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也幾乎沒有任何關係,更不會影響中國的端午節申遺。   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名稱與含義不同。
  • 端午節真的被韓國申遺了嗎?
    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 「世界文化遺產」的新聞一出,國內一片譁然,大家紛紛指責韓國把我們的傳統節日拿去申遺了。真是這樣嗎?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韓國申請的是江陵端午祭,不是端午節哦!好奇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到底誤會在哪裡嗎?
  • 韓國領事回應端午節申遺爭議:其實是一場誤會
    他的中文並不算很流利,卻始終都願用漢語交流;他說「端午節申遺」的爭議是誤會,他說只要保持頻繁往來、就能化解矛盾和誤會。他叫全哉垣,是韓國駐西安總領事館總領事。今年是中韓建交20周年,而第十六屆西洽會期間將舉辦「中國(陝西)-韓國友好周」主題活動,本報近日專訪了全哉垣。
  • 人們其實錯怪韓國了,韓國申遺中國的「端午祭」,其實是件益事
    如果不是韓國申遺端午,很多人還以為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起源在很多的中文民俗介紹書上,關於「端午節」的由來,都會說是古代為了紀念投江的楚國詩人屈原,而誕生了「端午」這個節日。我們才突然發現,原來端午在韓國還流傳著這麼一個另外的版本,韓國申遺材料也說,「端午祭」的傳統是來源於中國。但在韓國,這種古老端午傳統,被保留得比國內更為原始,非常接近千年之前原始的端午習俗。
  • 中國人過端午節可以理解,為何韓國人也過「端午」,還申遺成功?
    但有一個節日令很多網友不解,那就是中國的端午節與韓國的「端午」。中國人過端午可以理解,但韓國人為何也過端午,竟還申遺成功了?關於兩國「端午」,我們先從其中始末開始了解吧。中國的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始於吳越之地,起先創以祭拜龍祖,後又因屈原事件,人們又將端午節演變成屈原紀念日了。
  • 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韓國獲勝 中國專家稱非壞事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據北京晚報消息,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時間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對此,中國有關專家表示:無形遺產屬於全人類共享,韓國申報成功並非壞事。
  • 我國端午節申遺 專家稱"韓國先行一步不矛盾"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今日關注今日關注 我國端午節申遺 專家稱"韓國先行一步不矛盾" [進入論壇]  [列印本頁] [字號 大 中 小] [關閉]中廣網    2009-05-28      中廣網北京5月2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
  • 中韓「端午申遺」之爭韓國勝出 專家:不是壞事
    劉教授介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無形遺產申報的要求是每個國家每兩年才能申報一項,中國急需保護的無形遺產很多,所以才導致此次韓國搶先申報。     端午祭不同於端午節    「江陵端午祭其實與我們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
  • 韓國拔河申遺成功 中韓申遺之爭:從端午到火炕
    核心提示:​韓國人又出手申遺了!他們這回搶的是「拔河」,這個在中國已流傳2000多年的遺產。去年3月,韓國與越南、柬埔寨、菲律賓聯合為拔河申遺。
  • 中韓擬聯手將端午節「申遺」 專家質疑其可行性
    中韓擬聯手端午節「申遺」  「韓國將申報『端午節』作為本國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的消息曾在去年引起軒然大波。昨天下午,記者獲悉:在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本月11日)這天,中韓兩國的民俗專家、學者將在北京舉行研討會,希望兩國可以聯合申報端午節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韓學者擬為端午申遺 專家再提端午節放假
    首頁楚天都市報國內新聞  中韓學者擬為端午申遺 專家再提端午節放假  (2005-06-06 08:06:44)  荊楚網(楚天都市報)據《北京娛樂信報》報導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中韓兩國的民俗專家、學者將在北京舉行研討會,希望兩國可以聯合申報端午節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為何韓國人將端午節申遺?這不是中國的節日?韓國網民卻這樣解釋
    ——為什麼韓國把端午節申請成為自己的文化遺產?我的中國妻子告訴我那是中國的節日。▲為何韓國人將端午節申遺?這不是中國的節日嗎?韓國網民卻這樣解釋外國網民對此的回答也是亮了:(其中韓國網民也進行了解釋)1、我認為韓國人並不是想禁止中國人慶祝中國端午。
  • ——再議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的流傳,不僅節名眾多相異,而且習俗也不盡相同,但大多都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等等。    端午節已經成為流行於東亞的國際性節日,除中國之外,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也過端午節,但節日內涵已有差異。
  • 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的背後
    事件 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時間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留給中國人的是一連串的反思。
  • 韓國「端午節」到底是什麼東西?
    每逢端午,網友照例嘲諷一波「大韓民國」。,是韓國在端午時間段特有的一種巫俗祭祀活動,並不是特指一個節日。韓國申遺的是和中國端午節也並無太多一致,並不祭祀屈原,也不吃粽子,算不上抄襲。韓國申遺成功並不影響中國申遺,這不過是媒體有意以愛國情感有意製造熱點。
  • 韓國申遺「搶」走了中國的中秋和端午?其實是「烏龍」
    從2005年韓國成功將所謂的「端午節」加入世界遺產名錄開始,國內輿論漸漸形成了一個讓人聽起來不太舒服的概念:中國的文化項目,都被韓國「搶」走了。這其中也包括「中秋節」。不少網友為此在網上對韓國口誅筆伐,可謂言之鑿鑿情之切切,但這把怒火,多少還是受到了一些誤導。
  • 韓國端午申遺成功,竟將中國有關端午的視頻舉報下線!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一直以來都屬於中國的傳統節日,卻被以韓國的名義申遺成功了,這便引起了國人的不滿。但這也只是網傳而已,並沒有事實依據。據調查,,韓國申遺的所謂端午節,與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並不是同一個節日,兩者除了時間上的接近以外 幾乎沒有任何相同。
  • 中韓「端午申遺」之爭,雖有不同,卻比韓國晚了四年,網友:難受
    不過在這個消息的背後,也有人想起了10年前的一項申遺成功,只不過彈起來卻有些令人感慨。這件事就是端午申遺的成功。在2009年9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正式批准了中國端午節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是中國首個入選非物質文化一場的節日,特別的有意義。
  • 聚焦| 韓國申遺「搶」走了中國的中秋和端午?其實是「烏龍」
    從2005年韓國成功將所謂的「端午節」加入世界遺產名錄開始,國內輿論漸漸形成了一個讓人聽起來不太舒服的概念:中國的文化項目,都被韓國「搶」走了。這其中也包括「中秋節」。不少網友為此在網上對韓國口誅筆伐,可謂言之鑿鑿情之切切,但這把怒火,多少還是受到了一些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