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20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大會」在重慶北碚區正式拉開帷幕。據悉,這是由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通信管理局、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北碚區人民政府、重慶郵電大學承辦的一場高規格大會。
這場主題為「培育新動能,驅動新發展」的大會,旨推動重慶在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在北碚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創新。
開幕式中,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與重慶郵電大學聯合發布了《基於時間敏感網絡的工業控制系統測試平臺》。據介紹,「時間敏感網絡」具有低延遲、低抖動、低丟包率的技術特點,有望在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內網建設中成為最具成長性技術,提升工業現場設備和系統的數據採集和聯網傳輸能力。
記者注意到,此次聯合發布方重慶郵電大學,於2019年就成立了工業網際網路學院。那如今的發展情況究竟如何?自動化學院院長王平在專訪中進行了詳細介紹。工業網際網路學院是重慶郵電大學成立的全國首個工業網際網路學院,成立以來就先後實現了基於IPv6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全球首款工業物聯網核心晶片——渝芯一號、重郵物聯網協議測試與網絡分析系統、重郵物聯網安全系統等科研成果。
與重郵工業網際網路學院的成立形成緊密聯動的,是於同年8月在北碚落成的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重慶分院。據了解,北碚區與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按照「一分院」「一中心」「一園區」「一集聚」的總體思路,在北碚建設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重慶分院和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重慶分中心,圍繞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和大數據資源的匯聚、分析和交換,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的科技創新、產業集聚和行業應用,助力重慶建設成為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戰略布局西部核心區。
採訪中,王平認為在智能製造的體系架構裡面,核心是工業網際網路,外環才是整個智能製造。他也談到了大數據對於工業網際網路的重要性,他表示:「應用是王道,數據是打通整個工業網際網路最核心的元素。」而物聯網正是數據的來源,它在工業網際網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國家的信息化建設中,物聯網得到了廣泛而深入的應用。
在談到北碚怎樣利用本地的資源來打造工業網際網路產業集群時,王平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我認為北碚的工業網際網路基礎在重慶市是最好的。一是重慶材料研究所在北碚,這裡有做傳感器的先天優勢。二是北碚有四聯儀器儀表集團,在數據獲取和數據採集方面有很好的基礎。就整個產業鏈來說,我覺得北碚應該放眼於全國乃至全球,強化信息獲取、平臺打造,北碚未來將會發揮出更大的優勢。」
最後,王平還寄語 「北碚,智能互聯美麗之地」,表達自己對北碚打造工業網際網路高地的期許。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吳嘉雯 攝影記者 鄒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