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藝美術在雕塑設計中的應用-林榮泰雕刻藝術

2021-01-22 匠人百科

林榮泰.作《金玉滿堂》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特別金獎」

引言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傳統工藝美術是我國先民在生活和勞作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和精神內涵。雕塑設計作為一種傳統的設計手法,在現階段新的科學技術的影響下,其設計方法、設計精度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設計的文化內涵在新技術的衝擊下,變得越來越淡薄。

1傳統工藝美術的當代理解

人們的生產生活與工藝美術關係密切,因此,分析工藝美術發展史可以從中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生活方式、民俗習慣與審美情趣等。在當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工藝美術要結合時代特點,將多樣化的服務提供給人類,使人類對工藝美術產生更多方面的需求,從而推動工藝美術發展。可見,工藝美術傳承屬於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必然需求。也就是說,工藝美術在技術層面的進步,能夠有效反映社會發展程度,其中的技藝為人類造福,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基於當代視角,需要清楚傳統工藝美術在人民生活中的體現,知道傳統工藝美術屬於歷史沉澱的智慧結晶。傳統工藝美術技藝在長期生產活動中愈發成熟,其在社會生活領域中總結的經驗,具有實用且通達的特點,其中有些經驗甚至可以直接作為人生哲理,如「器以利用,道從易簡」。對傳統工藝美術中文化的總結,表面上是技術經驗,實際上是人生觀的考量,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與時代文化的烙印。傳統工藝美術的當代理解,使人們意識到傳統工藝美術的當代價值,但傳統工藝美術在當代社會的融入與傳承,仍然面臨許多現實問題,需要人們思考、研究,並提出有效的實施策略,推動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和發展。

2傳統工藝美術在雕塑設計中的意義

2.1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是中國古代先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表達了中國古代先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其在現代雕塑設計中的運用,不僅能夠豐富雕塑作品的藝術內涵,使其展現新的生命力,還能有效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和義務,不僅能夠有效保護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還能夠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現代雕塑作為三維空間的實體,具有較強的視覺衝擊力和表現力,特別是一些景觀雕塑和城市標誌性雕塑。因而,在現代雕塑設計中,融合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能夠很好地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林榮泰.作2018《真龍》榮獲2018福建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林榮泰.作2020《真龍》榮獲2020中國玉石雕刻「陸子岡杯」「金獎」

2.2有利於豐富現代雕塑設計的設計語言

中國古代雕塑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形式,具有悠久的歷史,如我國的兵馬俑、龍門石窟等,其種類豐富,藝術水平極高。中國古代雕塑通常造型自然流暢,圖案裝飾精美複雜,內涵豐富,情感表達細膩,感染力強。然而,現代雕塑設計從設計材料、設計工具、設計理念等方面都有別於傳統雕塑。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為現代雕塑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設計素材,不僅能夠豐富現代雕塑的設計語言,還能促進中國傳統元素再利用、再開發,中西結合,從而使中國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

林榮泰/作 《山蟬秋晚》

3傳統工藝美術在雕塑設計中的創新應用策略

3.1傳統工藝美術在雕塑設計材料中的應用

不同的材質具有不同的特性:泥土、銅、鐵、塑料、石膏等。雕塑是由材料構成的,在材料設計中使用傳統工藝製造技術大大提高了雕塑的外觀。隨著時間的推移,玻璃和合金等新形式的雕塑應運而生。玻璃具有極佳的透明度和耐化學性,並且可以通過添加化學成分來改變玻璃的性能,例如。例如,通過增加硬度、降低透明度等,合金材料具有移動性、收縮性等特性。中,通過更改合金複合材料的成分和比例,可以實現不同的性能。傳統工藝藝術涉及「材料」。因此,在設計雕塑時,應根據每個材料的不同性質使用不同的造型方法。

林榮泰.作 《時鳴春澗中》

3.2傳統工藝藝術在雕塑設計中的應用

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和數位技術在雕塑設計中的應用日益增多。計算機輔助精確建模、可視化建模和許多其他功能是本階段建模教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同質雕塑的數量也在增加。但是中國的傳統工藝,如薄金、製造、泥、木雕、石刻加工等,面臨著擴散的損失。傳統工藝是手工製作的,每件手工製品都是精神性的,具有工業產品無法比擬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價值。工藝流程的傳統藝術不僅可以繼承和促進中國的傳統技術,而且可以為雕塑發展更多的設計思想。

3.3傳統工藝製造技術在建模要素中的應用

我們歷史悠久,文化豐富,根深蒂固。但是,將傳統文化元素與建模元素聯繫起來並不容易。傳統的文化應用不能流入表面,傳統的文化元素也不能複製。設計師應利用解構、重組等施工方法,將傳統文化元素和雕塑融入其新文化。傳統文化元素是現代雕塑的文化基礎。如今雕塑形式越來越多,造型編輯過程更加成熟。傳統藝術觀念和傳統過程難以融合。

林榮泰.作 《永恆的藍蜥》 榮獲2016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4傳統工藝美術的創新發展途徑

工藝美術能夠極大地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滿足審美需要和功能性需要,因此,設計師和藝術家們一直在不斷研究工藝美術的應用思路和開展方法,創新發展途徑。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新技術和新理論被應用到了工藝美術之中,使行業出現了巨大的革新。為了更好地跟上時代的步伐,發揮出工藝美術的價值,我們仍然需要研究傳統工藝美術的特點,實現對於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這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增強產品的藝術表現力,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增添各種類型的傳統藝術元素,營造一種新鮮感和活力感。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強調工藝品的實用性和審美價值,既保留傳統文化的特色,又提高工藝品的時尚性,真正符合現代人民群眾的需求。

林榮泰/作 《一網情深》

結束語

傳統工藝美術的應用,在設計理念和設計工藝上為現代雕塑設計開拓了設計思路。只有充分發揮我國傳統工藝美術的民族特色,才能弘揚中華文化,增強雕塑設計的表現力,才能提升雕塑設計作品的文化價值。雕塑設計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學生對傳統工藝美術思想和工藝的學習,提升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才能使中國特色雕塑設計不斷進步,使學生的個人能力得到提升。傳統工藝美術在雕塑設計中的創新應用,傳統文化的發揚與繼承已成為現階段教學工作的主要方向。

作者簡介:

林榮泰:福建羅源人,現居福州;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本科學歷,畢業於福建教育學院雕塑專業、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班、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一級/高級技師、福建省八閩工匠、福建省輕工技術能手、福建省雕刻藝術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研究員;高層次第四層次人才;福建省德化職業技術學校高級講師;全國工藝美術先進工作者;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泗生、潘巖,又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寶慶精心指導,其作品多以隨色賦形,天趣盎然見微知著,擅長圓雕、鈕雕、鏈雕文玩、草蟲動物等題材,曾應邀多次赴馬來西亞、新加坡、臺灣等國家與地區舉辦個人作品展。出版著作有《松山雅韻/林榮泰雕刻藝術》《林榮泰雕刻藝術作品集》雕刻作品及文章多次發表於國內外多種刊物,作品多次被國家級,省級博物院永久收藏。數次獲得「百花獎」「百花杯」「金鳳凰」 「中藝杯」「創新杯」「陸子岡」「國禮獎」 「中國工美展」等30項金獎,蟬聯三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2010年入選中國上海世界博覽會榮獲「工藝美術貢獻獎」2019年被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工藝美術貢獻獎」

現為: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福建省輕工聯合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

福建省壽山石研究會理事;福建省仙遊石雕協會常務副會長;

作品分別入藏於:

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美術館;中國國石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福建省博物院福建省非遺博覽院;福建工藝美術珍品館;福建省閩越王城博物館;福州市博物館;馬來西亞中華國學書院。

相關焦點

  • 林氏傳承藝術館——林榮泰作品
    作者簡介林榮泰:福建羅源,現居福州,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國家一級/高級技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建省雕刻藝術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研究員,福建省德化陶瓷職業學院高級講師畢業於福建省教育學院雕塑專業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班)師從:潘巖、潘泗生,作品多以俏色賦形,情趣盎然見微知著,生動自然仿若天成,擅,鈕雕、草蟲、動
  • 喜訊丨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隆重召開
    ,並受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會長嶽振先生的委託,宣讀了《關於同意成立貴州省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成立的批覆》。也是在時代的呼籲和推動下,在國家文化大發展的政策鼓舞下,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應運而生。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旨在將貴州的雕塑、雕刻藝術與民族文化、民間藝術融合性的發揚光大,兼收並蓄,助推貴州雕塑、雕刻藝術事業的健康發展。
  • 【河北傳統工藝】輕叩雕塑藝術之門——訪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勇...
    王勇,1977年出生,曲陽縣人,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樹昌,現為曲陽縣漢韻雕塑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全國城市雕塑創作設計資格證書持證雕塑家、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北美術學院雕塑院秘書長
  • 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
    2019年10月26日,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貴州大學美術學院召開。來自省內外專門從事工藝美術和雕塑雕刻藝術的10多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公共藝術委員會、臺灣雕塑學會等全國多家單位發來了賀信。
  • 藝術鑑賞: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運用
    這就要求設計工作者在設計中,將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手法結合起來,以設計出更多兼具民族氣質和時尚氣息的作品。 2 傳統工藝美術對現代室內裝飾設計的價值與意義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中包含著豐富的審美價值、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可以為現代室內裝飾設計提供借鑑和參考,具有很大的實踐意義和運用價值。
  • 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雕塑雕刻委員會安順片區考察調研座談交流會
    中國公益網全國大學生新聞藝 趙永富 10月份初,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對清鎮地區、安順地區展開了調研工作。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安順片區工作座談會」在安順市鎮寧縣雙龍山街道陽花關組李松濤工作室成功舉行。
  • 輕叩雕塑藝術之門——訪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勇
    王勇, 1977年出生,曲陽縣人,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樹昌,現為曲陽縣漢韻雕塑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全國城市雕塑創作設計資格證書持證雕塑家、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北美術學院雕塑院秘書長、河北省工美行業藝術大師,保定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曲陽縣縣級石雕非遺傳承人。
  • 「名家專訪」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陳發,專注雕刻藝術傳承與創新
    【 編者按:他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玉石雕刻大師、閩派雕刻藝術大師,高級雕刻藝術師,福州大學工藝美術研究院壽山石雕刻藝術研究員,先後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高級研修班和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習班;其作品《瑞獸呈祥》受邀參加一帶一路對外文化交流收藏於伊朗國家博物館,作品《持珠羅漢》被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收藏,作品《瑞獸戲羅漢》
  • 行走在雕塑藝術的「行者」——訪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王昭輝
    全國城雕委持證雕塑家、中國傳統工藝美術青年大師、中國民間石雕藝術大師、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北省工美行業藝術大師、河北省突出貢獻技師、河北省雕刻行業技術能手、河北省雕塑技能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其作品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多項大獎,近年來共培養100多位弟子成為雕塑行業的「技術能手」。
  • 欣賞人物雕塑的雕刻藝術
    人物雕塑是人類的精神產品,也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文化的內涵決定著人物雕塑的形式,人物雕塑的形式也豐富著文化的內涵。人物雕塑是以古今中外的各種人物為造型的雕塑藝術,指用各種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人物形象。
  • 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 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第三次籌備會成功召開
    •雕刻專業委員會籌備組副組長任國均致辭,對前期走訪工作、管理規則及資金管理制度修訂等工作做了小結,提出將依託貴州領域中雕塑、雕刻的人才、品牌、技術等綜合資源優勢,廣泛開展在省內外以及國外的藝術交流活動,搭建雕塑、雕刻行業的服務平臺,構建具有傳承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的貴州特色雕塑、雕刻藝術理論與實踐體系。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與臺灣藝術大學籤署合作協議
    10月19日,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前校長王銘顯、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教授林榮泰、研髮長林伯賢、工藝設計系主任呂琪昌一行訪問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會見來賓並代表學校與臺灣藝術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副院長李新出席。
  • 2016海峽兩岸工藝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暨工藝美術設計教育圓桌會 在...
    10月19日,2016海峽兩岸工藝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暨工藝美術設計教育圓桌會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濟南長清校區舉行,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藝委會主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教授以及海峽兩岸眾多專家學者出席會議。開幕式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苗登宇教授主持。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木雕的發展
    黃楊木用作雕刻,主要在清代,當時有一個姓朱的工藝美術家,試驗以黃楊木代替樟木,作為龍燈裝飾鑲邊的材料,在製作中,他發覺黃楊的顏色與木紋很好,特別適合於雕刻精美的木雕。而且在經歷較長的年月以後,色澤愈加深沉,就更顯得漂亮了。黃楊木雕刻的出現與發展,形成了獨自的風格,它以雕刻小型的人物為主,而且著重於面部表情的刻畫。表情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和情緒的變化。
  • 玉石雕刻,指尖上的傳承|中國匠人大會工藝美術大師特輯
    宋世義的玉雕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的創新,融繪畫雕塑於一爐,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大致可以總結為四性:材料多樣性,題材廣泛性,形式多變性,藝術多元性。作品兼收並蓄、博取眾長、材料多樣,翡翠、白玉、瑪瑙、珊瑚、松石、水晶等原料都有獨到的處理手法。
  • 閩派雕刻藝術傑出青年領軍人物——郭桂星
    現為全國陶瓷行業技術能手、國家一級/高級技師、福建省高級工藝美術師、德化縣技能大師、德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福建省雕刻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蕭軍研究會中央工美聯合會會員,福建省德化縣靜心堂瓷塑藝術研究所藝術總監。
  • 石雕主題雕塑,栩栩如生的雕刻藝術
    主要有園林雕塑、建築雕塑、雕像、石雕工藝品幾大類,產品有上百個品種,雕刻產品主要以人物、動物、壁爐、花盆、欄板、噴泉、浮雕、龍亭龍柱、瓊樓玉閣、飛禽走獸、各種精品雕刻等等。既富古老藝術的魅力,又有典雅明快的現代藝術風格,在海內外享有「巧奪天工」「石破天驚」之盛譽。
  • 萬新銘:翡翠山水設計雕刻的藝術表現
    (文章轉載自百家名匠網) 中華傳統工藝大師萬新銘談到山水畫和山水玉牌各自創作完成著各自的訴求特質、使用方式和藝術形態,但是在意趣情感、精神表達、審美標準和心境空間的內在基因是相同的。小小玉牌,包容極大,既要尊重玉雕只能做減法的局限,又要達到山水咫尺、天涯無限的意境,也就是要解決工藝中注入思想、藝術和審美的問題。
  • 中國雕塑藝術大師——張順
    在陝西的獨特文化背景的薰陶下,誕生了眾多著名的藝術大師,張順正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是中國著名的雕塑藝術家、風景園林設計專家、城市雕塑藝術大師。張順的作品《醉仙》(又名《酒仙》)靈感來源於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的李白,李白愛酒,在其多首詩句中都得以完美體現,醉酒後李白的詩句之美更是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作品以人物灑脫隨意的醉酒動態和傳統的藝術形式完美的展現出「李白」這一中華酒文化的代表人物。《醉仙》經過海選初評,在入圍的467件作品中接受複評,再經過「專家+民意」的總評,最終脫穎而出,獲得白金銅獎。
  • 山東藝術學院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插畫設計與應用人才培養」學員結...
    本次「插畫設計與應用人才培養」學員結項作品展,其作品結合中國傳統優秀經典《山海經》中的異獸進行創新創作設計,是在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資助和推動下,將工藝美術大師、高校教師、藝術家、創意產業經營者聯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