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可信身份認證平臺(CTID)認證的「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以下簡稱「網證」)首次亮相
電子身份證是將公民個人身份,通過人臉識別的生物技術手段對比後,在手機應用上生成的電子證件。
在諸如線上、線下政務服務,住宿登記、物流寄件等要求實名制的應用場景,無需實體證件,「網證」能提供國家法定證件級的身份認證服務,合法效力受公安機關認同。驗證過程中,「網證」電子文件不會在網際網路空間傳輸或存儲公民隱私信息。在浙江衢州辦事大廳,市民蔣女士成了浙江首位在支付寶裡領取「網證」的使用者。警方供圖「網證不能完全替代實體身份證,但易保管、易攜帶、有多重密碼保障,使用非常安全,能大大降低證件丟失的概率和被人冒用的可能性。」
密碼、指紋、刷臉保障用戶安全
有用戶關心網證安全麼?如果手機丟了怎麼辦,網證會被盜用麼?支付寶對此表示,即便手機丟失,網證被冒用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因為使用網證時,用戶需要先通過指紋或者刷臉驗證,證明是本人後才能進入網證頁面。另外,在打開二維碼時,還要再次刷臉驗證。也就是說,即使手機丟了,別人要想用你的網證,得先通過「手機密碼+支付寶登錄密碼」打開你的支付寶,再通過「指紋驗證+刷臉驗證」打開網證二維碼,總共四關。而光是支付寶人臉識別技術的準確率就達到了99.99%,被冒用的可能性極低。
有了「網證」後,是不是再也不需要實體身份證了?
不是的。「網證」不能替代實體身份證,但基於易保管、易攜帶、多重密碼保障等特點,「網證」的使用非常安全,其實能大大降低證件丟失的概率和被人冒用的可能性。
住酒店、坐高鐵、坐飛機、買票、銀行開卡……隨著使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未來「網證」有可能取代身份證複印件。
支付寶則表示,即便手機丟失,「網證」被冒用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使用「網證」時,用戶需要先通過指紋或者刷臉驗證,證明是本人後才能進入到網證頁面,在打開二維碼時,還要再次刷臉驗證。即使手機丟了,別人要想用你的「網證」,須先通過「手機密碼+支付寶登錄密碼」打開你的支付寶,再通過「指紋驗證+刷臉驗證」打開網證二維碼,總共需要過四關。因此可以說,被冒用的可能性極低。
「這樣可以給老百姓多元化的選擇,即使忘帶身份證,也能用網證辦成事,不用因此多跑腿。對於企業和機構來說,也實現了證明資料的簡化,提升了服務效率。」 衢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湯飛帆表示。湯市長表示,在衢州,不僅僅是辦事大廳,很快,網證還可以在更多地方使用,以方便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