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佛句,你能領悟多少禪意?

2020-12-15 水往雲來

很多喜歡中國古典文化的人,對佛經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多人覺得佛經的譯文非常優美,同時,在欣賞優美的佛經時,也能讓自己多少領略一些佛經中的禪意。這對於自身的文化修養或者是素質修養,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與一般的古典文化不同的是,很多佛經中的句子具備了修行的涵義在裡面。今天雲來摘錄了五句佛詩,這些佛詩,都充滿禪意,也蘊含了心念的生滅之理。

那麼,什麼是禪意呢?其實就是心念,所謂禪在心中,就是這個道理。明白了心念,也就明白了禪。我們不妨看看,對於這些詩,你領略了多少禪意。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

這句出自《華嚴經》。大意是說,修行的人,時常要將自己處在修行的位置上。當自己心充滿了妄見,也就是垢的時候,離菩提的路就遠;當自己的心淨,也就是沒有妄見的時候,離菩提的路就近。所以,自己要時常檢查自身的狀態,看符合不符合修行人的標準。

一個修行的人,對心的時刻檢查非常的重要。要讓自己經常的心處於空空不動的狀態。這樣一直堅持到最後,才能達成菩提。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

這句出自《無量壽經》。大意是說,修行的人,要明白世間的苦樂無常,在行事中,要依照佛法的原意去行事。這裡的諸妙願,其實也有自己理解佛法的意思。也就是說,只有悟到了佛法,再遵照自己的悟道(妙願)去行事,才是真正的滿足了妙願。一旦做到了自己的妙願,就會成就自己的樂土。

佛陀所有講的法,都是讓眾生去覺悟的。一旦達到了覺悟的目的,就需要拋棄掉了。但是在覺悟之前,還是要遵照那些法去修行。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這句出自《華嚴經》。大意是說,修行的人要明白,世上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因為自己的心念所化成的。無論是三世諸佛也好,法界性也好,都是根據自己的這個心所貪執引起的一種表象。要想看穿這些表象,就必須去掉自己對萬事萬物的看法。

用心念的角度來說,你的心覺得萬物是什麼,你就會看到什麼,想到什麼。當你的心念不動的時候,萬事萬物也就停止了幻化。所以,修行的人要做到狂心頓歇,心念不起。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物而不造。

這句出自《華嚴經》。大意是說,我們自己的心念,能夠描繪出世間的一切。但是不同的人,又因為各有貪求的緣故,對事物各有所求。而這些所求裡面,都隱藏著一個為私為我的因素。所以,要破除這些為我為私,就必須得通過修行的方式才能跳出五蘊的束縛。

因為我們看到的,接觸到的,想到的,都是由我們的心念引起的。而心念的起處都是為了私念的我執,所以,只有破除我執,才能破除由心所描繪的一切。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句出自《金剛經》。大意是說,我們所做的,所行的,所說的,都是心念引起的。所有的信念,最終都會煙消雲散,像夢幻泡影一般,並且過去後無法再出現。因為世上的一切的存在都是短暫無常,所以,要及時修行,讓自己儘早地離開娑婆世界才不會受苦。

我們時常覺得往事不可追,就是因為我們都活在自己的心念當中。只有找到了自己的本性,去掉了那些心念,離開了娑婆世界,才不會有那些因為心念產生的妄見給自己帶來的煩惱。

這五首佛詩,都非常的優美。而且裡面蘊含著佛陀對於人的心念的詮釋,以及如何去破除自己的各種心念。也就是說,只有知道了心念原理,再修去這些心念,才能達成涅槃的那個結果。

本文由百家號/水往雲來原創並獨家發布。

相關焦點

  • 佛教:這十個佛句,你能了解多少?
    這些典故,人們不經思考,也能知道它其中包含的寓意。但是往往人們將它們當成了普通的俗語。其實,這些佛句,都是修行人用以修行,改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以及對自己的一種約束。那麼,就由本文與大家分享流傳最廣的十個佛句,看看你是否一直將它們當成了俗語?
  • 這些佛句,哪句最能打動你的心?
    佛經中有許多流傳很廣的句子,有些唯美悠遠,有的空曠迷離,有的則禪意無限。使很多即使不修行的人,對佛經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於佛經極其廣博,再加上每個人的人生經歷、審美觀也各有不同,所以,每個人對佛經中不同的句子,也有著不同的感觸。
  • 佛說:這些佛句,一旦領悟,人生就會幸福快樂!
    這些佛句可以解開各種煩惱,打開我們心靈的智慧,找到幸福快樂的人生。有哪些佛句可以幫助到我們呢?下面小編就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佛經中的佛句,希望可以幫你解開煩惱,體悟快樂的人生之道。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參透佛句,領悟人生,得清淨歡喜
    佛經中有很多的佛句,這些佛句,很多時候往往能打開人的心結。也就是說,這些妙語都很經典。千百年來,被人們反覆念誦,反覆傳播。人們在受用的同時,也見證著它們的神奇威力。由於這些佛句都是用古文翻譯而成,而且,裡面也帶有指導人修行的因素在裡面,所以,只有從修行的角度去理解它,再加以運用,才能明白它裡面的內涵。今天,就讓雲來和大家一起欣賞一下,這些充滿內涵的佛句。只要參透了這些佛句,領悟了人生至理,就能得到真正的歡喜。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
  • 7首經典禪意古詩詞,你參悟了多少呢?
    7首經典禪意古詩詞,你參悟了多少呢?1、《採桑子·老僧頭白焦山頂》孫枝蔚老僧頭白焦山頂,不管興亡。安穩禪床。客人來後久久地沒有多少話講,飯已煮熟清茶吐出縷縷芳香。望著前方歸路漫漫,潮水拍打著空船月光映照小廊。2、《句》朱長文夜靜忽疑身是夢,更聞寒雨滴芭蕉。這句詩只此兩句,描寫寫僧房的寂靜之狀。
  • 2020年,這些佛句布施在你的朋友圈,功德無量!
    做布施,並不是說你要有多少錢,或者多少本事。而是只要你有心去做,哪怕是布施一碗飯給闢支佛,你在未來也會成佛。在現代這個時代,我們可能很難遇到闢支佛,那麼,只要將這些佛句布施在你的朋友圈,做點法布施,你的功德,也會無量無邊。1、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佛系90後專屬古風壁紙圖集,你一定不能錯過的禪意手機壁紙!
    人人都說90後過起了佛系人生,你覺得什麼樣狀態的才是比較佛系的呢?也許是看透人生紅塵的心態,也許是對任何事情的無所謂,也許是早早的過起了養生生活。想必對於佛系情有獨鐘的90後小夥伴一定需要張比較禪意的古風壁紙來裝點自己。
  • 佛經中這些經典的佛語,你真的領悟了嗎?
    今天,我從佛經中,摘錄了十句比較經典的佛偈子,大家看看,是否能夠從這些佛偈子中領悟到更多的人生真諦。一、心若有住,則為非住,應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意思是:如果心裡有執著,當下就放下這些執著,放下這些執著後方有可能深刻領悟佛法得到快樂。二、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 五個佛句,告訴你如何修行
    佛經中的許多佛句,是歷史以來,經過無數人修行的實踐,在實踐中,得出真正修行方式的一些總結。這些佛句,尤其以「三大經王」,以及《金剛經》、《心經》為最。也就是人們的感觸最為深刻。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一下,這五部佛經中的句子,告訴你如何修行。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佛教:8個經典佛句,若能受持一句,福報無量!
    《金剛經》中說,只要有人能受持此經中的一個四句偈,其福德無量無邊。縱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果能經常念誦,也是受持、修行的一種方式。下面這8個經典佛句,若能受持一句,福報無量。1、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得聞正法難,遇值佛世難。一個人,如果聽聞了佛的名號,無論哪一尊佛,其實都是一樣的。
  • 孟浩然用詩與佛的禪意產生了心靈的共鳴
    孟浩然可謂把禪作為鋪設道路的工具,為詩歌創作開通了一條通往清淡閒遠而禪意盎然之路。孟浩然性愛山水,遊訪名山古剎是其生活的一部分,這些遊覽之作,通過自然環境的描寫襯託一種靜寂之境,讓讀者自己體會那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味。「看心看淨」的追求讓孟浩然的山水詩表現出寂靜深幽的境界,展現出「凝心入定」的禪觀,他常以山水美景來體現禪理禪趣,帶你進入一個寂靜悠然的世界。
  • 禪意玉雕,美得令人窒息
    而這,也許就是近年來人們鍾意禪意的真正原因。禪意風格的設計,玉雕師需要對禪意有一個自己的理解,同時對材料的把握,工藝、創意要求也非常高,作品乍眼一看,能得到心理衝擊,細細品味依舊回味無窮,這就禪意作品的的魅力。從用心領悟每一塊原料開始,巧妙的構思,精湛的雕琢,呈現的才是有思想的作品。
  • 《金剛經》中五句箴言,靜心拜讀,領悟佛家智慧
    《金剛經》中這五句箴言,若能靜心拜讀,就可領悟佛家的無邊大智慧。第一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佛家有八萬四千法門,誦經也好,持咒也好,念佛也好,參禪也好,這些修行法門都是平等無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麼多的法門都是為了方便修行之人早日得法修行入道。
  • 禪意綿綿 別具靈氣——走近著名禪意書畫家劉師哲
    他自幼酷愛書畫,天生與書畫有緣,多年來苦苦探索,奮筆不輟,吸眾家之長,得文化之要略,多思善悟,成一己之風格,其作品雅俗共賞,禪意綿綿,深得國內外藏家青睞。 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 如何在古詩詞中表達禪意
    有朋友提問如何寫好古詩詞,並在詩詞中表達禪意。其實這是兩個問題,我們試著分開討論一下。不過你用文言文寫出來的韻文,頂多算「古風」,或者是些詞藻堆砌,自以為古風的玩意。如果還想寫好格律詩,那就要開始學習平仄規律,不同時代的韻腳了。難嗎?說難不難,說易不易,關鍵看你是否真心想學。終歸不過是漢字,沒有中國人學不會的格律,只是時間長短而已。好,現在格律也學得八八九九了。
  • 2020年,十個佛句,送給吉祥的你
    佛說:「若以染汙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一個人,抱著怎樣的心態去行事,那麼,他就會獲得相應的「回報」。如果你的心是吉祥的,那麼你的人生,處處吉祥。本文從佛經中遴選十個經典佛句,送給吉祥的你!
  • 一起來看看「佛系家居」吧!禪意又有溫度!
    比如前段時間,「佛系」這兩個詞就在我們的朋友圈刷屏。緊接著「佛系青年」、「佛系買家」、「佛繫戀人」、「佛系追星」等一系列的衍生詞順應而出。很多小夥伴大呼「對對對,這就是我。」有一種終於找到了一個準確的形容詞的感覺。那麼在家居中,也可以有的「佛系家居」又是怎麼樣的呢?會被你GET到嗎?
  • 卓爾不凡 別具靈氣——走近著名禪意書畫家劉師哲
    劉師哲先生,號了悟堂主、天橋居士,國內著名禪意書畫家,1964年生於山東棗莊,現居北京宋莊畫家村。他自幼酷愛書畫,天生與書畫有緣,多年來苦苦探索,奮筆不輟,吸眾家之長,得文化之要略,多思善悟,成一己之風格,其作品雅俗共賞,禪意綿綿,深得國內外藏家青睞。
  • 佛教大智慧,100句最有禪意的真言!
    人生的大智慧,佛教100句最有禪意的真1、佛說: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29、佛說: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裡,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30、佛說:劫難,是安很喜歡的詞。也許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一個禪,也是無止盡的劫難,可是佛他不告訴我們,我們要經歷多少才肯放過我們,他總是高高在上,笑而不語。
  • 18位禪意書畫家探討禪意書畫標準
    三、我覺得文化藝術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和發展,禪意書畫藝術也要賦有新的時代內容標準及內涵:應該是具有高雅的,以儒釋道等禪意和善為內容基礎的,有禮節的,有德的,有修養層次的生活理念和態度,領悟感化到每個人,只有用這種生活方式方法和理念去處世接人待物,處理一切生活中問題的話,這樣人們就生活的比較愉快輕鬆,更有品味詩情畫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