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北京白塔寺內阿尼哥銅像
廓爾喀軍隊佔領後藏,清軍反擊差點攻陷加德滿都
當然,尼泊爾與中國之間也有不愉快的經歷。1769年,廓爾喀人徵服了尼泊爾的瑪拉王朝,建立起了沙阿王朝。尚武的廓爾喀人在統一尼泊爾過程中不斷徵戰,領土不斷擴張,鼎盛時期領土面積約為今天尼泊爾面積的三倍。軍事上的一系列勝利讓廓爾喀人的野心大大膨脹,企圖染指我國西藏。
1788年和1791年,廓爾喀侵略軍兩次入侵西藏,尤其是在第二次入侵中,由於清朝在西藏駐軍不多,廓爾喀軍隊一度佔領了後藏地區,並在扎什倫布寺大肆搶掠,達賴和班禪相繼向乾隆皇帝求援。乾隆聞訊後急調大將軍福康安率1萬多名清軍收復失地。福康安率軍星夜兼程趕往西藏,每天要強行軍18個小時,清軍的迅速行動大大出乎廓爾喀侵略軍的預料,結果清軍「六戰六捷,殺敵四千,收復後藏」,並乘勝打過喜馬拉雅山,兵臨加德滿都城下。絕望中的廓爾喀國王不得不求和,表示願意臣服清朝,永不再進入西藏。此後兩國再未交兵。
英國武力徵服失敗,利用內訌控制尼泊爾
廓爾喀人的四處用兵嚴重削弱了沙阿王朝的實力,加上王室與貴族之間為王位的明爭暗鬥和互相傾軋使得沙阿王朝陷入了動蕩之中。英國殖民者乘虛而入,並在1814年以印度為基地開始進犯尼泊爾。尼泊爾人民在首相比姆·森·塔帕的領導下奮起反抗,在卡朗和德瓦塔等戰役中,沉重打擊了英國入侵者,但終因人數和裝備上的懸殊差距而戰敗。英國迫使尼泊爾籤訂了「塞格裡條約」,強迫尼泊爾把南部大片土地割給印度,並要求尼泊爾在內政和對外貿易方面接受英國的監督。
尼泊爾人並沒有屈服。塔帕加緊改編並訓練軍隊,打造出了世界著名的廓爾喀兵團。由於尼泊爾的頑強抵抗,英國最終未能完全徵服尼泊爾。
由於無法用武力徵服尼泊爾,英國決定改變策略,在尼泊爾扶植代理人。英國先是挑撥貴族間的矛盾,煽動潘代家族將塔帕迫害致死。除去這一強敵之後,拉納家族的忠格·巴哈杜爾又在英國人的唆使下,於1846年發動政變,奪取了尼泊爾的軍政大權和世襲首相的地位。雖然尼泊爾國王沒有被罷黜,但已沒有任何權力,被軟禁在王宮裡。此後100多年,拉納家族實際上掌握著尼泊爾的政權。
二戰後,英國在尼泊爾的特權地位完全喪失,伴隨著英國人的退出,拉納家族政權很快崩潰。1950年,尼泊爾的大會黨聯合王室,迫使拉納首相交出政權,結束了拉納家族一個世紀的統治。尼泊爾國王特裡布文頒布臨時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尼泊爾歷史開始向現代邁進。
然而,現代的尼泊爾歷史也並不平靜。上世紀60年代初,馬亨德拉國王親政,宣布禁止一切政黨活動。此後近30年間,被禁的各政黨不斷進行反對君主制的鬥爭,直到1990年尼泊爾國王比蘭德拉在民眾的壓力下恢復君主立憲的多黨議會制,然而王室與政黨間的長期對立、國家經濟發展的滯後早已在尼泊爾埋下了動蕩的種子,並最終在十幾年後的今天結出了苦澀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