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王國史上曾強盛一時 曾兩次入侵西藏?(圖)

2020-12-09 中國經濟網

    

    圖片說明:北京白塔寺內阿尼哥銅像


    廓爾喀軍隊佔領後藏,清軍反擊差點攻陷加德滿都

    當然,尼泊爾與中國之間也有不愉快的經歷。1769年,廓爾喀人徵服了尼泊爾的瑪拉王朝,建立起了沙阿王朝。尚武的廓爾喀人在統一尼泊爾過程中不斷徵戰,領土不斷擴張,鼎盛時期領土面積約為今天尼泊爾面積的三倍。軍事上的一系列勝利讓廓爾喀人的野心大大膨脹,企圖染指我國西藏。

    1788年和1791年,廓爾喀侵略軍兩次入侵西藏,尤其是在第二次入侵中,由於清朝在西藏駐軍不多,廓爾喀軍隊一度佔領了後藏地區,並在扎什倫布寺大肆搶掠,達賴和班禪相繼向乾隆皇帝求援。乾隆聞訊後急調大將軍福康安率1萬多名清軍收復失地。福康安率軍星夜兼程趕往西藏,每天要強行軍18個小時,清軍的迅速行動大大出乎廓爾喀侵略軍的預料,結果清軍「六戰六捷,殺敵四千,收復後藏」,並乘勝打過喜馬拉雅山,兵臨加德滿都城下。絕望中的廓爾喀國王不得不求和,表示願意臣服清朝,永不再進入西藏。此後兩國再未交兵。

    英國武力徵服失敗,利用內訌控制尼泊爾

    廓爾喀人的四處用兵嚴重削弱了沙阿王朝的實力,加上王室與貴族之間為王位的明爭暗鬥和互相傾軋使得沙阿王朝陷入了動蕩之中。英國殖民者乘虛而入,並在1814年以印度為基地開始進犯尼泊爾。尼泊爾人民在首相比姆·森·塔帕的領導下奮起反抗,在卡朗和德瓦塔等戰役中,沉重打擊了英國入侵者,但終因人數和裝備上的懸殊差距而戰敗。英國迫使尼泊爾籤訂了「塞格裡條約」,強迫尼泊爾把南部大片土地割給印度,並要求尼泊爾在內政和對外貿易方面接受英國的監督。

    尼泊爾人並沒有屈服。塔帕加緊改編並訓練軍隊,打造出了世界著名的廓爾喀兵團。由於尼泊爾的頑強抵抗,英國最終未能完全徵服尼泊爾。

    由於無法用武力徵服尼泊爾,英國決定改變策略,在尼泊爾扶植代理人。英國先是挑撥貴族間的矛盾,煽動潘代家族將塔帕迫害致死。除去這一強敵之後,拉納家族的忠格·巴哈杜爾又在英國人的唆使下,於1846年發動政變,奪取了尼泊爾的軍政大權和世襲首相的地位。雖然尼泊爾國王沒有被罷黜,但已沒有任何權力,被軟禁在王宮裡。此後100多年,拉納家族實際上掌握著尼泊爾的政權。

    二戰後,英國在尼泊爾的特權地位完全喪失,伴隨著英國人的退出,拉納家族政權很快崩潰。1950年,尼泊爾的大會黨聯合王室,迫使拉納首相交出政權,結束了拉納家族一個世紀的統治。尼泊爾國王特裡布文頒布臨時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尼泊爾歷史開始向現代邁進。

    然而,現代的尼泊爾歷史也並不平靜。上世紀60年代初,馬亨德拉國王親政,宣布禁止一切政黨活動。此後近30年間,被禁的各政黨不斷進行反對君主制的鬥爭,直到1990年尼泊爾國王比蘭德拉在民眾的壓力下恢復君主立憲的多黨議會制,然而王室與政黨間的長期對立、國家經濟發展的滯後早已在尼泊爾埋下了動蕩的種子,並最終在十幾年後的今天結出了苦澀的果實。

相關焦點

  • 西藏銀圓詳細描述
    論自製銀幣,位處西南邊陲的西藏是中國最早開制的地方,然而西藏地區使用及製造的銀幣都輕且薄,俗稱「薄片」。青藏高原因地處偏遠,與中原交通不便,而與尼泊爾的聯繫反多,因此在沒有自行造幣以前通行尼泊爾的錢幣不足為奇,這種情形一直維持到18世紀末。
  • 我國邊界有一小國,曾多次被入侵求援中國,被滅前曾升起中國國旗
    歷史上亡國的國家有不少,有這樣一個國家曾經申請了149次想要加入中國,直到亡國前的三個小時之前,才宣布正式加入中國,並在消失之前升起了五星紅旗,成為了中國的附屬國。它就是早已在歷史上消失了的錫金王國。在中國歷史記載中,錫金王國在當時被叫做吐蕃,坐落在喜馬拉雅山東段南麓,東鄰不丹,西接尼泊爾,南接不丹,北鄰西藏,相當於一個十路路口中心點般的存在,這樣優越的地理位置,也就註定了它不會平凡的命運。錫金的國內環境也稱得上一絕。數不盡的瀑布河流,連綿不斷的群山,清澈見底的純淨湖泊,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人流連忘返。更不必說錫金王國的驕傲——章嘉峰雪山。
  • 南亞小國兩度入侵大清,還要求每年賠款,王朝延續至2008年才終結
    子淵之前曾為大家介紹過持續七年之久的「清緬戰爭」。其實在國力強盛的清中期,除了緬甸之外,甚至還有一個南亞小國兩次出兵入侵,說出來可能都沒幾個人相信。這個國家就是與中國有著近兩千年交往史的尼泊爾。一系列的勝利,最終衝昏了國王和全體大臣的頭腦,他們慢慢將目光移向我國西藏。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六世班禪羅桑華丹益希在北京圓寂。乾隆皇帝十分悲痛,於是大手一揮,賜金十萬兩,並派專人護送班禪靈柩返回西藏。這一消息傳到尼泊爾後,拉納·巴哈杜爾羨慕得口水直流,覺得西藏遍地都是黃金。
  • 尼泊爾的嘎烏和西藏嘎烏有何不同?
    圖17 金象頭神嘎烏 尼泊爾與西藏比較,在尼泊爾,嘎烏多為女性所使用。圖17金像頭神嘎烏盒面突出四頭多臂的象頭神,合抱其配偶菩提(Buddhi)。象頭神在尼泊爾同時受印度教及佛教信徒信奉,是當地最受愛戴的神袛;在西藏曾有一段時期亦受敬奉。此嘎烏盒既可單獨使用,亦能與其他同類嘎烏成組佩戴。
  • 遙遠的別離:森巴人對西藏的入侵!
    為了給這個戰爭販子足夠的血肉,森巴戰爭之前,谷郎森曾照會英國人他進攻阿里的企圖,英國人給他的答覆是「出徵並無異議」[13]。森巴人在戰場上出人意料的順利,以及在阿里掠奪的財富,令其他圍觀群眾也眼紅了。之所以分贓未遂,估計有兩個原因:首先、谷郎森和倭色爾心裡都清楚,自己脖子上還套著英國人的籠套呢,哪有權利拉其他小夥伴入場?其次、戰爭進行得如此順利,哪用得著尼泊爾人來摘桃子?
  • 最後從世界版圖上消失的王國,被吞併前曾高調宣布併入中國,現想獨立
    從2003年開始,中國的鄰國減少了一個——錫金,它已不再是一個國家,而是印度的一個邦,成為了最後一個從世界版圖上消失的王國。錫金王國在被印吞併前,曾向世界宣布要併入中國,可惜宣布建立的「錫金行政區」僅存在短短3個小時,就湮滅在印軍的炮火之中,直到現在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 此國曾100次請求併入中國,即使被印度吞併,前3小時還升五星紅旗
    我們國家在古代的時候可是比現代還要強盛的。強盛到啥程度?大唐盛世什麼的我們就不多說了,藩屬國不知您是否了解。藩屬國了解一下!藩屬國的情況呢說是實際上仍然保有主權,但是大多數卻是以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的形式存在。在我國古代的時間裡,時長會有一些比較過小的國家,主動向我們尋求庇護,從而成為我們國家的藩屬國。
  • 你絕對想像不到,這個彈丸小國也曾逼迫大清籤訂過不平等條約
    大清同尼泊爾在歷史上的關係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尼泊爾統一後開始試探進攻西藏,大清強力反擊,尼泊爾成為大清的藩屬國。第二階段,英國勢力侵入尼泊爾,尼泊爾向大清求援無果,最終尼泊爾倒向了英國。
  • 西藏自治區援建尼泊爾駐拉薩總領館竣工
    中國日報網拉薩9月28日電(記者 達窮 華旦尼瑪)27日,中國西藏自治區援建尼泊爾駐拉薩總領事館新館舍竣工儀式在拉薩舉行。經外交部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西藏自治區於2012年決定出資為尼泊爾駐拉薩總領事館改建館舍。
  • 尼泊爾手繪唐卡「驚豔」雪域高原
    如今「翻山越嶺」而來的尼泊爾手繪唐卡正憑藉其獨特的繪製技藝和神秘畫風,受到越來越多西藏信教群眾和遊客的青睞。  日前,第14屆中國西藏-尼泊爾經貿洽談會在西藏日喀則地區舉行,184家中尼企業參展,大批尼泊爾手繪唐卡成為展廳中引人注目的「新貴」。  尼泊爾唐卡被稱作「波巴」,大約出現在公元9世紀,當地佛教徒將其視為「隨身攜帶的廟宇」。
  • 中國最後一個附庸國,曾被邀請加入中國,結果被一強國強行阻攔
    尼泊爾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幾個國家之一,領土面積大約14.7萬平方公裡,除了北面與中國接壤外,其餘地方都與印度相接。1769年,廓爾喀人推翻了尼泊爾瑪拉王朝,建立了尼泊爾最後一個君主王朝「沙阿王朝」,又稱「廓爾喀王朝」,尼泊爾人也因此被稱為廓爾喀人。
  • 西藏聶拉木邊檢站查獲45把尼泊爾彎刀
    央廣網西藏7月7日消息(通訊員 鄭永波 趙義民) 7月6日上午,西藏公安總隊聶拉木邊檢站查獲一起中國旅客走私尼泊爾彎刀案,一舉抓獲涉案人員2名,尼泊爾彎刀45把。
  • 吐蕃王朝為何時常騷擾唐朝,卻沒有入侵古代印度?主要有3點原因
    這說明,人類從今甘肅境內沿黃河逆流而上,徵服青藏高原的經歷。 另有大量的考古發掘的材料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西藏就已經有人類生存,近20年來,在定日、申扎等地都發現了舊石器。自1958年起,西藏林芝陸續發現古代人類頭骨和伴生石器、陶器等。經過科學鑑定,「林芝人」是新石器時代或金石並用時期的人類遺骸,屬蒙古人種,即黃種人,為現代A組西藏人的祖先。
  • 雪域王朝 神秘家族——尼泊爾王室風雨222年
    其實,這個已有200多年歷史的王室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  在距今230年前有一則民間傳說:尼泊爾的沙阿王朝只能延續到第11代國王。  尼泊爾王室御用佔星大師說:「沒有誰能預料到這次慘劇的發生。」  230年前曾有傳言,沙阿王朝只能延續到第11代國王?
  • 此國歷史上有個朝代,稱為「中國最後一個藩屬國」,直到21世紀才滅亡
    尼泊爾國旗沙阿王朝(1768年—2008年),尼泊爾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開國君主普裡特維·納拉揚·沙阿,都城加德滿都,歷12位君主,享國241年。尼泊爾沙阿王朝開國君主普裡特維·納拉揚·沙阿18世紀之前,尼泊爾這個國家還是四分五裂,外有英國等帝國主義入侵,內四分五裂,公元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一個叫德拉比亞·沙阿的王族在西北部建立王國,史稱「廓爾喀王國」。
  • 尼泊爾藍毗尼:佛陀的故鄉
    法顯大師、玄奘大師曾到此禮佛求法。重要史跡有藍毗尼花園、阿育王石柱等。相傳在公元前520年左右,釋迦牟尼曾率領弟子在尼泊爾谷地傳播佛法。公元前265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曾帶他的女兒恰魯瑪蒂到藍毗尼園朝拜,並樹立「尼加裡瓦」石柱,並在帕坦城修建了「畢波羅瓦」佛塔。他把女兒嫁給了當地王族中一個名叫提婆波羅的人。恰魯瑪蒂在尼泊爾修建了一座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寺院。
  • 歷史上消失的王朝——廓爾喀人與尼泊爾沙阿王朝
    當時,喜馬拉雅山上廓爾喀公國的王公為了稱霸,從自己 統轄下的臣民中招募、組建了一支強悍之師「廓爾喀」軍。廓爾喀人天生勇敢剽悍,舉世聞名,他們手中那鋒利的廓爾喀彎刀更是讓敵人膽寒,亞洲許多國家的統治者都願意招廓爾喀人為僱傭軍。1851年,英國人為加強對印度的統治,開始組建第一個廓爾喀營。其後印度也承襲了這一做法。
  • 實拍西藏吉隆鎮,與尼泊爾接壤的中國最美邊境小城,抬頭就見雪山
    中國西藏有很長的邊界線與尼泊爾接壤,而在這綿長的邊界線上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小鎮:吉隆鎮,這裡人口稀少,加上外來人口也不到一萬人,確是中國與尼泊爾最重要的一個邊境貿易港。而除此之外,吉隆還是一個風景非常美麗的邊境小城。
  • 後弘初期:尼泊爾造像藝術成為西藏古典主義時期的藝術範本
    9世紀中葉,吐蕃最後一任贊普朗達瑪被佛教信徒暗殺,西藏陷入了貴族紛爭和奴隸起義之中,吐蕃王朝土崩瓦解,西藏的土地上出現了大小不一的封建割據勢力。在這些割據政權的支持和扶植下,佛教也自朗達瑪滅佛陷入沉寂期的100餘年後,開始在雪域高原復興。
  • 外電報導西藏出走活佛在印度被軟禁(圖)
    環球網記者王欣報導,外電報導稱,於1999年出走印度的西藏十七世噶瑪巴活佛伍金赤列多吉在印度期間遭到軟禁。據美國《國家》雜誌7月21日消息,伍金赤列多吉在1999年出走後途經尼泊爾來到印度,之後就被印度政府軟禁在國內。他曾多次試圖旅行至西方國家,但是均被印度政府制止。就在上周,伍金赤列多吉為期兩周的訪美計劃才剛剛被印度政府取消,並且印度官方沒有給出任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