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盟書高調亮相:是「國寶」進了國科大還是「國寶幫」進了國科大?

2020-10-24 古籍

據中國科學報報導:10月19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下稱國科大)藝術中心副主任徐銘正式向校方無償捐贈一千多件春秋晚期的盟書文物。

報導說:為探究這些盟書記載的具體內容,挖掘其背後蘊含的藝術文化價值,活動當日還舉行了春秋盟書研究發展基金籤約儀式。中國科學院(下稱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表示,國科大要進一步發揮科教融合優勢,加強考古、藝術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養,為實現中科院「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目標而努力。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原副主任、國科大藝術中心主任張秋儉表示,國科大藝術中心作為捐贈承接方,願匯集各方力量,促成建立集藝術、考古、收藏等多學科於一體的研究平臺。

國科大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董軍社代表國科大教育基金會向捐贈方表示感謝。他指出,希望通過本次捐贈,啟動春秋盟書的系統深入研究,讓收藏在國科大的文物、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

報導還說:這批文物從民間發掘後,由來自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機構的多位文博考古學家進行過數次鑑定。鑑定結果顯示,這批盟書系春秋晚期、戰國早期的文物,青石、墨玉等不同材質的薄板上,刻有不同體量的篆書文字,記載了晉、韓、魏等國諸侯的盟約,是難得的國寶級真品。

據徐銘告介紹,這批文物自然風化年份大,包漿很厚,文字書寫流利嫻熟,用500倍電子顯微鏡逐級放大,可發現玉石薄片上有極細微的孔洞,現代手段和技術難以模仿。這些盟書對研究中國先秦時期歷史、中國古代盟誓制度和文字都極為重要。也正因此,徐銘作出了向國科大捐贈的決定。並希望國科大儘快成立專業的研究機構,召集國內專家進行大規模、有效的研究。

種種信息都在表明,國科大和徐銘先生做了一件大好事:「國寶級盟書」入駐國科大並啟動「大規模、有效的研究」,會讓那些刻寫在1000多件玉片上的文字「活起來」,加快中科院「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

這一盛舉,必將作為文博界、考古界和科學界的一件大事,而載入史冊。這當然也是每個有愛國心的中國人都樂見其成的大好事。

在老江所處的收藏圈子裡(我們應該是不配叫做收藏界的),很多人卻對此感到憂心忡忡,表示震驚、錯愕、嘲諷、罵娘的都大有人在。

嗯,這也包括老江在內。

這些人都不是故宮和國博的權威專家,他們說的也未必都對。

依草民愚見,國科大接受這批「國寶」本無太大問題。但是,在舉辦這個活動並大力宣傳之前,是不是可以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首先進行鑑別、研究和論證。確定它們的真偽和價值之後,再決定要不要接受捐贈,能不能開展宣傳,有沒有必要繼續研究下去。

還沒「成立專業的研究機構,召集國內專家進行大規模、有效的研究」,就貿然宣布它們是「難得的國寶級真品」,還成立專門的發展基金,舉辦系列官方活動,高調亮相,大張旗鼓地開展宣傳,會不會有些操之過急了?

萬一,我是說萬一哈......

萬一這些東西是贗品怎麼辦?

你怎麼向組織、向社會、向海內外輿論交待?

畢竟,你們是頂著「國字頭」的呀!

國科大的領導和專家們,你們有誰能站出來說:這批東西千真萬確就是真品,絕無其它可能嗎?

老江有幾串問題,不知當問不當問?

其一、這批東西究竟從何而來?

報導中所說的民間發掘是個什麼概念?是盜掘來的、工地出土的,還是地裡撿來的?

「發掘人」是誰?有沒有其他人佐證?

出土地點在什麼地方?你們去看過嗎?這個地方是否有埋藏「諸侯盟書」的可能性?

「盟書」「出土」後是如何流傳的?在徐銘先生買下它們之前,還有哪些人經手過?

如果不能準確回答這些問題,那麼,這批「盟書」是否應該視作「來歷不明」?

如果來歷都沒搞清楚,你們憑什麼說它們是出土文物。

其二、專家斷代的依據是什麼?

報導中說:來自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機構的多位文博考古學家進行過數次鑑定。鑑定結果顯示,這批盟書系春秋晚期、戰國早期的文物。

專家們作出這個判斷的依據和方法是什麼?選擇了哪些標準器作為參照?

我猜想,在進行鑑定之前,專家們應該是腦補過《侯馬盟書》和《溫縣盟書》的。因為,它們都是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諸侯盟書的典型器。

侯馬盟書

1965年山西侯馬晉國遺址出土,現藏山西博物院。

侯馬盟書是春秋晚期晉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前489), 晉國世卿趙鞅同卿大夫間舉行盟誓的約信文書。見證了春秋末期晉國內部由六卿內爭至四卿並立的一場激烈政治鬥爭。

而這場鬥爭,拉開了作為標誌戰國時代開端的「三家分晉」這一重大事件的歷史序幕。

溫縣盟書

出土於河南溫縣武德鎮西張計村,現藏於中國文字博物館。

溫縣盟書也春秋晚期晉國卿大夫之間舉行盟誓時記載誓辭的文書。1930~1942年間曾多次出土、大量流散,被稱為「沁陽玉簡」或「沁陽載書」。

1980 年起,河南省博物館等對盟址遺址進行了發掘,出土石圭、 石簡、 石璋 1 萬餘件,自村民手中徵集的 490件。

國科大盟書

徐銘先生捐贈,傳為「民間發掘」出土。

請教專家:

除了外形有那麼幾分相似之外,「國科大盟書」與館藏《侯馬盟書》、《溫縣盟書》還有其它別的什麼共同點嗎?

其三、「國科大盟書」有沒有可能是仿品?

徐銘先生說:」這批文物自然風化年份大,包漿很厚,文字書寫流利嫻熟,用500倍電子顯微鏡逐級放大,可發現玉石薄片上有極細微的孔洞,現代手段和技術難以模仿。」

作為中國科學院的藝術家,您是不是有點太小看現代手段和技術了。再說,仿製這種東西,需要用到什麼尖端的技術和手段嗎?

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了解一下。

鹹魚盟書

以下這些帶字「玉圭」均來自鹹魚,明碼標價,從35元到220元一根不等。

老百姓不識貨,不知道這玩意兒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盟書」,我們就姑且稱之為「鹹魚盟書」吧。

當然,這些都是非常低端的仿品,網上、地攤上都能輕輕鬆鬆刨出一大堆來。

賣家也算實誠,雖然沒有標明是仿品,但人家的的確確就是按仿品的價格賣的。本小利薄,賺的,基本上也就是個手工費。

除了外形,這些東西跟《侯馬盟書》和《溫縣盟書》也幾乎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跟「國科大盟書」,倒真是相似得緊呀!

國科大還沒來得及開展「大規模研究」,你們就搞得贗品滿天飛,這合適嗎?

相關焦點

  • 再現盟書價值 校園文化傳承 中國科學院大學舉行春秋盟書文物捐贈...
    經過國內文物專家組的三次鑑定論證會,鑑定徐銘教授收藏的一千餘件的春秋盟書為珍貴的文物真品,經過慎重思考,徐銘教授決定把一千餘件春秋盟書全部無償捐獻給中國科學院大學。徐銘教授捐贈的春秋盟書也將作為重點研究的重要文物引起關注。今年9月24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玉泉路校區召開春秋盟書文物研究中心專家籌備會。
  • 明晚,山西博物院國寶亮相《國家寶藏》
    無論是呈現著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或卿大夫之間「歃血為盟」的侯馬盟書,還是代表中國戲曲藝術走向成熟的侯馬金代董氏墓戲俑,抑或是呈現北魏時期人民生活和中國繪畫成就的木板漆畫,即將亮相的它們都會為我們開拓一個貫穿古今的獨特空間,讓你徜徉其中,盡享國寶之魅力。
  • 研究生院第一的國科大,很厲害
    本科生數量極少,但是研究生卻需求很大,在高考畢業生中,國科大知名度近幾年才開始大幅提升,但是在眾多考研學子心目中,國科大一直是心目中的理想考研院校,具有崇高的地位。所以每年全國各大高校中的優秀學子都源源不斷的進入國科大學習。優秀的生源和科學院的支持,國科大實力是相當強悍的。不過國科大卻極少參與高校排名,但是研究生院排名,每年都是領先其它高校。
  • 學子心裡國科大怎樣的存在?去那讀研神聖感與自豪感油然而生
    但說起「國科大」,知道的或許並不多。昨天在某朋友兒子的升學宴上,突遇老領導,說起「國科大」,他不知是沒聽清,還是真沒反應過來,反正經過我解釋說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之後,感覺他仍貌似似懂非懂地「哦」了一聲……當孩子還在讀大二時,就開始備戰考研(大三正式準備)。我看到網上有一篇文章《為什麼上國科大?那是一個「真讀書」的地方》,這是一篇題為《為什麼要報考國科大?》
  • 清華北大PK國科大,你更願意到哪所大學?國科大有什麼特殊魅力?
    國科大首屆本科生冷絲在1月19日百家號文章《2019年最新國內ESI排名,國科大繼續領先北大清華,蘇州大學亮眼》有一個投票互動,就是在3所大學中選擇,截至22日下午,423人投票,國科大排名第一,得票177居第一位,清華大學144票居第二,北京大學得票102居最後一位。
  • 國科大與滑鐵盧大學在數學院籤署博士雙學位合作協議
    國科大副校長吳嶽良介紹了國科大的歷史發展、辦學規模和辦學理念。他指出,國科大是在「科教融合」的體制下,與中科院所屬的100餘個科研機構在師資隊伍、學生培養、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的獨特大學;國科大基於中科院各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優勢和高層次人才資源,在理學、工學等自然科學領域具有明顯的學科優勢。他還重點介紹了國科大中丹學院雙學位計劃的實施以及國科大國際合作的開展情況。
  • 春秋銅鼎 戰國神獸 秦兵馬俑 漢銅編鐘——如果國寶「活」起來將會...
    新華社南京5月18日電 題:春秋銅鼎 戰國神獸 秦兵馬俑 漢銅編鐘——如果國寶「活」起來將會怎樣?  開欄的話:每座博物館,都是一部物化的文明發展史。南京博物院聯合多家單位推出了以中國傳統文化奠基史為主題的特展「融·合:從春秋到秦漢——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元與包容」。展覽集結了大量珍貴且有見證意義的展品,新華社記者帶你一起走近國寶,穿越「千年歷史」。
  • 「國寶」重現!博羅公莊出土的春秋青銅編鐘,塵封30載驚豔亮相
    啟動儀式上,出土於博羅縣公莊鎮陂頭神村的「國寶」——春秋時期七件一套的勾連雲雷紋青銅編鐘,時隔近三十年後再次驚豔亮相。據悉,博羅縣是全國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博羅遺留有橫嶺山墓地、梅花墩春秋窯址、銀崗春秋戰國窯址等先秦遺址,以及東江流域先民的眾多出土文物。
  • 春秋銅鼎 戰國神獸 秦兵馬俑 漢銅編鐘——如果國寶「活」起來將會怎樣?
    新華社南京5月18日電 題:春秋銅鼎 戰國神獸 秦兵馬俑 漢銅編鐘——如果國寶「活」起來將會怎樣?開欄的話:每座博物館,都是一部物化的文明發展史。每件國寶,都閃耀著文明的光芒。它們帶你穿越時空,追尋復興之路,感受歷史的溫度。
  • 國寶存世的幕後功臣——讀《國寶修復師》
    近日出版的《國寶修復師》一書,通過一篇篇實錄,講述一個個國寶修復師的技藝故事。全書共採訪十一位文物修復師,他們分別來自故宮、敦煌、秦始皇兵馬俑等大型博物館以及國圖、社科院等科研機構。只是融進了日子裡,是日常的部分,不必特意去說。說起工作,他們總是開心的。每一位都諳熟技藝。
  • 科學網—國科大本科畢業生再交亮眼成績單
  • 國科大:將通過綜合評價方式在7省市錄取158名考生
    據國科大招生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國科大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是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科技領軍人才,每年招生約400人。採用綜合評價這一選拔方式,是為了在參考高考成績的基礎上,通過考察學生的科研潛力、高中期間學習情況等,選拔符合國科大培養目標的拔尖創新型人才。
  • 國科大管理學院與臺灣大學管理學院籤署合作協議
    7月29日,國科大管理學院副院長趙紅教授、張玲玲副教授和彭賡副教授等一行赴臺訪問臺灣大學管理學院,並同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李書行教授就兩院之間建立合作關係進行了友好會談。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陳鴻基教授、副院長李吉仁教授、吳青松教授、GMBA項目執行長林修威教授等出席了會談。
  • 八大國寶亮相,回鄭必打卡
    八大國寶亮相,回鄭必打卡!終於和金雞百花同一天向公眾開放新的場館、主題和布展規劃八大國寶悉數亮相喵姐也有幸在開館當天預約到門票成功一睹「河南博物院」了國寶風採!、戰國時期每期亮相一件國寶通過實物、圖文展示及多媒體手段全方位介紹國寶的挖掘出土、材料工藝等情況讓大家對國寶背後的故事有更深入了解
  • 中國科學院大學MBA:相約國科大,聚首集中班
    今年2017級954集中班是國科大MBA集中班品牌的首次招生,它以集中授課的方式滿足了平時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同學實現在國科大求學進步的願望,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雖然不少同學平時見面的機會不多,但通過平時班級微信群裡的交流,早已非常熟悉。因此第一次集體聚會,大家都毫無陌生感,分外熱情。
  • 國科大萬名研究生畢業 有一半論文被SCI收錄
    國科大黨委書記張杰給畢業生點讚(國科大供圖)國科大校長丁仲禮與畢業生合影並握手(國科大供圖)張杰、丁仲禮為畢業生扶正流蘇(國科大供圖)張杰書記的朋友圈(楊天鵬供圖)人民網北京7月5日電(記者賀迎春) 「每所大學一年都會有兩個收穫季節。
  • 中科大、國科大、上科大,中國科學院下的三所大學有哪些特點?
    裡面最大的問題就是校園,現在國科大的研究生部,玉泉路的校園。一開始是中//央//黨//校的二部,後來給了工程兵設計院。設計院已經搬進去了,連忙再搬出來,在一周之內給了中科大。招生也是個大問題,因為很多考生之前已經填好志願了。怎麼辦?中科大在全國提前錄取,錄取1600名優秀學生。
  • 與銀河系相似的星系被發現;國科大通知書傳遞宇宙的聲音
    與銀河系相似的星系被發現;國科大通知書傳遞宇宙的聲音 2020-08-18 14: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1942年,「裘德考」盜走長沙戰國帛書,如今已是美國國寶
    此人在長沙盜走無數文物,其中一件名為「戰國帛書」的古老文物如今已是美國人的國寶,這對於中國人來說無疑是悲痛的。而後,有參加馬王堆漢墓的「土夫子」建議重新考古挖掘長沙子彈庫戰國墓,之所以叫「重新考古挖掘」是因為這座戰國墓在民國時期曾被盜,而70年代再次考古挖出後,挖出了兩件稀世國寶,分別是人物龍鳳圖以及人物御龍圖。
  • 李樹深致國科大2018級新生:做人優於做事—新聞—科學網
    我代表國科大全體師生,向你表示熱烈的歡迎! 2018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你們將在入學後不久,迎來國科大建校40周年校慶日。四十歲的國科大,年富力強,蓬勃向上;十八歲的你,風華正茂,青春激揚。在這個值得紀念的年份,感謝你選擇與我們同行,也希望你可以在「離科學最近的地方」,遇見不可思議的自己。 2018年也是國科大首屆本科生、你們的2014級學長學姐畢業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