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語嫣然
盛老太太,勇毅侯府的獨女。有見識、有心胸、有盤算的一個真性情的女人。
原著中提到盛老太太出身於勇毅侯府,因此瞧厭了有爵之家男人的貪花好色,並深惡痛絕,於是選了個探花郎,誰知文官也沒好到哪裡去,新婚沒多久,盛老太爺就領了個美妾回來,還羞答答地解釋說是上峰所賜,不好推辭,還希望妻子很賢惠幫他照顧妾室。
盛老太爺不知道盛老太太內心所想:與如意郎君,一生一世一雙人。
可惜這個夢想落空了,盛老太爺不是一個可以託付的人,他辜負了盛老太太。因為盛老太爺想要的是:仕途順遂、妻妾成群、妻妾和睦。
盛老太太的悲哀卻源於太較真,她深愛盛老太爺,面對盛老太爺柔弱的妾室,只是跟盛老太爺鬧而不是私自整治妾室,因為心軟,因為真愛,因為清高,才導致自己的孩子夭折在看起來柔弱妾室的手中,才導致自己與盛老太爺夫妻反目。
盛老太太還在閨閣時與靜安皇后、孔嬤嬤關係好,與賀家祖母是手帕之交。而這些人都是有能力、有見識、有手段的人。盛老太太與她們深交又怎麼會沒有見識、沒有手段,只是她不屑於將手段用在夫妻之間情誼上。
可惜盛老太爺不懂。
因此在明蘭出嫁之前,盛老太太才有了如下的叮囑:
「『賢惠』這東西不過是黃泥塑的菩薩、孔夫子的牌位,嘴裡拜拜便是,你若真照做了,有你悔一輩子的……你記著,你男人是你至少半輩子的依靠!你就是不喜歡他,也要拿住了他!別叫旁的女人得了空隙!不要擺什麼清高的臭架子,便是男人沒那花花心思,也得你有能耐看住了!」
盛老太太對明蘭的話都是發自肺腑的,可是這番肺腑之言卻建立在自己失敗痛心的婚姻上。
原本盛老太太是一個驕傲的高門貴女,曾經房媽媽一臉驕傲地對明蘭說:「那時候服侍小姐的人就有30多個,過世的老侯爺就這麼一個閨女,自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金尊玉貴,老太太當是在整個京城也是數得上的。」
可就是這樣一位受盡父母榮寵的人,下嫁給盛家這樣的小門小戶,不僅沒有獲得想要的幸福婚姻還收穫了別樣(無依無靠)的人生。
那時候京城都傳盛老太太是一個「妒婦」,可事實上盛老太太哪裡配得上「妒婦」二字。否則盛紘如何出生?盛紘的生母是一個妾室,如果盛老太太真的整治盛府的妾室,盛紘根本就不會出現。
所謂的「妒婦」,不過是盛老太太不想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官人,想與盛老太爺過舉案齊眉、琴瑟和鳴的生活,而被有心人的嘲諷。
後來盛老太爺去世,盛老太太對官人的心灰意冷,對婚姻的不抱希望,本以為盛老太太會再嫁。她卻放棄了。
孔嬤嬤曾經這樣說盛老太太:「你當時要錢有錢,年紀還輕,勇毅老侯爺和夫人都健在,再嫁也不是難事。縱使金陵和京城不好呆了,天高海闊找個好處去過日子就是了。男人一嫁,兒子一生,自己過小日子,豈不美哉?你偏要給你那沒良心的守節,把庶子記在名下,撐起整個盛家,接著給他找師傅,考功名,娶媳婦,生兒育女。」
對此盛老太太只是給出一句:我想要全了自己和他的一番夫妻情誼,不好叫他墳冢悽涼。
因為對盛老太爺的深愛,盛老太太選擇留下,如果她再嫁依然不會過得差。
所以盛家老太太甘願替盛家沒有血緣的孩子謀前程,盛紘的步步高升,明蘭的十八般武藝、華蘭的婚姻,如果不是盛家老太太嘔心瀝血地去經營,否則盛家怎麼會越過越昌盛?
可就是這樣一位驕傲的老太太,卻在晚年被康姨媽下毒差點致死,如果不是明蘭非要查個水落石出,如果不是明蘭床前精心伺候,如果不是長柏有公正心將康家姨媽送進慎戒司。盛家老太太真的就過去了也未可知。
所幸,盛老太太照顧的明蘭知恩圖報,與她貼心,明蘭要帶接她過去養老,盛老太太卻為明蘭著想不想過去:「侯爺現在身份尊貴,你又一頭獨大,裡裡外外多少眼睛看著你,千萬不可叫人拿了話頭說嘴。知道你過得好,我就知足。要好好過日子,記住沒?」
好在長柏為人公正,爭著要養盛老太太,連理由都想好了,因此盛老太太同意隨長柏外出上任,遊山玩水,頤養天年。
回看盛家老太太這一生,既為她心疼又為她不值又為她欣慰。
心疼她的真性情導致孩子夭折;為她不值,她辛苦撐起盛家,可是庶子盛紘卻在她危難之際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影響自己的名聲與仕途;為她欣慰的是她親手養大的明蘭對她一片真心,願意為她付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