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國內最大民營PPP」的金誠集團倒下,涉嫌非法集資,80後創始人...

2020-12-18 界面新聞

記者丨馬曉甜 張曉雲

曾號稱擁有「5700億政府訂單,59個特色小鎮,累計管理資產規模超700億」的金誠集團,在旗下多個私募產品出現兌付危機近一年後,這家自稱國內最大民營PPP的企業倒下。

4月28日,杭州警方通報,已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並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傑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而就在5天之前,金誠集團官方還發布了闢謠公告。公告表示,「目前,我司正是以此為目標導向,全面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與指導,努力通過戰略重組積極恢復流動性」。

4月28日晚間7點左右,界面新聞記者抵達金誠集團總部時,發現大廈內已空無一人,僅有兩位警方人員留守在一樓。

夜色中一片漆黑的金誠集團大廈(界面新聞記者張曉雲攝)

現場工作的警方人員(界面新聞記者張曉雲攝)

乘坐大巴準備離去的警方人員(界面新聞記者張曉雲攝)金誠財富旗下基金銷售平臺金觀誠財富也已是人去樓空。

監管罰單收不停

據官網介紹,金誠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現代城市發展集團,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中國杭州。金誠集團以特色小鎮為核心產品,旗下主要有金誠新城鎮、金誠財富、金誠產業、金誠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產、金誠金融、公眾公司等板塊。

金誠集團創始人韋傑為「80後」。他1981年生於金華東陽,浙江大學法學碩士,畢業後成為一名律師。2008年,韋傑創立金誠集團。

金誠集團自稱,從2015年7月22日到2016年8月22日,累計拿下35個新型城鎮化項目,籤約總投資額1800億元;截至2017年9月,金誠集團擁有特色小鎮項目59個,政府項目籤約量超過5700億元。

不過,對此有媒體曾報導稱,「金誠集團5700億元訂單並無實據可查,大多數PPP項目均停留在框架協議或口頭約定層面,尚未正式立項,更未進入動工階段」。

而作為集團核心板塊的金誠財富則是集私募基金管理和基金銷售於一體,旗下擁有1家基金銷售公司金觀誠,同時擁有新餘觀悅、新餘觀復、金誠資管、杭州金轉源、杭州金仲興、杭州觀復6家私募基金。

截至2019年4月28日,金誠旗下共運作354隻產品。浙江金觀誠有31隻產品;6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還在運作的基金產品共有323隻:包括杭州金轉源72隻、杭州觀復111隻、杭州金仲興29隻、金誠資產50隻、新餘觀復31隻、新餘觀悅30隻。

截止2018年初,金誠集團號稱累計管理資產規模超700億。

2018年4月,浙江證監局開展2018年私募基金專項檢查工作,隨後發布公告稱,在對金誠公司檢查過程中,後者存在不配合開展現場檢查工作的情形。隨後,浙江證監局對金誠集團旗下5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採取監管談話措施。

2018年5月25日,浙江證監局對金誠集團成員公司浙江金觀誠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作出處罰決定,決定對其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辦理基金銷售認購和申購業務6個月的監督管理措施。

隨後,浙江金觀誠對投資者表達歉意,接受處理意見,並成立專項小組進行自查。浙江金觀誠查實,確存各板塊人員和業務未隔離到位等不合規現象,個別員工無視法律法規和公司條例,誇大宣傳,將對以上現象和相關人員作出整改和嚴厲處罰。

然而,6個月後,浙江證監局卻再度發布公告,責令其繼續整改。

浙江證監局認為,整改期間,金觀誠基金存在與關聯方業務混同、代銷的關聯方發行的多個基金產品出現兌付風險並引發投資者群訪等新的重大問題和風險情況,金觀誠基金應當繼續整改存在的問題,並於2018年12月7日前提交書面整改報告。浙江證監局表示,金觀誠基金在驗收通過之前,銷售業務不得恢復。

今年1月18日,浙江證監局發布公告稱,金觀誠基金在整改期間存在關聯方業務混同、風險不隔離、代銷關聯方發行的多個基金產品出現兌付風險並引發投資者群訪等新的重大問題和風險情況,決定對其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辦理基金銷售相關業務12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資金鍊危機發酵

一邊是收不停的罰單,另一邊,金誠集團的資金鍊危機也不斷發酵蔓延。

去年7月初,金誠易4號私募基金公告稱,因目前贖回量過大,管理人決定暫停本基金贖回業務,預計6-12個月重啟本基金贖回業務。11月初,多隻私募產品也相繼遭遇兌付問題。

另據財新報導,金誠集團通過旗下多個備案私募基金和一家基金銷售公司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投向所謂的影視項目,以及特色小鎮和保障房等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實際上大量資金用於短期固定收益產品的循環付息和借新還舊,部分資產項目不真實,另有相當一部分被實際控制人轉移挪用。整個金誠系募集資金規模截止到2018年5月高達300億元;截止到2018年10月,未能兌付的規模仍有超過170億元。

去年9月,在「金誠集團」的公眾號上,金誠集團承認旗下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管理的部分基金產品出現了暫停開放、延期兌付等情況,但已與絕大多數投資人籤訂了展期協議。2019年初,金誠集團董事長韋傑在公司的官方公眾號上回顧過往時再次提及:「我們的產業鏈布局過長,流動性安排不夠成熟,導致在面對意外情況時的調整空間不夠充足。」

此外,集團董事長韋傑在1月31日舉行的投資人代表溝通會上表示,為解決兌付危機 ,首先會對最容易變現的資產優先出售,或者是變現,償付對應的基金所存續的資金,多餘的部分按照相應的投資、借款、理財等合同約定原路徑返還給其他對應的投資人。

另外他還透露了公司的重組計劃。「為什麼我要重組?我重組的目的就是要讓別人來做大股東,要讓別人把這個資金重新引入到這些資產過程當中來,因為只有這樣這些資產又可以重新煥發它的活力,而不是一潭死水停在那兒,或者說一定要賤價賣。「韋傑在會上表示。

據悉,與金誠集團籤訂合作協議的為德成實業控股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註冊資本1億元,隸屬於商業網點建設開發中心(事業法人獨資企業)。

啟信寶數據顯示,圍繞著德成實業控股本身共有24條自身風險,4條股權凍結信息,合計凍結數額8000萬元。並於2018年12月份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被裁決向申請人清償696萬元及其違約金。

在4月23日發布的聲明中,金誠方面還宣稱,「我司的戰略重組目前已進入關鍵落實階段,為避免競爭對手及其他別有用心者通過重組信息牟取不當利益;甚至可能出於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破壞重組,從而損害全體投資人的權益,我司暫時不便透露重組具體細節。條件成熟時,我司將適時向投資人及相關媒體進行披露。」

未曾想,重組尚未完成,公司董事長已被公安帶走調查。

受到一系列負面消息的影響,金誠集團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金誠控股(1462.HK)股價在2018年末遭遇斷崖式下跌。股價從1.7港元在短短數周內跌至0.4港元以下。而上一周,金誠控股股價從周初(4月23日)的0.425港元一路震蕩下行,到4月25日最低觸及0.345港元,三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7%。儘管4月26日漲至0.47港元,但相較於2017年11月底最高的4.24港元,市值已大幅縮水。

相關焦點

  • 80後創始人被抓,金誠集團涉非法集資
    編輯:小V來源:科技金融在線、證券時報等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誠財富集團被立案調查。4月28日凌晨,公司創始人韋傑、徐黎雲、蔣雪琦等3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杭州警方抓獲。同一天,「平安拱墅」微信公眾號發布警方通報,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警方依法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某(男,38歲)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而在4月19日時,金誠集團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我司有信心和能力保障所有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 金誠集團涉嫌非法集資 實控人韋傑被捕
    本報記者 郝嘉奇 何莎莎 北京報導4月28日18時,《中國經營報》記者從浙江杭州公安局證實,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誠財富」)涉嫌非法集資,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28日對公司實控人韋傑及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金誠集團已有52人「被抓」
    自稱「國內最大民營PPP」的金誠集團轟然倒塌之後,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再有新進展。12月30日,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通過官方微信號「平安拱墅」通報了金誠集團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最新情況。依託專業律師團隊組成的資產清算組,持續積極推進金誠系關聯企業資產處置。2019年12月27日,公安機關已依法對韋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集資詐騙罪、對胡某等22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偵查終結、移送審查起訴。公安機關將繼續對其他涉案犯罪嫌疑人開展偵查工作,做好涉嫌非法集資行為人的退繳工作。
  • 號稱資產規模超700億的金誠集團倒塌:創始人韋傑被抓
    據拱墅警方通報:4月27日,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杭州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4月28日,杭州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某(男,38歲)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旗下擁6家私募300多隻產品,規模700億的金誠集團涉嫌非法集資,80後...
    旗下擁6家私募300多隻產品,規模700億的金誠集團涉嫌非法集資,80後老闆已被抓!(以下簡稱金誠集團)涉嫌非法集資案。據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通報,4月27日,根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誠集團)涉嫌非法集資案。4月28日,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某(男,38歲)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警方通報金誠集團新進展:對52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要求全額退繳...
    記者|張曉雲12月30日,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通過官方微信號「平安拱墅」通報了金誠集團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最新情況。(凍結、查封含部分輪候)2019年12月27日,公安機關已依法對韋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集資詐騙罪、對胡某等22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偵查終結、移送審查起訴。公安機關將繼續對其他涉案犯罪嫌疑人開展偵查工作,做好涉嫌非法集資行為人的退繳工作。
  • 金誠集團還能正常經營嗎 杭州金誠集團現狀如何?
    近日,號稱規模700億的財富管理機構金誠集團實控人韋傑、以及相關涉案人員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引發市場廣發關注。那麼,現在金誠集團是否還能正常經營呢?接下來,下面一起來看看金誠集團最新消息。  金城集團實控人涉非法集資被捕  據報導,金誠集團成立於2008年,最初以地方債融資起家,在短短幾年時間內,一度風生水起。
  • 韋傑落網,金誠集團終局
    藏身杭州金融圈的最大毒瘤,終於摘除了。  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誠財富集團被立案調查。  在杭州,金誠集團和韋大大是一個奇蹟般的存在。金誠號稱國內最大的民營PPP企業,旗下擁有浙江金觀誠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及新餘觀悅、新餘觀復、金誠資管、杭州金轉源、杭州金仲興、杭州觀復6家私募基金。
  • 金誠集團700億私募崩盤:一個80後「律師CEO」的財富迷局
    通告內容稱,根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警方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金誠集團」)涉嫌非法集資案,並依法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傑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官網資料顯示,金誠集團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杭州,創始人為韋傑。
  • 700億金誠集團崩塌:80後老闆被抓 確認涉非法集資
    涉嫌非法集資金誠集團實控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拱墅警方通報:4月27日,根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杭州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2019年1月31日,金誠集團召開了投資人代表溝通會,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韋傑在會上表示,金誠集團的總負債是103億元,存續的基金規模是157億元,他承諾「都會負責到底」。
  • 金誠集團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董事長被抓 總負債高達103億
    作者:許尚進 來源:獨角金融 4月28日凌晨,有消息稱金誠財富集團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公司創始人韋傑
  • 金誠集團崩塌,80後董事長韋傑等21人被捕,旗下港股公司人事大震蕩!
    金誠集團崩塌,80後董事長韋傑等21人被捕,旗下港股公司人事大震蕩! 圖片來源:攝圖網 6月5日午間,杭州拱墅警方通報了金誠集團涉嫌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進展情況。
  • 金誠集團最新新聞 金誠集團實控人韋傑被抓原因
    金融圈炸了,金誠集團爆雷崩塌,金誠集團董事長韋傑以及等30多名高管被抓了,這簡直是令人震驚不已。金誠集團最新新聞引關注,據說是因為實控人韋傑涉嫌非法集資被抓的,目前案件還在偵查當中。  金誠集團董事長韋傑被抓  金誠集團最新消息,不少金誠員工都覺得很是震驚,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大事件,目前抓了30多個人,案件還在偵查中,和案件相關的資料需要現場封鎖。話說金誠可是一家管理資產規模超過700億的大公司,如今曝出涉嫌非法集資,簡直是讓人無法相信。
  • 80後創始人自稱華人商業領袖
    12月27日,警方已依法對韋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集資詐騙罪、對胡某等22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偵查終結,移送法院審查起訴。與此同時,杭州公安通告稱,為依法懲治金誠財富集團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非法集資犯罪活動,犯罪嫌疑人韋某控制的金誠集團及金誠系關聯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的行為人(包括部門主管、業務員、業務輔助人員、或其他為吸收資金提供幫助人員),自通告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2月15日,應將自己在上述公司工作期間的提成、獎金等非法所得全額退繳至指定帳戶。
  • 起底金誠集團80後老闆:坐擁156家公司,曾公開拒絕監管檢查
    4月28日凌晨,抓捕民警分赴蘇州、南京、麗水及杭州,抓獲杭州金誠集團韋傑、徐黎雲、蔣雪琦等30多名犯罪嫌疑人。警方通報顯示,金城財富集團涉嫌非法集資,實際控制人及相關涉案人員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80後老闆坐擁156家公司周邊風險多達122條金誠集團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杭州。
  • 金誠集團涉嫌非吸被立案,韋傑等高管被抓
    作者:許尚進  來源:獨角金融  4月28日凌晨,有消息稱金誠財富集團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公司創始人韋傑、徐黎雲、蔣雪琦、谷德耀等33名相關涉案人員被抓獲。獨角金融又致電金誠集團的品牌部,但對方表示不方便接電話。  2018年7月開始,金誠集團旗下的私募基金產品陷入兌付危機。2019年1月31日,金誠集團召開了投資人代表溝通會,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韋傑在會上表示,金誠集團的總負債是103億元,存續的基金規模是157億元,他承諾「都會負責到底」。
  • 財富風險指北專題:「民營PPP龍頭」金誠集團風險全解析
    號稱「最大的民營PPP企業」金誠集團實控人近日被逮捕,藏在PPP行業中的雷也開始進入密集爆破區。  那麼金誠集團究竟是一家怎樣的機構?它為什麼會爆雷?投資者的損失究竟能挽回多少?今天我們將按照以下六個部分進行分析。
  • 浙江金誠集團非法集資案進展:52人被拘 查封房產54處機動車89輛
    圖源:「平安拱墅」官微此外,警方已於2019年12月27日依法對韋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集資詐騙罪,對胡某等22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偵查終結,移送審查起訴。今年4月28日,拱墅區分局曾在官微發布通報表示,金誠集團實控人韋某因涉嫌非法集資已被強制控制。
  • 安徽興邦公司董事長涉嫌巨額非法集資被刑拘
    8年裡,該公司獲得的各類獎項「堆積如山」,創始人吳尚澧也被譽為「興邦」神話的締造者。  在亳州「萬物春」老總唐亞南非法集資近10億元被判死刑的第三天,12月15日,亳州市又爆出驚人消息,興邦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尚澧,涉嫌非法集資被警方刑拘。據當地消息,與吳尚澧相比,唐亞南充其量只是「學生」。隨著興邦資產被凍結、大樓遭封閉、領導層紛紛被拘,「興邦」神話破滅。
  • 涉嫌非法集資 金誠集團實控人韋傑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通報內容顯示,4月27日,根據浙江省證監局移送線索及群眾報案,杭州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立案偵查金誠財富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誠集團」)涉嫌非法集資案。4月28日,杭州公安局拱墅區分局依法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某(男,38歲)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同時,通報還表示,目前案件正在依法偵辦中,投資人可以通過網上、郵寄或上門方式登記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