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今日終於跌下神壇。早盤低開後便一路下行;直至收盤,板指大跌4.49%,最大跌幅超過5%,前些日子多次上演的「日內反轉」未能出現。
成交量上看,今日全天成交1840億元,較前一日2126億元縮減286億元。
回顧創業板今日的暴跌,只能說所有的利空都碰到了一起。
溫氏、科技股慘遭崩盤
對於今日創業板的暴跌兇手,首要揪出的就是溫氏股份,作為一隻總市值超2000億的巨獸,溫氏近乎是「創業板的中石油「。
因受昨日公司高管的減持利空影響,今早開盤,溫氏便一路走低,盤中雖有小幅拉升,但臨近午盤的突然跳水徹底使得多頭啞火;最終,溫氏以跌停盤收盤。
然而,溫氏的一個跌停,直接給給創業板帶了16.12個點的暴擊;要知道,創業板今日一共才跌了近80個點,佔比超過20%。
除了溫氏之外,今日科技股的全線崩盤,也是帶崩創業板的兇手之一;盤面上,以中遠端的5G,柔性屏,近端的邊緣計算、數字孿生等為代表的科技板塊悉數大跌。
說起來,今日科技股的崩盤並非沒有預兆。關心盤面的朋友其實會發現,近期盤面題材的輪動切換越來越快,最初那會兒,5G,柔性屏足足炒了一個月,而最近出爐的邊緣計算僅僅炒了一周,昨日剛剛問世的數字孿生今早便大跌開盤,僅一日遊行情。
當科技股的炒作力度越來越弱之時,暴跌勢必也就隨之而來。
高位股的風險釋放
今日盤面上還有一個焦點,那就是宇宙總龍頭人民網也開板了;作為當前高度最高的龍頭,人民網開板意味著此前高位股積累的風險開始徹底釋放。
這樣來說,也就不難解釋為何溫氏股份(養豬)、5G板塊、邊緣計算都會在今日同一天裡出現暴跌;因為他們個個都是高位題材;尤其是養豬股,春節後至今整個板塊的漲幅超過60%;這也就是解釋了為何一則體量不大的高管減持公告卻能將一隻創業板權重股摁跌停。
既然高位股的風險開始釋放,那創業板出現暴跌也就不足為奇;畢竟,春節後至今,創業板的的漲幅為33.24%(昨日為39.50%),遠遠領先滬深兩指。
今日三大板塊的表現正好與上周五的情況反一反,創業板今日暴跌逾4%,滬指卻小跌1%;顯然,創業板今日的暴跌只是一次來稍晚的調整。
至於為何會晚,這其實很好理解。春節後這一波行情的主線其實就是科技股,即使是暴漲的券商,其炒作理由也是基於科創板即將推出。那麼,既然科技股是主線,那創業板晚於滬指調整也是情理之中。
牛市之中向來都有「長陰」的特點,畢竟由於前期累計的漲幅過大,調整力度當然也就隨之變大。
警惕配資和長線資金離場
此外,盤後,一則配資排查的消息出爐,或許會給此次創業板的調整帶來些許變數。
據21世紀經濟報導稱,從接近監管層的機構人士處確認,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召集部分券商召開有關規範信息系統外部接入、防範場外配資風險的專題會議,期間證監會相關監管人士到場並對券商傳達相關要求。
相關監管人士會上提出,要深刻反思並吸取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的教訓,證券公司須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做到勤勉盡責,規範證券從業人員的執業要求。而針對剛剛放行不久的信息系統外部接入工作,監管人士提出要嚴格進行規範,排查相關風險,並提出營業部及從業人員不得為場外配資提供便利。
從當前兩融的增速來看,槓桿資金在推動這波行情中功不可沒,而隨著監管層對於配資的排查,勢必將促使場內不合規的槓槓資金離場;而對於創業板而言,前期漲幅最大,配資盤勢必最多,壓力可想而知。
另外,當前創業板ETF規模正在急劇縮減,或也顯示部分長線資金已經獲利了結。數據統計顯示,截至3月11日,創業板的ETF當前規模較去年末少了25%。
其中,龍頭創業板ETF成為資金流出「重災區」。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1日,華安創業板50ETF和易方達創業板ETF今年以來合計淨流出超90億份。
華安創業板50ETF在去年年底基金份額為209.95億份,截至3月11日最新數據顯示,該基金份額減少62.08億份至147.87億份,不到三個月時間份額縮水近三成,回到去年9月末的份額水平;易方達創業板ETF基金份額則減少30.92億份至114.45億份。
除去龍頭外,廣發創業板ETF、建信創業板ETF、嘉實創業板ETF、工銀瑞信創業板ETF,年內均有超百萬份的資金流出。
去年下半年,創業板ETF經歷了一輪規模上漲,市場頻頻傳出「單日ETF淨申購創新高」、「ETF基金份額幾何式上漲」的聲音;對照如今的縮減來看,前期的抄底資金正在逐步獲利出場。
不過,雖然就目前來看資金上遇到阻力,但從估值上,當前創業板的PE為39.2倍(截至昨日),對比歷史來看,也就別底部略高,風險溢價並不明顯;前期了結的獲利資金,在調整之後,依舊有重新入場的動力。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